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蕩后遺癥,多因跌墜,撞擊顱腦受傷3個月后仍.后遺頭痛、頭暈、失眠、健忘,或耳鳴、目眩等一群綜合征。且無顱腦器質性損傷。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切片),枸杞子25克。1 .烏龜頭黃瓜子治腦震蕩 [方 劑] 烏龜頭1個,黃瓜子9克,黃酒適量。 [制用法] 將烏龜頭用干燥箱干燥,黃瓜子曬干,同研為細末。分3次服,黃酒送下。5個烏龜頭為1劑,輕癥服2劑后,癥狀消失;重癥服4劑后,病情減輕,連服五六劑可愈。 [功 效] 安神定志。用治腦震蕩后遺癥,癥見頭昏、頭痛、健忘、失眠、注意力渙散等。 [驗 證] 據《家庭醫生》雜志介紹,效果奇佳。 2 .豬腦天麻枸杞治腦震蕩后遺癥 [方 劑] 豬腦1具,天麻15克 [制用法] 豬腦去筋膜,洗凈,同天麻、枸杞子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蒸熟。吃腦飲湯。 [功 效] 養血,祛風,安神。用治腦震蕩后遺癥。 [驗 證] 牛x ,女,43歲,用上方腦震蕩后遺癥消失。 3 .丹參、當歸等治腦震蕩 [方 劑] 丹參、當歸、赤芍、淮牛膝各25克,川芎、石菖蒲、鉤藤、白芷各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20克,紅花、桃仁、薄荷各8克,生甘草6克。 [加 減] 若頭痛劇烈者,加田三七末5克(沖服);若煩燥易怒者,加梔子、珍珠母各10克;若夜不能寐者,加柏子、遠志、酸棗仁各10克;若胸悶嘔惡者,加法半夏、桔硬、蘇葉各10克;若瘀血日久,疼痛仍甚者,加水蛭、蜈蚣、全蟲各6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驗 證] 用此方治療腦震蕩患者38例,其中,治愈者(癥狀消失,未留后遺癥者)34例;好轉者(癥狀顯著減輕,仍偶感有頭暈或頭痛)3例;無效者(治療前后無變化)1例。 4 .當歸、防風等治腦震蕩 [方 劑] 全當歸、防風、羌活各20克,制南星、全蝎、桃仁、紅花、川芎、蔓荊子、鉤藤各15克,檳榔、琥珀、三七各6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5劑為1個療程。 [驗 證] 用本方治療腦震蕩患者79例,經用藥1-3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76例;顯效者2例,無效者1例。 5 .丹參、紅花等治腦震蕩 [方 劑] 丹參30-45克,紅花6克,茯神、骨碎補、續斷、白菊花各12 克,鉤藤(后下)18克,甘草、三七(沖 )各3克。 [加 減] 若頭痛甚者,加血竭、元胡,或加地龍、蜈蚣;若頭暈甚者,加生石決明、蒺藜;若耳鳴者,加磁石;若失眠甚者,加珍珠母、酸棗仁、生龍齒等;若神志恍惚者,加琥珀、生錢落、朱砂(沖);若惡心嘔吐者,加代赭石、麥芽等。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驗 證] 用上藥治療腦震蕩后遺癥患者16例,其中,癥狀全部消失者11例;癥狀減輕者4例;無效者 例。 6 . 當歸尾、鉤藤等治腦震蕩 [方 劑] 當歸尾15克,鉤藤、丹參、川續斷、狗脊、威靈仙各20克,何首烏、天麻、桂枝各10克,蜈蚣、穿山甲各12克,白芍25克,生甘草9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l劑。1周為l個療程,直至痊愈為止。 [驗 證] 用本方治療腦震蕩后遺癥者145例,其中,治愈者138例;顯效者4例,有效者2例;無效者1例。治愈的138例中,用藥1個療程治愈者45例,2 個療程治愈者33例,3個療程治愈者如例,4個療程治愈者20例。腦震蕩的偏方 花生葉湯劑治療腦震蕩后遺癥 藥物:鮮花生葉5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治療腦震蕩中藥方劑: 〖 辨 證 〗 氣血逆亂,瘀血止阻。 〖 治 法 〗 活血化瘀,升清降濁,以調肝養心。 〖 方 名 〗 琥珀鎮靜湯加味。 〖 組 成 〗 琥珀3克(沖服),龍齒30克(先煎),天麻9克,辰砂0.3克(沖服),豆豉9克,丁香9克,藿香9克,石菖蒲9克,丹參9克,荊芥9克,姜川連3克,參三七2克(沖服)。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 出 處 〗 談勇茂方。 選用外科中藥方劑治病,不可作治病的唯一參考,治療腦震蕩秘方務必經由名醫師指導后才可煎服,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康復。 治腦震蕩后遺癥秘方 1 四子定暈湯 【來源】劉懿,《福建中醫藥》(1)1984年 【組成】女貞子、枸杞子、桑椹子、菟絲子各12克,黨參、棗仁、黃芪各15克,當歸、蒺藜各10克,川芎、遠志各6克,牡蠣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養肝益髓,補氣活血,營腦安神。 【方解】蓋頭為諸陽之會,位居至高,內涵腦髓,以統全身,為“元神之府”。腦部受傷,致氣血逆亂,元神無主,脈絡瘀阻,清竅不通,若遷延日久,必虛而不復,氣血受損,窮病及腎,水不涵木,風陽上越,神志擾亂而作。本著“精血同源”之旨,治宜補肝腎,益精髓,氣血雙補。故方用四子補益肝腎,黨參、黃芪補中益氣;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棗仁、遠志安神定志,牡蠣,蒺藜鎮潛止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成方,共奏養肝益髓,補氣活血,營腦安神之功,因藥中病機,故收效頗捷。 【主治】腦震蕩后遺癥。 【加減】一般宜守本方如一,方能奏效。若合并他癥,則當加減使用。 【療效】治療多例,均獲良效。
2 健腦散 【來源】朱良春,《中醫雜志》(1)1989年 【組成】紅人參15克,(參須30克可代),地鱉蟲、當歸、甘枸杞子各21克,制馬錢子、川芎各15克,地龍、制乳香、制沒藥、炙全蝎各12克,紫河車、雞內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馬錢子有劇毒,需經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曬干,放麻油中炸,應掌握火候,如油炸時間太短,則內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嘔吐等中毒反應;如油炸時間過長,則內心發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1枚切開,以里面呈紫紅色最為合度。以上諸藥曬干,共研極細末,膠囊裝盛亦可。備用。每次服4.5克,每日早、晚各1次,開水送服。可連續服用2~3個月。 【功用】攻補兼施,通絡止痛。 【方解】本證多呈現虛中夾實之征,因其虛,必須大補氣血,滋養肝腎,因其實,氣血瘀滯,又須化瘀活血。方取紅參、枸杞子、紫河車、當歸養血益氣,滋補肝腎,精血旺,則髓海充。選地鱉蟲、地龍、乳香、沒藥、全蝎、雞內金、血竭化瘀通絡,療傷定痛。馬錢子制后毒即大減,善于通絡止痛,消腫散結,尤有強壯神經之功,對此癥之恢復,有促進之作用。川芎既能行氣活血,又能載藥直達病所。攻補兼施,標本結合,故奏效較佳。 【主治】腦震蕩后遺癥,癥見頭暈而痛,健忘神疲,視力減退,周身酸痛,天氣變化時則更甚;有時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沖動,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脈多沉澀或細澀者,均可用之。嚴重神經官能癥患者,亦可用之。 【加減】如有陰虛或陽虛或痰濁內阻者,應配合辨治之湯劑以助之。 【療效】屢用屢驗。一般用藥1~2周始見效機,以后持續服用2~3個月,多能治愈。
3 活血溫膽湯 【來源】郭國棟,《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丹參、桃仁、遠志、菖蒲、枳實各12克,制香附、紅花、竹茹、半夏、陳皮各9克,茯苓、木通、厚樸各15克,車前子30克,膽星、大黃(后下)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活血化瘀,祛痰利濕,清竅攻下。 【方解】顱腦損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腦組織不同程度的缺氧、水腫、出血及微循環障礙,導致腦壓升高,以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為多見,故方用丹參、桃仁、紅花活血化瘀,改善腦組織的微循環和缺氧狀態;竹茹、半夏、陳皮、茯苓、木通、車前子、膽星清熱祛痰利濕,能消除腦組織水腫;厚樸、枳實、大黃通里攻下,可使病理產物——瘀血、痰濕等邪有出路,兼醒后天脾胃改善體質;遠志、菖蒲清竅安神;佐以香附、陳皮等理氣藥加強活血祛瘀之功,互相配合,療效較著。 【主治】腦震蕩和輕、中度腦挫傷。癥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或嗜睡,便干納差,甚至肢體活動障礙等一系列癥狀。 【療效】治療腦外傷15例,(其中腦震蕩6例,輕、中度腦挫傷9例),結果:各種主要癥狀明顯緩解,體征消失者9例,有效5例,無效1例。有效者一般服藥2~3劑癥狀即明顯減輕。 【附記】本癥單用廣西田七粉,每服3克,溫開水沖服,日服2~3次,用于輕型腦外傷,效果亦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