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最優學習方法,是一套比較完整的、符合中學生特點的科學學習方法體系,即前后緊密聯系的八個學習環節: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
1 制訂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有計劃就可以克服隨意性和盲目性,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使學習做到心中有數。
計劃內容一般分五個部分
(1)全學期學習的總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2)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3)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4)參加課外活動和閱讀的目的、內容和時間安排。
(5)堅持身體鍛煉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上述五個部分內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此,在制訂計劃時,每個人的計劃重點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個學生在任何情況下制訂學習計劃都必須包括以上五個部分。優秀生與學習困難學生應當有所區別。
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還要制訂月計劃和周計劃,甚至天計劃。要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學習意志保證總計劃的完成。
2 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上新課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弄不懂的難點。
自學的基本要點是:
(1)根據老師的教學進度、教材本身的內在聯系和難易程度,確定課前自學的內容和時間。如可提前一天或提前一周自學新課。
(2)課前自學不要走過場,要講究質量,不要有依賴老師解決問題的思想,要力爭在教師講新課之前把教材基本弄懂。
(3)反復閱讀新教材,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有關的參考資料和工具書,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盡力弄懂教材中的每一個新概念,找出重點、難點、注意點,明確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4)將新教材中的不懂問題和詞語用筆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記號,并積極思考,為接受新知識做好思想準備。
(5)不懂的問題,經過獨立思考(包括運用參考資料)后,仍然得不到解決時,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同學或其他人。
(6)結合課前自學,做一些自選的練習題,或進行一些必需進行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種實際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以豐富感性認識,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
(7)課前自學若發現與新課相關聯的舊知識掌握不牢固時,一定要回過頭去把有關的舊課弄懂。
(8)要認真做好自學筆記。自學筆記可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各自的實際,有重點地寫好幾個方面的自學心得及記下自學過程中自己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
3 專心上課
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按上面要求做好課前自學,學生就能更專心地上課。“學然后知不足”,往往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處于興奮狀態,能更為主動和靈活地接受老師授課。
上課時應做到:
(1)帶著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在課前自學中弄不懂的問題,有目的地認真聽講和做實驗。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力爭把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消化。
(2)將自己通過課前自學而獲得的對新教材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加以比較,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糾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錯誤。
(3)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將老師所講的重點內容和典型事例,以及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摘要地記錄下來。
(4)在上課過程中要積極發問,并將課堂上沒有機會得到解決的問題,用筆記下來,以便課后解決。
4 及時復習
課后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復習”這一環。復習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教材難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復習的基本要點
(1)反復閱讀教材,反復獨立思考,多方查閱參考資料和請教老師與同學,使通過課堂教學仍然弄不懂的問題盡可能得到解決,達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學的新知識準確地指導獨立作業。
(2)抓住教材中心問題,對照課本和聽講筆記,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弄懂新課中的每一個基本概念,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新教材的理解。
(3)在復習過程中,對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記住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應盡可能通過理解加以記憶。
(4)一邊復習,一邊將自己的復習成果寫在復習筆記本上。
(5)除做好及時復習外,還應做好單元復習、階段復習和學期復習。
5 獨立作業
獨立作業是學生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自覺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新技能的掌握。
(1)解答每一個問題和做每一個實驗,都應該是學生自己運用所學的知識,認真地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結果。
(2)克服做作業的盲目性。要明確做作業的目的,不是練習題做得越多越好,而是應該精選一些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做,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知識水平,適當地選一些難度較大的有代表性的綜合性練習題做,發展思維能力,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較復雜問題的技能。
(4)對于難題,要反復閱讀教材和聽講筆記,認真鉆研參考資料,加深難題的理解,促成問題的解決。經過獨立思考后,問題仍然不能解決,可請教老師和同學。
6 解決疑難
分析產生作業錯誤的原因,糾正在運用知識于實際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對知識的錯誤理解的過程,就是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這種對知識的錯誤理解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所獲得的一知半解的知識,就會嚴重地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結果必然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繼續進行下去。
解決疑難時應做到
(1)認真分析作業做錯了的原因。
(2)將做錯了的作業重新做一遍。
(3)經過反復獨立思考,如果還不清楚做錯了作業的原因,可請教老師和同學,直至弄懂為止。
7 系統小結
對學習進行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的獨立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
系統小結要做到:
(1)系統小結是在系統復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可分單元小結和階段小結。
(2)以教材為依據,參照課堂筆記、作業和有關學習資料,對要進行小結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對于各部分知識的重點要作扼要的摘記。
(3)抓住一個和幾個重要問題,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揭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系統化、概括化(將大量的知識歸納為幾條基本理論,用一個簡明的表格或提綱,或幾句精練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以達到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更牢固地記憶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
(4)在小結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如做一些綜合性的練習題,寫一些專題文章,做一些科技設計和試驗。(5)在小結的基礎上,檢查學習計劃執行的情況,進一步修訂或制訂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8 課外學習
課外學習活動(包括閱讀課外書籍和報刊、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和科學競賽等)是學生通過課內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學習興趣,很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于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需要。課外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內學習的外延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強和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他們求知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
課外學習應注意
(1)要盡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
(2)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和身體鍛煉。要注意勞逸結合。
(3)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練結合,腦手并用。
(4)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