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的理論在經絡的分布和氣血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經絡腧穴上下內外的對應關系,強調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系,指出四肢下端的特定穴與頭、胸、腹、背腧穴的關系,對針灸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十二經脈還有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的理論。它們在經絡的分布和氣血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經絡腧穴上下內外的對應關系,強調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系,指出四肢下端的特定穴與頭、胸、腹、背腧穴的關系,對點穴療法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根結與標本 足六經的“根”在四肢末端井穴,“結”在頭、胸、腹的一定部位。又稱四根、三結,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
十二經的標與本,大體上“本”于四肢,“標”在頭面軀干,其范圍較“根”、“結”為廣。 十二經脈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
根、本部位在下,即經氣始發之處。 結、標部位在上,為經氣歸結之處。 意義 ◆氣街與四海 氣街 氣街是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是經脈間的橫向聯系。 《靈樞·衛氣》指出:“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即胸、腹、頭、脛部是經脈之氣聚集循行的部位。 氣街又多為“結”與“標”的部位。所以頭身部位的腧穴可以治療局部和內臟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療四肢病癥。 四海 “四?!笔侵杆韬?、氣海、血海、水谷之海的總稱。
《靈樞·海論》指出:腦為髓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谷之海,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 四海的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
|
|
來自: 仙人掌艾灸養生 > 《醫學知識---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