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國外風土地理 2011-01-07 15:05:04 閱讀81 評論1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和大家分享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梵蒂岡,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臺伯河西岸的高地上,以梵蒂岡城墻為國界標志,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7℃,7月24℃。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為0.44平方公里,人口約1380人,常住人口僅890人。梵蒂岡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教皇志愿禁衛(wèi)隊。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他們是梵蒂岡的主要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nèi)。民族以意大利人為主,官方語言為拉丁語(意大利語最常用),以前通用貨幣為意大利里拉,現(xiàn)為歐元,國花為百合。梵蒂岡在地理上雖然是一個小國,但其在政治、文化上的影響卻是個大國,由羅馬天主教教廷統(tǒng)治,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為宗座所在地。 梵蒂岡,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教宗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圣伯多祿(圣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祿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qū)域送給教宗;1870年意大利統(tǒng)一后,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quán)國家,其主權(quán)屬教宗;為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圣不可侵犯。 梵蒂岡是一個宗教領(lǐng)袖制國家,梵蒂岡的元首——即教宗,由80歲以下的樞機們在西斯廷教堂內(nèi)舉行的教宗選舉上選舉產(chǎn)生的,任期終身。教廷雖有國家型態(tài),但其存在乃建立于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礎(chǔ)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國家。其中樞組織包括:國務院;綜理教廷行政,并掌理教宗之樞密事務,首長為國務院長。現(xiàn)任國務院長蘇達諾樞機主教為意大利籍。國務院下設(shè):一般事務處(掌內(nèi)政)及外交處;九個圣部:教義部、東方教會部、圣事禮儀部、冊封圣人部、主教部、萬民福音部、圣職部、修會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輪法院;十一教務委員會:平信徒委員會、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家庭委員會、正義暨和平委員會、一心委員會、移民暨觀光委員會、醫(yī)療牧靈委員會、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宗教協(xié)談委員會、文化委員會及大眾傳播委員會(以上各機關(guān)首長多由樞機擔任,任期五年)。 另有事務機關(guān):宗座財務局、教廷財產(chǎn)管理局、教廷經(jīng)濟事務局、教廷內(nèi)務管理處、教宗禮儀處及分別掌理特定事務之委員會。此外,教宗為治理梵蒂岡城邦,另設(shè)有“梵蒂岡城國管理委員會”。 梵蒂岡有三個法院: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輪法院教廷是教宗及其顧問們在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羅馬天主教會發(fā)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作為全球羅馬天主教會的“中央政府”,教廷享有主權(quán)國家一樣的地位,可以以主權(quán)國家的身份簽訂國際性條約或加入國際組織。教皇授權(quán)主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于教會的教規(guī),當天主教教規(guī)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 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城內(nèi)的建筑如圣伯多祿大殿、圣伯多祿廣場、西斯廷教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貝爾尼尼、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shù)品。舉世無雙的圣伯多祿大教堂,室內(nèi)裝飾宏偉壯觀,金碧輝煌,歷時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