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極先生說: “外者為陽,內者為陰”。此《經》中之靜態陰陽。 “陽化氣,陰成形”。此《經》中之動態陰陽也。 “陰在內,陽為之守。陽在外,陰為之使”“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此《經》中陰陽之關系。 外者為陽,內者為陰。此陰陽,為人體言。此中陰陽,為一體,同謂之精。夫精者,人之本也,二者皆不可失。 陽化氣,陰成形。此陰陽,為人體氣化,形成之動態。精之陰,陽化而為氣。精之陽,陰成而為形。 凡飲食,藥物,皆非人體之精。必經人體陽化、陰成之后,方可為精。 附子與地黃,皆藥物也,非為人體之精,其物必經陽化、陰成之后,方可變為人體之精。 附子者,其性剛,故功善陽化,其質陰成變為人體之精少。故世稱為陽藥。 地黃者,其性柔,故不善陽化,其質陰成變為人體之精多。故世稱為陰藥。 故附子,可助人體之陽化,難于生精。地黃不善人體陽化,易于補精。 六祖曰:“有情來下種”。此情者,精也。若無情,為炎火煮空鑊。 附子之用于人體精足而傷于寒難于氣化者,可助之陽化,效如桴鼓。 若精不足,則附子越多,傷精之更甚也,不可不知。此即用附子之物,初得見效,而后終敗之原因。 地黃之用于人體精足而傷于寒難于氣化者,如云遮陽光,陽化失度,此滋陰之弊端。 若精不足,輔之以陽,則可于陽中補陰。此仲圣八味之妙也。 若精少傷者,若已能知過失,慎守其精,輔以五谷,助之以陽,則附子之妙用也。 若精大虧,釜中無谷,炊之以薪,陽化過度,不足之精,更傷之,勢必釜破身亡。此附子大量之禁也。唯以少用附子,取少火生氣之法。 觀今之世,人心浮燥,燈紅酒綠,醉以入房,焉有不傷精者。故使附子,當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