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正值花木休眠期,是移植花木的適宜時期。但若起苗、運輸、移植、
起苗準備:起苗前一周,充分供水,以防脫水。特別是對于兩年以上沒有遷植的苗木,須根甚少,起苗時應提前一周澆透水,對于表土板結的,澆水難滲到深層,應向株基打幾個小洞,讓所澆的水滲透株基各個根群,讓株體補足水分,以避免起苗后過早脫水而影響成活率。 起苗前,噴施“陪嫁肥”,以 細致起苗:對土球不完整和根群傷口多的,應用糊狀黃泥漿蘸根后包裝。包裝時,用濕稻草先包扎一層,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并用繩子捆扎結實。 種植前的準備:收到苗木后,應盡快開箱,把苗木豎起疏放,剪除徒長枝、病殘枯老枝、株冠內密生弱小枝,其大創口用蠟溶封。然后選用磷酸二氫鉀、多元葉面肥或 整畦挖穴:畦地應測定酸堿度,易板結的要加沙,太貧瘠土應填沃土,進行土壤改良。穴地是沙層的,應填保水性能良好的山黃泥30厘米厚;低洼穴地、排水不良的,應開鑿排水溝,依次填上卵石、粗沙、細沙。穴地應先灌足水,然后填些稻草、疏松沃土?! 》N植:定植要講究原向定植,才能使植株更好地適應環境條件,提高成活率。 對于原帶土球不完整的苗木,根群已有不同程度的脫水,需用蘸根漿(2%的磷酸二氫鉀、2%白砂糖、1% 根苗放入穴窟,對準原向,理順根系,填上半量土,略提起株基,讓株根伸展。澆上水,然后再填土至離穴面5厘米處,壓實、澆足水。 植后護理:大穴種植的單株大苗,定植后,應用木棍支撐捆扎牢靠,以防風吹搖動影響根與土的粘合而影響生根。當表土干白,要及時澆水。如有霜凍的地區,穴土面要加蓋稻草保溫,主桿用草繩纏捆,以防裂皮;株冠最好也用塑料膜罩住并用繩子捆牢。 行道樹銀杏的栽培與管理
銀杏適應性強,栽培地域廣,適合用作行道樹。下面介紹一下銀杏作為行道樹的栽培技術: 一、選苗 要求苗木健壯,根系發達,木質部發白,根皮略成紅色,與木質部緊密相貼。若根系變黑,即使樹干呈綠色也可能早已死亡。作為行道樹應多選用實生苗或雄株,樹干較直,樹形一致,分枝點在3米左右的苗木。 二、栽植 早春萌芽前栽植易成活,種植土要選用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在1%至3%,透氣透水性能好的土壤??拥追湃敫斓挠袡C肥后再加入20厘米厚的熟土,使其充分混合,以免燒根。如果天氣干旱,把栽植坑灌滿水,水滲干后再栽植。銀杏通常帶土球栽植。銀杏深埋后不易發根,因此宜淺栽,通常以原苗木的根際線與地面相平或高出1厘米至2厘米為佳。 三、水肥管理 栽后5天至7天澆水。銀杏成活后,無須經常灌水,一般在土壤化凍后發芽前澆第一遍水。5月份,如天氣干旱,可澆第二遍水,以利于銀杏的生長發育。雨季,可視天氣情況澆水。銀杏耐旱怕澇,陰雨天時要注意排澇。因為銀杏的根部呼吸量大,要防止根系因土壤中水分過多缺少氧氣造成根系腐爛死亡。施肥在春秋兩季,在樹冠外圍,用環狀施肥法或打洞的方法,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施后澆水。 銀杏有假活、假死現象。有些銀杏即使根系死了,葉子還能展開,甚至第二、第三年還能發芽,但葉子很小。待樹體內養分耗盡,它才不發葉了,這是銀杏的假活現象。有些銀杏栽植后,第一年不發芽,甚至第二年還不發芽,但樹皮依然鮮綠,到了第三年才開始發芽展葉,這是銀杏的假死現象。所以有人說:“種植銀杏樹,三年活不算活,三年死不算死。 四、修剪、中耕及病蟲害防治 銀杏無需特殊修剪,移栽前可進行定干修剪,同時將過密枝、病蟲枝、傷殘枝及枯死枝剪除。在其生長過程中,因生長緩慢,一般不修剪。在養護過程中需及時中耕鋤草,減少雜草,有利于樹木生長,同時改善土壤的通氣條件,促進根系生長,萌發新根。銀杏的病蟲害很少,夏季高溫干旱的年份,當年生苗或新移栽的苗,莖基部易灼傷而使病菌侵入,雨后易發生腐爛病。夏季可設遮陰棚或用波爾多液防治。害蟲主要是蠐螬。銀杏栽培簡單,管理粗放,是優良的綠化樹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