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購房發票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登記完后,在購房發票的數量后打上勾。
![]() 辦公大樓的殘值率為千分之三,就是不管房子用了多久,直到報廢,剩下的價值也應還有原價的千分之三,即:900000*0003=2700元,那么900000-2700=897300元是在使用中逐漸消耗的,她的預計使用年限為50年,即估計可用50年,那么每年消耗多少呢?897300除以50等于17946元,那么每月消耗呢?17946除以12等于1495.8元,即月折舊額為1495.8元。
門市部、倉庫的明細賬和辦公樓一樣。
接下來第5步登記科目明細賬,科目明細賬都是三欄式的,科目明細賬就是根據記賬憑證上的每一個科目都登記在賬冊上,借方金額就登記在借方的金額,貸方就登記在貸方的金額。如上面的固定資產科目明細賬就要登記三頁,辦公樓、門市部、倉庫各一頁,登記完后,就在記賬憑證后面打個勾,表示已入賬,避免重復入賬。 第6步:就是登記總賬。總賬也是三欄式,與科目明細賬一樣,所不同的是,把一個科目如固定資產一個月的借方金額合計后填在借方,一個月的貸方金額合計后填在貸方,不像科目明細賬發生一筆登記一筆。 作者:coco20091025 回復日期:2009-12-5 16:53:00 383#
作者:610880392 回復日期:2009-12-1 9:31:00 348# 老師您好, 借:銀行存款 貨:實收資本 我這個地方看不明白: 即:當登記實收資本的明細賬時,實收的金額不是照抄到貸方嗎?為何您上面的實收資本明細賬會是寫在借方? 非常抱歉,應該是貸方。這位朋友真認真,邊看邊思考,讓我感動,一般的人都很可能就是瀏覽一下就過了。上面的圖片不是直接掃描上去的,而是我先在EXCEL設置好格式,然后再把它轉換成圖片格式再上傳的,在制作的過程中竟然犯了一個這么低級的錯誤。以后盡量避免,這雖然是論壇,言論自由,但還是要謹慎點,否則誤人子弟,罪遭千秋呀,希望各位朋友對我監督,批評指正。 經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基本了解了賬簿的種類及賬務處理的過程,現我們小結一下: 會計的基本功能是核算:通俗地說是記賬,記賬的過程如下: 1、原始單據:一般是用來了解經濟業務的,就是說當你拿到了一張原始單據如發票、銀行支票、水費電費收據,就應該知道這是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這一般人都會看得懂,除非有一些非常復雜的業務你不明白,不過一般小企業是沒有的,就算有,你們老板也會告訴你。 2、找到適當的會計科目,如轉賬支付買原料這件事,原材料增多了,銀行里的存款少了,原材料、銀行存款這些名稱就叫會計科目,所以適當地理解識記一些常用的會計科目,(后面我附了一些小企業常用的會計科目,幫助大家理解識記) 3、根據借貸記賬法,作出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 4、根據記賬憑證登記科目明細賬,一般是三欄式 涉及現金、銀行存款的還要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現金日記賬 存貨的,要登記進銷存明細賬,即數量金額式明細賬 固定資產要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 其他的根據業務復雜程度,可以登記其他的多欄式明細賬,如不復雜,就不用登記了,有的連存貨的數量金額式明細賬、固定資產的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也不登記,不過那賬只適合超級簡單的企業,幾乎沒有什么業務; 5、用丁字形賬戶,把憑證上的每個科目一個月的金額匯總,做出一張科目會總表,按照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總賬也是三欄式,與科目明細賬不同的是,它是一個科目一個月的匯總金額登記一筆。 6、根據總賬、明細賬等填制會計報表。 接下來我們用一些簡單實用的業務把整個過程演示一遍。 前面我說的6個步驟,其實就是三個步驟,1、2、3點說的是記賬憑證,第4點說的就是明細賬,第5點說的是總賬,最后是報表。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報表,記賬憑證的填制、明細賬的登記,前面已經有例子了,下面說一下總賬和報表。
前面我們主要是講了三筆業務: 業務一:注冊資本 借:銀行存款 5000000 貸:實收資本——劉 3000000 ——王 2000000 業務二:提現 借:現金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業務三:購買辦公樓、門市部、倉庫 借:固定資產 ——辦公大樓 900000 ——倉庫 1500000 ——門市部 2520000 貸:銀行存款 2460000 其他應付款 2460000 記賬憑證和明細賬前面已經有了,接下來我們就要登記總賬和報表了。假如:這個月就只發生上述業務,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業務了,月底了我們要登記總賬和報表了。 首先,我們利用丁字形賬戶把科目匯總,編制科目發生額匯總表,上面的憑證涉及的科目為:銀行存款、實收資本、現金、固定資產、其他應付款。我們用丁字形賬戶把其發生額匯總,匯總的工作屬于會計的一部分,但不必登記到賬簿,一般是在草稿紙上進行。 根據丁字形賬戶匯總的發生額,編制科目發生額匯總表。科目發生額匯總表借方貸方發生額要相等。因為憑證上借貸相等,匯總到科目匯總表上借貸合計額肯定相等,如果不等那肯定是你錯了。 ![]() ![]() 總賬就根據科目發生額匯總表登記,但是為了方便以后查賬,所以總賬一般登記時,也會登記對應的憑證號數,所以科目發生額匯總表應把丁字戶上的憑證號也計入,正確的科目匯總表如下:
![]() 下面我們根據上面的科目發生額匯總表登記總賬,一個科目一個科目來登記,就是把上面的科目借方發生額合計登記在借方,貸方發生額登記在貸方,因為我們是這個月才開始有賬,所以沒有期初余額我們就不用登記。
如:銀行存款總賬:日前為當月最后一天,根據上面的科目發生額匯總表,借方登記5000000,貸方登記2610000。 ![]() ![]() ![]() ![]() ![]() 總賬登記完了,明天我們來填制報表吧
把總賬的余額結出來,編制成一張科目余額匯總表,借貸合計金額應相等。科目余額表如下圖:大家看出與發生額有什么不同嗎?其實把科目余額表和科目發生額匯總表放到一張表上,就叫試算平衡表,然后拿出報表的模板,把相關金額填到對應的報表里,一般資產負債表填的是余額,利潤表填的是發生額。
![]() 這個帖子我準備分兩部分寫,第一部分寫會計實務及會計處理流程,我把公司常見的業務及處理流程寫出來,讓大家在實踐工作中參考;第二部分寫EXCEL手工登帳自動化,手工登帳的流程用EXCEL來做一遍,讓大家熟悉EXCEL在會計中實用的功能和函數,讓看帖的各位玩轉EXCEL。
前面寫的是一些基本的原理流程的DD,接下來我們了解公司的業務和會計實務,為了讓大家的對知識有個整體的印象,我對前面的內容體系梳理了一下。 第一部分 會計實務薈萃 第一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 大學畢業后,在事務所的一次驗資中,結識了這家公司,在此期間,逐漸了解了工商注冊登記的流程。 第二章 會計旅途第一步 會計旅途的第一步是建賬、建賬的第一步是購買憑證賬簿等會計用品,第二步就是在賬簿上給每一個可能會用到的科目留一席之地。 第一節、認識會計三表 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資產,那么什么是資產,資產 就是你的家底,你家里花錢買的所有的東西,右邊 上部分為負債,負債是什么呢,負債就是你借別人的錢…… 第二節、趣解會計科目與賬戶 會計科目就是錢的名字,不同的錢有不同的名字,放在柜子里的叫庫存現金,存在銀行的叫銀行存款。 第三節、硬幣的兩面借與貸 自然界中有陰和陽,計算機中有1和0,我們會計上有借和貸,借和貸其實就是一個符號,用來表示資金的兩個方面。 第四節、會計憑證與賬簿 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 第五節、游戲開始前提 人說會計、會計,數字游戲,游戲必有其規則假設,會計游戲的前提假設為貨幣計量、會計分期、持續經營、會計主體。 第三章、會計流程演練 舉例演示會計賬務處理流程; 1、原始單據,了解經濟業務; 2、找到適當的會計科目來表述; 3、根據借貸記賬法,作出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 4、根據記賬憑證登記科目明細賬,一般是三欄式,特殊的科目需登記特殊明細賬如: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存貨數量金額式明細賬; 5、用丁字形賬戶,科目發生額匯總表,登記總賬; 6、對賬、余額劃線,科目余額匯總表,試算平衡,填制會計報表 我按這個體系把前面的內容也整理了,有需要的可以留郵箱,我會抽時間發給你們。 接下來我們將第四章,內容大概如下: 第四章、籌集資金建公司 要想成立一家公司,就必須籌措資金,從籌資的這天開始,我們的會計活動就開始了; 第一節 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 第二節 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 第三節 現金與銀行存款 color="#00ff00"]綠顏色的字[/color] 第三章 星巴克感悟報表
萬老師走了,我一下子就閑下來了,每天只是坐在電腦邊做做樣子,那個賬我也懶得管了,反正他們也沒送什么發票單據過來,也沒人叫我干活,因為每個注冊會計師一般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助理人員,雖然沒有強制分配,但是在實踐中慢慢地就形成了這種主輔關系。就像我經常和萬老師在一起,無形中我就是她的固定助理了,別人如果很忙,需要我做點什么的時候,他們會先向萬老師借,好像我是萬老師的個人財產似的,現在萬老師走了,我就成了沒有老板的秘書了。沒有老板的秘書當然閑了。 一整天無所事事,一到5點半,我就下班了。我坐車回到沙坪壩那個租的小窩,更加覺得無聊。泡了包方便面,草草吃完,便出去了。一個人在三峽廣場晃悠, 耳邊時不時傳來千百惠甜美的聲音:“芳香的咖啡,飄滿小屋,對你的情感依然如故,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把我的思念向你傾訴……”對面的星巴克燈光閃爍,我的腳步情不自禁地向前移動。觸景生情,物是人非,想起自己日記中的獨白:“6月26日,我點了杯卡布奇諾,這是你最愛喝的咖啡,你每次都對我說,香甜的奶沫依然掩蓋不了咖啡的苦澀,可是你難道沒有感覺到苦澀后,那份留在舌尖的甘純嗎?為何你不能再堅持一下,為何你不能對我說出那三個字,為何你是一個不懂得珍惜的男人……如果這些為何都不存在的話,我一定義無返顧的留在你的身邊,陪你到老……” 我坐在吧臺上,要了杯卡布奇諾,慢慢品嘗那苦澀過后的甘甜,抬頭間,一張熟悉的臉龐映入我的眼簾,咦,那不是杜老師嗎?杜老師,名叫杜云軒,也是我們所里的注冊會計師,二十七八歲,平時話不多,眼神里似乎還帶著一絲憂郁。我走過去叫了聲“杜老師”,杜老師抬頭看見了我,不好意思笑了笑, “小艾,你也在這里呀。” “你經常來嗎?”我問道 “沒有,只是偶爾。” “來所里也快半年了吧,現在工作感覺怎么樣?” “還行吧,跟著萬老師跑了幾個審計項目,看了別人做的一些賬本,感覺審別人還容易些,自己做還不一定做得出來。” “怎么會了,萬老師現在不是接了個代理記賬的項目嗎?你可以拿來練手。” “萬老師是把這個項目交給我了,但是我不是很會。” “這有什么不會的,企業每月的目標不就是三表么,更何況,現在的小企業一般都不編現金流量表,那就只剩下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了。” “我是學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但是我沒有編過,好像老師也沒有教我們編,老師是講了這節,但是具體講了什么我不記得了。” “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一般先是學結構,隨便找張現成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看看,就知道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資產,右邊上部分為負債,下部分為所有者權益;利潤表從上到下,也就是收入、費用、利潤。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就是我們的六大要素。” “六大要素我知道。”我不假思索地說。 “噢,那你說說看,什么是資產,什么是 負債,什么又是所有者權益?” “資產就是……”我抓了抓腦袋,拼命回憶課本上關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定義。 “哈哈哈,不知道吧。”杜老師得意地笑著。 “我知道,我只是不記得了。”我撅了撅嘴 “其實呀,什么是資產,資產就是你的家底,你家里花錢買的所有的東西,負債是什么呢,負債就是你借別人的錢,所有者權益是什么呢,所有者權益就是你自己的錢,所以資產負債表的右邊是資金的來源,資金來源于哪里了,一部分是你借的,即負債,一部分是你自己的,即所有者權益,這些錢去了哪里呢?放在柜子里就是現金,放在銀行就是銀行存款,而現金、銀行存款我們統稱為貨幣資金,買了原料放在倉庫的,就成了原材料,也就是存貨,買了機器設備的,我們就叫固定資產,而這些東西都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所以資產負債表的左邊就是錢的去向 ,左邊和右邊肯定要相等,不然的話,那錢跑到哪里去呢?這就是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也就是左邊=右邊。” 我驚愕地看著他,我從沒想到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還可以這樣解釋,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那利潤表呢?”我迫不及待地問道。 “利潤表就更簡單了,利潤表就是老板做生意拿錢進貨,然后賣出去取得收入賺取利潤,利潤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主營業務利潤,這部分是銷售主要產品或服務產生的利潤;一部分是其他業務利潤,就是不是經常發生的業務取得的利潤,比如銷售原材料,一般企業購買原材料是用來生產的,實在用不完了才會去銷售;還有一部分就是營業外利潤,這就是偶然所得了,就像你有一天中了彩票一樣。加起來,去掉日常費用就是利潤總額了。” “有趣的是這兩張表的聯系。” “聯系,啥聯系?” “你看,你拿錢購買商品,錢就從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跑到左邊,你把商品賣出去,商品就成了你的成本,又到了利潤表上面,同時你取得了收入,收入一般會大于成本,這就意味著你創造了利潤,利潤除去費用和所得稅后,就是凈利,也就是企業賺的錢,如果賺的利潤沒有分給各個股東,仍留在企業,就成了當年的未分配利潤,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就等于當年年末累積的未分配利潤,即資產負債表上未分配利潤的年末數。也就是利潤表上的凈利潤如果分配給股東的話,那就會跑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右邊,成為企業經營資金的一個來源。從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構成了一個資金流的循環。企業的資金也就是這樣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發展壯大。” “所以,學會計除了學,還要有那么一點點悟性的……。” 正當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一個很時髦的女郎走到我們面前,杜老師趕忙停了口,那個女郎看到我就問:“她是誰呀?” “我公司的一個同事,艾娜,艾娜,這是我朋友柯雪。” “你好,我是艾娜,杜老師的同事,很高興認識你。” “你好,我是柯雪。”她用一種狐疑的眼神看著我。 “杜老師,我的咖啡喝完了,那我先走了。” 說完就把咖啡杯一放,走出了星巴克。 作者:鼓山小霸王 回復日期:2010-1-2 10:27:00 678#
也就是利潤表上的凈利潤如果分配給股東的話,那就會跑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右邊,成為企業經營資金的一個來源。 這個不明白,利潤分配給股東了,怎么又成了企業經營資金的來源? 丟了一個字“未” 也就是利潤表上的凈利潤如果未分配給股東的話,那就會跑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右邊,成為企業經營資金的一個來源。 我們公司12月搬遷了,把原來的辦公桌撤換掉,現在有張發票上面有辦公家具16600.做到12月的憑證里,原來的辦公家具低價處理掉了,這個要放到固定資產折舊可怎么做? 辦公桌椅一般為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攤銷法,領用時攤銷一半,報廢時攤銷另一半 還有一筆退款,之前我們匯款給客戶公司做樣品費,憑證也是樣品費出去了,人家現在退款了還是做2次退的,我這個怎么做憑證呢? 看你開始給樣品費是怎么做的,如果你開始記入成本了,那你現在就沖好了,當然具體還要看你的經濟業務情況,比如:我們以前客戶給我們樣品,我們給他樣品費,即相當于購買他們的產品,如果我們退貨,他們就退我們錢,都按照正常的商品購買進行業務處理。如果我們免費給人樣品,我們就計入了營業費用,如果客戶后來退了,我們就把費用沖了 趣解科目與賬戶 回到家里,我就打開課本上那張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看來看去,看那錢到底是怎么跑的,從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跑到左邊,又從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跑到利潤表中的成本和費用中,遞減收入后得到利潤,剔除所得稅費用后變成凈利潤,也就是老板賺的錢,卻不拿出去吃喝玩樂,仍然留在企業繼續經營,讓企業發展壯大,于是那錢就從利潤表上跑到資產負債表的右下方,成為了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即相當于老板又投入了資金。 那么,整個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就是錢在跑來跑去?整個企業就是錢在跑來跑去?好像是這樣噢。那么報表上的會計科目就都是錢啦,啊,我知道啦,他們都是錢的名字,錢一天到晚跑來跑去,而且變來變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式,自然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字,我突然覺得自己像發現新大陸似的。于是我按照這個思路把那些常用的會計科目的含義都梳理一遍。首先從源頭開始,也就是從資產負債表的右邊開始。 一、錢的來源:企業經營所需的資金是從哪里來? 1、負債類:欠著別人的,即用別人的錢經營,借雞生蛋。 短期借款: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來的,期限在1年以下,要不怎么叫短期呢? 長期借款: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來的,期限在1年以上,包括1年的; 應付賬款:購買商品或服務應該支付卻還沒有支付的款項,欠著別人的錢不給,相當于拿別人的錢給自己用,而且還不用付利息。難怪國美電器可以利用供應商的錢去搞房地產,你想,他把電器賣給消費者,收的是現金,而他的進貨款項卻可以是應付賬款,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預收賬款:有的企業很NB,要先付錢再給貨,所以又多了一部分經營的資金; 應交稅金:那就和應付賬款一樣嘍,應該交的稅金還沒有交,欠著國家的,但是國家的欠不了多久,她有一個納稅申報期限,超過這期限就會受到懲罰的,但在這期限內企業還是可以用的; 應付工資:應該支付給員工還沒支付的工資,現在發生很多企業拖欠員工工資,都是為了企業經營,因為這相當于無利息的借款 應付福利費:應該支付還沒支付的福利費,福利費主要應用于職工生活困難補助、職工醫藥費、職工工傷赴外地就醫路費以及企業福利部門的各項開支 其他應付款:其他的應該支付還沒支付的款項,中國人總是喜歡用其他,找不到具體的名目的時候,就放在其他里面。 2、所有者權益:股東自己投入的錢 實收資本:就是股東自己投入注冊資本的那部分錢; 資本公積:假如三個人商量一起注冊一家公司,注冊資本為150萬元,那么實收資本為150萬元,甲出現金50萬元,乙也出現金50萬元,丙出一套房屋,也算50萬元,三人各占股份三分之一,而丙出的這套房屋市場值55萬元,那這多出的5萬元就為資本公積,那實際留在企業里的資金是155萬元,150萬元注冊資本,5萬元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企業經營,賺了錢,交了稅后就全是股東的了,股東可以把這部分錢相互分了,用于個人花費,但是國家規定不允許全分了,必須留出百分之十放在企業里繼續經營,這就是盈余公積,就是你的盈利有余要積累起來,全分了,然后吃光花光,企業永遠長不大,說不定還會破產,這就叫不進則退; 未分配利潤:剩下的是可以分的,但是在沒有分之前,還是留在企業里繼續經營,如果你永遠不分,那就永遠都留在企業。 二、錢的去向:錢從資產負債表的右邊來了,那去了哪里了? 資產類: 庫存現金:一部分放在柜子里的就叫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一部分存在銀行的就叫銀行存款; 原材料:一部分買了用于生產的材料的就變成了原材料; 固定資產:一部分買了像機器設備這種大物品的就變成了固定資產; 應收賬款:一部分是買了商品又把商品賣出去,款卻還沒收回來,就變成了應收賬款,轉了兩個圈,先變成商品,然后又變成了應收賬款; 無形資產:一部分買了商標或專利什么的,就這部分錢就變成了無形資產,因為商標專利這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呀 預付賬款:一部分用于購買那些NB企業的商品,需要先付錢,后給貨,在付錢后給貨前就是預付賬款啦 三、錢的去向:繼續流動,從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繼續前進,下一站是成本費用及損益類。 企業買了材料買了設備都是為了生產,即錢跑到左邊是為生產作準備的。 生產成本:生產產品要消耗原材料、磨損固定資產、還要付工人工資,所有的這些加起來就是生產成本,即左邊的原材料減少了,固定資產的價值也減少啦,現金也減少啦,都跑到成本里去啦。 制造費用:企業生產車間的所有花費,如:車間的水費、電費,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等這些加起來就是制造費用。 營業費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一般叫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一般是給銀行的手續費和利息; 管理費用:就是管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屬于上述費用,一般叫管理費用 主營業務收入:企業主要業務的收入,就像你的主要收入就是工資收入啦; 其他業務收入:企業其他的業務收入,就像你兼職取得的收入一樣; 營業外收入:就是企業的偶然所得,就像你突然有一天買彩票中了大獎一樣; 那對應的與之相匹配的就有 主營業務成本:企業主要業務發生的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其他業務發生的成本; 營業外支出:既然有偶然所得,就有意外之失,這就人生無常,有得必有失呀; 知道了科目,就知道了賬戶了,每個科目都有對應的賬戶,賬戶就是一個表格,比如:說銀行存款,我們想到的是銀行里存的款項,但一說銀行存款賬戶,我們想到的是一個表格,里面記錄著銀行存款的進進出出。 我們經常碰到的科目可能就這些吧,困了,該休息了,剩下的我還是以后慢慢領悟吧。 第五章 準則與制度之爭 一覺睡到天亮,爽,醒來一看鬧鐘,天哪,快8點半了,我連忙手忙腳亂地穿衣洗漱,匆匆把門一鎖,就往車站跑去。我在車站,四處張望,就是看不到我要坐的那輛車,不行,我等不及了,打車吧,我一狠心,就攔了一輛的士,這一打就打了我二十多塊,心疼死我了。我走進辦公室 ,發現人都已經到齊了,好像就差我了,還好沒遲到。辦公室靜悄悄的,只聽見杜老師一直在打電話,好像在解釋什么:“用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沒錯,用應付職工薪酬其實也沒錯,關鍵看你用準則還是企業會計制度……。”打完過后,長噓了一口氣,抬頭看見了我,說:“小艾,早啊。”我順口接了一句:“早。”旁邊的王老師打趣說:“小艾,不早啦,再晚就遲到啦。你看杜老師都搞了好幾個咨詢了。” “啥咨詢呀,總是這些爛問題。準則和制度一天到晚都在打架。”“那倒是,中國現在的法律確實有點亂七八糟,沒個統一性。”王老師贊同地說。王老師看起來有60多歲了,算是個老會計了。 “你剛說個什么應付職工薪酬,是什么呀。”我問道 “就是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 “那為什么要叫應付職工薪酬呀。” “這是最新會計準則改的。” “最新會計準則?我們現在都要用最新的會計準則嗎”我突然想起我昨天晚上還在看小企業會計制度了。 “那也不一定,會計準則又沒有要求所有的企業強制執行。只是提倡而已” “那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有什么區別?” “企業會計準則是原則為導向的,企業會計制度是以規則導向的。” “原則導向?規則導向?”我開始暈乎了,我沒學過,聽都沒聽過。 “原則導向就是以原則為準,會計處理規定的不那么死,涉及的會計專業判斷多,符合里面的原則就行,規則導向就是以規則為準,會計處理規定得很死,一個經濟業務一個經濟業務規定,碰到新的經濟業務就不知道怎么處理了。在國際上,原則導向主要是英美為代表的,規則導向主要是以法國為代表的。” “那為什么中國既有原則又有規則呀?” “這叫具有中國特色。”杜老師笑了起來 “這是由我們的經濟形勢決定的”王老師抬起頭,推了推眼鏡說:“像我們以前…..。” “快去快去,聽爺爺給你講故事。”杜老師拿我尋開心。 “她還剛畢業,很多以前的故事是不知道,丫頭,過來,我給你講這會計準則和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呀?” “新中國哪年成立,你知道吧?” “我當然知道啦,1949年嘛。” “對,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使用的是資本主義工商舊的會計制度,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1950年我們開始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社會主義的會計制度,因此1951年1月財政部頒布新中國第一個國營工業企業制度。” “沒聽說過什么國營工業企業制度,是不是進博物館啦。” “它進沒進博物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們現在不用它了。然后是1953-1978年,這段時期我們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引進了蘇聯模式,我們就建立了統一會計制度。這段時期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情,什么“大躍進”, “無賬會計”、“以表代賬”。然后又是10年動亂,四人幫一天到晚鼓吹‘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會計制度也就形同虛設。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將工作重心移到經濟建設上,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呀,丫頭,出生了沒?” “沒了,我們是80后。” “你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呀。”王老師越說越興奮,“1985年為了對外開放的要求,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會計制度》,1992年將其修訂為《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同時,為適應深化企業改革,頒布了《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并且開始嘗試與國際慣例初步接軌,年底又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和13個分行業會計制度,初步形成了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及分行業會計制度的會計規范體系。” “那我們現在呢?” “從2000年開始,我們又陸續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所以我們現在是以會計準則為核心,以企業會計制度與金融會計制度為內容,以小企業會計制度為主要補充形式,以行業核算辦法為具體執行標準的框架體系。” “這么復雜呀,我怎么選?” 老會計講歷史是一套一套的,可是我現在要的是如何選擇。 “這樣吧,我給你列個表。” 公司形式 可以選擇的會計規范 上市公司 最新《會計準則》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除金融) 最新《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 非上市股份制金融企業 最新《會計準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小企業 最新《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 其他 最新《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分行業會計制度》 我一看那表,“啊,小企業也要執行會計準則呀?” “我上面寫的是可以選擇,你要選擇會計準則也行,選小企業制度也沒人說你錯。不過,小企業還是選《小企業會計制度》好些” “就是就是,干嘛要拿大炮打蚊子。” 杜老師聽了我的話,撲哧了一聲,轉過來說:“我在報紙上好像看到是哪個省的政府,還真的要求他們拿大炮打蚊子了,他們要求小企業也也必須執行最新會計準則,可把他們害慘了。” “現在的小企業的會計素質都不怎么高,你讓他們執行會計準則執得下去嗎?最后還不是瞎拼亂湊。再說,也用不著。” “不過,小企業總有一天會長大。”杜老師想了一下又說 “長大了再說唄,我現在3歲,你總不能買件30歲的衣服給我穿呀。” “小艾,你今年3歲啦。” “噢,不是不是,我今年21歲了,但你也不能件30歲的衣服給我穿呀。” “小艾說得很對,3歲怎么能穿30歲的衣服,小企業有一天是會長大,但這還行需要時間的,我們不能揠苗助長呀。” “小艾,萬老師交給你的那個代理記賬也是個小企業吧,那你就以《小企業會計制度》就行了。” “可是我也要學習最新會計準則。” “慢慢來,我們對你也不能揠苗助長呀,再說《小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原理是一樣的,很多地方大同小異,而且《小企業會計制度》更適合初學者。學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其他的就輕車熟路了。” “好,我去買本《小企業會計制度》” “不用買,會議室旁的小圖書室不是有嗎?” 我一聽,趕快向圖書室跑去。 第六章 硬幣兩面借與貸 我翻開《小企業會計制度》,首先是目錄: 一、總說明; 二、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 三、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四、會計報表格式; 五、會計報表編制說明。 第一條:為了……制定本制度,一看就是套話; 第二條就蒙了“ 本制度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本制度中所稱“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中界定的小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我拿著他去問王老師這是什么意思。 王老師說:“這說的小企業的范圍,哪些企業是小企業。” “哪些企業是小企業呀?” “我給你個表吧”看來王老師的表還挺多的。 總括 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 行業 職工數 銷售額 資產總額 工業 <300 <3000 <4000 建筑業 <600 <3000 <4000 零售業 <100 <1000 批發業 <100 <3000 交通運輸業 <500 <3000 郵政業 <400 <3000 住宿和餐飲業 <400 <3000 我的腦袋對小企業有個大概粗略的印象,再往下看去我就暈了,全都是條條框框的,我努力讓自己集中精力看下去,可是堅持了半個小時,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簡直是不知所云。我好灰心喪氣,覺得自己連個小企業都搞不定,還談什么大企業,還妄想有一天到集團公司去做會計,癡人說夢吧。我都不知道所長為什么要把我招進來,他到底看重了我什么,就因為看我專業課成績還不錯?可是他知道我能考那么多分,完全是因為老師考前劃了重點的,而且考的大部分是概念,再加幾個分錄,只要考前突擊一下,是人都沒問題的,考得差的人是連突擊都不想的人;難道是因為我考了個六級?六級頂個什么用,你要我現在要我跟老外打個招呼我都沒有勇氣;不知道是為什么,可能是我走了狗屎運吧。 “小艾,你在做什么呀?”我抬頭一看是杜老師,自從在星巴克聊過后,我覺得杜老師的話比以前多了,也許他以前也說了很多話,只是沒對我說,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熟,自從在星巴克聊過后,我們感覺熟了很多。 “啃大部頭。” “《小企業會計制度》?看這干嘛?” “你們不是叫我學嗎?” “我們只是叫你以它為準,又沒有叫你一條一條看。這些大部頭是用來翻的,不是用來看的,包括《會計準則》,是當你碰到某個問題,不確定該用哪種方法處理的時候才看的。” “那我該看什么?” “你不會會計嗎?” “我沒做過會計?” “你不是學過會計嗎?” “可那是理論概念,我要的是實踐操作。” “那你會做會計分錄嗎?” “應該會吧,我考試的時候做個分錄的。” “那你怎么學會做會計分錄的。” “我就記住老師的資產成本費用增加記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增加記貸方,反之,資產成本費用減少記貸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減少記借方。我只記住增加就行了,減少就相反嘛,然后,就瘋狂地做題,慢慢的就有感覺了。” “初學者用這種方法是不錯,通過做題就慢慢熟悉了科目,同時也可以慢慢理解借和貸了,至少有點感覺了。” “可是我就是機械地做,我都不知道借貸到底是什么DD,只知道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借貸本來就沒什么意義,只是兩個符號表示增增減減,我記得曾對你說過,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表示資金的來源,左邊表示資金的去向,一來一去,肯定相等。所以我們就用兩個符號表示,左邊增加用借,右邊增加用貸” “你解釋了資產增加用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加用貸,那成本費用和收入利潤呢?“ “成本費用和資產是同一個性質,成本費用其實就是資產的消耗,比如存貨是資產,把存貨賣了,它就變成成本了,交電費,現金沒了,管理費用就增加了;收入和利潤與所有者權益是一個性質,因為有收入才有利潤,收入遞減成本費用后剩下的就是利潤,利潤不分配給股東而是留在企業繼續經營,就相當于股東又投入錢,成為了資金的又一個來源。” “好像是很有道理?是你悟出來的?” “可以說是吧。學做賬其實就兩步,第一做分錄,第二,登帳。會做分錄就成功一半了,會計準則也好,會計制度也罷,只是業務的繁簡不一樣,業務繁簡就直接體現在科目上,所以會計準則上的科目比小企業會計制度的科目多得多,如果你以會計制度為準,那你就用會計制度上的科目做借貸就行了,如果你以會計準則為準,那你就會計準則上的科目就行了。” “照你這么說會計挺簡單的?” “會計本來就不難,它就是用會計科目和借貸把經濟業務表述出來,當發生一項經濟業務時,第一步,你找到對應的科目,第二步用借貸表述出來就行了。比如你今天到銀行取了錢,意思就是:銀行存款減少了,現金增加了,那你就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任何經濟業務都可以用借和貸表示。” “任何經濟業務?” “當然,包括追女孩子。” “追女孩子?” “是呀,當你喜歡一個女孩子的時候,你就開始追,就要付出金錢,比如買花呀,巧克力呀。你想想會計分錄怎么做?” “怎么做?” “第一步找到對應的會計科目。” “嗯,追女孩子付出應該算是投資,投資的科目有長期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肯定不是股權,女朋友哪有算股份的呀,那就是債權投資,人說,感情是孽債,對,就用長期債權投資;那就是長期債權投資增加了,現金減少了,他們都是資產,資產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會計分錄就是: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現金 摘要就是:購買鮮花送美人。” “哈哈,好,孺子可教也,如果你追到手呢?” “追到手就娶回家。” “那用什么科目呀?” “人應該是固定資產,債權投資變成固定資產了,也就是長期債權投資減少了,固定資產增加了,他們都是資產,增加用借,減少用貸,會計分錄是:借:固定資產 貸:長期股權投資。” “那有孩子呢?是什么呀。” “有孩子肯定是在建工程,生個孩子要慢慢培養,有點像是在建一座大廈,在建工程增加了,那分錄怎么做?借:在建工程 貸:什么呀?” “那得看那孩子是怎么來的呀?” “孩子是生出來的呀,生孩子是什么呀,主營業務收入?不會吧?難道結婚的主營業務就是生孩子?”我無語了。 “結婚的主營業務不是生孩子,副產品,用其他業務收入?”杜老師強忍著笑,開始逗我。 “說不定是意外所得?” 我沒好氣地說。 “意外所得?營業外收入?”杜老師哈哈地笑了起來。 “不跟你說了,再說我要跳樓了。” 我叫了起來 “好好好,不聊了,下班了,我也該回家了!你也住沙坪壩吧,一起走?”我才發現辦公室早就沒人了。 “你先走吧,我今天要去我一個同學那里,我們約好的” “噢,這樣啊,那我先走了,拜拜。”說完,杜老師就走出了辦公室。 第七章 瘋狂演練會計語 中午吃完飯,閑暇之余,我順手翻開了一本旅游雜志,其中有一篇關于巴比倫的圖畫特漂亮。文中介紹說,巴比倫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它位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是古代兩河流域地區最壯麗最繁華的都城,城里最壯觀的建筑物,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宮通天塔和著名的“空中花園”,以及那座據說讓上帝感到又驚又怒的巴別通天塔。傳說那時,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有一天,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于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后還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于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并區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在各處,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廢了。高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征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 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書突然被人從我眼皮底下抽走了,抬頭一看,又是杜老師,他總是喜歡在我面前晃動,我有時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有點喜歡我了,不過我馬上自我否定,告訴自己不要自作多情,他只不過是喜歡逗我玩罷了,覺得我很單純,單純的意思就是頭腦簡單,只知道喝純牛奶。 “看什么啦?巴比倫?怎么你想去巴比倫呀?” “有機會當然去啦,看看那通天塔到底長什么樣,我覺得人類好偉大噢。” “我看這書上贊美的好像不是人類的偉大,而是語言統一的偉大。”杜老師 不屑地說 “那也應該說是相互交流的偉大,語言只不過是交流的工具。”我對他那不屑的表情不舒服,開始反駁他。 “要交流,就需要彼此都明白的語言呀,語言不同怎么交流?就像你不懂鳥語,你能跟鳥交流嗎?” “我不懂鳥語,但我知花香” “其實,會計也是一門語言,你不覺得嗎?” “老師以前好像是說過,會計是一門商業語言,不過我好像沒什么體會,” “會計就是把一項項經濟業務用其獨特的語言表述出來。會計科目就好比單詞,借貸規則和登帳流程就好比語法,借貸把科目組成句子,登帳把句子一步一步組成文章,也就是財務報告。會計每月的任務就是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寫成財務報告供需要他的人使用。” “啊,記單詞?單詞是世界上最難背的。”我想起過英語四六級那些痛苦的歲月。 “會計科目是不能死記的呀,會計科目其實就是經濟業務的濃縮,隨著對經濟業務的了解,會計科目自然就理解了。” “那你的意思是我現在不需要記會計科目啦?” “也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現在對會計科目能理解多少就多少吧,能記多少就記多少,不需要把所有的會計科目都記下來,因為有的你可能一輩子也用不著,就像有的單詞你一輩子也用不著一樣,你現在需要了解的就是借貸規則和登帳流程。” “借貸規則我知道,就是資產、成本、費用增加記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增加記貸方。不過登帳流程我不太熟,我只是大概地知道會計分錄——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報表,腦子只是有這么一個概念,但是卻沒什么感覺。” “登帳流程需要演練后,你才有感覺” “演練?” “也就是需要自己動手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地做,對于初學者,就是假設一個新成立的企業,這個月只發生三四筆業務,你是否,能從憑證到總賬到報表。” “不知道噢,我心里沒底” “那這樣,下午我給四筆比較典型的業務給你,看你是否能順利地出具報表呀。現在大家都要午休了” 辦公室里的人吃完飯都陸陸續續上來了,有人開始攤開簡易床睡覺了,杜老師干脆順手把燈一熄,辦公室立即恢復了安靜。 下午一上班,杜老師就拿著一疊復印的原始憑證給我說:“我找了幾張企業原始的單據,你看一下,假設這是家新成立的公司,這個月只發生了這幾筆業務,你有幸被他聘為會計,你能順利地出具報表嗎?這可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報表噢。” “才不是了,最簡單的報表應該是12月31日成立,啥業務都沒發生,報表全部都為零。” “誰說12月31日成立的,就會啥業務都不發生,公司還沒成立,就發生了很多費用,像什么驗資費、咨詢費、稅務工本費呀等等,那些費用都是要入賬的。” “看來這會計還真不好當。” “那你為什么還學會計。” “大學志愿我媽選的,跟我沒關系呀。” “那你現在為什么還要做會計呀。” “因為除了會計,其他的我更不會。” “那你是想學,還是不想學,不想學的話,那我就不教了。” “想學想學,你剛才說到哪啦?” “學記賬流程,第一步就是看單,也就是要看懂原始單據,原始單據也叫原始憑證,一般是用來了解經濟業務的,當你拿到了一張原始單據如發票、銀行支票、水費電費等收據,就應該知道這是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一般的業務我們都會看得懂,除非有一些非常復雜的業務你不明白,不過一般小企業是沒有的,就算有,你們老板也會告訴你。這是我在審計的時候復印的四套原始單據,你能看得懂嗎?” 我順手拿了一套單據開始看了起來。 如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