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面東而立,兩腳與肩同寬,十趾抓地,兩腿蹲成半馬步,手抬到與肩平直,四指彎屈呈金針指,手心向上。氣沉丹田,氣運勞宮并達指梢。靜立3分鐘。要求:頭要頂,肛要提,身要正,目光要平,呼吸要勻,思想集中,肌肉放松,肩要沉,腕要坐,舌頂上腭。 第二式:手指向上豎起,掌心向前,回收至肩前,同時吸氣。然后呼氣,手指向前推出與肩平,引氣達于手指端,如此反復做49次。要求動作緩慢,其他同上。 第三式:面墻而立,氣運十指。然后,以十指抵墻,臂保持伸直狀態。然后屈臂,身體觸到肘部。如此反復共18次。以后逐漸增加次數至108次。此后逐漸減少抵墻的手指,最后僅用食指。要求:身體向前運動時短促呼氣,回到原勢時短促吸氣,動作要快,幅度要大,距墻85cm遠。 第四式:用兩指支地,稍寬于肩,臂伸直身體前傾,雙腳與肩同寬,吸氣。然后,屈臂向下運動,同時呼氣,當身體運動到肘部時,伸直雙臂回到原來姿式,做18次。以后逐漸增加次數,至108次后,彎回小指,接著無名指、中指也彎回,到以食指能做108次,就可練習下勢了,要點同上。 第五式:身體仍做第四式運動,背上放輕物,以后逐漸增加至二三十公斤,則大功告成。 第六式(輔助功法):用手指點石塊、墻、樹,要先輕后重。
內家金針指功秘法
金針指功屬武當內家上乘功夫,古代道家稱其“一陽指”,與武林中真傳圣功“ 朱砂掌”、“鷹爪功”齊名。
金針指點穴法是將氣功布氣與推拿按摩相結合的治療法,療效顯著。我們采用此法治療多種疑難病癥,病例過百,屢試屢驗。現將口傳心授之秘法整理成文,公諸于眾。
內功 金針指南
于每日寅時醒,先習一遍摩腹功,然后起床活動幾下筋骨,再面南坐于比小腿略高的椅子上或平面物上,要求脊椎豎直,百會與會陰成一垂直線,雙腳自然平放地面,舌抵上腭,輕閉雙目,全身放松,兩足兩膝要平行于肩。按上式擺好后,開始用鼻做長、勻、細的深呼吸,呼吸要聲小,柔和;吸氣時,雙手成自然立掌收回到肋旁,同時意想天地萬物之生氣沿雙腳心涌泉穴、雙手勞宮穴、頭頂百會穴吸進并集入丹田,這種意念要做到有意無意自然而然。隨后呼氣,雙手先慢慢放平成掌心向下,五指伸直,氣呼出三分之一,同時意想有氣聚于手掌,放平后不停,繼續呼氣,雙手向前頂出,意想十指如抵重物緩緩推出至臂直,氣剛好呼盡。如此一呼一吸練半小時至一小時。
靜功 金針通臂
練功者面南并步直立,全身松靜自然,雙手合疊抱于臍下丹田,兩目垂簾,舌抵上腭,閉口,百會上頂;氣沉丹田,按順腹式呼吸,鼻吸鼻呼,凝神意守丹田。站立一分鐘后,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微內扣,同時兩手由兩側向上緩緩抬起,側平舉與肩高,掌心向下,十指自然伸直,臂膀舒松。呼吸柔和自然,呼氣時以意導氣運達雙手十指,吸氣時以意領氣回歸丹田;如此反復練習,初學時每次練五分鐘,以后隨著功力而逐漸增長時間,直至加至一小時為宜。初練時雙手臂感覺酸麻脹,二十多天后自覺胸腹背臂各部熱流滾滾,雙臂有關經脈,穴位有跳動及氣流感,如此天長日久,可使勁路暢通,氣聚雙臂,力貫指端。
動功 金針出海
1、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平正,目平視;兩手四指內屈,掌心相對,食指伸出指天,放在兩肩等寬處,與肩的距離大約三十厘米左右;以意引氣從督脈上升到大椎穴,使氣過肩井至肘貫注食指,氣自指端放出,余氣過玉枕穴,過重樓氣歸丹田。
2、屈膝下蹲,十趾抓地,谷道上提意守丹田。少頃,用意導引丹田之氣注于食指;呼氣,將右手金針指向右方點刺,意想,內氣從指尖發射而出,吸氣將右手收回復原,然后呼氣,再以左手向左方點刺。頭隨手轉,目視手指。
3、本功初習時可緩慢些,能以意導引內氣自如后,動作速度可加快。每次練習以每手各十分鐘為宜,多練不限,此功練成后,可以隔墻隔板發氣。
外功 金針磨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