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偉大源于細節的積累
――從小事做起
1、把目光放在客戶而不是競爭對手身上(目標)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最終都是為人服務的,是使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但如果這種目標不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那么這是一句空話。在海爾有這樣一句話:“企業如果在市場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競爭對手淘汰的,一定是被你的用戶所拋起。”
企業要想成功,一定要不遺余力地重視細節的改進、改進、再改進。而細節改進的方向,就是滿足人們對生活精致化的要求,一句話,就是人性化的要求。經濟活動應該以人為本,人性化是產品和服務的終極目標。
2、魔鬼存在于細節之中(決策)
有這樣一個寓言: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對付貓的襲擊。一只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細節問題卻無從解決。于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3、企業家要有對細節無限的愛(領導)
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親躬,但一定有明察秋毫,能夠在注重細節當中比他人觀察得更細致、周密,像維爾納那樣,在某一細節的操作上做出榜樣,使員工有效法的標本,并形成一種威懾力,使每個員工都不敢馬虎,無法搪塞。只有這樣,企業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細。
為了事情做到位,把小事做細,我也會采取一些辦法。我覺得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承諾制、表格化和口頭復述。
4、要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制好秒針的運行(執行)
5、科學管理就是力圖使每一個管理環節數據化(管理)
凡是精細的管理,一定是標準化的管理,一定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化的管理。科學管理就是力圖使每一個管理環節數據化。
美國硅谷企業競爭十分激烈,以至于公司都積極尋找自己的致命弱點,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產品來擊敗自己的原有產品。
6、創業很刺激,管理很平淡(效果)
大家都知道“青蛙原理”:如果把一只青蛙扔到開水中,青蛙會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涼水中逐漸加熱,青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躍的能力,直到死去。
“青蛙原理”很能說明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在創業階段,創業者激情四溢,敏感性很高,經常處于興奮狀態。在創業成功,企業走入正軌后,企業的管理趨于平淡,企業內部的一些小問題開始被忽略,這些被忽略的細節問題,積淅之久,就會弊重難返,使企業逐步夫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青蛙那樣,在不知不覺中死亡。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說:“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并已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了。”
張瑞敏借用這句話來闡述海爾OEC模式的核心思想。他說:沒有激動人心的事發生,就說明企業運行過程中時時處于正常,而這只有通過每天、每個瞬間的嚴格控制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