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賊鵲》是羅西尼創作的第二十部歌劇,1817年首演于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作品創作于歐洲連年戰爭歲月之后,迎合了民眾渴求安寧的情緒。在這部歌劇中,羅西尼以其特有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皆大歡喜的喜劇氣氛,從而使羅西尼成為當時的風云人物。
羅西尼《賊鵲·序曲》阿巴多指揮


二幕歌劇《賊鵲》,據德奧比涅與卡戈納茲的作品,由杰拉蒂尼撰腳本,作于1817年。

這部歌劇的劇情圍繞著一把銀匙的下落和作為小偷的一只喜鵲而展開:主婦丟失一個銀匙,認為女仆所偷,報警后女仆被判死刑,幸好有人在鵲巢內發現了這個銀匙,作案者原為喜鵲,女仆宣告無罪,描寫了一個美貌的少女被誤判絞刑而最后獲釋,以及她的父親同時被赦免的故事。
歌劇《賊鵲》序曲也采用了奏鳴曲形式:
(一)樂曲開始時是一段莊重豪邁,扣人心弦的小鼓滾奏,為即將出現的進行曲風格的合奏音樂定下了基調。鼓樂尚未停息,合奏部分的主題便雄壯而豪放地出現了。
(二)序曲的第二主題首先出現在雙簧管上,并經過多次反復,強度逐漸加大,最后達到了暴風雨般的高潮。

這種“漸強”是羅西尼慣用的手法,幾乎在他的每首歌劇序曲中都可以聽到這種漸強樂句,這幾乎成了他的一種癖好,羅西尼的同時代人甚至給他取了一個外號:“漸強先生”。但這是一種絕妙的癖好,在加強氣氛、使人振奮、增強戲劇感染力等諸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這種方式被后人稱為“羅西尼式的漸強”。


羅西尼《賊鵲·序曲》余隆指揮



《聆聽:偉大的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引發激情與斗志》
賞析世界名曲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吉奧阿基諾·羅西尼(1792-1868)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羅西尼,是真正的音樂天才,樂思豐富,作曲神速,其《賽維利亞的理發師》全劇是在十三天內完成,被傳為佳話。《威廉·退爾》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作家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