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AutoCAD2004快速入門

 昵稱6354297 2011-03-14
第一課AutoCAD窗口組成
一、窗口介紹
熟悉工作界面是提高繪圖效率的基礎,CAD的顯示界面與Windows的其他應用軟件相似,整個繪圖窗口共包括:
1、標題欄和菜單欄:屏幕的頂部是標題欄,如果剛剛啟動CAD或當前圖形文件尚未保存,則出顯示Drawing 。緊貼標題欄的是菜單欄,系統默認有十一列下拉菜單,菜單欄的右邊是繪圖窗口的操作按鈕。
2、工具欄:常用的有:①標準工具欄;②對象特性工具欄;③繪圖工具欄;④修改工具欄
3、繪圖窗口:在CAD工作界面上,最大的空白區域就是繪圖區,也稱為視窗,用戶只能在繪圖區繪制圖形。繪圖區沒有邊界,利用視窗縮放功能,可使繪圖區無限增大或縮小。當光標移至繪圖區域內時,便出現了十字光標和拾取框。繪圖區的左下角有兩個互相垂直的箭頭組成的圖形,這有可能是CAD的坐標系(WCS),也可能是用戶坐標系(UCS)。
4、命令行提示區:命令行用于接受用戶的命令或參數輸入。命令行是用戶和CAD進行對話的窗口,通過該窗口發出的繪圖命令與使用菜單命令和單擊工具欄按鈕等效。在繪圖時,應特別注意這個窗口,輸入命令后的提示信息,如錯誤信息、命令選項及其提示信息,都將在該窗口中顯示。。
5、狀態行:顯示當前圖形的繪制的狀態,如光標的坐標,捕捉、柵格、正文等功能的開關狀態。
二、窗口元素的定制
1、工具欄的定制方式:A:視圖→工具欄,選擇所需工具欄后 →關閉。
B:在任意工具欄上點擊右鍵,點擊所需工具欄名稱,即可打開或關閉相應工具欄。
2、命令行和繪圖窗口的定制:A:工具→選項→顯示,在此選項卡中可改變命令行和繪圖窗口的大小、顏色、字體等,也可將其全部恢復為系統缺省值。
B:將光標稱至命令行窗口上邊框,當鼠標箭頭成雙向箭頭時,按住鼠標左鍵上下拖動即可改變命令行窗口行數。(F2快捷鍵:命令行和文本窗口的切換。)
狀態行開關按鈕的選項定制:在按鈕上右擊鼠標→設置。
F6鍵則在坐標顯示中切換,控制坐標顯示特性。
三、新建圖形文件
(1)文件→新建
(2)標準工具欄→新建
(3)命令:New
(4)利用啟動對話框新建文件,該對話框有四個選項卡:
①打開:打開原有圖形文件(“文件”→打開)
A、選擇“以只讀方式找開”,只能讀取,不能修改。
B、選擇“局部打開”,用戶可在“要加載幾何圖形的圖層”列表框中選擇需要打開的圖層,CAD將只顯示所選圖層上的實體。
注:局部打開使用戶有選擇地打開自己所需的內容,以加快文件裝載速度。特別在大型工程項目中,通常使用局部找開功能,局部打開功能只能使用戶一次打開一個圖形文件。
②缺省設置:初學者首選,中國用戶采用公制單位。
③使用樣板:該對話框的[選擇樣板]列表框內有一些CAD已定義好的模板文件*.dwt。每模板都分別包含了繪制不同類型的圖形所需的基本設置。
④使用向導:A、快速設置:有單位、區域兩個選項,確定繪圖單位類型和繪圖區域的長和寬。
B、高級設置:包含快速設置,在該對話框中,有單位類型、角度尺寸的單位及精度、角度測量的起始方向、角度測量的方向、指定按繪制圖形的實際比例單位表示的寬度和長度。
四、保存圖形文件
使用計算機繪圖必須經常存盤,初學者應養成隨時保存的習慣,以免由于突然事故(如死機、斷電)等而造成文件丟失。
如果要將當前圖形存盤:(1)可單擊“文件”菜單→保存。
(2)單擊標準工具欄中“保存”按鈕。
(3)在命令行輸入“SAVE”命令。
也可在繪圖時設置自動存儲時間,讓系統自動按時存儲文件,避免文件丟失。可以用下面兩種方式設置:
在命令行輸入:savetime
“工具”菜單→選項→打開和保存
CAD默認的的文件擴展名為*.DWG。
五、鍵盤及鼠標按鍵定義
AutoCAD為用戶提供了直接方便的菜單和工具按鈕操作方式,同時,它還針對其本身的特點和命令形式,定義和增加了一些新的鍵盤功能,具體說明如下:
鼠標:在CAD中,通常左鍵代表選擇,右鍵代表確定。
空格鍵:可代替回車鍵,用來標志一條命令輸入的結束。
Esc:用來取消或中斷命令
PageUp和PageDown:分別代表增加或減少每按一次鍵光標移動的步長。
子命令的鍵盤輸入法:用戶在命令行輸入命令后,CAD會提示用戶輸入該命令的下級選項。一般來說,子命令中均有一個大寫字母,用戶只需輸入這個字母,就可以執行子命令。對于有多個子命令選項的CAD命令,系統會提供一個缺少命令,用“<>”來表示。如果要執行該缺省命令,只需回車即可。
四、CAD還定義了一些功能鍵和組合鍵,用來快速訪問和啟動某些常用命令。下面列出了功能鍵及組合鍵的缺省設置。
F1 激活幫助信息
F2 在文本窗口與圖形窗口間切換
F3 切換自動目標捕捉狀態
F4 切換數字化儀狀態
F5 切換等軸測面的各方式
F6 切換坐標顯示狀態
F7 切換柵格顯示
F8 切換正交狀態
F9 切換捕捉狀態
F10 切換極坐標角度自動跟蹤功能
F11 切換目標捕捉點自動跟蹤功能
Ctrl+Z 連續撤消剛執行過的命令,直至最后一次保存文件為止
Ctrl+X 從圖形中剪切選擇集至剪貼板中
Ctrl+C 從圖形中復制選擇集至剪貼板中
Ctrl+V 將剪貼板中的內容粘貼至當前圖形中
Ctrl+O 打開已有的圖形文件
Ctrl+P 打印出圖
Ctrl+N 新建圖形文件
Ctrl+S 保存圖形文件
Ctrl+K 超級鏈接
Ctrl+1 顯示或關閉目標屬性管理器
五、繪圖環境:
模型空間與圖紙空間:
模型空間,就是創建工程模型的空間,為用戶提供廣闊的繪圖區域,二維和三維圖形的繪制與編輯工作都是在此模型空間下進行的。
圖紙空間,側重于圖紙的布局,在這個空間用戶幾乎不需要再對任何圖形進行修改編輯,只用于調整圖紙布局,以級打印輸出。
其區別主要在于:前者是針對圖形實體空間,而后者則是針對圖紙布局而言。
建議用戶在繪圖時,先在模型空間進行繪制和編輯,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再進入圖紙空間內進行布局調查直至最終出圖。


第二課 AutoCAD二維基本繪圖及編輯命令

一、繪制直線
直線是圖形中最常見、最簡單的實體。使用直線工具可以畫多條相連線段,但其中每一條線段都彼此獨立。
啟動Line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直線”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Line”或簡捷命令“L”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直線命令。
啟動“Line”命令后,子命令“U”為取消最近繪制的直線,“C”為將最后端點和最初起點連線形成一閉合的折線。
二、繪制圓
啟動Circle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圓”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Circle”或簡捷命令“C”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圓命令,在其級聯菜單中選擇一種繪圓方法。
1、用圓心和直徑方法畫圓:這種方式要求用戶輸入圓心和直徑。
2、用三點方式畫圓:三點畫圓方式要求用戶輸入圓周上的任意三個點。
3、用兩點方式畫圓:該方式通過確定直徑來確定圓的大小及位置,即要求確定直徑上的兩端點。
4、用相切、相切、半徑方式畫圓:當需要畫兩個實體的公切圓時,可采用這種方式。該方式要求用戶確定公切圓相切的兩個實體以及公切圓的半徑。
提示:采用TTR方式畫公切圓時,通常要利用自動捕捉相切點的方法分別捕捉兩個實體和要畫的公切圓的相切點。
注意:(1)在[指定圓的半徑]提示符后,如果輸入的半徑太小,可能這個公切圓不存在,CAD將報告錯誤信息。
(2)如果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實體和第二個目標實體是兩條平行線,即使所輸入的半徑值為兩平等線之間垂直距離的一半,CAD也認為不存在公切圓。
(3)在二維平面內,只要所選擇的兩條直線不平行,CAD就認為這兩條直線之間一定存在公切圓。如果用戶輸入的半徑合適,公切圓將相切在直線之間;如果輸入的半徑值太大或太小,公切圓將相切在兩直線(或延長線)的交點處。
5、用相切、相切、相切方式畫圓:當需要畫3個實體的公切圓時,可采用這種方式。該方式要求用戶確定公切圓和這個實體的相切點。
三、繪制弧線
弧是圖形中重要的實體,CAD2000提供了多種不同的畫弧方式,這些方式是由起點、方向、中點、包角、終點、弦長等控制點來確定的。
啟動Arc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圓弧”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Arc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圓弧命令,在其級聯菜單中選擇一種繪制圓弧方法。
1、用三點方式畫弧:該方式要求用戶輸入弧的起點、第二點和終點。弧的方向由起點、終點的方向確定,順時針或逆時針均可。
2、用起點、圓心、端點方式畫弧:當已知弧的起點、圓心和終點時,可選擇這一畫弧方式。給出弧的起點和圓心之后弧的半徑就可以確定,終點只決定弧的長度。弧不一定通過終點,終點和圓心的連線是弧長的截止點。
3、用起點、圓心、角度方式畫弧:這種方式要求用戶輸入起點、圓心及其所對應的圓心角角度。
4、用起點、圓心、弦長方式畫弧:弦是連接弧的兩個端點的線段。沿逆時針方向畫弧時,若弦長為正,則得到與弦長相應的最小的弧;若弦長為負,則得到最大的弧。
5、用起點、端點、角度畫弧:在此方式下需要輸入弧的起點、終點和角度以確定弧的形狀及大小。
6、用起點、端點、半徑方式畫弧:使用起點、端點、半徑方式,用戶只能沿逆時針方向畫弧。若半徑值為正,則得到起點和終點之間的短弧;若半徑值為負,則得到長弧。
7、用起點、端點、方向方式畫弧:該方式中,方向是指弧的切線方向,該方向用角度表示。弧的大小由起點、綹之間的距離及弧度所決定。弧的起始方向與給出的方向相切。
8、畫弧的其他方式:除了以上所介紹的種畫弧方式外,還有下面4種方式也可繪制圓弧。
(1)用圓心、起點、端點方式畫弧(CSE)
(2)用圓心、起點、角度方式畫弧(CSA)
(3)用圓心、起點、長度方式畫弧(CSL)
(4)從一段已有的弧開始繼續畫弧:在已繪制圓弧的基礎上,單擊“繪圖”菜單,選擇畫弧→繼續,可繪制出兩段首尾相連的圓弧。
四、繪制橢圓
橢圓與圓的差別在于,其圓周上的點到中心的距離是變化的,在CAD中,橢圓的形狀主要用中心、長軸和短軸3個參數來繪制。
啟動Ellipse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橢圓”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Ellipse” 或簡捷命令“EL”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橢圓命令,在其級聯菜單中選擇一種繪制方法。
1、通過定義兩軸繪制橢圓:通過先定義一個軸的兩端點,即確定橢圓的一根軸,再定義第三點,由此點可確定橢圓的第二根軸的長度。
2、通過定義長軸以及橢圓轉角繪制橢圓:需要首先定義出橢圓長軸的兩個端點,然后再確定橢圓繞該軸的旋轉角度,從而確定橢圓的位置及形狀。橢圓的形狀最終由其繞長軸的旋轉角度決定。若旋轉角度為0゜,則將畫出一個圓;旋轉角度最大值為89.4゜,若大于此角,橢圓看上去像一條直線。
3、通過定義中心點和兩軸端點繪制橢圓:橢圓的中心點確定后,橢圓的位置便隨之確定,再為兩軸各定義一個端點,便可確定橢圓形狀。
4、繪制橢圓弧:使用CAD可方便地繪制出部分橢圓,即橢圓弧。其繪制方法與橢圓相似,先創建一個橢圓,然后要求用戶在已有橢圓上確定橢圓弧的起始點和終止點,即可得到橢圓弧。
五、繪制矩形
啟動Rectangle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矩形”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Rectangle” 或簡捷命令“REC”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矩形命令。
啟動Rectangle命令后,CAD在命令行給出操作提示,現將各選項說明如下:
(1)[第一個角點]:確定矩形的第一個角點。
(2)[倒角]:設置矩形四角的倒角及倒角大小。
(3)[標高]:確定矩形在三維空間內的基面高度。
(4)[圓角]:設置矩形四角為圓角及其半徑大小。
(5)[厚度]:設置矩形厚度,即Z軸方向的高度。
(6)[寬度]:設置線條寬度。(如果設置的線條寬度為0,CAD將根據當前圖層的缺省線型寬度來繪制矩形。)
注意:(1)設置倒角、標高、圓角、厚度、寬度后,CAD將所設置參數當前值設為默認值,直至用戶設置新的數值為止,所以更改以上參數后,應更改回原系統缺省值,缺省值為0。
(2)用Rectangle命令畫出的矩形,其四條邊是一條復合線,不能單獨編輯,若要使其各邊成為單一直線進行分別編輯,需使用Explode(分解)命令。
六、繪制正多邊形
由多條(3條以上)線段組成的封閉圖形即多邊形。使用Polygon命令最多可以畫出由1024條邊構成的等邊多邊形。
啟動Polygon命令,可以用下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正多邊形”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Polygon” 或簡捷命令“POL”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選擇“正多邊形”命令。
1、用內接法畫正多邊形:假設有一個圓,要繪制的正多邊形每個頂點都落在這個假想圓的圓周上。這種畫法需提供正多邊形的3個參數:一是邊數;二是外接圓半徑,即正多邊形中心至每個項點的距離;三是正多邊形的中心位置。
2、用外接法畫正多邊形:假設有一個圓,正多邊形與之外接,即正多邊形的各邊均在假設圓之外,且各邊與假設圓相切。這種畫法需提供3個參數:正多邊形邊數、內切圓圓心和內切圓半徑。
提示:正多邊形的邊數存儲在系統變量POLYSIDE中,當再次執行polygon命令時,[輸入邊的數目<當前值>]提示的當前值將是上次所給的邊數。
3、由邊長確定正多邊形:這種邊長需提供兩個參數:正多邊形的邊數和邊長。如果需要畫一個正多邊形,已知其邊長或使之一角通過某一點,則適合采用這種方式繪制。
七、繪制點
啟動Polylin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點”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Point” 或簡捷命令“PO”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點”命令。
在CAD中可以定制點的類型,用戶可以極其方便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點,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定制點的類型。
1、單擊“格式”菜單→“點樣式”命令。
2、在“命令”提示符后輸入“DDPtype”并回車。
提示:在“繪圖”菜單的點命令級聯菜單中,列出了4種點的操作方法,A、畫單個點;B、連續畫多個點;C、畫等分點;D、測定同距點。
八、繪制圓環
繪制圓環時,用戶只需指定內徑和外徑,便可連續選取圓心,繪出多個圓環。
啟動Dount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Donut” 或簡捷命令“DO”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圓環”命令。
將圓環內徑設為0,可繪出一個實心圓。
系統變量FILLMODE用來控制所繪制的圓環是否為實心。當FILLMODE=1時,圓環為實心;當FILLMODE=0時,圓環為空心。


第三課 AutoCAD二維基本繪圖及編輯命令

一、繪制多段線
通過繪制多段線,可以得到一個由若干直線和圓弧連接而成的折線或曲線,各段線條還可以有不同的線寬,并且整條多段線都是一個實體,可以統一對其進行編輯。
啟動Polylin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多段線”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Pline” 或簡捷命令“PL”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多段線。
啟動“polyline”命令后,CAD會給出操作提示,下面分別介紹這些選項。
(1)[圓弧(A)]:可以畫圓弧方式的多段線。選擇該選項后,重新出現一組命令選項,用于生成圓弧方式的多段線。選項序列中各選項意義如下;
[角度(A)]:該選項用于指定圓弧的內含角。
[圓心(CE)]:為圓弧指定圓心。
[方向(D)]:取消直線與弧的相切關系設置,改變圓弧的起始方向。
[直線(L)]:返回繪制直線方式。
[半徑(R)]:指定圓弧半徑。
[第二點(S)]:指定三點畫弧。
(2)[閉合(C)]:當多段線的寬度大于0時,若想繪制閉合的多段線,一定要選擇[閉合]選項,才能完全封閉,否則,會出現缺口。
(3)[半寬(H)]:用于指定多段線的半寬值。
(4)[長度(L)]:定義下一段多段線的長度。
(5)[寬度(W)]:用于設置多段線的寬度值。
注意:起點寬度值均以上一次輸入的值為缺省值,而終點寬度值則以起點寬度為缺省值。

三、徒手畫線
在繪圖時,有時需要繪制一些不規則的線條,利用Sketch命令,可以徒手畫圖,通過在屏幕上移動光標畫出任意形狀的線條或圖形,就像筆直接在圖紙上繪制一樣。
啟動Sketch命令,可以用以下1種方法:
在命令行輸入Sketch 回車。
Sketch 命令所畫出的線條,實際上是由許多很小的直線段組成,這些直線段的長度可以通過記錄增量(Record increment)控制,記錄增量的系統默認值為1.00。
提示:用戶使用的記錄增量越大,繪出的手畫線越不圓滑,但如果使用的記錄增量太小,則圖形中會很快增加大量的直線段,最終導致圖形文件過大。因此,用戶就選擇合適的記錄增量。
指定記錄增量后,命令行出現下列選項,其含義如下:
1、[畫筆]:控制抬筆或落筆,是一個切換開關。
2、[退出]:結束Sketch命令,并將剛才繪制的草圖記錄到圖形中。
3、[結束]:退出Sketch命令,但不記錄剛才所繪草圖。
4、[記錄]:記錄所繪草圖,但不退出Sketch。
5、[刪除]:刪除未記錄的線段,如果筆原來處于落下狀態,此選項可使其抬起來。
6、[連接]:落筆,并從上次草圖的終點繼續繪制。
四、參照線
參照線又稱構造線,是兩端無限延長的直線,一般為輔助繪圖線條。
啟動Xline命令,可以用下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Xline” 或簡捷命令“XL”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構造線”命令。
啟動該命令后,命令行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1、[水平]:生成水平構造線
2、[垂直]:生成垂直構造線
3、[角度]:生成特定角度的構造線
4、[平分線]:此選項生成一條二等分用戶輸入角度的構造線
5、[偏移]:用于生成一條偏移指定直線一定距離的構造線
五、射線
射線是單向無限延長的構造線,一般為輔助繪圖線條,射線具有一個確定的起點并單向無限延伸,在繪圖時通常采用對象捕捉射線的第一點,再定義第二點形成射線。
啟動Ray命令,可以用以下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Ray” 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射線”命令。
utoCAD 繪制一條射線并繼續提示輸入通過點,這樣可以創建多條射線。起點和通過點定義了射線延伸的方向,射線在此方向上延伸到顯示區域的邊界。按 ENTER 鍵結束命令。
六、多線
多重平行線也叫多線。在繪圖時,可以通過定義多線樣式,繪制多種類型多線。
啟動Mline命令,可以用以下種方法之一:
在“繪圖”工具欄上,單擊“多線”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Mline” 或簡捷命令“ML”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多線”命令。
啟動該命令后,命令行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1)[起點]:在此選項中繪制多線,只有使用閉合選項才能繪制完全封閉的多線。
(2)[對正]:A、[上]:在光標下方繪制多線,因此在指定點處將會出現具有正偏移量的直線。
B、[無]:將光標作為原點繪制多線,因此 MLSTYLE 命令中“元素特性”的偏移 0.0 就在指定點處。
C、[下]:在光標上方繪制多線,因此具有負偏移量的直線將會出現在指定點處。
(3)[比例]:比例用來控制多線的全局寬度。這個比例基于在多線樣式定義中確定的寬度。比例因子為 2 繪制多線時,其寬度是樣式定義的寬度的兩倍。負比例因子將翻轉偏移線的次序:當從左至右繪制多線時,偏移最小的多線繪制在頂部。比例因子為 0 將使多線變為單一的線段。
(4)[樣式]:A、[樣式名]:指定已加載的樣式名或者是在用戶創建的庫文件 (MLN) 中已定義的樣式名。
B、[?]:列表顯示已加載的多線樣式
七、多線樣式的編輯
啟動Mlstyle命令,可以用以下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Mlstyle”回車。
單擊“格式”菜單→“多線樣式”命令。
1、可在對話框中設置多線的元素特征,包括多線的元素添加、刪除、線型、線色的設置等內容。
2、可在對話框中設置多線特征,多線的連接以及填充等內容。
注:已使用的多樣樣式,不能更改。
八、多線的編輯
啟動Mledit命令,可以用以下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Mledit”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多線”命令。
在“修改Ⅱ”工具欄上,單擊“多線編輯”工具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可以選擇對多線進行修改的工具,其中有:十字閉合、十字打開、十字合并、T形閉合、T形打開、T形合并、角點結合、添加頂點、刪除頂點、單個剪切、全部剪切、全部接合。
八、繪圖時對象的動態拖動
繪圖時對象的動態拖動,由系統變量Dragmode的參數決定,其作用是通過實時拖動鼠標改變對象的形狀或大小。
啟動Dragmode后,命令行中各選項含義如下:
[開]:啟動拖動方式,以保持各個命令對它的可使用性。
[關]:停止使用拖動方式。
[自動]:自動啟動拖動方式,以便由支持它的各個命令所使用。


第四課 輔助繪圖工具

一、理解X,Y坐標系(笛卡爾坐標系)
幾何和三角中通過X軸和Y軸來建立圖形,然后在圖紙上標出
坐標。Y X坐標軸,標有X的箭頭指向X軸的正方向,其含意是,當按箭頭方向移動時,X坐標值增大;標有Y箭頭指向Y軸的正方向。用這種方法,屏幕上的所點都能通過X和Y坐標來說明,這種坐標稱為笛卡爾坐標系。
笛卡爾坐標系統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簡稱CCS。
在屏幕底部狀態欄中顯示的三維坐標值,就是笛卡爾坐標系中的數值。
X、Y、Z軸的三軸線的相交點(0,0,0)也稱為原點。X軸的左方和Y軸下方點的坐標值為負數。
二、世界坐標系統
世界坐標系統(World Coordinate System),簡稱為WCS。
WCS是CAD的基本坐標系統,它由3個相互垂直并相交的坐
標軸X、Y和Z組成。在繪制和編制圖形的過程中,WCS是缺省坐標系統,其坐標原點和坐標軸方向都不會改變。
WCS在默認情況下,X軸正方向水平向右,Y軸正方向垂直向上,Z軸正方向垂直屏幕平面向外,指向用戶。坐標原點在繪圖區左下角,其上有“+”號時,表明當前視點正處在原點(X軸和Y軸相交處0,0),并且圖標上有“W”時,表明用戶處在WCS坐標系統中(否則用戶處于UCS)之中。
注意:WCS一般只用于繪制二維圖形,其原點不變,在XOY平面上繪制工程圖形時,只需輸入X,Y軸坐標,Z軸由CAD自動賦值為0。
三、用戶坐標系統
CAD提供了可變的用戶坐標系統(User Coordinate System),簡稱為UCS。
UCS主要用于立體繪圖,原點可以隨時變動,可利用UCS命
令對坐標軸進行旋轉、移動。
在缺省情況下,UCS和WCS相重合。當在原點上有方框標記時,表示用戶現在處于WCS之中,否則,用戶處于UCS中。
四、坐標的輸入方法:
(一)絕對笛卡爾坐標(Absolute Coordinate)
絕對坐標是以原點(0,0,0)為基點定位所有的點。繪圖區內的任何一點均可以用(x,y,z)來表示,用戶可以通過輸入X、Y、Z坐標來定義點的位置。
絕對坐標的輸入方法:X、Y、Z<X、Y、Z坐標中間用“,”隔開)。例:(50,100)。
(二)相對笛卡爾坐標Relative Coordinate
相對坐標是某點(假如A點)相對于某一特定點(如B點)的相對位置。相對坐標指明X和Y與前一點的距離,它僅相對于前一點有意義,因此稱為相對坐標。
相對坐標的輸入方法:@X,Y<用@符號來表明坐標是相對的>。例:假如上一操作點的坐標是(5,10),通過鍵盤輸入下一點的相對坐標(@12,8),則等于確定了該點的絕對坐標為(5+12,10+8),即(17,18)。
絕對坐標和相對坐標都屬于二維線性坐標。
(三)絕對極坐標Absolute Polar Coordinate
絕對極坐標均以原點為極點,極坐標是通過相對于原點的距離和角度來定義的。在系統缺省情況下,CAD以逆時針方向來測量角度。
用戶通過輸入一個長度距離,后跟一個“<” 符號,再加一個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即可指明絕對極坐標。
絕對極坐標的輸入方法:長度距離 < 與X軸正方向之間的夾角;即L(極半徑) <α(極角)
(四)相對極坐標Relative Polar Coordinate
相對極坐標通過相對于某一特定點的極徑距離和偏移角度來表示。
相對極坐標和絕對極坐標的區別在于:它是以上操作點為極點,而不是以原點為極點。
相對極坐標的輸入方式:@ L <α
@表示相對 L表示極徑長度 α表示角度
注意:通常情況下,已知距離和點與0,0點或前一點的夾角,這時可以使用極坐標。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極坐標比絕對坐標采用的多一些,相對極坐標通常被用于繪制斜線(非正交線)。
五、繪圖環境
(一)模型空間
模型空間,就是創建工程模型的空間,它為用戶提供了廣闊的繪圖區域,一般情況下,二維和三維圖形的繪制與編輯工作都是在模型空間下進行的,用戶在模型空間中所需考慮的只是圖形是否繪出或正確與否,而不必擔心繪圖空間是否足夠大。
(二)圖紙空間
圖紙空間,側重于圖紙的布局,在這個空間,用戶幾乎不需要再對任何圖形進行修改編輯,只用于調整圖紙布局,以及打印輸出。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區別主要在于:前者是針對圖形實體的空間,而后者則是針對圖紙布局而言。建議用戶在繪圖時,先在模型空間內進行繪制和編輯,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再進入圖紙空間內進行布局調整,直至最終出圖。
六、設置繪圖界限
繪圖界限就是標明用戶的工作區域和圖紙的邊界。設置繪圖界限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用戶所繪制的圖形超出該邊界。
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設置繪圖邊界:
在命令行輸入“Limits”命令后回車。
單擊“格式”菜單→圖形界限。
國家標準圖形紙界限:
A0 1189*840 A1 841*594 A2 594*420
A3 420*297 A4 297*210 A5 210*149(297/2)
1號標準圖幅A1是嚴格參照國家標準創建:841*594個圖形單位。
七、設置圖形單位
在缺省狀態下,CAD的圖形單位為十進制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置單位類型和數據精度。
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設置圖形單位:
在命令行輸入“Units”命令后回車。
單擊“格式”菜單→單位。
在該對話框中,用戶可以選擇當前圖形文件的長度、角度類型、角度測量的起始方向以及精度。
Ⅰ長度單位:
科學:科學計數(法)。
小數:十進制單位,系統缺省。
工程:工程單位。數值單位為英尺、英寸;英寸用小數表示。
建筑:建筑單位。數值單位為英尺、英寸;英寸用分數表示。
分數:分數單位。小數部分用分數表示。
Ⅱ角度單位:
十進制并度數:缺省單位,如900,1800。
度/分/秒:按60進制劃分,如37028/16//。
弧度:弧度角度,180度為л,即3.14個弧度。
勘測單位:勘測角度。角度從正北方向開始測量,如N27038/42//,E表示東北方向。
百分度:CAD規定在百分度格式中,直角為100度,因此整個圓周為400度(即可400g)。
八、輔助繪圖功能
使用輔助繪圖功能可提高繪圖精確度,降低累積誤差,幫助用戶精確定位。
可以用下面方法設置繪圖輔助功能:
在命令行輸入“Desttings”命令后回車。
單擊“工具”菜單→草圖設置。
在該對話框中,有3個選項卡,用來設置捕捉和柵格、極坐標跟蹤功能和目標捕捉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狀態欄中的切換按鈕控制各輔助功能的開關狀態。
(一)捕捉:對鼠標的移動設定固定的步長,使光標在X或Y軸方向以步長的整數倍移動。
(二)正文:繪制水平線或垂直線(快捷鍵為F8)。
(三)柵格:由一系列規則排列的點組成一種可見的位置參考圖標,類似于方格紙,有助于定位,通常和捕捉配合使用。柵格只顯示在繪圖范圍界限之內。捕捉和柵格的X和Y軸的間隔設置應相同,可使鼠標精確定位。
(四)極軸:可對極軸追蹤的角度進行設置,使角度的直接距離鍵入變得容易。可選擇具有對象捕捉的極軸追蹤方式,可直接選定極坐標的位置。
極軸捕捉:和柵格捕捉互相排斥。
(五)對象捕捉:可將十字光標強制性的準確定位在已存在實體特定點或特定位置上,其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和實用。
(1)捕捉范圍:
①端點END; ②交點INT; ③圓心點EEN; ④中點MID;⑤圓的切點TAN; ⑥垂直交點(垂足)RER; ⑦圓的四分點QUA;⑧節點NOD ; ⑨插入點INS(塊圖形文字等對象的插入點);⑩外觀交點(延伸點)APP ○11 最近點NEA; ○12自捕捉FROM
(2)名詞注解:
磁吸:強制光標跳到測出的捕捉點上。
標記:打開或關閉圖形標記。
顯示靶框:捕捉光標框,用于確定是否在光標的中心顯示拾取靶。
(六)對象追蹤:對象追蹤的目的是確定基于已有的對象,用對象捕捉來捕捉一個點,必須同時打開對象捕捉功能且僅適用于二維空間。
(七)TIME命令:利用時間信息可隨時查看給制圖形的步驟、時間等信息。
(八)撤消和重復:標準工具欄中的撤消按鈕和恢復按鈕,可以撤消多步操作,但只能恢復一步。也可以用Undo(U)命令取消上一步操作;或者用Redo(Ctrl+Y)重做最近一步U操作,該命令只有在U命令后才起作用。


第五課 二維圖形的修改編輯
一、目標選擇
選擇集模式:利用“選項”對話框設置選擇方式,可在“工具”菜單→選項→選擇。
在該對話框內設置選擇模式,有6種模式,均為復選框的形式供用戶選擇。下面分別介紹這6個復選框:
(一)先選擇后執行:先選擇實體后執行命令。
選中該復選框,表示打開了名詞/動詞方式。該方式在一些書中也稱為“Pickfirst,即“先選擇”,后執行。在此方式下,可以首先選擇要編輯的實體目標,然后再執行相關的編輯命令。
提示:
AutoCAD提供了PICKFIRST系統變量,用以控制先選擇后執行的開關狀態。PICKFIRST=1時(或ON)時,系統處于先選擇后執行方式。PICKFIRST=0(或OFF)時,系統關閉先選擇后執行方式。
建議初級用戶養成“先命令,后選擇”的習慣,因為這樣的操作思路十分清楚。
注意:并非所有編輯命令都適用于“先選擇,后命令”方式。
(二)用Shift鍵添加到選擇集:利用Shift鍵將對象添加到選擇集中。
關閉用Shift鍵添加到選擇集復選框,則用戶可以直接用拾取框選擇多個實體目標。如果要取消某個已經選中的實體只需先按下Shift鍵,再用鼠標單擊該實體即可。
若選中用Shift鍵添加到選擇集復選框,則用戶每次只能選擇一個實體,而且原先已被選中的實體自動取消選擇。若要同時選擇多個實體,必須先按下Shift鍵,再用鼠標單擊要添加的實標。
(三)按住并拖動: 單擊拖動方式。
選中按住并拖動復選框,用矩形選擇框選擇目標時,要先單擊確定矩形選擇框的一個角,然后拖動鼠至另一對角,再檢松開鼠標左鍵。若關閉按住拖動復選框,當使用矩形選擇框選擇目標時,只需單確定矩形選擇框的一個角,然后在另一個角的的位置再次單擊即可。
(四)隱含窗口:隱藏矩形選擇框。
選擇隱含窗口復選框后,AutoCAD仍允許用戶利用矩形選擇框來選擇目標。用戶在使用拾取框選擇目標時,看不到拖動產生的矩形選擇框。在該方式下,AutoCAD會隱藏矩形選擇框。但若關閉此復選框,矩形選擇框又會顯示出來。
(五)對象編組: 創建目標組。
當選擇編組中的一個對象時,選擇整個“對象編組”。通過 GROUP,您可以創建和命名一組選擇對象。將 PICKSTYLE 系統變量設置為 1 也可以設定該選項。
(六)關聯性填充: 關聯圖樣填充。
選擇該復選框后,AutoCAD2000自動將圖樣填充和包圍圖樣填充的封閉區域關聯起來。選擇圖樣填充時,相對應的封閉區域也自動被選擇。不選擇該復選框,AutoCAD將取消關聯性,將圖樣填充和其相對應的封閉區域看成兩個獨立和圖形實體。
二、選擇對象的方式
除可用單擊拾取框方式選擇單個實體外,AutoCAD還提供其它幾種方式來選擇實體:
(一)拾取框直接選中:可在“工具→選項”中設置拾取框的大小。
(二)窗口方式:mindows 或w,為默認選擇方式。
執行編輯命令后,在選擇對象提示符后單擊鼠標,選擇對角線上的第一個點,從左向右移動鼠標至恰當位置,即可看到繪圖區內出現一個實線的矩形,稱之為窗口方式下的矩形選擇框,如圖4.2所示。此時,只有全部所被包含在該選擇框中的實體目標才會被選中。
(三)窗交方式:crossing或C。
執行編輯命令后,在選擇對象提示符后單擊鼠標,選取對角的第一個點,從右向左移動鼠標,即可看到繪圖區內出現一個虛線的矩形,稱之為交叉方式下的矩形選擇框,如圖書4.3所示。此時完全被包含在矩形選擇框之內的實體以及與選擇框部分相交叉的實體的實體均被選中。
(四)圍圈方式:mondows pdygon或wp
(五)圈交方式:crossing polygon或cp
(六)欄選方式:fence或F
(七)LAST:選擇最后一個。
(八)ALL:全部選擇。
(九)扣除模式:remove或R
(十)加入模式:ASS或A
三、修改編輯圖形
采用AutoCAD繪圖突出的優點是圖形修改、增減十分方便。Autocad2000提供了強大的圖形編輯工具,方便用戶靈活快捷的修改、編輯圖形
(一)刪除命令:在繪圖工作中,經常會有一些沒有作用的圖形需要刪除,erase命令為用戶提供了刪除實體的方法。
啟動erase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刪除”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erase” 或簡捷命令“E”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刪除。
選中圖形,按下鍵盤上的DEL鍵。
可用oops恢復最近一次erase命令刪除的實體。
(二)復制命令:復制命令可以讓用戶輕松地將實體目標復制到新的位置,達到重復繪制相同實體的目的。
啟動Copy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復制”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Copy” 或簡捷命令“CO”或“CP”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復制。
啟動“Copy”命令后,CAD會給出操作提示,下面分別介紹這些選項:
A、[選擇對象]:要求選擇所要復制的實體目標。
B、〖指定基點或位移,或者[重復(M)]〗:要求確定復制操作的基準點位置或進行多次復制。
注意:連續復制多個圖形可在命令行的子命令后輸入M選項。
C、[指定位移的第二點]:要求確定復制目標的終點位置。
注意:原則上基點可以設置在任一位置,但建議將基點選擇在實體的幾何中心或實體上的特殊點上,這樣便于操作。
(三)移動命令:移動命令可以輕松快捷地移動實體圖形到任何位置。
啟動Move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移動”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 或簡捷命令“CO”或“CP”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復制。
啟動“Move”命令后,CAD會給出操作提示,這些選項的操作方式同復制(Copy)命令大致一樣。
(四)旋轉命令:旋轉命令方便用戶旋轉實體圖形。
啟動Rotate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旋轉”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Rotate” 或簡捷命令“RO”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旋轉。
啟動“Rotate”命令后,命令行中選項如下:
A、[選擇對象]:要求選擇所要旋轉的實體目標。
B、〖指定旋轉角度或[參照(R)]〗:確定絕對旋轉角度或輸入“R”選擇相對參考角度方式。
注意:(1)旋轉角度有正、負之分,正值為逆時針,負值為順時針。
(2)選擇“R”選項后,要求用戶確定相對于某個參考方向的參考角度和新角度。CAD根據這兩角度之差確定實體目標實際應旋轉的角度,這種方式稱為相對參考角度方式,以示與實際絕對旋轉角度方式的區別,其選項如下:
A、[指定參考角度]:確定相對于參考方向的參考角度。可直接輸入具體角度數值;也可確定兩個點并通過這兩個點的連線確定一個角度。通常是利用目標捕捉功能確定特殊點來定義參考角度。
B、[指定新角度]:確定相對參考方向的新角度。此時用戶可直接輸入一個角度;也可以確定一個點,通過該點和前面所定義的旋轉基點來確定新角度。
(五)圖形鏡像:在繪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對稱的圖形,利用鏡像命令,可將對稱的另一部分鏡像復制出來。
啟動Mirror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鏡像”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Mirror” 或簡捷命令“MI”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鏡像。
注意:(1)鏡像線可以是任一角度的直線,也可以是一條實質上不存在的輔助繪圖線。
(2)在鏡像文本時,由系統變量控制文本鏡像順序。系統變量mirrtest=0時,文本只是位置發生鏡像,從左到右的順序并沒有發生鏡像;而系統變量mirrtest=1時,它的位置和順序與其他實體一樣都發生了鏡像。
(六)陣列圖形:盡管利用Copy命令可以一次復制多個圖形,但要復制呈規則分布的實體目標仍不是特別方便。CAD提供的圖形陣列功能,可以方便用戶快速準確地復制呈規則分布的圖形。
啟動Array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陣列”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Array” 或簡捷命令“AR”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陣列。
在CAD中,圖形陣列分為矩形陣列(R)和環形陣列(P)兩種類型。
1、矩形陣列:矩形陣列是按照網格行列的方式進行實體復制的,分別輸入復制后的目標實體分為幾行、幾列,行間距、列間距的數值。
注意:(1)行間距、列間距有正、負之分。行間距為正值時,CAD向上陣列實體;行間距為負值時,向下陣列實體。列間距為正值時,向右陣列實體;列間距為負值時,向左陣列實體。
(2)如果要生成傾斜矩形陣列,可以用如下兩種方法:A、打開[草圖設置]對話框中的[捕捉和柵格]選項卡,在[捕捉]的[角度]文本框中輸入傾斜的角度,然后再矩形陣列圖形。B、選矩形陣列圖形,再使用旋轉命令將其旋轉。
2、環形陣列:用戶可以將所選擇的目標按圓周等距排列,即環形陣列。
注意:(1)確定環形陣列的中心,指繞著該點在圓周上進行等間距復制分布;復制總數包括用戶最初選擇的那個實體目標群。
(2)如果在填充角度選項后輸入一個正的角度,則按逆時針方向環形陣列;角度值為負值,則按順時針方向環形陣列。
(3)在環形陣列中,需注意旋轉復制和平移復制的區別。

(下節課繼續講解修改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六課 二維圖形的修改編輯
一、比例縮放
在工程制圖中,經常需要比例縮放圖形中的實體,如對某些復雜圖形,當結構表達不清楚時,可以用局部放大來表示。
啟動Scale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比例”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Scale” 或簡捷命令“SC”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比例 。
當用戶不知道實體目標究竟要放大(或縮小)多少倍時,可采用相對比例方式縮放實體。該方式要求用戶分別確定比例縮放前后的參考長度和新長度。新長度和參考長度的比值就是比例縮放系數,因些該系數為相對比例系數。在命令行提示后輸入相對比例系數“R”后,其各選項如下:
A、[指定參考長度]:可以直接輸入一個長度值,也可以確定兩個點,并通過這兩個點確定一個長度。
通常將實體的實際長度或實體上某兩個特殊點之間的長度定義為參考長度。
B、[指定新長度]:可直接輸入一個長度值,亦可確定一個點,該點和縮放基點連線的長度就是新長度。
注意:(1)比例系數應該是正數。
(2)如果比例系數大于1,實體目標將被放大;如果比例系數小于1,實體目標將被縮小。
二、打斷命令
打斷命令可以讓用戶將實體圖形從某一點處折斷,甚至刪掉該實體的某一部分。
啟動Break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打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Break” 或簡捷命令“BR”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打斷。
注意:(1)在選擇打斷對象時需注意選擇點的位置,否則輸入F重新選擇第一打斷點。
(2)打斷圓或圓弧時,應注意第一打斷點和第二打斷點之間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打斷區別。
(3)在第一打斷點處打斷圖形,可將起點和終點選擇為一點;或者在命令行中輸入“@”回車即可。
三、剪切命令
剪切命令可以讓用戶方便快速地利用邊界對圖形實體進行修剪。該命令要求用戶首先定義一個剪切邊界,然后再用此邊界剪去實體的一部分。
啟動Trim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修剪”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Trim” 或簡捷命令“TR”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修剪。
下邊分別對選擇剪切對象時的3個選項做簡要介紹:
[投影]:選擇三維圖形編輯中實體剪切的不同投影方法。
[邊]:設置剪切邊界屬性。A、選擇[延伸]選項,剪切邊界可以無限延長,邊界與被剪實體不必相交。B、選擇[不延伸]選項,則剪切邊界只有與被剪實體相交時才有效。
系統變量EDGEMODE用來控制剪切邊界的相交屬性。
注意:(1)使用Trim命令修剪實體時,第一次選擇的實體是剪切邊界而并非被剪實體。
(2)使用Trim命令可以剪切尺寸標注線,并可以自動更新尺寸標注文本,但尺寸標注不能作為剪切邊界。
(3)圖塊和外部引用均不能作為剪切邊界和被剪切實體。
(4)平行線、區域圖樣填充、形位公差、單行文本和多行文本均可作為剪切邊界,但不能作為被剪切實體。
四、延伸命令
延伸命令用以延伸各類曲線或直線。要求用戶首先定義一個延伸邊界,然后選擇要延伸到該邊界的實體目標。
啟動Extend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延伸”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Extend” 或簡捷命令“EX”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延伸。
使用延伸命令后,其子命令的操作同剪切命令類似。
五、倒角
只要兩條直線已相交于一點(或可以相交于一點),就可以利用 Chamfer命令為這兩條線段倒角。
啟動Chamfer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倒角”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Chamfer” 或簡捷命令“CHA”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倒角。
命令行中各選項如下:
A、[多段線]:要求用戶選擇二維多段線。選擇完畢后,即可將該多段線各相鄰邊同時進行倒角。
B、[距離]:確定新的兩個倒角距離。距離1為選擇的第一條直線與相交點的距離;距離2為選擇的第二條直線與頂點的距離。
C、[角度]:確定第一倒角距離和角度。首先確定第一條線段與相交點的距離,然后要求確定倒角線相對于第一條線段的角度,該倒角線是以該角度為方向延伸至第二條線段并與之相交。
D、[修剪]:確定倒角的修剪狀態。
系統變量TRIMMODE=0時控制對所選邊不進行剪切,TRIMMODE=1時則對所選邊進行剪切。
E、[方法]:確定進行倒角的方式。要求用戶選擇[距離(D)]或[角度(A)]這兩種倒角方法之一。上次使用的倒角方式將作為本次倒角操作的缺省方式。
注意:Chamfer命令只對直線、多段線和多邊形進行倒角,不能對弧、橢圓倒角。
六、倒圓角
倒圓角和倒直角有些類似,它要求用一段弧在兩實體之間光滑過渡。
啟動Fillet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圓角”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Fillet” 或簡捷命令“F”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圓角。
命令行中各選項如下:
A、[多段線]:要求用戶選擇二維多段線。CAD將以缺省的圓角半徑對整個多段線相鄰各邊進行圓角操作。
B、[半徑]:要求確定圓角半徑。當輸入新的圓角半徑時,該值將作為新的缺省半徑值,直至下次輸入其他圓角半徑為止。
CAD規定系統變量FILLERAD保存用戶所設置的圓角半徑值。
C、[修剪]:確定圓角的修剪狀態。
注意:(1)在圓角操作中,圓角半徑決定圓角弧度的大小,如果圓角半徑=0,CAD將延伸或剪切兩個所選取的實體,使之形成一個直線角;若圓角半徑特別大,以至于在所選的兩實體之間容納不下這么大的圓弧,則無法完成圓角操作。
(2)兩條平行線可以倒圓角,此時不管新設置的圓角半徑多大,CAD將自動在其端點畫一半圓且半圓的半徑為兩平行線垂直距離的一半。
七、拉伸圖形
當用戶需要對圖形進行拉伸或壓縮時,可以通過拉伸命令來完成。
啟動Stretch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拉伸”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Stretch” 或簡捷命令“S”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拉伸。
Stretch命令可拉伸實體,也可移動實體。如果選擇的實體全部落在選擇窗口內,則為移動實體;如果選擇的圖形實體只有部分包含于選擇窗口內,那么將拉伸實體。
注意:(1)用戶必須使用交叉多邊形(CP)或交叉窗口(C)方式進行選擇對象,否則CAD將不會拉伸任何實體。
(2)并非所有實體只要部分包含于選擇窗口內就可被拉伸。CAD只能拉伸由直線、圓弧(包括橢圓弧)、實體和多段線等命令繪制的帶有端點的圖形實體。選擇窗口內的那部分實體被位伸,而選擇窗口外的那部分實體將保持不變。
(3)對于沒有端點的圖形實體,如圖塊、文本、圓、橢圓等,CAD在執行命令時,將根據其特征點是否包含在選取窗口內而決定是否進行移動操作如果特征點滴在選取窗口內,則移動實體,否則就不移動實體。
八、偏移復制圖形
在工程制圖中,經常遇到一些間距相等、形狀相似的圖形,如環形跑道、人行橫道等。對于這類圖形,CAD提供了Offset命令,使用戶能夠快速便捷地偏移復制圖形。
啟動Offset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偏移”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Offset” 或簡捷命令“O”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偏移。
命令行中各選項提示如下:
[指定偏移距離或(通過T)]:A、用戶可直接輸入一個數值確定偏移量;B、輸入“T”選項后,用戶可確定一個偏移點,從而使偏移復制后的新實體通過該點。
注意:(1)Offset命令和其他的編輯命令不同,只能用直接拾取的方式一次選擇一個實體進行偏移復制。
(2)只能選擇偏移直線、圓、多段線、橢圓、橢圓弧、多邊形和曲線,不能偏移點、圖塊、屬性和文本。
(3)對于圓、橢圓、橢圓弧等實體,偏移時將同心復制、偏移前后的實體將同心。
(4)多段線的偏移將逐段進行,各段長度將重新調整。
九、改變長度
拉長(Lengthen)命令和剪切及延伸命令的功能有些相似,它用于改變直線、多段線、圓弧、橢圓弧等非封閉曲線的長度。
啟動Lengthen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拉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Lengthen” 或簡捷命令“LEN”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拉長。
命令行提示符中各選項的功能如下:
A、[增量]:確定實體長度增加值。分為長度增量和角度增量。
(1)、長度增量可正可負,若為正,長度將變長,反之將變短;選擇直線段后,CAD將在離選取點最近端的端點處變長(或變短)。
(2)角度增量可正可負,僅適合于弧的改變,當為正值時,圓弧變長,反之變短。
B、[百分數]:輸入一個百分比值,非零正值。百分比值為絕對百分比值時,如輸入100,原線段不改變長短;小于100時,線段縮短;大于100時,線段增長。
C、[全部]:以確定總長度(或角度)的方式更改實體或圓弧長度。
D、[動態]:動態改變實體的長度。用戶可利用十字光標動態地改變實體的終點位置,而實體的終點位置改變后,其長度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動。
十、分解圖形
在CAD中,圖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用戶無法編輯圖塊內部的圖形實體,分解命令可以對圖塊、矩形、多邊形等圖形實體進行轉換,從而使其具有可單獨編輯的圖形實體。
啟動Explod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修改”工具欄上,單擊“分解”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Explod” 或簡捷命令“X”回車。
單擊“修改”菜單→分解。
除了對圖塊、矩形、多邊形可以分解之外,Explod還可以分解三維實體、三維多段線、剖面線、平行線、尺寸標線、多段線、三維曲面等實體進行分解。
注意:(1)帶有屬性的圖塊分解后,其屬性值將被還原成為屬性定義的標簽。
(2)有一定寬度的多段線分解之后,其寬度變為0。

未完……



提示:除了可以用DIMASO系統變量控制尺寸標注的關聯性之外,還可以用Explode命令分解關聯性尺寸,使其成為無關聯性尺寸。
三、尺寸標注的類型
CAD將尺寸標注分為線性型尺寸標注、徑向型標注、角度型尺寸標注、指引型尺寸標注、坐標型尺寸標注和中心尺寸標注等6大類型。
線性型尺寸標注包括水平標注、垂直標注、平齊標注、旋轉標注、連續標注和基線標注等6種類型。
徑向型尺寸標注包括半徑型尺寸標注和直徑型尺寸標注。
中心尺寸標注包括圓心標注和圓心線標注。
四、創建尺寸標注樣式
創建尺寸標注樣式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標注在圖形實體上的各個尺寸形式相同、風格一致。
啟動Dimstyle命令,可以用下面幾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Dimstyle” 或簡捷命令“D”、“DST”、“DDIM”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標注 。
單擊“標注”工具欄上的“標注樣式”按鈕。
啟動該命令后,將打開“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可以實現如下操作:
A、預覽尺寸標注樣式
B、創建新的尺寸標注樣式
C、修改已有的尺寸標注樣式
D、覆蓋某個尺寸標注樣式
E、設置當前尺寸標注樣式
F、比較兩個尺寸標注樣式
G、更改尺寸標注樣式名稱
H、刪除尺寸標注樣式
下面將分為幾個小節分別對每個選項功能進行詳細介紹。
五、新建尺寸標注樣式
1、[樣式]列表框
顯示當前圖形文件中已定義的所有尺寸標注樣式。CAD在該列表框中高亮度顯示當前尺寸標注樣式。
提示:(1)如果用戶尚未創建任何尺寸標注樣式,CAD系統默認樣式為Standard樣式,并把其設置為當前尺寸標注樣式。
(2)當某一尺寸標注樣式被設置為當前樣式時,CAD將根據該樣式所規定的各項特征參數進行尺寸標注。
2、[預覽]圖像框
顯示當前尺寸標注樣式設置各特征參數的最終效果圖。
這是一個可視化的尺寸標注樣式設置環境,利用該功能可明顯提高設置尺寸標注樣式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3、[列出]下拉列表框
控制當前圖形中是否全部顯示所有的尺寸標注樣式。選擇[所有樣式]選項,CAD將在[樣式]列表框中全部顯示當前圖形文件中所有已定義的尺寸標注樣式;選擇[正在使用的樣式]選項,則僅在[樣式]列表框中顯示當前已被使用的那些尺寸標注樣式。
4、[不列出外部參照中的樣式]復選框
控制在[樣式]列表框內是否顯示外部引用中的尺寸標注樣式名稱。
5、[新建]按鈕
創建新的尺寸標注樣式。單擊該按鈕后,將彈出[創建新標注樣式]對話框。
該對話框中各選項的功能為:
A、[新樣式名]文本框
設置新創建的尺寸樣式的名稱。
B、[基礎樣式]下拉列表框
選擇該下拉列表框中某一已定義的尺寸標注樣式后,CAD將根據該樣式創建新的尺寸標注樣式。但往往新尺寸標注樣式的某些特征參數和原尺寸標注樣式有些不同,這也正是創建新的尺寸標注樣式的理由。
C、[用于]下拉列表框
(1)[所有標注]創建全局尺寸標注樣式:該尺寸標注樣式與原尺寸標注樣式的地位是并列的,而且該樣式涵蓋了線性、角度、半徑等6大類尺寸標注樣式。
(2)除[所有標注]選項外其余選項:將創建特定尺寸標注子樣式,該子樣式是從屬于原尺寸標注樣式。通常子樣式都是相對某一具體的尺寸標注類型而言的,即子樣式僅僅適用于某一種尺寸標注類型,而全局尺寸標注樣式一般都是應用于較普遍或大部分尺寸變量的設置。設置在全局尺寸標注樣式上的參數作用于每一個子樣式,而子樣式在其尺寸標注樣式中設置的參數又能優先于全局尺寸標注樣式。當標注某一類尺寸時,如果當前樣式是全局尺寸標注樣式,那么CAD將進行搜索,看其下是否有與該類型尺寸相對應的子樣式。如果有,CAD將按照該子樣式中設置的模式來標注尺寸;若沒有相應的子樣式,CAD將按全局尺寸標注樣式所設置的模式來標注尺寸。
D、[繼續]按鈕
單擊該按鈕,將彈出[新建標注樣式]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的選項數量較多,而且對尺寸標注都特別重要。
下面繼續詳細介紹每個選項卡中各選項的功能。
六、設置尺寸線和箭頭
單擊[直線和箭頭]標簽,用戶可在該選項卡中設置尺寸線、尺寸界線、尺寸箭頭和圓心符號等特征參數。
1、[尺寸線]選項組
該選項組允許用戶設置尺寸線的特征參數。
A、“顏色”下拉列表框:用戶可在其中選擇所需的顏色以設置尺寸線的顏色。系統變量DIMCLRD來保存該顏色值。
B、“線寬”下拉列表框:可選擇所需的寬度值,以設置尺寸線的線寬。系統變量DIMLWD來保存該線寬。
注意:建議用戶設置尺寸線(包括尺寸界線和尺寸文本)的顏色和線寬為隨層,以便于圖層控制。
C、[超出標記]微調框:當采用斜短線作為尺寸箭頭時,可在此微調框中輸入一個數值,以確定尺寸線超出尺寸界線的長度。系統變量DIMDLE來保存該值,推薦將DIMDLE設置為2~3之間的數值較為合適。
注意:只有在[箭頭]選項組中選擇[傾斜]或[建筑符號]等截斷性標記時,[超出標記]文本框才能被激活。
D、[基線間距]微調框:當用戶采用基線標注尺寸時,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一個值,以控制兩尺寸線之間的距離。系統變量DIMDLI來保存該值。
F、[隱藏]:控制是否隱藏第一條、第二條尺寸線及相應的尺寸箭頭。
系統變量DIMSD1可控制第一條尺寸線、尺寸箭頭的可見性。當DIMSD1為ON時,將隱藏;為OFF時,將顯示。
系統變量DIMSD2可控制第二條尺寸線、尺寸箭頭的可見性。
2、[尺寸界線]選項組
用戶設置尺寸界線的特征參數。
A、[顏色]下拉列表框:顯示和設置尺寸界線的顏色。系統變量DIMCLRE來保存該值。
B、[超出尺寸線]微調框:該數值確定尺寸界線超出尺寸線的那一部分長度。系統變量DIMEXE來保存該值,推薦將DIMEXE的數值設置為2~3.5之間。
C、[起點偏移量]微調框:此數值確定尺寸界線的實際起始點和用戶指定的尺寸界線起始點之間的偏移量。系統變量DIMEXO來保存該值。
D、[隱藏]:控制是否隱藏第一條或第二條尺寸界線。
系統變量DIMSE1和DIMSE2來控制第一條和第二條尺寸界線的可見性。
3、[箭頭]選項組
用于設置尺寸箭頭線的形狀及尺寸。
A、[第一個]下拉列表框:設置第一尺寸箭頭的形狀。
當用戶要自定義第一尺寸箭頭時,可遵循下列操作步驟:
(1)用繪圖命令繪制好尺寸箭頭的形狀和初始大小。
(2)用[塊]命令將畫好的尺寸箭頭定義成一個圖塊。
(3)單擊[第一個]下拉列表框中的[用戶箭頭]選項。
(4)在[選擇自定義箭頭塊]對話框的[從圖形塊中選擇]文本框中輸入剛才定義的尺寸箭頭圖塊名稱。
(5)單擊[確定]按鈕。
系統變量DIMBLK1來保存第一尺寸箭頭的類型。
當用戶選擇完第一尺寸箭頭時,CAD將自動把該類型箭頭缺省為第二尺寸箭頭。
B、[第二個]下拉列表框:設置第二尺寸箭頭的形狀。同[第一個]設置方式相同。
C、[引線]下拉列表框:設置指引線的箭頭形狀。
D、[箭頭大小]微調框:設置尺寸箭頭的大小。系統變量DIMASZ用來保存尺寸箭頭的大小,建議將該數值設置為2~3.5之間。
4、[圓心標記]選項組:
允許用戶設置圓或圓弧、圓心和圓心線的標注形式。系統變量DIMCEN來保存該圓心的標注形式。
A、[類型]下拉列表框:設置圓的圓心標注形式。其中的3個選項如下:
(1)[標記]:用小十字形狀來標注圓或圓弧的圓心。系統變量
(2)[直線]:設置圓或圓弧的中心線。系統變量DIMCEN用負值來保存。
(3)[無]:不標注圓心或中心線,系統變量DIMCEN為0。
B、[大小]微調框:設置圓心標注的大小。
七、設置尺寸文本格式
單擊[文字]標簽,可在該選項卡中設置尺寸文本、尺寸箭頭、指引線和尺寸線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尺寸文本格式等。
1、[文字外觀]選項組
控制尺寸文本的字體樣式、字高以及顏色等屬性參數。
A、[文字樣式]下拉列表框和按鈕:顯示和設置尺寸文本的當前字體樣式。系統變量DIMTXSTY用來保存尺寸文本的當前字體樣式。
可以通過單擊右邊的[文字樣式]按鈕,打開[文字樣式]對話框,以創建新的字體樣式,或對已定義的字體樣式做適當修改。
B、[文字顏色]下拉列表框:設置尺寸文本的顏色。系統變量DIMCLRT用來保存該值。
C、[文字高度]微調框:確定尺寸文本的高度。系統變量DIMTXT用來保存該值。
注意:如果的使用Style命令定義文本標注樣式時,將字高設為某一非零值,那么該微調框所設置的尺寸文本字高值將不起作用。CAD自動按照Style所定義的字高值來標注尺寸文本。反之,如果用Stlye命令時將字高設置為0,那么該微調框所設置的尺寸文本字高值將起作用,CAD將自動按照該字高來標注尺寸文本。
D、[分數高度比例]微調框:利用該微調框可設置分數尺寸文本的相對高度系數。系統變量DIMTFAC來保存該系數值。
注意:該微調框只有在采用分數制(而不是十進制)來表示尺寸數字時才有效。
D、[繪制文字邊框]復選框:在實際工程中,為了區分定型尺寸和基本參考尺寸,通常在基本參考尺寸外面加上一個框以示區別。
2、[文字位置]選項組:
控制尺寸文本排列位置。
A、[垂直]下拉列表框:可根據需要設置尺寸文本相對于尺寸線在垂直方向的排列方式。系統變量DIMTAD用來保存所選擇的選項。
現將這4個選項介紹如下:
(1)[置中]:將尺寸文本放置在尺寸線的中間。系統變量DIMTAD設置為0。
(2)[上方]:將尺寸文本放置在尺寸線的上方。系統變量DIMTAD設置為1。
(3)[外部]:將尺寸文本放置遠離尺寸界線的位置。系統變量DIMTAD設置為2。
(4)[JIS]:是日本工業標準,CAD允許用戶參照日本工業標準來標注尺寸相對于尺寸界線的位置。系統變量DIMTAD設置為3。
B、[水平]下拉列表框:可根據需要設置尺寸文本相對于尺寸線、尺寸界線的位置。系統變量DIMJUST用來保存這一設置。
C、[從尺寸線偏移]微調框: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設置一個數值以確定以確定尺寸文本和尺寸線之間的偏移距離。系統變量DIMGAP用來保存該數值。
3、[文字對齊]選項組:
設置位于尺寸界線之內或位于尺寸界線之外的尺寸文本的標注方向。CAD將這些選項的值保存在系統變量DIMTIH和DIMTOH中。
A、[水平]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無論是位于尺寸界線之內的尺寸文本還是位于尺寸之外的文本,都將沿水平方向標注。此時AutoCAD將系統變量DIMTIHT和DIMTOH都設置為ON。
B、[與尺寸線對齊]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無論是位于尺寸界線之內的尺寸文本還是位于文本界線之外的文本都將沿著尺寸線方向標注,即和尺寸線平行。此時將系統變量DIMTIHT和DIMTOH都設置成OFF。
C、[ISO標準]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位于尺寸界線之內的尺寸文本將沿尺寸線方向標注,而位于尺寸界線之外的尺寸文本將沿水平方向標注。此時,AutoCAD將系統變量DIMTIH設置成OFF,DIMTOH設置ON。
八、設置尺寸標注特征
1、[調整選項]選項組
用戶可根據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來選擇具體的選項,以控制將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置在兩尺寸界線的內部還是外部。AutoCAD規定系統變量DIMFIT用來保存用戶所選擇的選項。
A、[文字或箭頭,取最佳效果]單選按鈕該單選按鈕實際上是[箭頭]、[文字]和[文字和箭頭]3個單選按鈕的綜合。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以如下方式調整尺寸文本和箭頭。
(1)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有足夠距離,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
(2)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不很大,但可以放得下尺寸文本,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
(3)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距離不很大,但能放得下尺寸箭頭,AutoACD將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把尺寸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
(4)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距離很小,不足以放下尺寸文本或尺寸箭頭,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
B、[箭頭]單選按鈕
(1)選擇該單選按鈕后,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有足夠的距離,
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
(2)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不太大,但還可放得下尺寸箭頭,AutoACD將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把尺寸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外面。
(3)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很小,連尺寸箭頭都放不下,AutoACD將自動把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選擇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系統變量DIMFIT設置為2。
C、[文字]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有足夠的距離,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在尺寸界線之間,否則只把尺寸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如果兩尺寸界線的距離非常小,連尺寸文本都放不下,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尺寸箭頭一起放在尺寸界線之外。
D、[文字和箭頭]單選按鈕
選擇單選按鈕后,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足夠大,那么AutoACD將把尺寸文本、尺寸箭頭放置在兩尺寸界線之間。否則將尺寸文本和尺寸箭頭放置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系統變量DIMFIT設置為0。
E、[文字始終保持在尺寸界線之間]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總是將尺寸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并規定系統變量DIMTIX保存該值。
F、[若不能放在尺寸界線內,則消除箭頭]復選框
當兩尺寸界線之間沒有足夠距離時,控制是否隱藏尺寸箭頭。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SOXD保存該值。
2、[文字位置]選頂組
A、[尺寸線旁邊]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后,當移動尺寸文本時,AutoACD自動將尺寸文本放置在尺寸線的旁邊。此時系統變量SIMTMOVE等于0。
B、[尺寸線上方,加引線]單選按鈕
(1)該單選按鈕控制是否以指引線標注的方式標注尺寸。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系統變量DIMTMOVE設置為1。
(2)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只能容納尺寸文本,AutoACD將把文本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
(3)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不很大,只能容納尺寸箭頭,
AutoACD將只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之間,而將尺寸文本放在尺寸線的上方。同時在尺寸線和尺寸文本之間畫一條指引線。
(4)如果兩尺寸界線之間距離很小,不能容納尺寸箭頭和尺寸文本,AutoACD將把尺寸箭頭放在兩尺寸界線的外面,尺寸文本放在尺寸線的上方,并畫一條指引線來連接尺寸文本和尺寸線。
C、[尺寸線上方,不加引線]單選按鈕
該單選按鈕控制是否以無指引線的方式來標注尺寸。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把系統變量DIMTMOVE設置為2。
選擇該單選按鈕和[尺寸線上方,加引線]單選按鈕的判斷依據及執行結果都一樣,只不過選擇該單選按鈕后,AutoACD將不畫出連接尺寸文本和尺寸線的指引線而已。
3、[標注特征比例]選項組
A、[使用全局比例]微調框
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數值,以設置所有尺寸標注樣式的總體尺寸比例系數。總體尺寸的比例系數可以對尺寸箭頭、尺寸文本、尺寸界線超出尺寸線的距離、中心標志符號、兩尺寸界線起始點間的距離等參數產生作用,而不能對形位公差、角度等產生作用。如果把用戶將尺寸箭頭大小設置為3,總體比例系數設置為2,那么要標注尺寸時,所繪制出來的尺寸箭頭實際上是6(即尺寸箭頭大小乘以總體比例系數)。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SCALE用來保存用戶的設置。
B、[按布局(圖紙空間)縮放標注]單選按鈕
選擇該單選按鈕,可確定圖紙空間內的尺寸比例系數。
4、[調整]選項組
A、[標注時手動放置文字]復選框
選擇該復選框后,AutoACD將忽略任何水平方向的標注設置,允許用戶手工設置尺寸文本的標注位置。若不選擇該復選框,AutoACD將按[文字]選項卡中[水平]下拉列表框所設置的標注位置自動標注尺寸文本。
B、[始終在尺寸界線之間繪制尺寸線]復選框
選擇該復選框后,當兩尺寸界線距離很近不足以放下尺寸文本,而把尺寸界線的外面時,AutoACD將自動在兩尺寸界線之間繪制一條直線,以連接尺寸線。若不選擇該復選框,兩尺寸界線之間將沒有一條直線,導致尺寸線隔開。AutoACD規定系數變量DIMTOFL來保存復選框的選擇與否。
九、設置公制尺寸參數
1、[線性標注]選項組
A、[單位格式]下拉列表框 顯示或設置基本尺寸的單位格式。
用戶可從該下拉列表框中的[科學]、[十進制]、[工程]、[建筑]、[分數]和[Windows桌面]等6個選項中選取所需的單位制。AutoACD規定系數變量DIMUNIT用來保存所選擇的單位制。
B、[精度]下拉列表框 控制除角度型尺寸標注之外的尺寸精度。
用戶可從該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所需的精度等級,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DEC保存該值。
C、[分數格式]下拉列表框 設置分數型尺寸文本的書寫格式。
用戶可從該下拉列表框的[對角]、[水平]和[不堆疊]3個選項中選擇所需的分數尺寸文本格式。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FRAC用來保存所選擇的格式。
D、[小數分隔符]下拉列表框 設置小數點分隔符格式。
用戶可從該下列表框中的[句點(.)]、[逗點(,)]或[空格( )]3個選項中選擇所需的小數點分隔符號。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DSEP用來保存所選擇的分隔符號。
E、[前綴]文本框 用戶可在該文本框中輸入尺寸文本的前綴。
例如,要使水平標注的尺寸前有直徑符號“φ”,可在[前綴]文本框中輸入“%%C”,這樣AutoACD會自動在所標注的尺寸文本前面加入“φ”。此時AutoACD把該前綴%%C保存在系統變量DIMPOST中。
F、[后綴]文本框 用戶可在該文本框中輸入尺寸文本的后綴。
例如要在尺寸文本后加入單位符號“mm”,可在[后綴]文本框中輸入“mm”,這樣AutoACD會自動在所標注的尺寸文本后面加入“mm”此時AutoACD把后綴mm保存在系統變量DIMPOST中。
G、[舍入]微調框 顯示或設置尺寸數字的舍入值。
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一個數值作為尺寸數字的舍入值。AutoACD將把該數值保存在系統變量DIMRND中。
如果用戶在該微調框中輸入“5”,那么AutoACD將自動把所有尺寸文本向最接近的那個5的倍數進行圓整,即所標注的尺寸文本全都是5的倍數。例如一個實體的實際長度為98,若比例為1:1,那么AutoACD將圓整成最靠近5的倍數即100;如果實體的實際長度為101,比例1:1,AutoACD還是將其圓整為100。
H、[比例因子]微調框 控制線性尺寸的比例系數。AutoACD規定系統變最DIMLFAC來保存該值。
如果按1:10的比例繪制圖形(即圖紙上的某線段實際長度為100,但要標注其尺寸長度為1000),那么可輸入“10”。如果用戶按5:1的比例繪制圖形(即圖紙上所畫的某線段實際長度為500,但要將其尺寸長度標注為100),那么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0.2”。同理,如果用戶按1:1繪制圖形,那么在該微調框中輸入“1”。
I、[僅應用到布局標注]復選框 選擇該復選框與否,可控制當前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的比例系數。當選擇該復選框后,AutoACD將把一負數保存在DIMLFAC中,而該數的絕對值就是圖紙空間的比例系數。
K、[消零]選項組 該選項組用來控制尺寸標注時的零抑制問題。
AutoACD規定系統變量DIMZIN控制零抑制功能,分別介紹如下:
(1)選擇[前導]復選框后,AutoACD將抵制小數點前的0,例如原尺寸為0.5000,經[前導]抑制后變成.5000。
(2)選擇[后續]復選框后,AutoACD將抑制數字尾部的0。例如原尺寸為12.5000,經[后續]抑制后變成12.5。
(3)選擇[英尺]復選框后,AutoACD將抑制小于1英尺的英尺一英寸單位制中英尺位上的0。例如原尺寸為01-6 1/211,經抑制后變成6 1/211。
(4)選擇[英寸]復選框后,AutoACD將抑制英尺一英寸單位制中英寸位上的0。例如原單位為11-011,經抑制后變成11。
2、[角度標注]選項組
該選項組用來設置角度型尺寸的單位格式和精度。
A、[單位格式]下拉列表框:顯示或設置標注角度型尺寸時所采用的單位。
用戶可從此下拉列表框中的[十進制度數]、[度/分/秒]、[百分度]和[弧度]4個選項中選擇所需的單位。系統變量DIMAUNT用來保存所選擇的單位制。
A、[精度]下拉列表框:設置角度尺寸文本的精度等級。
B、[消零]選項組:控制角度尺寸文本中的零抑制問題。CAD提供了[前導]和[后續]兩個復選框用來控制公差尺寸中的零抑制(同上)。
十、設置英制尺寸參數
在[新建標注樣式]對話框中單擊[換算單位]標簽,可以打開[換算單位]選項卡。可在該選項卡中為英制尺寸文本設置參數,以控制尺寸單位精度等級、公差精度等級、尺寸數字的零抑制和英制單位的比例系數。
該選項卡和前面所介紹的[主單位]選項卡類似,現只介紹如下幾個選項的功能,其余不再重復。
A、[顯示換算單位]復選框:設置是否標注公制或英制雙套尺寸單位。系統變量DIMALT設置為1時,表明用戶采用公制和英制雙套單位來標注尺寸;系統變量DIMALT設置為0時,表明用戶只采用公制單位標注尺寸,并使其他各選項失效。
B、[前綴]文本框:用戶可在該文本框中輸入英制尺寸文本的前綴。系統變量DIMAPOST保存該數值。
C、[后綴]文本框:用戶可在該文本框中輸入英制尺寸文本的后綴。系統變量DIMAPOST保存該數值。
注意:CAD分別把前、后綴字符放置在[]符號的前面和后面以示區別,而[]符號則表明CAD自動測量并計算出來的系統英制初始尺寸文本。如果用戶同時選擇上述的英制前、后綴,CAD的系統變量DIMAPOST=%%C[]in。
D、[位置]選項組:設置英制尺寸文本在主單位中的擺放位置。
(1)選中[主值后]單位按鈕,CAD將英制尺寸文本放在主單位的后邊。
(2)選中[主值后]單位按鈕,CAD將英制尺寸文本放在主單位的下方。
十一、設置尺寸公差參數
單位擊[公差]標簽,在該選項卡中設置尺寸公差有關特征參數,可設置尺寸公差的標注方式、公差文本的字高以及尺寸公差文本相對于主單位的對齊方式。
1、[方式]下拉列表框:確定尺寸公差形式。用戶可選擇該下拉列表框中的5種尺寸公差類型:
A、[無]選項:表明標注基本尺寸,即尺寸文本后面不帶任何尺寸公差。
B、[對稱]選項:表示在尺寸文本后面加正負公差。
C、[極限偏差]選項:尺寸文本后面帶有上下偏差。
D、[極限尺寸]選項:極限差,即標注兩個并排的尺寸文本,排在上面的為最大極限值,排在下面的為最小極限值。
注意:CAD會自動在[上偏差]微調框的值前面加上正號(“+”),在[下偏差]微調框的值前面加上負號(“-”)。
尺寸的最大極限值等于基本尺寸值加上[上偏差]微調框中所確定的最大極限偏差值。尺寸的最小極限值等于基本尺寸值減去[下偏差]微調框中所確定的最小極限偏差值。
E、[基本尺寸]選項:CAD將在主單位外面加上一個框。此時[上偏差]、[下偏差]、[精度]選項不可用。
2、[上偏差]微調框: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一個數值以確定尺寸的上偏差(或最大極限偏差值)。系統變量DIMIP來保存該數值。
3、[下偏差]微調框: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一個數值以確定尺寸的下偏差(或最小極限偏差值)。系統變量DIMIM來保存該數值。
4、[垂直位置]下拉列表框:設置上下公差和極限公差文本的對齊方式。系統變量DIMTOLJ來保存該數值。
5、[高度比例]微調框:用戶可在該微調框中輸入具體數字以確定公差文本的相對字高。所謂相對字高,就是指公差文本實際字高和主單位字高的比值。系統變量DIMTFAC保存該相對字高值。
十二、修改、覆蓋和比較尺寸標注樣式
除了創建尺寸標注樣式之外,[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還允許修改或覆蓋已有的尺寸標注樣式、比較兩個尺寸標注樣式的異同點。
1、修改尺寸標注樣式
在[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修改]按鈕,將彈出一個對話框,此對話框和[新建標注樣式]對話框完全一樣,不再重復介紹。
2、覆蓋尺寸標注樣式
在工程制圖中,往往發現有少數幾個尺寸標在特征參數設置上和當前圖形文件中其他絕大多數尺寸標注不同。CAD提出一個“多數服從少數、上級服從下級”的覆蓋原則,即允許用戶在已有的絕大多數尺寸標注認可的特征參數基礎上,臨時復制一個尺寸標注樣式。這樣可以在新生成的尺寸標注下面顯示新生成的覆蓋尺寸標注樣式,用戶就可利用覆蓋尺寸標注樣式在原尺寸標注那一小部分特殊的尺寸 。當不再標注特殊尺寸時,只需將原尺寸標注樣式設置為當前尺寸標注樣式即可,CAD將自動刪除臨時生成的覆蓋尺寸標注樣式。
具體操作如下:
(1)在[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替代]按鈕,打開[替代當前樣式]對話框。
(2)在該對話框中重新設置某些相關特征參數。
(3)設置完畢后,單擊[確定]按鈕,返回[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這時,將看到覆蓋尺寸標注樣式已顯示在[樣式]列表框中。
(4)在[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關閉]按鈕,關閉該對話框。標注那些特殊尺寸。
(5)再次運行[標注樣式]命令,打開[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
(6)在該對話框中,選擇原尺寸標注樣式,并設置為當前尺寸標注樣式。
(7)該提示框表明CAD將在不保存覆蓋尺寸標注樣式的前提下恢復原尺寸標注樣式,單擊[確定]按鈕。
(8)在[標注樣式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關閉]按鈕。

第十三課 應用尺寸標注
一、標注線性型尺寸
線性型尺寸是工程制圖中最常見的尺寸,包括水平尺寸、垂直尺寸、平齊尺寸、旋轉尺寸、基線標注和連續標注。
1、標注水平、垂直和旋轉尺寸
CAD把水平尺寸、垂直尺寸和旋轉尺寸都歸結為長度類尺寸。
啟動Dimlinear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線性”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linear”或簡捷命令“DLI”并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線性。
2、標注對齊尺寸
在工程制圖中,經常要遇到斜線、斜面的尺寸標注,利用Dimaligned命令,用戶可方便地標注斜線、斜面的尺寸,標注出來的尺寸線和斜線(或斜面)相平行,因此這種標注稱為標注對齊尺寸。
啟動Dimaligned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對齊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aligned”或簡捷命令“DAL”并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對齊。
3、標注對齊尺寸
在工程制圖中,往往以某一面(或線)作為基準,其他尺寸都按基準進行定位或畫線,這就是基線標注。
啟動Dimbaselin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基線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baseline”或簡捷命令“DBA”并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基線。
注意:(1)標注基線尺寸要求用戶事先要標出一尺寸,而且該尺寸必須是線性尺寸、角度尺寸或坐標尺寸中的一種。
(2)基線標注是以某一條尺寸界線(即基線)作為基準進行標注的。在CAD中,基準可以理解為各基線尺寸的公共的第一尺寸界線。
(3)確定基線之后,CAD允許用戶在基線的兩側選擇第二尺寸界線的起始點。各相鄰基線尺寸線均相同。
4、連續標注
除了基線標注之外,還有一類尺寸,它們也是按某一“基準”來標注尺寸的,但該基準不是固定的,而是動態的。這些尺寸首尾相連(除第一個尺寸和最后一個尺寸外),前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界線就是后一尺寸的第一尺寸界線。這種類型的尺寸稱為連續尺寸。
啟動Dimcontinu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連續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continue” 或簡捷命令“DCO”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連續。
注意:(1)開始連續標注尺寸時,要求用戶事先標出一個尺寸,而且該尺寸必須是線性型尺寸、角度型尺寸或坐標型尺寸中的某一類型。
(2)在連續標注尺寸過程中,用戶只能向同一方向標注下一個連續尺寸,不能向相反的方向標注下一個連續尺寸。因為若向相反方向標注連續尺寸,CAD有可能把原來已標注的尺寸文本覆蓋掉。
二、標注徑向型尺寸
徑向型尺寸是工程制圖中另一種比較常風的尺寸,常用于軸類、盤類零件尺寸的標注,包括標注半徑尺寸和標注直徑尺寸。
1、標注半徑尺寸
啟動Dimradius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半徑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radius” 或簡捷命令“DRA”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半徑。
2、標注直徑尺寸
啟動Dimdiameter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直徑標注”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diameter” 或簡捷命令“DDI”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直徑。
3、標注角度型尺寸
啟動Dimangular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角度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angular” 或簡捷命令“DAN”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角度。
三、標注坐標尺寸
啟動Dimordinat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坐標標注”工具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ordinate” 或簡捷命令“DOR”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坐標。
四、指引標注
啟動Qleader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快速引線”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Qleader” 或簡捷命令“LE”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引線。
現將對話框內各選項功能介紹如下:
1、[注釋]選項卡
通過該選項卡,用戶可設置指引標注的類型、多行文本選項以及是否反復使用同一指引標注。
2、[引線和箭頭]選項卡
在引線設置對話框中,用戶可設置指引線和指引箭頭的格式和類型。
五、中心標注
啟動Qleader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圓心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center” 或簡捷命令“DCE”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圓心標注。
注意:系統變量DIMCEN用來控制中心標注的形式。如果DIMCEN>0,AutoCAD將對圓或圓弧標注出中心符號;如果DIMCEN<0,將對圓或圓弧標注出中心線。
六、標注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包括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是指導生產、檢驗產品、控制質量的技術依據。
啟動Tolerance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公差”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Tolerance” 或簡捷命令“TOL”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形位公差。
也可利用Qleader命令標注完整的形位公差。
七、快速標注尺寸
在工程制圖中,經常要標注一系列相鄰或相近實體目標的同一類尺寸,CAD允許用戶一次快速標注一系列尺寸,從而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啟動QDIM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快速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QDIM” 回車。
單擊“標注”菜單→快速標注。
提示:快速標注特別適合標注基線尺寸、連續尺寸以及一系列圓的半徑、直徑。
八、編輯尺寸標注
(一)利用屬性管理器編輯尺寸標注
選中標注后,用戶可通過屬性管理器(對象特性)命令在對話框中更改、編輯尺寸標注的相關參數。
(二)利用Dimedit命令編輯尺寸標注
啟動Dimedit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標注”工具欄上,單擊“編輯標注”按鈕。
在命令行輸入“Dimedit”或快捷命令(DED或DIMED) 回車。
提示:對尺寸標注的更改、編輯等操作建議在屬性管理器中進行,可簡化操作過程,提高操作效率。


第十四課 高級編輯技巧及查詢命令(須補充)

一、夾持點功能
圖形上出現的小方框稱為圖形的夾點,有冷態和熱態兩種狀態。
當所選實體目標處于熱夾持點狀態時,可直接按回車或空格鍵,出現選項:
(1) 拉伸ST;(2) 移動MO;(3)旋轉RO;(4)縮放SC;(5)鏡像MI。
夾點出現在用鼠標指定的對象的關鍵點上。可以拖動這些夾點執行拉伸、移動、旋轉、縮放或鏡像操作。
通過夾點可以將命令和對象選擇結合起來,因此提高編輯速度。夾點打開后,可以在輸入命令之前選擇所需對象,然后用鼠標操作對象。
要使用柵格,請選擇作為操作基點的夾點。然后選擇一種夾點模式。可以通過按 ENTER 鍵或 SPACEBAR 鍵循環選擇這些模式。還可以使用鍵盤快捷鍵或單擊右鍵查看所有模式和選項。
圖形光標捕捉其移動到上面的任何夾點。夾點打開后,從夾點選擇集刪除的對象不再亮顯,但它們的夾點仍然處于活動狀態。活動夾點用作夾點編輯的臨時捕捉位置。
可以使用多個夾點作為基夾點來使選定夾點之間的對象形狀保持不變。選擇夾點時按下 SHIFT 鍵。
用夾點拉伸
可以通過移動選定夾點到新位置來拉伸對象。文字、塊參照、直線中點、圓心和點對象上的夾點移動對象而不是拉伸它。這是移動塊參照和調整標注的好方法。
用夾點移動
可以通過選定的夾點移動對象。選定的對象被亮顯并按指定的下一點位置移動一定的方向和距離。
用夾點旋轉
可以通過拖動和指定點位置來繞基點旋轉選定對象。另外,可以輸入角度值。這是旋轉塊參照的好方法。
用夾點縮放
可以相對于基點縮放選定對象。通過從基夾點向外拖動并指定點位置來增大對象尺寸,或通過向內拖動減小尺寸。也可以為相對縮放輸入一個值。
用夾點創建鏡像
可以沿臨時鏡像線為對象創建鏡像。打開“正交”有助于指定垂直或水平的鏡像線
(一)可以在工具”菜單選擇“選項”將彈出“選項”對話框,在此對話框“選擇”選項卡中可設置夾點狀態。
(二)也可使用快捷菜單: 在命令窗口中單擊右鍵,或者(在不運行任何命令也不選擇任何對象的情況下)在繪圖區域中單擊右鍵,然后選擇“選項”。
(三)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 options
可以通過將選定夾點移到新位置來拉伸對象。文字、塊參照、直線中點、圓心和點對象上的夾點移動對象而不是拉伸對象。用這種方法移動塊參照和調整標注效果很好。
控制與夾點相關的設置。在對象被選中后,其上將顯示夾點,即一些小方塊。
啟用夾點
選擇對象后在上面顯示夾點。通過選擇夾點和使用快捷菜單,可以用夾點來編輯對象。在圖形中顯示夾點會明顯降低處理速度。清除此選項可優化性能。
也可以用 GRIPS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在塊中啟用夾點
控制在選中塊后如何在塊上顯示夾點。如果選擇此選項,AutoCAD 將顯示塊中每個對象的所有夾點。如果不選擇此選項,AutoCAD 將在塊的插入點位置顯示一個夾點。通過選擇夾點和使用快捷菜單,可以用夾點來編輯對象。
也可以用 GRIPBLOCK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未選中夾點的顏色
確定未被選中的夾點的顏色。如果從顏色列表中選擇了“其他”,AutoCAD將顯示“選擇顏色”對話框。AutoCAD 將未選中的夾點顯示為一個小方塊的輪廓。也可以用 GRIPCOLOR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選中夾點的顏色
確定選中的夾點的顏色。如果從顏色列表中選擇了“其他”,AutoCAD將顯示“選擇顏色”對話框。AutoCAD 將選中的夾點顯示為一個填充小方塊。也可以用 GRIPHOT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夾點大小
二、查詢圖形屬性
AutoCAD提供的查詢功能,方便用記查詢兩點間距離、圖形面積,點的坐標以及實體屬性列表等圖形屬性。
(一) 查詢距離
查詢距離可以快速顯示指定的兩點的如下信息:
兩點之間的距離,按照圖形單位計算
XY 平面中兩點之間的角度
點與 XY 平面之間的角度
指定點之間 X、Y 和 Z 方向的距離
可以通過以上信息迅速確定指定的兩點之間的關系。
AutoCAD提供的Dist命令,方便用戶查詢指定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以及該直線與X軸的夾角。
打開“工具”菜單下的子菜單,單擊其中的“查詢”命令。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并按回車工鍵。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簡捷命令按回車鍵,亦可啟動命令。
提示:***表示各相就的數據。
現將各個參數的含意介紹如下:
[距離]:兩點之間的距離。
[X平面中的傾角]:兩點之間的連續和X軸正方向的夾角。
[與X平面的夾角]:該直線與XY平面的夾角。
[X增量]:兩點在X軸方向的坐標值之差。
[Y增量]:兩點在Y軸方向的坐標值之差。
[Z增量]:兩點在z軸方向的坐標值之差。
可以通過以下3種子方法啟動面查詢命令:]
單擊“查詢”工具欄上的“面積”按鈕。
打開“工具”菜單,單擊子菜單下的“面積”命令。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面積”并按回車鍵。
啟動Area命令后,AutoCAD提示如下: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對象(O)/加(A)/減(S)]:
現將各先項的功能介紹如下:
指定第一個角點:該選項是AutoCAD的默認項,要求用戶選擇第一角點,AutoCAD將根據各點邊線所圍成的封閉區域來計算其面積和周長。
當用戶第一點后,AutoCAD將反復提示:
指定下一個角點或按 ENTER鍵全選:要求用戶選擇下一點直到用戶按回車鍵退出為止。
此時,AutoCAD將報告如下信息:
面積=計算出來的面積,周長=計算出來的周長
對象:該選項允許用戶查詢由指定實體所圍攻成區域的面積。
輸入0并按回車鍵,AutoCAD將提示:
選擇對象:選擇實體。
注意:
本功能只能查詢由圓,橢圓、矩形、正多連形、多義線、樣條曲線(Spline)和面域(Region)等命令所繪制實體的面積的周長,否則AutoCAD將給出如下警告信息:
“所選對象不能參與計算面積”。
對于線寬>0的多義線, AutoCAD將按其中心線來計算面積和周長。
對于非封閉的多義線或樣長曲線(Spline),AutoCAD將假想已有一條直線連接多義線或樣條曲線的首、尾,然后計算該封閉框架域的面積。但周長并不包括那樣假想的首尾端連線一籌莫展度,即周長是多義線(或樣條曲線)的實際長度。
[加]:面積加法運算,即將新選圖形實體的面積加入總面積中。
輸入A并按回車鍵后,AutoCAD將給出如下提示: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對象(O)/減(S)]
用戶可采用“指定第一個角點” 或“對象”模式來選擇某個區哉(或目標),也可執行“減”選項。計算所選目標實體的周長和面積時,AutoCAD將提示:
面積=計算出來的面積。
周長=計算出來的周長。
總面積=計算出來的總面積。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對象(O)/減(S)]:要求用戶繼續采用各種子辦法進行運算,直到在該提示下、按Esc或回車鍵出為止。此時AutoCAD將計算出所求區域的總面積。
[減]:面積減法運算,即將所選實體的面積從總面積中減去。
輸入S并按回車鍵后,AutoCAD將提示: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對象(O)/減(S)]:
在此提示下用戶可用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對象Object方式來選擇新區域以進行面積減法運算。選擇S選取項轉入面積加法運算。
單擊“查詢”工具欄上的“查詢”按鈕。
打開“工具”菜單,單擊子菜單下的“查詢”命令。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出入List或簡捷命令LI(或LS)并按回車鍵,亦可啟動該命令。
啟動List命令后,AutoCAD提示:
選擇對象:要求用戶選擇實體。
選擇完實體后,AutoCAD將自動切換到文本窗口,并滾動顯示所選取實體的有關特性信息。
(四)顯示或設置時間
可用AutoCAD提供的Time命令查詢或設置時間。通過顯示創建時間、修訂時間和總編輯時間以及處于當前繪圖任務所持續的時間,可以了解繪圖所花費的時間。屏幕也會顯示當前時間和圖形文件下一次自動存盤的時間。
計時器特性在默認狀態下是打開的。可以將其關閉或重置。
可通過以下2種方法啟動Time命令:
在命令行提出示下輸入Time并按回車鍵。
打開“工具”菜單,單擊“查詢”子菜下的“時間”命令。
啟動Time命令后,AutoCAD將自動切換到文本窗口,并顯示出以下類似信息:
當前時間:當前的時間(包括當天的日期)。
創建時間:創建當前圖形文件的日期及時間。
上次更新時間:最近一次更新當前圖形文件的日期及時間。
累計編輯時間:用戶計時器,可在編輯圖形時打開、關閉或清零該計時器。
下次自動保存時間:下次圖形自動保存的時間。
三、“工具”菜單:選項
快捷菜單: 在命令窗口中單擊右鍵,或者(在不運行任何命令也不選擇任何對象的情況下)在繪圖區域中單擊右鍵,然后選擇“選項”。
命令行: options
自定義許多 AutoCAD 設置。
當前配置
在選項卡頂部顯示當前配置的名稱。要設置當前配置、創建新配置或編輯現有配置,請使用“配置”選項卡。 CPROFILE 系統變量(只讀)可存儲當前配置。
當前圖形
在選項卡的頂部顯示當前圖形的名稱。在每個隨圖形一起保存的選項旁邊都會出現圖形文件圖標。隨圖形一起保存的選項只影響當前圖形。保存在注冊表中的選項會影響 AutoCAD 任務中的所有圖形。保存在注冊表中(不與圖形文件圖標一起顯示)的選項保存在當前配置中。
“選項”對話框包括下列選項卡:文件、顯示、打開和保存、打印、系統、用戶系統配置、草圖、選擇、配置

菜單、幫助和其他文件名稱
指定各類文件的名稱和位置。
菜單文件
指定 AutoCAD 菜單文件的位置。
幫助文件
指定 AutoCAD 幫助文件的位置。
默認 Internet 網址
指定 BROWSER 命令和 Web 工具欄上的“瀏覽 Web”按鈕使用的默認 Internet 網址。
配置文件
指定用來存儲硬件設備驅動程序信息的配置文件的位置。這個值是只讀的,只能通過使用 /c 命令行開關來修改。請參見用戶手冊第 6 章 自定義 AutoCAD 環境中的 自定義啟動。


該值也受 SPLINESEGS 系統變量控制。
渲染對象的平滑度
控制著色和渲染曲面實體的平滑度。AutoCAD 將“渲染對象的平滑度”的輸入值乘以“圓弧和圓的平滑度”的輸入值來確定如何顯示實體對象。要提高性能,請在繪圖時將“渲染對象的平滑度”設置為 1 或更低。數值越大,顯示速度越慢,渲染時間也越長。有效值的范圍從 0.01 到 10。默認設置是 0.5。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
該值也受 FACETRES 系統變量控制。
每個曲面的輪廓線數目
設置對象上每個曲面的輪廓線數目。數目越大,顯示速度越慢,渲染時間也越長。有效值的范圍從 0 到 2047。默認設置是 4,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
該值也受 ISOLINES 系統變量控制。
顯示性能
控制影響 AutoCAD 性能的顯示設置。
光柵圖像的平移和縮放
當使用“實時” PAN 和 ZOOM 時,控制光柵圖像的顯示。清除此選項可優化性能。如果打開了拖動顯示并且選擇“光柵圖像的平移和縮放”,則重定位原始圖像時圖像的副本隨著光標移動。拖動顯示控制在拖動對象時是否顯示其輪廓。 DRAGMODE 系統變量控制拖動顯示。
“光柵圖像的平移和縮放”也受 RTDISPLAY 系統變量控制。
僅亮顯光柵圖像邊框
控制光柵圖像選擇時的顯示。如果選擇此選項,則光柵圖像被選中時只亮顯圖像邊框。選擇此選項可優化性能。
“僅亮顯光柵圖像邊框”也受 IMAGEHLT 系統變量控制。
真彩光柵圖像和渲染
控制是否以最優質量顯示光柵圖像或渲染。選擇“真彩光柵圖像和渲染”將使 AutoCAD 以“真彩色”或系統的最高顯示質量顯示圖像。增加系統顯示設置的顏色數將會顯著降低顯示性能。清除此選項或減少系統顯示設置中的調色板可以優化性能。
應用實體填充
顯示對象中的實體填充。受 FILL 命令影響的對象包括圖案填充(含實體填充)、二維實面、寬多段線和多線及寬線。要使此設置生效,必須使用 REGEN 或 REGENALL 重生成圖形。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清除此選項可優化性能。
該值也受 FILLMODE 系統變量控制。
僅顯示文字邊框
顯示文字對象的邊框而不顯示文字對象。在選擇或清除此選項之后,必須使用 REGEN 命令來更新顯示。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選擇此選項可優化性能。
該值也受 QTEXTMODE 系統變量控制。
以線框形式顯示輪廓
控制是否將三維實體對象的輪廓曲線顯示為線框。這個選項還控制在消隱三維實體對象時是否繪制網格。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清除此選項可優化性能。
該值也受 DISPSILH 系統變量控制。
參照編輯的褪色度
指定在位編輯參照的過程中對象的褪色度值。通過在位編輯參照,可以編輯當前圖形中
(三) “打開和保存”選項卡(“選項”對話框)
控制 AutoCAD 中與打開和保存文件相關的選項。
文件保存
控制 AutoCAD 中與保存文件相關的設置。
另存為
顯示以 SAVE 和 SAVEAS 保存文件時使用的有效文件格式。此選項選擇的文件格式是使用 SAVE 或 SAVEAS 時所有圖形的默認格式。將 AutoCAD 2000 文件保存為任意 DXF 格式將對性能造成影響。將“另存為”選項設置為“AutoCAD 2000 圖形”格式可優化保存時的性能。
注意: AutoCAD 2000 是 AutoCAD 2000、AutoCAD 2000i 和 AutoCAD 2002 版本使用的圖形文件格式。
顯示代理圖形:指定在圖形中顯示自定義對象。
顯示代理邊框:指定在圖形中顯示一個邊界框代替自定義對象。
顯示“代理信息”對話框
指定打開包含自定義對象的圖形時 AutoCAD 是否顯示警告。該選項也受 PROXYNOTICE 系統變量控制。

當打印包含 OLE 對象的 AutoCAD 圖形時,啟動創建 OLE 對象的應用程序。您可以使用該選項優化打印 OLE 對象的質量。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也可以用 OLESTARTUP 系統變量控制此選項。
此設置隨圖形一起保存。如果以“使用顏色相關打印樣式”作為默認值保存圖形,則可使用 CONVERTCTB 和 CONVERTPSTYLES 命令將其轉換為“使用命名打印樣式”。
使用命名打印樣式
新圖形和使用 AutoCAD 早期版本創建的圖形均使用命名打印樣式。AutoCAD 根據在打印樣式定義中指定的特性設置打印圖形。打印樣式在附著到布局或視口的打印樣式表中定義。命名打印樣式表是文件擴展名為.stb 的文件。也可以通過將 PSTYLEPOLICY 系統變量設置為 0 來選擇此選項。
此設置隨圖形一起保存。如果以“使用命名打印樣式”作為默認值保存圖形,則可以使用 CONVERTCTB 和 CONVERTPSTYLES 命令將該圖形轉換為“使用顏色相關打印樣式”。然而,一旦使用 CONVERTPSTYLES 命令將圖形從使用命名打印樣式表轉換為使用顏色相關打印樣式表,便不能再使用 CONVERTPSTYLES 命令將其轉換回使用命名打印樣式表。
默認打印樣式表
指定附著到新圖形中的默認打印樣式表。打印樣式表是一個擴展名為 .ctb 或 .stb 的文件,它包含并定義打印樣式。如果正使用顏色相關的打印樣式,則此選項將列出在搜索路徑中找到的所有顏色相關的打印樣式表及“無”值。如果正在使用命名打印樣式,則此選項將列出所有命名打印樣式表。
圖層 0 的默認打印樣式
為新圖形或在 AutoCAD 早期版本中創建而未保存為 AutoCAD 2000 格式的圖形的“圖層 0”設置默認打印樣式。該列表顯示默認樣式(即“普通”樣式)和在當前加載的打印樣式表中定義的所有打印樣式。
也可以用 DEFLPLSTYLE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對象的默認打印樣式
設置在創建新對象時指定的默認打印樣式。該列表顯示“BYLAYER”、“BYBLOCK”和“普通”樣式,以及在當前加載的打印樣式表中定義的所有打印樣式。
也可以用 DEFPLSTYLE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DEFPLSTYLE 是圖形特定的系統變量,控制新圖形中對象的默認打印樣式,也控制在 AutoCAD 早期版本中創建的而未保存為 AutoCAD 2000 格式的圖形中的對象的打印樣式。
添加或編輯打印樣式表
在 AutoCAD 檢測到無效輸入時,發出蜂鳴聲警告用戶。
每個圖形中均加載 acad.lsp
指定 AutoCAD 是否將acad.lsp 文件加載到每個圖形。如果不選擇此選項,那么只把 acaddoc.lsp 文件加載到所有圖形文件中。如果不想在特定的圖形文件中運行某些 LISP 例行程序,可以清除該選項。也可以使用 ACADLSPASDOC 系統變量控制“每個圖形均加載 acad.lsp”。

對象捕捉,腳本例外。也可通過將 OSNAPCOORD 設為 2 來選擇此選項。
對象排序方式
確定對象的排列次序。也可以用 SORTENTS 系統變量設置這些選項。
對象選擇
控制在選擇期間如何排序對象。如果選擇了此選項,AutoCAD 將按照創建的先后次序排列可選擇的對象。如果在對象選擇期間選中了兩個重疊的對象,AutoCAD 將最新的對象視為被選中對象。如果不選擇此選項,將隨機確定被選中對象的排列次序。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也可以用 SORTENTS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對象捕捉
控制在使用“對象捕捉”時如何排序對象。如果選擇了此選項,AutoCAD 將按照創建的先后次序排列可選擇的對象。如果使用“對象捕捉”時選中了兩個重疊的對象,AutoCAD 將最新的對象視為捕捉到的對象。如果不選擇此選項,將隨機確定“對象捕捉”的次序。該設置保存在圖形中。也可以用 SORTENTS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顯示“線寬設置”。用此對話框可設置線寬選項,例如顯示特性和默認值,還能設置當前線寬。
(七)“草圖”選項卡(“選項”對話框)
指定許多基本編輯選項。
AutoSnap 設置
控制使用對象捕捉時顯示的形象化輔助工具(稱作 AutoSnap)的相關設置。AutoSnap? 設置保存在注冊表中。如果光標或靶框處在對象上,可以按 TAB 鍵遍歷該對象的所有可用捕捉點。
標記

(八)“選擇”選項卡(“選項”對話框)
選擇”模式
控制與對象選擇方法相關的設置。
先選擇后執行

按 SHIFT 鍵并選擇對象,向選擇集中添加或從選擇集中刪除對象。要快速清除選擇集,請在圖形的空白區域繪制一個選擇窗口。也可以用 PICKADD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控制 AutoCAD 拾取框的顯示尺寸。拾取框是在編輯命令中出現的對象選擇工具。也可以用 PICKBOX 系統變量設置此選項。
(九)“配置”選項卡(“選項”對話框)
控制配置的使用。配置是由用戶定義的。
可用配置
顯示可用配置的列表。要設置當前配置,請選擇配置并選擇“置為當前”。
置為當前
使選定的配置成為當前配置。
添加到列表
顯示“添加配置”對話框來用其他名稱保存選定配置。
重命名
顯示“修改配置”對話框來修改選定配置的名稱和說明。如果要重命名配置且保留其當前設置,請使用“重命名”。
刪除
刪除選定的配置(除非它是當前配置)。
輸出
將配置輸出為擴展名為 .arg 的文件以便該文件可以被其他用戶共享。可以在同一計算機或其他計算機上輸入該文件。
輸入
輸入用“輸入”選項創建的配置(擴展名為 .arg 的文件)。
重置
將選定配置中的值重置為系統默認設置。
第十五課 三維繪圖基本知識

一、建立用戶坐標系
一般情況下,二維繪圖中使用世界坐標系就基本足夠了,但在繪制三維圖形時,由于每個點都可能有互不相同的X、Y、Z坐標值,此時仍使用世界坐標系或某一固定坐標系,就會給繪制實體圖形帶來極大不便。
提示:在AutoCAD中繪出的平面圖形,總是從屬于當前坐標系,即與當前坐標系在一個平面內.
在AutoCAD中,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定制自己的坐標系統,即UCS(Uxer Coordinate System)。利用適當的UCS 系統,可以容易地繪制出各個平面內的三維面、體,從而組合成為三維立體圖.AutoCAD中創建用戶坐標系統的命令是UCS.
啟動UCS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UCS”并回車。
單擊“工具”菜單→新建UCS。
啟動命令后,在命令行中列出了對用戶坐標系進行操作的全部選項,現分別加以介紹:
[新建] 創建新的用戶坐標系統.選擇該選項后,AutoCAD2000將給出提示符,引導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曉建方法:指定新UCS的原點或[z軸(Za)/三點(3)/對象(OB)/面(F)/視圖(V)/X/Y/Z]<0,0,0>;在該提示符中允許用戶確定新的坐標原點,或采用8種方法建立新的用戶坐標系.在該提示符下直接輸入一組坐標什,或用光標在屏幕上選取,均可為坐標系確立新的原點.(0,0,0)表示原點初始設置.
提示:確定新的坐標原點時,用戶可以直接參與輸入二維坐標,也可輸入三維坐標.坐標原點位置的變化而變化莫測.否則,即使設軒了新的原點,UCS圖標也可能在原位不動.
下面分別介紹在該提示符下建立新坐標系的8種方法:
(1)[Z軸]確定新的Z軸起點及方向,從而建立新坐標系,選擇該選項,AutoCAD會給出如下提示符:
指定新原點<0,0,0>:輸入新的原點位置)在正Z軸范圍上指定點<當前點坐標輸入位于Z軸正方向上的上點)
Z軸的起點和方向確定后,AutoCAD將根據右手定則創建新的坐標系統.
提示: 該選項下輸入的原點值和新坐標系Z軸上的絕對坐標均是相對于原坐標系而言的,即輸入什都是在原坐標系中的坐標值.
(2)[三點] 三點定義坐標系.三點分別為原點、X軸正方向上的一點和坐標值為正的XOY平面上的一點。選擇該選項后,CAD給出如下提示:
[指定新原點]:輸入新的原點的位置。
[在UCS正X軸范圍上指定點]:輸入新的坐標系中X軸正方向上任意一點。
[在 UCS XY 平面的正 Y 軸范圍上指定點]:輸入新坐標系中XY平面上的一點。
(3)[對象] 以指定實體定義新的坐標系。被指定的實體將與新坐標系有相同的Z軸方向,原點及X軸正方向的取法見表中規定。確定了X軸和Z軸之后,Y軸則同右手定則確定。
(4)[面] 利用三維實體表面建立UCS。將創建與已知實體某一個面平行或垂直的坐標系,且新坐標系的原點為實體被選面的一個角點。
提示:(A)該方式中,新坐標系的原點為拾取點所靠近的那個頂點,且X方向總是與該頂點到拾取點的方向相同。(B)在命令行提示下連續使用[下一個]、[X軸反向]、[Y軸反向]則可實現坐標系的連續旋轉。
(5)[視圖] 該選項將坐標系的XY平面設為與當前視圖平行,且X軸指向當前視圖中的水平方向,原點保持不變。
(6)[X/Y/Z] 這3個選項可以將當前坐標系分別繞X、Y、Z軸旋轉一定角度。
[移動] 移動坐標原點,選擇該選項,將給出如下提示:
(1)[指定新原點] 用戶可直接用鼠標在繪圖區點取新的坐標原點, 也可直接輸入新原點的坐標值。
(2)[z向深度] 允許用戶將坐標原點沿z軸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正交] 該選項下提供了6種坐標系統,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上一個] 選擇該選項,將退回前一種坐標系統。
[恢復] 選用已存儲的坐標系。
[保存] 存儲自定義的坐標系。
[刪除] 刪除某一已命名的用戶坐標系。
[應用] 將指定坐標系統應用于當前視窗。
[?] 列出當前圖形文件中所有已命名的用戶坐標系統。
[World] 使用世界坐標系統。
提示:以上選項的所有功能都可通過菜單操作實現。
二、UCS管理器
通過UCS管理器,用戶便可對自己定義的坐標系統方便地進行存儲、刪除、應用等操作。
啟動UCS管理器,可以用下面2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UCSman”并回車。
單擊“工具”菜單→命名UCS。
UCS對話框中有3個選項卡,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命名UCS選項卡
該選項卡用來設置當前坐標系統。其中的主要部分列出了當前圖形文件所有的坐標系統,包括世界坐標系統和用戶自定義的坐標系統。
2、正交UCS選項卡
(1)當前UCS列表框:該列表框內列出了6種基本坐標系統,可直接進行選取。
(2)相對于下拉列表框:在該列表框中可以選擇相對坐標系。
(3)置為當前按鈕:將被選UCS設定為當前坐標系。
3、設置選項卡
(1)UCS圖標設置選項組:該選項組內有3個復選框,用來設置有關UCS圖標的顯示特性。選中[開]復選框,在繪圖區左下角將顯示UCS圖標;選中[顯示于UCS原點]復選框,將使UCS圖標始終位于當前坐標系的標點處。選中[應用到所有活動視口]復選框,將使當前坐標系的所有設置應用于所有的活動視圖。
三、控制坐標系圖標顯示方式
控制坐標系圖標的顯示方式可通過UCS對話框中的設置選項卡來實現,也可通過Ucsicon命令實現,而且后者對顯示方式的控制更加直接,即無需設置后再執行Regen重生成命令。
啟動Ucsicon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Ucsicon”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顯示→UCS圖標。
各選項分別介紹如下:
(1)[開] 表示在屏幕上顯示出坐標系圖標。
(2)[關] 屏幕上不再顯示坐標系圖標。
(3)[全部] 改變所有視圖中坐標系的顯示情況。
(4)[非原點] 將坐標系放置于屏幕左下角,不一定與原點位置重合。
(5)[原點] 使當前坐標系的位置隨原點的變化而變化顯示。


第十六課 三維交互窗口
一、選擇三維視點
1、用Vpoint命令選擇視點
啟動Vpoint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Vpoint”或簡捷命令“-VP”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三維視圖→視點。
2、用對話框設置視點
啟動DDVpiont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DDVpiont”或簡捷命令“VP”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三維視圖→視點預置。
該對話框中各部分的含意如下:
[絕對于UCS]單選按鈕:確定是否使用絕對世界坐標系。
[與X軸的角度]文本框:在該文本框內可以確定新的視點方向在XY平面內的投影與X正方向的夾角。
[與XY平面的角度]文本框:在該文本框中用戶可以輸入新視點方向與XY平面的夾角。
[設為平面視圖]按鈕:可以返回到CAD初始視點狀態,即俯視圖狀態。
二、設置多窗口
窗口是屏幕上用于顯示圖形的區域,繪制三維圖形時,常常要把一個繪圖區域分割成為幾個窗口,在各個窗口中設置不同的視點,從而可以更加全面地觀察物體。
在模型空間中設置多窗口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對話框方式,一種是命令行方式。以下主要介紹第一種對話框方式,第二種命令行方式同第一種類似。
啟動視口對話框,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Vports”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視口→新建視口。
在視口對話框中進行多窗口的設置極為方便,其中包括兩個選項卡,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新建視口]選項卡
[新名稱]文本框:用來為多窗口模式命名。用戶可在文本框中輸入名稱。
[標準視口]列表框:可用鼠標點取提供的12種標準窗口模式。
[預覽]選項組:可預覽用戶指定的標準窗口配置模式。
[應用于]下拉列表框:指定所選多窗口的應用范圍。
[設置]下拉列表框:用于指定多窗口視點安排方式,有2D和3D兩個選項,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選取。
[修改視圖]下拉列表框:為每個窗口進行視點設置。
(2)[命名視口]選項卡
該選項卡用來選取已命名的多窗口模式。
三、三維交互窗口
用戶可以動態地實現三維實體在窗口內的設置,調整實體空間顯示模型,使圖形更加逼真。
軌道旋轉
使用3D Orbit命令,可在三維空間內動態地旋轉視圖,從而得到一個最佳的觀察點。
啟動3D Orbit,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3D Orbit ”或簡捷命令“3DO”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三維動態觀察器。
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三維動態觀察器”按鈕。
啟動3D Orbit命令后,繪圖區出現一個旋轉軌道。此時,光標在繪圖區的不同位置將會以不同的方式顯示,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兩個圓組成的球體:當光標落在軌道內時,光標以球體方式顯示,此時,用戶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移動目標實體。
(2)箭頭圓環:當光標落在軌道上時,將以帶箭頭的小圓環顯示。此時用戶可以拖動當前窗口,使之繞著垂直于屏幕且通過軌道中心的軸移動。
(3)水平橢圓環:當光標移到軌道左右兩側的小圓內時,光標將顯示為水平橢圓環,此時用戶可以拖動當前窗口繞豎直方向的軸旋轉。
(4)垂直橢圓環:當光標移到軌道上下的小圓內時,光標將顯示為垂直橢圓環,此時用戶可以拖動當前窗口繞水平方向的軸旋轉。
2、三維窗口快捷菜單
在執行三維動態觀察器命令的過程中,光標在屏幕繪圖區任意位置時單擊鼠標右鍵,可打開三維窗口快捷菜單,利用快捷菜單上的命令進行窗口操作,將更加方便,快捷菜單中的命令及其主要意義分別介紹如下:
(1)[平移]:平移窗口。
(2)[縮放]:縮放窗口
(3)[動態觀察]:繞固定軌道旋轉窗口。
(4)[其它]:該命令下有一子菜單,子菜單中的命令用來調整視點位置和距離,也可調整切斷平面的位置。
(5)[投影]:該命令也有一子菜單,用戶可在其中選擇視圖顯示的兩種方式:透視方式和軸測方式。
(6)[著色模式]:用來設置實體著色的相關選項。
(7)[形象化輔助工具]:設置輔助工具。主要包括:UCS圖標、柵格和旋轉羅盤。用戶可通過單擊子菜單中的相應命令切換這3種輔助工具的顯示方式。
(8)[重置視圖]和[預置視圖]:這兩個命令用來設置視點。
四、距離調整
使用調整距離命令可以方便地調整視點的距離。
啟動調整距離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3D Distance ”并回車。
在三維窗口快捷菜單中單擊[其它]子菜單中的調整距離命令。
單擊“三維動態觀察器”工具欄中的“調整距離”按鈕。
啟動該命令后,光標變為一個倒置的鏡頭。此時,按住鼠標左鍵向上方拖動光標,可縮短視點距離,使圖形實體顯示增大;相反,向下方拖動光標,則將視點調遠,圖形實體變小。
注意:距離調整命令在使用效果上與ZOOM命令下的實時縮放類似,但其實質卻不相同,前者調整了視點的距離,后者則是將窗口放大。
五、消隱和著色
對實體進行消隱和著色之后,將變得更加清晰逼真,觀察起來更加方便。
消隱
對三維物體進行消隱操作,可隱藏屏幕上存在的而實際上應被遮擋的輪廓線條或其它線條,更符合現實中的視覺感受。
啟動消隱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Hide ”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消隱。
啟動消隱后,用戶無需進行目標選擇,CAD對當前窗口內的所有實體自動進行消隱。
注意:(1)消隱實體時,CAD要對圖形進行再生,圖形越復雜,進行消隱所用時間就越長。
(2)消隱只是將某些線條隱藏起來,而不是將它們刪掉,因此消隱和刪除有著本質的區別。
(3)對消隱后的圖形實體執行重生在(Regen)操作后,將恢復到消隱前的狀態。
著色
啟動著色命令,可以用下面2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Shade ”或“SHA”并回車。
單擊[視圖]菜單→著色。
可在命令行中輸入“Shademode”設置著色參數,也可單擊“視圖”菜單下的“著色”子菜單選項中進行選擇設置。
啟動“Shademode”命令后,命令行提示如下:
(1)[二維線框]:該選項顯示實體線框模型。選擇該選項,所有的三維實體均以直線、曲線組成的線框邊界顯示,同時,UCS圖標以二維方式顯示。
(2)[三維線框]:選擇該選項,實體將以線框模型顯示,但同時顯示三維UCS圖標。
(3)[消隱]:該選項的作用是消隱。
(4)[平面著色]:將以增強方式著色,此時實體表面缺乏光澤感。
(5)[體著色]:可使實體各表面間過渡平緩,增強真實感。
(6)[帶邊框平面著色]:該選項可使平面著色方式的同時顯示實體邊界。
(7)[帶邊框體著色]:該選項使實體在體著色方式的同時顯示邊界。
第十七課 創建繪制三維面
一、三維平面
一、三維多邊形網格
啟動3DMesh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3DMesh”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表面→三維網格。
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三維網格”按鈕。
啟動該命令后,要示用戶先指定三維多邊形網格頂點和行數和列數,然后由這些頂點控制生成若干小平面。
CAD規定,在行和列方向上最多允許有256個頂點。
三、直紋曲面
直紋曲面是指由兩條指定的直線或曲線為相對的兩邊而生成的一個用三維網格表示的曲面,該曲面在兩相對直線或曲線之間的網格線是直線。
啟動直紋曲面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Rulesurf”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表面→直紋曲面。
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直紋曲面”按鈕。
注意:(1)創建直紋曲面的前提是必須先有兩條直線或曲線。用來創建直紋曲面的曲線可以是直線、點、弧、圓、樣條曲線、二維多段線和三維多段線。
(2)直紋曲面的網格密度由系統變量 Surftab1確定,其初始默認值為6,網格密度越大,直紋曲面顯示便越光滑
四、繪制旋轉曲面
在AutoCAD中,利用一條曲線圍繞某一個軸旋轉一定角度,可以產生一個光滑的旋轉曲面,若旋轉一周,則可生成一個封閉的回轉面。旋轉曲面也是用三維多邊形網格表示的,網格密度在旋轉方向和軸線方向分別由兩個系統變量進行控制。
通常,AutoCAD將曲線的旋轉方向稱為M向,旋轉所圍繞的軸線方向稱為N向。M向的網格密度由系統變量Surftab1確定,N向的網格密度由Surftab2變量確定,這兩個系統變量的設置方法相同。
AutoCAD中繪制旋轉曲面的命令是Revsurf,啟動該命令有3種方式: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Revsurf”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表面→旋轉曲面。
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旋轉曲面”按鈕。
(2)用來創建旋轉曲面的軌跡線可以是直線、點、弧、圓、樣條曲線、二維多段線和三維多段線。旋轉軸必須是直線、二維多段線或三維多段線之一。若選擇多段線作為旋轉軸,則事實上旋轉軸并非全部多段線,而是多段線的首尾點聯機。
(3)用于生成旋轉曲面的軌跡曲線,只能是一個實體。
五、平移曲面
平移曲面是指由一條初始軌跡線沿指定的向量方向伸展而成的曲面。其特點是:在曲面的任一位置,平行于初始軌跡線所在平面的接口都是與原軌跡相同的曲線或直線。
啟動平移曲面,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Tabsurf”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表面→平移曲面。
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平移曲面”按鈕。
注意:(1)創建平移曲面軌跡線可以是線、點、弧、圓、樣條曲線、二維多段線和三維多段線。每執行一次命令只能選擇一個實體作為拉伸軌跡線。
(2)平移曲面的網格密度由系統變量 Surftab1確定,其初始默認值為6。
(3)繪制出平移曲面后,曲面與原軌跡線事實上仍為兩個不同的實體,若將曲面刪除,軌跡線還可以繼續保留。
六、邊界曲面
邊界曲面是指由四條指定的直線或曲線作為曲面的4條邊,從而生成曲面。
啟動邊界曲面命令,可以用下面3種方法之一:
在命令行輸入“Edgesurf”并回車。
單擊“繪圖”菜單→表面→邊界曲面。
單擊“曲面”工具欄中的“邊界曲面”按鈕。
注意:(1)用來創建邊界曲面的4條邊必須是首尾相邊的封閉圖形。作為邊的曲經可以是直線、弧、多段線等。
(2)邊界曲面M向和N向的網格密度分別由系統變量 Surftab1和 Surftab2控制,其初始默認值為6。
(3)用于構造曲面的4條邊的選擇無先后之分。
七、三維基本形體表面
(一)長方體(AI_BOX)表面
在命令行提示下分別輸入長方體的頂點坐標、長度、寬度、高度、繞z軸旋轉角度等參數,即可生成長方體表面。
提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值均不能為負數。
(二)棱錐體(AI_Pyramid)表面
該選項繪制三棱錐或四棱錐表面,也可以繪制三棱臺或四棱臺形體表面。
(三)楔形體(AI_Wedge)表面
在命令行提示下分別輸入楔形體的頂點坐標、長度、寬度、高度、繞z軸旋轉角度等參數,即可生成楔形體表面。
(四)上半球(AI_Dome)表面
該選項用于繪制圓球的頂面,類似于一個球蓋。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上半球表面中心點坐標、指定半球面的直徑或半徑、分別輸入半球面在經度方向和緯度方向的網格數。
(五)下半球(AI_Dish)表面
該選項用于繪制圓球的底面,類似于一個圓盤。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下半球表面中心點坐標、指定半球面的直徑或半徑、分別輸入半球面在經度方向和緯度方向的網格數。
(六)球形(AI_Sphere)表面
該選項用于繪制圓球面。
在命令行提示下輸入球面中心點坐標、指定球面的直徑或半徑、分別輸入球面在經度方向和緯度方向的網格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文| 成人亚洲一区无码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性饥渴的少妇av无码影片| 2019最新久久久视频精品|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沙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伊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日本丰满老妇bbb| 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15| 亚洲欧洲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九九99热久久精品离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