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穴——統治一切頸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后溪最早見于《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于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道家醫學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于八脈交匯穴里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鐘后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關節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后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后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把它叫作滾揉后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
人們以為近視僅僅是由于眼睛離書本或電腦屏幕太近所致。其實不盡然,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于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彎了,人的精神也沒了。人體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陽氣來溫煦,僅僅是眼睛疲勞,可能不能導致近視;真正導致近視的,是眼睛在缺少陽氣溫煦的情況下過度疲勞。
這一系列問題,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我們說的后溪。這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一切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我們想想,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鼠標,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么還可以看什么,不耽誤。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視力疲勞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每天堅持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頸椎輕松挺直,同時,你會發現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為忙,總是忘記做這個動作怎么辦呢?我建議,可以定個鬧鐘,每隔一個小時提醒我們揉動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這么一點時間還是能抽出來吧。何況,每小時這短短的三分鐘,拯救的是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