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回到基本元素去》,我深有感觸,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積極的環境,有助于引發幼兒活動、探究的欲望,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幼兒園在貫徹落實《綱要》,開展課程改革實驗中,針對以往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以教師創設為主、忽視幼兒參與,以固定畫面為主、缺少動態環境,以藝術表現為主、缺少目標整合,以墻面布置為主、忽略資源挖掘等弊病,從改革幼兒園環境創設入手,以創設適宜幼兒學習、活動的環境為目標,創造利于幼兒與環境積極互動的機會與條件,讓環境“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除了重視環境創設中的低(位置低)、趣(趣味、童趣)、整(整合利用空間、將教育目標整合與環境中)的原則外,還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搭建幼兒與環境有效互動的橋梁。 一、創設溫馨開放的環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創設溫馨、有序、安全、開放的活動室環境,能夠使幼兒專注于其中學習、生活、游戲,使教師更好地騰出身來觀察幼兒、指導幼兒,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發展。 1、開放空間,,支持幼兒自主學習開放學習空間,能夠使幼兒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自主選擇活動方式和內容,全身心投入活動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放學習空間。 2、軟化環境,創設溫馨物質空間通過在區域內適當懸掛幼兒作品、鋪上地墊或地毯、使用色彩協調的裝飾物等方法,使環境具有色調美和柔和感,讓幼兒在如家的溫馨舒適情景中獲得安全感,在藝術、和諧的環境中得到審美的熏陶。 3、平等對話,營造良好心理氛圍采用“站著觀察,蹲下指導”,“輕聲詢問,大聲表揚”等方法,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幼兒與幼兒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促進幼兒放松學習,自主游戲。 二、布置融入情景的空間,引發幼兒探究的欲望將環境創設作為課程的重要資源,將環境情景化,充分利用活動室空間引導幼兒布置主題情景,讓主題情景與班級環境相互融合,讓環境隨著主題的延伸而拓展,使幼兒經驗隨環境的拓展而得到提升。 1、利用有限空間,營造主題氛圍挖掘有限空間的利用率,將活動室、過道、走廊、陽臺統整規劃,引導幼兒從活動室內外的三維空間,創設主題情景,營造主題氛圍。 2、環境隨主題的擴展而豐富將環境創設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內容范疇,鼓勵幼兒開展主題探究活動,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種種創意和表征,使班級環境隨主題的擴展而不斷豐富。 3、環境創設的過程即是幼兒學習過程重視師幼共同創設環境,環境創設的過程既是幼兒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促進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發展的有利時機。 三、創設目標物化的環境,提供支持幼兒學習的支架重視將教育目標整合于環境材料中,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發展,在操作材料中獲得經驗的提高。 1、將目標物化于區域材料中挖掘玩具材料蘊涵的教育價值,讓幼兒自主選擇適合于自己發展需要的材料,在操作材料中獲得經驗。 2、將目標物化于班級墻飾中布置互動墻面,將目標整合于墻面,使墻壁不僅能烘托區域氛圍,還具有操作功能,讓墻壁會“說話”,吸引有而參與。 3、將目標物化于主題情景中挖掘情景所蘊涵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參與主題情景的創設中獲得經驗,在自己所創造的情景中感悟、學習、分享經驗,獲得發展。 四、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通過“創設信息展示臺”“提供資助表現舞臺”“布置主題展示墻”等形式,提供便于幼兒交流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支持幼兒多元互助。 1、創設信息展示臺活動室內,創設“材料搜集欄”“資料庫”或“展示臺”引導幼兒逐步展示主題材料,與同伴分享資源和經驗。 2、提供自主表現舞臺在活動室的一角,創設小小的“新聞播報臺”“氣象廣播站”為幼兒大膽表達提供舞臺。 3、布置主題展示墻活動室外,教師引導幼兒將主題探究的過程材料布置成“主題展示墻”可以讓幼兒互相學習,也方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