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的中醫治療
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內的疼痛,其主要癥狀為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其足背外側發生放射性、燒灼樣或針刺樣的疼痛,活動后加劇。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跟腱反射減弱。本病在臨床上多為根性坐骨神經痛與干性坐骨神經痛,前者多由脊椎病變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脊椎腫瘤、結核等。疼痛可因咳嗽、噴嚏、彎腰而加重。后者多由坐骨神經炎引起,發病較急。 內服法:
1.制川烏、制草烏各10克(先煎),白芍30克,木瓜15克,吳茱萸6克,炙甘草6克。水煎2小時,取汁分2次口服,每日1劑。適用于坐骨神經痛,疼痛劇烈,遇冷加重者。
2.牛膝20克,地龍10克,青風藤20克,檳榔12克,桑寄生20克,獨活9克,細辛3克,川斷12克,靈仙12克,防風10克,杜仲12克,熟地12克,紅花10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坐骨神經痛,纏綿日久,局部酸痛,肢倦乏力者。
按摩法:
1.用肘尖按揉臀部肌肉2分鐘,由上而下,以拿法按摩大腿與小腿后側肌肉,反復10~20次,再用滾法或揉法施術10~20次。用拿、揉、滾、推法按摩大腿與小腿前側和外側肌肉,反復10~20次。每日1~2次。
2.點壓局部痛點、環跳、委中、陽陵泉、昆侖穴,每穴3分鐘,每天2次。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