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舊雜志,便能發現一些有關人性的很有意思的東西。20世紀初的報紙和雜志充斥著有關快速減肥儀、神奇治療術以及其他種種明顯的江湖騙術的廣告。一個世紀之后,這類東西仍在作廣告——而且響應者如云。
你或許會以為,現在人們已經明白自己不可能在服用某種“突破性的”神奇藥丸后一周減掉 盡管免費的公共義務教育早已成為傳統(而且大學畢業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總體而言,我們似乎沒比以前聰明多少。我們中的許多人仍然購買最新流行的古怪玩意兒,仍然對最新的陰謀論趨之若鶩。我們仍然會落人我們的祖輩——以及我們祖輩的祖輩——曾落入的陷阱。 .
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可以把人送上月球,卻不能辨別謬誤?
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的教育體系往往側重死記硬背的事實:姓名、日期、地點和事件。教孩子基本事實并考察他們對這些事實的掌握并不難:學生們要么知道阿根廷的首都,要么不知道;正確的選項要么被選中了,要么沒有。
聰明意味著有能力理解事件之間的關系,發現并質疑暗藏的假設,等等。但事實上,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學到如何作出分析性和批判性的思考。
通常的學校課程表很少包含批判性思維課程。人們幻想學生們在學習地理、數學、英語和生物學等課程的過程中會學會批判性思維。但批判性思維不應該是某種事后的想法,也不應該是什么副產品,它應該是學習的首要目標,因為這種思考方式可以運用于一切學術和生活領域。
批判性思維往往與直覺相悖。它是一種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樣可以教授、練習和提高。指望一個普通人作出有邏輯的批判性思考,就像指望一個沒有訓練過的人彈鋼琴或寫書一樣。通過學習和練習,幾乎人人都能頗為熟練地作批判性思考,但大多數人沒有學會如何這樣做——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
數百年來,人類知識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在幾乎各個領域,我們擁有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或有效運用,所有這些數據和信息都毫無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