歸來吧,從容
不知從何時起,國人在告別了婉約、細膩和含蓄之后,又告別了從容…… 于是,沒有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明麗;沒有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清新。詩情詩歌不再。 沒有了愚公移山的大器,精衛填海的執著,夸父逐日的熱烈和嫦娥奔月的飄逸。兒時所讀的神話不再。 沒有了一生只走一條路的大游客徐霞客,一生只寫一部書的史家司馬遷,一生只種草采草寫草的草民李時珍……永不回頭的大師不再。 今人欲望太多:學歷、文憑、官位、職稱、名利、聲譽…… 什么都不想丟棄,什么都想得到,十個指頭按二十只跳蚤,一雙眼睛盯著滿河灘卵石,亂花迷眼,急火攻心。 企圖一夜暴富,一蹴而就,一睜眼滿抱滿懷,滿箱滿柜,滿坑滿谷,而為了欲望付出的努力又太稀薄,均攤到每個欲望上的收獲哪能不稀薄呢?結果連喜悅也采摘不到,要知道享受喜悅的前提是從容。 去了,筆墨酣暢的書法、文稿; 去了,優美雅致的信封、信箋,像魯迅與許廣平在兩地書中選購、欣賞、把玩的清雅情趣;只剩下文件與文本,從容的心態、從容的生態不再。 成千上萬的都市人擁在一條路上按喇叭,不同目的的人遭遇同一件事:塞車。 在北京溽熱難挨的八月去內蒙古大草原,期望在濃綠的海子里洗衣濯足潤眼,期望放松身心如一片風中草葉、一頭踱步綿羊、一朵藍天上自由度極高的閑云,用爽得剔骨的風掃凈都市濁塵,胡說點什么,或什么也不說,躺在草地上,閉上眼睛,讓精神 放牧遠方……真到那時,感覺從容而生,靈感從容而至,妙語從容涌聚,佳作從容揮就當不是奢望吧。可四天日子走了五千里地,全在路上全在輪上,盛情好客的主人恨不能把當地所有景點一古腦端給客人如端一只全羊。于是急匆匆下車上車,每處只停片刻;于是未及看好看明白悟出點什么又急匆匆上車下車,結果一路印象最深的乃腰背對顛簸的記憶,所有佳景處處都從車窗外匆匆掠過,成了風,成了塵,成了不知為何目的的過程。 草原逶迤的裙裾從車后窗漸淡漸遠至渺至茫,都市萬丈紅塵撲面。極度遺憾時真想長嘯一聲:歸來吧,從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