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一個治風濕的方子。
本人在1984年前后得到武漢市中醫進修學院許老頭(當時的名老中醫權威)留下的一組醫方,專治風濕病,類風濕,骨變形等癥。又在今年五月份家內人患有風寒型類風濕,骨變形之“不死的癌癥”。經住院治療很不理想,且又花不起那么多的錢,所以自行做主按此醫方前往藥店抓藥煎服,歷時三個月病情控制住了沒有任何的骨疼痛感,行動自如方便,療效十分顯著而又明確,故不忍私藏和謀利,特別公開普及。 海蛇:15克 澤瀉:9克 桂枝:9克 烏頭:9克 桑枝:24克(烏頭先下藥罐中,武火煨30分鐘后次下海蛇待軟爛時,另五味藥依次下齊后改文火煨。一副藥只服一天) 海風藤:12克 千年建:9克 共七味水煎日服三次,忌大葷及生冷,辛辣。 并愿天下所有風濕,類風濕,骨變形的病友早日康復!并回向給許老中醫功德無量!乘愿再來! 用于諸風緩痹:風濕麻痹白花蛇125克,羌活、天麻、秦艽、五加皮各60克,防風30克入白酒2500克,浸泡7天,為白花蛇酒,每服15毫升,日2服。亦治中風傷濕,半身不遂,口眼嘴斜,骨節疼痛等證。 白花蛇125克,天麻22克,薄荷、荊芥各6克為末,用好酒500克,蜜120克,隔水熬制為驅風膏。每服15毫升,日2服,溫酒送。取汗。 配方:制乳沒各18克,紅花30克,家桃仁30克,川木瓜24克,炒杜仲42克,伸筋草40克,全蟲36克,僵蠶20克,定風草(天麻)42克,制草烏30克,烏梅30克,川對節(牛膝)30克,清國老(甘草)30克。 50°以上白酒3500毫升浸泡十天以上。即可服用,每天兩次,每次20毫升。 試治十余人(四肢關節痛,各類骨質增生)療效相當好 生芪120克 當歸30克 熟地30克 制川烏30克 制附子30克 黑小豆30克 麻黃15克 細辛18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防風30克 蜂蜜150克 鮮生姜45克 棗21枚 杞子30克 菟絲子30克 補骨脂30克 仙靈脾30克 加冷水2500MI(七到八碗)文火煎三個半小時,煮取600ML(一碗半),日分3次,飯后服。七日為一個療程。可連服一至兩個療程。 此方名“加味改良烏頭湯”,是一位出家老和尚秘傳方子,愈人無算。老和尚慈悲,將方子交與上會下如法師,法師傳與我。我不敢私密,公諸海上,普愿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慈悲種福田,施與眾生樂。 治療方法:新鮮小薊2份,蓖麻子1份去皮,搗成膏,均勻敷于關節上,厚度約五分硬幣厚,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上蓋毛巾,4小時后關節處發熱,可見米粒及豆粒大小紅色斑疹,微癢。敷藥時間一般夏季4-6小時,春秋季節6-8小時,注意不可敷藥時間過長,以免起水泡。 治療效果:共治療32例,28例敷藥一次痊愈,4例敷藥二次痊愈。 體會:小薊(別名剌兒菜)甘涼,內服具有涼血止血,止痛祛瘀,消癰腫,外用借其祛瘀止痛作用,治療關節痹痛。蓖麻子甘辛平有毒,外用能祛風濕,開通關竅經絡。止諸疼痛,主治風寒濕痹,兩者合用起協同作用,故治療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