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蘇州獅子林匾聯典故

 蘇迷 2012-02-12

云林逸韻


    譯意:元代畫家倪云林超眾脫俗瀟灑風流。
    作者:顧廷龍。
簡析:倪瓚(1301—1374),初名瑛,又名懶瓚,字元鎮,號云林子、幻霞子、荊蠻民等,元無錫人。元末賣去田廬,寄情山水,人稱“倪迂”。畫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元四家”。好作疏林坡岸。淺水遙芩之景,以簡取勝,意境蕭條淡泊,自謂所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其傲骨風姿為元代士大夫文人的代表。明洪武六年(1373),他過獅子林的時候,應如海方丈之請,為獅子林作圖、詩各一。詩為五言:“密竹鳥啼邃,清池云影閑。茗雪爐煙裊,松雨石苔斑。心情境恒寂,何必居在山。窮途有行旅,日暮不知還。”云林畫獅子林圖卷時,惟則、中峰國師都已經去世,寺院已顯冷落,自云林作圖后,獅子林由此名聲大噪,成為文人雅集、觴詠之地。清顧嗣立輯《元詩選》,取材自天如門人善遇所編的《獅子林別錄》稱:“倪高士元鎮每過獅子林,愛其蕭爽,為之繪圖。徐幼文復圖之為十二景,高季迪諸人題詠相繼。”后人遂把獅子林和倪云林連在一起,乾隆題詩稱“倪氏獅林存茂苑”。

  大廳楹聯之一:

枕水小橋通鶴市

森峰舊苑認獅林


    譯意:枕著流水的小橋通向鶴市坊,峰巒林立的舊苑認出獅子林。
    作者:蕭勞撰書。蕭勞,1894年生,原籍廣東梅縣。書法剛柔相濟,婉媚中而寓金石味。
簡析:敘事狀景聯。“枕水小橋”,突出了蘇州水鄉優美景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蘇州的河道和街坊往往比鄰并行,“門前石街人履步,屋后河中舟楫行”。這里小橋可直通皮市街北口的鶴市。鶴市是古街坊名,來源于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春秋吳王闔閭女死,闔閶為葬愛女,出葬日,仙鶴舞引,群鳴于市,其地稱鶴市,橋日鶴舞橋(見東漢趙嘩《吳越春秋》)。聯語突出了以森峰舊苑為特色的園林景觀。獅子林向以假山疊石著稱,園中玲瓏峻秀的太湖石疊成各種形態的假山。峰底石洞空靈。園西為水景園。雖歷經重建,假山景觀日趨低趣平俗,但建園初的簡潔和寫意的造園手法尚可依稀辨識。

  大廳楹聯之二:

似黃道流星散落百座

憶云林作稿點活五龍


    譯意:好像黃道周圍的流星灑落人間成百座星星;回憶當年倪云林畫《獅子林圖》,將似五龍的假山點活。
    作者:今人王遽常(1900 1989)撰書,王遽常,字瑗仲,浙江嘉興人。漢隸章草皆擅,書法享譽海外,1978年,日本《書道》第六卷載《章草名家王遽常》稱“古有王羲之,今有王遽常”,推譽備至。
    簡析:出句形容園中的太湖石假山。園向有“假山王國”之稱,園中主山為擬態假山,象征僧眾率領著群獅頂禮膜拜群獅之王獅子峰。“黃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地球沿著自己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從地球軌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陽,則太陽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這種視位置的移動Ⅱ塒太陽的視運動,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軌道就是黃道。古人稱黃道和天球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為二十八宿。這句形容園內假山好像是黃道附近散落的流星。對句回憶當年倪云林為獅子林作畫的情事,極贊云林的畫藝。




燕譽堂匾額:

燕  譽  堂


    譯意:宴飲歡樂之堂。
    作者:款署“丙寅中秋后二日,畢詒策,年七十又四”。畢詒策,字勛閣,江蘇太倉籍人,寓吳縣(今蘇州)。畢沅(1730~1797)裔孫。工書,善工筆花卉。
簡析:此為本園主廳,是園主宴客之所。取《詩經·車轄》中“式燕且譽,好爾無射”句意。意謂:酒宴洋溢著歡樂,我們喜歡你沒有厭足。原詩本為描寫新婚之樂,贊頌新娘的美麗賢良,擷此詩意用來作為宴請客人、贊美客人之詞,甚合此堂環境。清乾隆皇帝游園時此堂為臨時御膳房。嵌語巧妙,別有妙趣。

  燕譽堂北廳匾額:

綠玉青瑤之館


    譯意:青綠美玉的館所。
    作者:款署“新安吳進賢,時年八十三”。
簡析:“綠玉青瑤”,出倪云林詞句。玉為一種美石,愛玉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人們賦予玉以種種社會道德含意。色彩絢麗象征著美,金玉并論又意味著財富,又可作為倫理道德的標志。因為玉潤而不污,還是人們趨吉避兇的瑞寶。這里用翠綠色美玉名館,寓吉利富貴之意,亦與前之“云林逸韻”呼應。

半亭對聯:

    相賞有松石間意

望之若神仙中人


    譯意:仔細觀賞能領悟到松林泉石的真意,望此美景仿佛成了神仙中的人物。
    作者:款署“云門桂文”。
    簡析:狀景抒情聯。松樹挺拔蒼秀,層疊盤郁,為堅貞孤傲的藝術象征,石清勁絕俗,亦為封建士大夫所酷愛。沈約《宋書》曰:蕭思詒領右衛將軍,嘗從太祖登鐘山北嶺,中道有盤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彈琴,因賜以銀鐘酒,謂日:“相賞有松石間之高意也。”此處將松石代表自然景觀,又均予以“人化”,以寓觀賞者的心志高潔。“望之若神仙中人”,典出《南史·陶弘景傳》,言陶弘景終身不娶,身長七尺七寸,神儀明秀,朗目疏眉,有時獨游泉石,望見者以為仙人。笑傲山林,寄情泉石,清高脫俗,像陶弘景那樣過神仙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是自魏晉以來士大夫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情趣。聯語情景交融,詩味雋永。




小方廳匾額:

園涉成趣


    譯意:每天在庭園散步自成樂趣。
    簡析:取意于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句:“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意曰:每天在庭園里漫步自成樂趣,從此謝絕與官場交往,關起門來度自己的隱居生活,表達歸隱田園的一種生活情趣。寫出了平凡生活中所蘊含著的美。每天信步庭院,極平凡自然,但卻又與玄學、佛學所要解決的人生解脫問題聯系了起來,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一種人生解脫和感悟,表現出一種遠離塵世的物欲追求和擾攘紛爭,而與無限自由寧靜的人格本體相
合一的超然境界,這種藝術境界具有濃厚而深刻的哲理色彩。

  小方廳對聯之一:

石品洞天,標題海岳

鐘聞古寺,境接嫏環

    譯意:眾石疊成洞天福地,宋米芾標識題記;古寺傳來進齋鐘聲,境接嫏環雅境。
    作者:款署“獅子林主人修葺是園,垂十七年矣,今夏勝地重游,布置更臻完備,為書此聯,以志欣奉。乙亥六月寄蠡錢經銘識。”錢經銘,字寄蠡,一生浸沉碑版,尤篤好石鼓,與吳昌碩相友善。此聯作于獅子林主人修葺是園十七年,即1935年。
    簡析:狀景聯。出句詠廳北小院堆疊的假山。假山巨峰氣勢雄偉,峰體多孔穴,形體俯仰多姿。院墻辟有四窗,窗花分別為琴、棋、書、畫四物,精美而又古雅。宋畫家米芾嗜石成癖,號稱海岳外史,奇石與畫家連在一起,更添逸趣。聯語對句亦為詠景。古寺鐘聲,以動襯靜,愈顯出環境之清幽。此地原為“菩提正宗寺”一部分,萬歷二十年(1592)名為“圣恩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改為“畫禪寺”,并筑墻將佛寺與園景分開。寺院僧侶進齋,必以鳴鐘為號。隔墻即為水景園。螂娠,為傳說中天帝的藏書處。《瑯繯記》載,晉人張華游洞宮,至一處巖洞,大石中開,別有天地,宮室豪華,每室均有異書……境接螂娠,已將水景園誘人勝景透露出來,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

  小方廳對聯之二:

獅子窟中嵐翠合

細林仙館鶴書頻


    譯意:獅形石峰的大孔小穴中吐納的嵐云與翠色緊緊融合,細雨潤澤的山林仙館中征賢的鶴頭書信頻頻傳來。

簡析:狀景抒情聯。取明人王士禎<雨夜宿圣恩寺還元閣)詩:“獅子窟中嵐翠合,法華山外冥煙收。”原詩指地名。此借指北院獅形太湖石峰。石峰乍看為一多孔穴的石峰,據說原是九頭并立的石獅,如今雖已風化,仔細端詳,依稀可見九頭不同姿態的小獅,神似比形似更有神韻。院中古樹獻翠,峰穴吐云,可于想像中獲得山林之趣。對句則高揚園主的賢能清高。意為隱居在此地的皆為名士,頗得皇帝的青睞,累發非常之詔。一個“頻”字,極言皇帝之重視,反襯園主的不同凡響。鶴書,為書體名,也叫“鶴頭書”、“鵠頭書”。古時征辟賢士的詔書用此體。

小方廳北抱柱對聯:

紅藥當階越鄂相輝堆繡被

青峰架石郁林遙望迓歸舟

    譯意:芍藥花在階前翻動,色彩絢爛,就如當年鄂君舉起來覆蓋越女的繡被;青峰架在石上,好似漢代郁林太守回鄉時鎮船的廉石。
    作者:款署“獅子林廳壁乙亥嘉平敬題,彭谷孫并書”。
    簡析:出句描寫北院之景。紅藥即芍藥花,南齊謝跳《直中書省》詩曰:“紅藥當階翻,蒼苔依砌上。”“堆繡被”,形容色彩斑瀾,典出《說苑·善說》,鄂君子皙,楚王母弟,官至令尹,爵為執硅,越人悅其美,作《越人歌》以贊之。鄂君乘舟,操舟之越女以歌聲表達對他的愛慕之情,鄂君舉繡被覆蓋越女,得以交歡盡意。唐李商隱《牡丹》詩曰:“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這里是形容芍藥花之絢爛。對句用陸績“石”之典。漢末吳郡陸績為郁林太守,罷歸少行裝,舟輕難以渡海,因取巨石鎮之。至吳,棄石于婁門之野,人稱其廉,號“郁林石”,后作亭覆之,號“廉石”。此將北院九獅峰及其他石峰,擬為“廉石”,有比德之意。




揖峰指柏軒匾額:

揖峰指柏


    譯意:拱手禮對奇峰、笑指庭前古柏。
    作者:王同愈(1855~1941),光緒十五年(1889)~J2,官至湖南學政。善書,四體兼工。
    簡析:此為園中正廳,樓式建筑,底層稱軒。“揖峰”取宋朱熹《游百丈山記》中“前揖廬山”“之意,將山石人化,表示對山石的熱愛尊崇之情;“指柏”,系以禪宗公案故事名額:一僧問趙州從稔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庭前柏樹子。’曰:‘和尚莫將境
示人?’師日:‘我不將境示人?’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庭前柏樹子。’” (《五燈會元》卷四)宋代無門慧開禪師評道:如果能分明透徹地領悟禪師答話的妙旨,即將前無釋迦牟尼佛,后無彌勒佛!并頌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意思是
說:言語不能展示具體的事相,文字也不能闡述其機鋒的要旨;執著于言語的人則會喪失悟禪的慧命,停滯于文字的人會迷妄。故明高啟《指柏軒》中有“人來問不應,笑指庭前柏”詩句,額名非為賞景,旨在悟禪,與軒南園中佛教意境的假山氛圍相吻合。禪是一種啟發人“自識本心”、發現“自家寶藏”的生命哲學,所以,禪師啟發人從眼前之柏中獲得“悟”的契機,使人“驀然心會”。假山上奇峰林立,峰石間數枝古柏虬根盤繞,其中“騰蛟”一株年逾數百年,屈蟠蒼穹,虎爪龍鱗,頗有畫意。軒內屏風正面掛一幅“揖峰指柏圖”,以符額意。

  揖峰指柏軒對聯之一:

看十二處奇峰依舊,遍尋云虹月雪溪山,

最愛軒前千歲柏

喜七百年名跡重新,好展朱趙倪徐圖畫,

并賡元季八家詩

    譯意:看十二處奇峰疊石依然如舊,遍尋晴云峰、吐月峰、虹形橋、雪堂小溪山,最愛軒前千年古柏;喜七百年名勝古跡修葺一新,展示朱德潤、趙善長、倪瓚、徐幼文古畫本,并繼元末高啟等八家詩意。
    作者:款署“潤生先生重葺獅子林屬題指柏軒柱銘,歲在乙亥季秋李姚寶燕,平江錢經銘又書”。
簡析:敘事聯。出句詠軒前峰石建筑,尤突出干歲古柏,此柏兀立于軒前五、六百年,堪為園林興廢的歷史見證。奇峰古柏與軒額正合。對句詠園主修葺之績,指出園林設計中詩情畫意之所本,乃是元代畫家的繪畫風格,并融進元末詩人的詩意。朱德潤、趙善長、倪云林、徐幼文四位名畫家都曾為獅子林作過畫,獅子林名聲鶴起。這里,“云虹月雪”,蓋指園中石峰小橋亭臺,泛指景物。“七百年”,指自元代始建起到清代的大約年代。“賡”,繼續。“八家詩”,蓋指元末高啟張適、王行、謝徽、申屠衡、張簡、陶琛、釋道衍等八位詩人合作,于明洪武五年作有“獅子林十二詠”,贊美獅子林的勝概。

  揖峰指柏軒篆書對聯之二:

丘壑現奇觀,古往今來,世居婁水。歷數吳宮花草:顧辟疆、劉寒碧、徐拙政、宋網師,

屈指細評量,大好樓臺夸茂苑

溪堂識真趣,地杰人靈,家孚殳山。緬懷元代林園:前鶴市、后鴻城、近雞陂、遠虎丘,

迎眸縱登眺.自然風月勝滄浪

    譯意:丘壑呈現出奇異的景觀,古往今來,世居婁水之濱。列舉姑蘇城的花苑樓臺,有東晉顧辟疆的辟疆園、清代劉蓉蜂的寒碧山莊(留園)、明代徐泰時的拙政園、清代宋宗元的網師園,彎起手指細細評論掂量,獅子林的大好樓臺足可夸耀于蘇州,從溪水廳堂中領悟到園林真趣,此地人杰地靈,家藏名山,緬懷這創建于元代的園林,前臨鶴市,后臨鴻城,近處有雞陂,遠望可見虎丘,登高極目眺望,自然風光勝過滄浪亭。
作者:原吳縣費德保撰,鮑宇洪書,后毀。今款署“獅子林舊聯,癸亥(1983)年,四明柳北野重撰,時年七十又四”。
簡析:敘事聯。詠獅子林假山特征、地理位置、悠久的造園歷史以及獅子林在蘇州諸園林中的地位。獅子林是代表元代風格的名園,以假山疊石見稱,有“假山王國”之譽。疊石模擬自然界的石林,經過抽象和提煉的藝術加工而成,不同于一般園林的假山。石峰玲瓏峻秀,假山有上、中、下三層,并有水旱之分,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占地1.73畝,高低俯仰,上下內外,峰回路轉,實為奇觀。“顧辟疆”,晉吳郡人,歷郡功曹,平北參軍。筑有辟疆園。“徐拙政”,拙政園原為明王獻臣所建,園建成不久,王便去世,其子不肖,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太仆寺卿徐泰時,故稱。“茂苑”,原為吳王園圃,后泛指蘇州。“鴻城”,在蘇州婁門外,古越王城。“雞陂”,在婁門外,原吳王養雞城。“殳山”,浙江有殳山,此處與“婁水”對文,當借指園中擬態假山。聯語采用寫實手法,質樸而又工穩。
揖峰指柏軒對聯之三:

題詩雅有高人和

吹笛閑尋野鶴聽


  譯意:詩題得超塵脫凡,自會有不同流俗的高士唱和;笛子吹得悠閑清遠,就會引來野鶴同聽。
  作者:清劉墉書。
  簡析:抒情寫志聯。與高人酬唱詩歌,引野鶴同聽笛聲,以示不同流俗、不受羈絆,心志脫俗高雅。宋蘇軾《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詩云:“風流自有高人識,通介寧隨薄俗移。”唐韋應物《贈王侍卿》詩:“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又《贈丘員外二首》:“跡與孤公云,心將野鶴俱。”古人往往用“孤云野鶴”指閑居野處之隱士。唐劉長卿《送方外上人》云:“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我自做孤云野鶴無拘系,寒瓢破衲堪遺世”,表達了一種恬淡超遠的志趣和逸士情調。

揖峰指柏軒二樓匾額:

一峰獨秀


  譯意:廬山上有一峰特別秀麗。
  作者:周谷城題于1984年,周谷城(1898—1996),湖南益陽人,博綜古今中外,對史學、哲學、美學、邏輯學、政治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均有精深的研究。
  簡析:額取意于宋朱熹的《游百丈山記》,云:“前揖廬山,一峰獨秀”。二樓又稱“聽雨樓”,園主于此收藏《聽雨樓帖》,故名。




古五松園匾額:

古五松園


譯意:五棵大古松之園。
作者:款署“南匯百一歲蘇局仙”。用墨濃枯相濟,筆法蒼老質樸而又寓秀潤雅俊。
簡析:記實性題詠,因園內舊有五棵森梢峻節的古松而名,獅子林也曾名“五松園”。然今古松已無,惟懸一幅李復堂五松圖,發人遐思。五松,古人屢有題詠。唐陸贄《禁中春松》有“不羨五株樹”,唐李商隱《五松驛》有“獨下長亭念《過秦》,五松不見見輿薪”,皆源于秦始皇。據傳秦始皇登泰山遇雨,避雨五株松樹下,后封松為“五大夫”,故松又別號五大夫,后人題詠以五大夫為五株松。故園名亦催人聯想,加之松樹歲寒不凋,凌風勁節,給人以高潔堅毅之感,故世人常以松自喻,寓托抒懷,園額亦可作如是觀。
  古五松園東半亭對聯:

樓臺金碧將軍畫

水木清華仆射詩

   
    譯意:亭臺樓閣金碧輝煌,就如唐代的大小李將軍的青綠山水畫一樣;水木明瑟,好似東晉末年謝混仆射的山水詩。
    作者:款署“吳魯書”。
    簡析:唐代李思訓,于唐玄宗開元初任左武衛大將軍,人稱“李將軍”。善畫山水樹木,受隋展子虔的影響,創金碧青綠山水的畫法,是我國山水畫“北宗”的創始人。畫技高超,得“湍瀨潺灄,煙霞縹緲”之妙,“神通之佳手”(《唐朝名畫錄》),其子李昭道亦善山水,
世稱“小李將軍”。用大小李將軍的金碧山水來形容樓臺的富麗精工。謝混,字叔源,小字益壽,謝安之孫、謝靈運之族叔,曾為尚書左仆射,善詩文,以《游西池》中的名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享譽古今,尤其是“水木清華”四字,因緣此得名的“清華大學”而馳名海外。描寫夕陽殘照時的西池,歡快活潑的禽鳥在鳴叫,山明水秀,景色清麗,瀏亮光潤。此用來描寫園中的自然山水。




見山樓匾額:

見  山  樓


    譯意:可以悠閑自在地觀賞蒼山的樓閣。
    簡析:取東晉陶淵明《飲酒》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意。樓窗下是由山石筑成的假山,舉目即見。然因取意陶詩,故含有很濃的哲理味兒。采菊表現了詩人生活的閑適與心情的寧靜,在閑適與寧靜中偶然抬起頭見到南山,這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交融,達到了王國維所說的“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陶淵明是在贊美自己過的悠閑自得的田園生活和無欲無念的恬靜心境。詩人的感情和景、理高度統一,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唐韋應物《答長安丞裴說》:“采菊露未唏,舉頭見秋山”,全承陶詩意境。樓額表現了封建士大夫素淡、悠然的生活樂趣,以及遺世獨立、陶然忘機、賞菊遣懷的逸士高人情懷。




臥云室樓匾額:

臥  云  室


    譯意:安臥在峰石間的禪室。
    作者:款署“壬戌伏日程德全”。程德全(1860~1930),四川云陽人,宣統元年任江蘇,巡撫。后退職,在常州出家,圓寂后葬寒山寺側。   
    簡析:取金元好問“何時臥云身,因節遂疏懶”詩句意。此室建于假山中央的平地上,原為寺僧靜坐斂心、止息雜慮的禪室。四周環以酷似群獅起舞的峰巒疊石,小樓恰似臥于峰巒之上。古人以為云觸石而生,呼石為“云根。”晉張協《雜詩》:“云根臨八極。”這里是將峰石稱“云”,故稱小樓為臥云室。樓閣與清幽的環境相得益彰,創造了“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的神秘意境。

  臥云室對聯之一:

吳會名園此第一   

云林畫本舊九雙

    譯意:蘇州名園數這為第一,倪云林的畫本古來無匹。
    作者:蕭澍霖書。
    簡析:聯語出句寫獅子林在蘇州諸園中的特殊地位。此園融禪涵今,故風光與蘇州諸園迥異:園之東南部峰巒峻奇,峰石摩擬人體與獅形獸像,象征眾僧率怪異獅獸在頂禮膜拜,寓佛教氣氛;池西,則亭臺樓閣,流泉飛瀑,頗富自然山水之趣,從這個意義上說。無愧為吳中名園第一。聯語對句追溯了元著名畫家倪云林與獅子林的特殊關系。倪云林的繪畫藝術在審美上被譽為逸格的頂峰。倪云林于明洪武六年(1373)應獅子林如海方丈之求畫的《獅
子林圖》,“園景概括,筆簡氣壯,景少而意長。翠竹、秋山、寒林、寺居,氣勢雄偉蒼涼,顯示了獨特風貌”(錢培興《獅子林圖卷》)。倪云林擅長山水,多以水墨為之,初宗董源,后參荊浩、關仝法、創用“折帶皴”寫山石,以表現體態頑劣之石,亦即江南黃石的景觀,樹木則兼師李成,好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之景。意境幽淡蕭瑟。倪在自題獅子林跋文中說:“余與趙君善長以意商榷作獅子林圖,真得荊、關遺意,非師蒙輩所能夢見也。”朱德潤、徐賁也都為獅子林作圖。倪圖現為珂羅版,其真跡傳臺灣。獅子林建園之初,淡靜幽曠,與倪云林枯寒清遠的畫風相似,然因時代變遷,此園迭經修葺,今獅子林庭園華麗雕琢,已失去園初之貌,也與云林畫風不同。

臥云室對聯之二:

曲徑通幽處

園林無俗情

    譯意:彎曲的小路通向幽隱的地方;園林里面絕無粗俗平庸的情趣。
    作者:清王閩運撰。閩運,字壬秋,又字壬文,湘潭人,宣統間賜翰院檢討,晉侍讀。經術文章蜚聲于世,書法雖為余事,然小行楷書,別成一格。
    簡析:集聯。出句取自唐常建《破山寺后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此地環境之美。此堂本為禪室,為佛家參禪之處,環境幽深、雅潔、清寂、靜穆,人處其間,俗念頓消,自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魅力。切合常建詩意。聯語對句自晉陶潛《辛丑月七歲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作》詩句“詩書敦風好,園林無世情”化出。指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征,即著重意境的創造,也即園林建筑寓詩情畫意,這種詩情畫意又與中國的哲學、美學、文學思想緊密相連,能在閑適幽雅的景色畫面中寓之以德,以園林怡情養性,故情調高雅脫俗。




觀瀑亭匾額:  

觀    瀑


    譯意:觀看瀑布之亭。
    作者:款署“鐵生朱錸”。
    簡析:此亭佇立在水池中央,有宛轉九曲橋與園西土山相連。亭額點出了賞景特色:觀看西部土山上的瀑布。這是人造瀑布,在山坡懸崖處,白茫茫的瀑布經湖石三迭直瀉而下,甚有氣勢。在此觀賞,能體味到李白:“遙看瀑布掛前川”的詩意。觀瀑,頗為古人所喜愛。他們賦予瀑布以各種美麗的形象:元楊維楨《廬山瀑布謠》:“我疑天仙識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比之為天仙織成的白色絲綢;明湯顯祖《石門泉》比之為“懸飛白鶴”,形象高潔優美;清高風翰《石梁飛瀑》則云“懸溜曾看走玉虹,香爐峰下駕天風,”比之為一條白虹一樣從天上懸掛下來,像駕著天風從香爐峰上傾瀉下來,景象奇妙壯麗又磅礴雄偉,題額確可誘人遐想。




花籃廳匾額:  

水壂風來


    譯意:臨水的堂室吹來陣陣清香。
    作者:款署“癸亥夏日薌研吳炳元”。
    簡析:壁,指堂室,與“殿”同意。水壂,水邊之屋。唐王昌齡《西宮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宋蘇軾《洞仙歌詞》云:“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突出了此屋的地理位置和景觀特色。廳南一池,夏日荷花凌波,清香飄溢,樓臺
亭閣,峰石疊嶂,倒映入池,隨波搖曳,美不勝收。

  花籃廳對聯:

塵世閱滄桑,問昔年翠輦經過,

石不能言,疊嶂奇峰還似舊

清談祗風月,于此地碧篙酣飲,

花應解語,凌波出水共爭妍


    譯意:塵世已經歷了滄桑變化,尋覓往年乾隆皇帝經過此地時的遺跡,惟見石峰奇秀,雖不能言趣無窮,疊嶂奇峰一仍往年;只宜清談那風花雪月、四時景色,夏日里,文人們在此地用碧筒杯歡飲暢聚,花似仙女踩著水波競相爭妍。
    作者:款署“癸亥七月既望薌研吳炳元”。
    簡析:敘事寫景聯。出句發思古之幽情,回憶當年清乾隆皇帝游獅子林之事,滄桑經年,往事如水,如今峰巒疊嶂依舊,真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頗有今昔之感。這里,“翠輦”,指以翠鳥羽毛飾車蓋的皇帝用車,此借指乾隆當年游園之事。劉滄《經煬帝行宮》:“此地曾經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感慨頗為相似。聯語對句盛贊此地景色之美、游觀之樂。盛夏之時用荷葉制成的酒器稱作碧筒杯。此廳臨池,眺望池南,假山成嶺,連綿不斷;水邊露巖,凹凸自然。夏日,池中荷花遍布,翠蓋紅裳,清香宜人。在此歡飲賞荷,雅情逸興,又有花石助趣,其樂無窮。聯語中用了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的典故:“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干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日:‘爭如我解語花?”’后因以比喻美人為解語花。陸游《閑居自述》:“花如解笑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這里,將荷花擬人化,可指仙女。曹植<洛神賦》中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凌波”即指仙女,此可指荷花仙子。“清談祗風月”,南朝梁時,徐勉官至左仆射中書令,為梁武帝掌書記,參與朝章儀制及中樞機要的議策,又善屬文,著述極豐。他曾與門人夜集,有個叫虞衙的人以謀官事相求,徐勉即收斂笑容,正色Et:“今夕只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拒絕了他的非分之求。此指文士歡宴清談,都不與世俗功名
利害之事,特別暢神。聯語述古論今,含有極其豐富的歷史內涵,又切合此地的景物,耐人函詠。
    按:此地原為荷花廳,毀于1968年,今系改建。結構別致,當中的步柱不落地,代以垂蓮柱,柱端垂有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的四只花籃,并分別為梅、蘭、竹、菊。




真趣亭匾額:

真    趣


    譯意:悟得山林真正意趣之亭。
    簡析:此額為乾隆皇帝所書。乾隆下江南游獅子林時,見園中假山重疊,峰回路轉,樹木疏密有致,一泓碧水,幾曲小橋,秀麗俊雅,興之所致,揮筆寫下“真趣”二字。宋王禹倆詩云:“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謂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自由恬淡與世無爭,陶然忘機,就能悟得山林之真趣。與造園主旨合拍。《吳門百詠。獅子林》詩云:“御題‘真趣’狀元家,兩度宸游駐翠華。獅石千年仍突兀,五松無處覓槎卡牙。”說的就是此事。
    按:乾隆曹六游獅子林:乾隆二十二年,首次帶著倪云林的圖,展卷對照游覽,有‘‘假山似真山”、“疑其藏深谷”詩句。五年后,又游獅子林,見園內“一樹一峰入畫意,幾彎幾曲遠塵心”,賜匾“畫禪寺”。1765年,乾隆三游獅子林,見石峰俯仰多姿,石洞剔透空靈,
環境幽雅靜穆,寫下《游獅子林即景雜嘆》七絕三首與七律一首,并賜此“真趣”匾。
真趣亭楹聯:

浩劫空蹤,畸人獨遠

園居日涉,來者可追


    譯意:經過長時間的劫難留下空虛之蹤影,性情奇特的人獨自離遠了;居住在園里每天散步自成樂趣,知道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補救。
作者:款署“潤生先生有道重修真趣亭,命撰楹帖,即希是正,獅林自咸豐庚申劫后六十余年,今始修復。此真趣亭聯采司空《詩品》、靖節《歸來辭》。”落款“著雍執徐歲九秋云庵吳蔭培集,分詮之紀往跡慰后人也。是歲嘉平月朔,平江遺民蔭培又識”。吳蔭培(1851~1930年后),晚清探花。
簡析:聯語出句集自唐司空圖《詩品》,描寫出一種峭潔清遠、遺世獨立、忘懷一切的藝術意境。浩劫過后,留下一片空幻的世界,畸人獨遠,獨遠就是獨往。所謂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莊子.大宗師》)也,即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通過直覺而達到同一的人,莊子認為他們是不同流俗、不問不知、不求仁義、不分善惡,保持了自己自然本性的人,也就是《淮南子·莊子略要>中說的“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司空圖生活在大唐王朝日趨沒落的動蕩時代,他通過幻想、追求、捕捉、欣賞“畸人”這種虛幻的美,即具有哲理意味的超功利的人生境界的美,旨在撫慰自己哀傷的心靈。聯語對句化用陶潛《歸去來兮辭》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句意,描寫的是東晉陶潛所追求并陶醉其中的一種閑適的生活樂趣。他對以往的官場生活作了痛苦的反思,而對日常平凡的農居生活充滿了質樸的眷戀之情,日涉庭院,賞景觀物成為自己生活、興趣的組成部分,從中真正獲得了心靈的安適和享受。“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原是楚狂接輿勸諭孔子的話,表現出楚狂的一種飄飄然超越世間的神情(《論語· 微子》)。司空圖傾心于“沖淡”、“含蓄”的藝術風格,故對陶潛詩文表現的超然世外、平淡沖和的心情意緒大加禮贊。集聯作者掌握了兩人藝術內涵上的一致性,全聯表現的都是這種心境和意緒,神趣韻味天然渾成,如出一手,堪稱佳聯妙構。

湖心亭對聯:

曉風柳岸春先到

夏日荷花午不知

譯意:楊柳滿岸,曉風輕拂,春來了;夏日,荷花映日、色香醉人,微風吹拂,此時此景即使烈日當午你也渾然不知。
作者:原為李維源書,今呂貞白書于1983年。
簡析:寫景聯。此亭筑于池塘中,用曲橋聯接兩岸,最宜春夏賞景。聯文描繪的正是春夏之時的自然景色。出句從宋柳永《雨霖鈴》中“楊柳岸曉風殘月”句脫化而出,柳詞呈現出一種特有的冷清恬靜的美,令人玩賞癡迷。此句因“春先到’’三字,一掃冷清之氣,春光咚起萬物,春風綻開鮮花,楊柳拂動,如煙似舞,綠采散風,以其婀娜之美和頑強的生命力,給大自然帶來了無限生機。對句則詠夏日之景,突出了滿池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紅艷的荷花搖曳于碧葉叢中,亭亭玉立,像含羞多情的少女,分外嬌妍可愛,使人忘卻暑熱。聯語緊緊抓住春夏兩季最富特征性的景觀,寫得生機盎然,令人陶醉。




石舫對聯:     

柳絮池塘春暖

藕花風露霄涼


    譯意:池岸柳絮飛飛,塘畔嫩草青青,春意暖融融;一池荷花發清香,滿天風露待日唏,天空涼爽爽。
    作者:沈進頃書,沈進頃不詳。
    簡析:寫景聯。詠此地春夏之景。“游莫美于春臺,花莫盛于芙蓉”,聯文緊扣這兩個特點,上聯詠春臺(石舫)游觀之景,下聯突出夏日賞荷之趣。石舫橫列池水邊,是個極好的觀景點。“自飛晴野雪蒙蒙”,池塘春草,這形象、意境,使人感到滿目春色,一派生機,好一幅煙花春雨江南的春景圖,頗有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寓意》)的高雅閑淡的詩意。下聯則為一幅夏日觀荷納涼圖。藕花的清香,風露的涼意,令人神爽心怡。宋黃庚《臨平泊舟》詩云:“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夏日月夜,乘上小舟在池中賞荷,該是何等舒心愜意。聯語調雅詞綺,才清趣逸。




暗香疏影樓匾額:

暗香疏影


    譯意:梅花清幽的香氣疏朗的枝影。
    作者:鮑字洪書。
    簡析:額取宋林逋《山園小梅》詩之一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意。詩人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寫梅花,“暗香”本來就香,通過空氣浮動就覺得分外幽香;“疏影”本來就雅,通過水面把疏影反映出來,就顯得更雅。又用“水清淺”作為梅影的襯景、“月黃昏”交代賞梅的時間,能襯出一個“幽”字、托出一個“靜”字,環境的幽靜又給梅花增添廠幾分香雅。后世譽之為詠梅絕唱。看:梅花稀疏的枝影橫斜地倒映在清淺的水面上,清幽的香氣在朦朧的月色里輕輕地浮漾。一個“暗”字表現了梅花那種醉人心目的風韻美;一個“疏”字,則寫盡了梅花獨特的外表美。此處臨近問梅閣,推窗即見梅花,擷梅花風韻、神姿及香氣名樓,可調動游賞者的嗅覺和視覺,去品賞梅花,獲得身心享受。




飛瀑亭匾額:

聽 濤

    譯意:聽水濤發出的聲響。
    簡析:此亭地處園西部假山最高處,亭南即有人造瀑布,機括一開,水流經湖石三疊直瀉而下,波影茫茫,水聲淘淘,奏響了蘇州古典園林中惟一的人工“園林音樂”。為了獲得“樅金戛玉,水樂瑯然”的藝術享受,我國古典園林中十分注重因地借聲來豐富園景,不借絲竹管弦之聲,而從水中引出音樂,用清幽的自然聲響包容靜悟的人生哲理,從而創造最清高的山水之音。這里不同的是園主用人工制造瀑布。據亭中屏刻《飛瀑亭記》,因園主人久客海上,建此亭,聽到晝夜不停的瀑布聲音,如聞濤聲,寓聞聲不忘航海景象和居安思危之意。在創造的園林山水音樂中寓之以德,通過聽濤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這正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設景的傳統主題。
    按:飛瀑亭中有四塊屏風,正面上刻有《飛瀑亭記》,下面有“杏林春燕”、“荷凈納涼”、“東籬佳色”、“山家清供”雕刻圖案。




問梅閣匾額:

問  梅  閣


    譯意:馬祖道一大師問大梅法常之閣
    簡析:閣前種有梅樹,原亦有古梅名“臥龍”,維則有詩曰:“林下禪關盡日開,放人來看‘臥龍’梅。山童莫厭門庭鬧,不是愛閑人不來。”用的是禪宗公案故事,即指馬祖問梅、贊“梅子熟了”這則禪宗公案故事。元危素《師子林記》:“今有指柏之軒、問梅之閣,蓋取
馬祖、趙州機緣以示其采學。”《五燈會元》卷三載,馬祖道一禪師的弟子法常,初參馬祖道一時,聽到馬祖說“即心即佛”,當即大悟,于是便到大梅山去作主持,后稱大梅法常禪師。馬祖聽說大梅法常住山后,想了解他領悟的程度,便派一名弟子去問大梅法常,曰:“你住此山,究竟于馬祖大師處領悟到什么?”法常說:“馬祖大師教我即心即佛。”那弟子說:“馬祖大師近日來佛法有變,又說‘非心非佛’。”法常說:“這老漢經常迷惑人,不知要到何日。他說他的‘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法常從明心見性、我即是佛的禪悟中,由自心自性這一核心出發,已經獲得了自我的精神覺醒,領悟到人生的宇宙的永恒真理,已經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本性,自足、寧靜,能打破偶像與觀念的束縛,不受外在世界人事、物境的牽累。所以當那弟子回寺院告訴馬祖道一時,馬祖道一禪師贊許地對眾弟子說:“大眾,梅子熟了!”即謂大梅法常對“非心非佛”和“即心即佛”不二之理已經了悟。

  問梅閣橫額:

綺窗春訊


    譯意:鏤花的窗戶外春梅初放,傳來了春的訊息。
    作者:款署“甲子春日朱修爵”。
    簡析:取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句詩意。梅花為“歲寒三友”之一,生性耐寒,冬末即開花。“一樹獨先天下春”,向被人們作為春天的信使,表現出一種內在的精神美。宋陳亮《梅花》詩云:“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訊息,不怕雪埋藏。”
元王冕《白梅》詩詠日:“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梅花正是以自己的清香,給人間帶來美好的春天的。看著閣前的數株梅花,閣內雕刻成梅花形的窗紋、器具、地面以及取材于梅花的屏上書畫,游人仿佛置身于梅花叢中,似乎也感受到了百花似錦的春的氣息。
   
  問梅閣對聯:
   

高隱成圖,息壤偕盟馬文壁

                                                名園涉趣,清詩重和蔣心余                     

    譯意:高尚的隱士繪成獅子林圖,與名畫家馬文壁信誓盟約;每日漫步在這吳下名園,自成樂趣,可以用清淡高雅的詩句重新和蔣心余的詩句了。
    作者:費樹蔚(1883—1935)撰,蘇壽成書。費氏號韋齋,吳江同里人,曾官河南州牧,袁世凱時任肅政使,后歸隱桃花塢,善詩詞,有《西齋詩稿》。
    簡析:聯語有跋,云:“潤生先生屬題獅子林,兩語均用君家故事。”聯語上句可能是以倪云林等元代畫家繪畫構園往事,來借指園主貝潤生延請名畫家參與修園本事。馬文壁,為元末明初畫家馬琬,此應借指貝氏所請之畫家。息壤,本指神話傳說中一種能自生長、永不減耗的土壤,此借指修園所用土石。民國七年(1918)秋,園歸貝潤生,貝氏花了九年時間,耗資七、八十萬銀元進行改建,峰石依舊,摻揉了西洋手法重新建筑亭榭廳堂,向池西擴大園址,掘池積土而堆成西部土山,并以東部為宗祠。聯語下句言園主在名園的賞心樂事:和東晉陶淵明那樣,謝絕與官場交往,心情恬靜安適,每天在庭園里漫步,悠然自得,或以恬淡沖和的詩歌和蔣心余唱和。蔣心余,即清文學戲曲家蔣士銓,他的詩同袁枚、趙翼并稱“乾隆三大家”。聯語皆為本事本色,對偶工穩。




雙香仙館匾額:  

雙香仙館


    譯意:梅蓮并香的館所。
    簡析:這里館中有梅,館外有荷,梅花和蓮花構成主要景色畫面。額以梅蓮之香名之,乃以虛景名館。“梅花優以香”,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也仍“香如故”,“香“象征著一種崇高永生的精神;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香遠益清,資質高潔,清香象征著純潔。梅蓮雙香
確能給人以心靈的熏染和凈化,從而獲得崇高純潔的美的享受。




扇亭額:

扇    亭


    作者:款署“乙丑仲夏劉惜閣”。
    簡析:此地是長廊的轉彎處,亭形如一把打開的折扇,其中的窗框、石桌都為扇形,故以象形稱之。

扇亭竹聯:   

相逢柳色還青眼

坐聽松聲起碧濤


    譯意:看到嫩綠色的柳色還以喜愛的眼光,聽著風吹松林的聲音,看著松枝翻動起伏掀起碧綠的波濤。   
    作者:清俞樾書。
    簡析:寫景聯。上聯寓有玄學色彩。嫩綠的柳色,秀潤可愛,這是自然界的美麗色彩,人和柳色相逢,投之以“青眼”,如逢故交摯友,將柳色賦予了人的感情。實際上表現了人對自然的親近,玄學家把它看作是實現自由、超脫的生活理想的一個重要方面。下聯詠聆聽自然音響獲得美感。在欣賞大自然中,植物發出的天籟之聲,令人神清氣爽。聆聽松濤的清響,尤為快人。“風音而送聲”是松樹的一個顯著特征,“有風傳雅韻”,“梢聳振寒聲”,這是自然音樂。扇亭處于曲尺形的兩廊之間,東北為水池,湖中有小島,可見柳色送碧;亭東南壁的扇面形漏窗有松鶴圖案,松聲碧濤僅從想像中獲得。聯語所詠之景虛實相間,只有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方能領略其中之奧妙。“青眼”,指眼睛色青,其旁色白。正視則見青眼,側視則見白處。晉阮籍不拘禮教,見凡俗之人,對之白眼,遇知音者則正視,眼珠在中間,即對以青眼,表示對人友善或喜愛,后因謂對人重視日“青眼”或“青睞”。




文天祥詩碑亭亭額:

正氣凜然


作者:款署“癸丑中秋喻蘅”。
簡析:亭額是對文天祥民族氣節的高度頌揚。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吉水人,官至南宋右相,封信國公。南宋德禱二(1276)年,文受命赴蒙古兵營談判,被扣留。后俟機在鎮江逃歸。從海路到溫州居留一月,后去福建堅持抗戰。祥興二年(1279年)戰敗被俘,英勇就義。碑上刻有文天祥狂草手跡《梅花詩》一首:“靜虛群動息,身雅一心清;春色憑誰記,梅花插座瓶。”是文天祥身陷囹圄時,寄梅詠懷,體現了潔身自守的節操。天祥書作清疏挺竦,俊秀開張,筆筆有法,十分精妙,使人心目爽然,凡見者,“懷其忠義而更愛之”(清吳其貞《書畫記》)。




修竹館匾額:

修  竹  閣


   作者:款署“乙丑初夏包謙六篆,時年八十”。
  譯意:庭列修竹之閣。
   簡析:舊時獅子林以竹子為主,“室不滿二十楹,而挺然修竹則幾數萬個”,造成“密竹鳥啼邃清池,云影閑名雪爐煙”、“萬竿綠玉繞禪房”之景。《洛陽伽藍記》載:“永明寺房,連亙一千余間,庭列修竹,檐拂高松。”修竹乃營造佛禪氛圍的植物,唐崔峒《題崇福寺
禪院》:“清磬度山翠,閑云來竹房。”柳宗元也有“道人庭宇凈,苔色連深竹”之句(《晨詣超師院讀禪經》)。今閣旁仍有叢竹搖曳,舊時風貌依稀可見。修竹形象又雅潔不俗,令人喜愛。

  修竹閣對聯:

獨倚修竹相期誰來

閑看浮云所思不遠


    譯意:獨自倚著修竹與誰相約在何時呢?悠閑地看著天上的浮云,所想的并不遙遠。
    作者:款署“滬上王西野撰,南通包謙六書,乙丑初夏”。王西野,江陰人,蘇州美專早期畢業生,光華大學文學士。兼擅書詩畫,善撰對聯。著有《霜桐野屋詩存》、《霜桐野屋書畫》。
    簡析:出句“獨倚修竹”,引起思念,似乎與唐時“竹報平安”的典故有關,思念家人的平安家書?思念友人、戀人?宋姜夔《暗香》:“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竹。”“閑看浮云”又頗有點悠閑感、自由感。“所思不遠”,思什么?頗費猜想,頗耐咀嚼。




立雪堂匾額:

立 雪

    譯意:佇立雪中,求法至誠。
    簡析:藏典額。這里原是寺里和尚傳法之所,因取佛家故事為名。《景德傳燈錄》載:禪宗二祖慧可初次參見菩提達摩(中國佛教禪宗創始人),夜間適逢雨雪交加。但他求師心切,不為所動,恭候不懈。至天明,積雪已沒及膝蓋。菩提達摩見其求道誠篤,終于收他為弟子,授與《楞枷經》四卷。又傳慧可自斷手臂,終于感動了達摩,于是上前問他:“你究竟想求什么?”答:“弟子心未安,請大師為我安心。”曰:“請把你的心帶來,我就能為你安心。”慧可陷入沉思,良久日:“我雖盡力尋思,但這心實在是難以捉摸。”達摩見其已開悟,便點醒說:“我已為你安心了!”唐方干有“繼后傳衣缽,還須立雪中”(《贈江有僧》)詩句,即取其意。

  立雪堂對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風是故人


    譯意:蒼松翠竹是真正的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交老友。
    作者:款署“乙丑春日重書明代唐解元舊聯京兆鄧云鄉”,唐解元即明代的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晚年號六如居士。蘇州人。29歲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旋于會試時以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善畫山水,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兼善書法,能詩文,自稱“江南第一才子”。
    簡析:抒情寫志聯。唐元結《丐論》:“古人鄉無君子,則與云山為友;里無君子,則與松竹為友;座無君子,則與琴酒為友。”辛棄疾《鷓鴣天.博山寺作》中有“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句,皆與此聯同一意趣。與蒼松翠竹為侶,明月清風為友,以表示自己瀟灑清高,孤芳自賞,不同流俗,體現了封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蒼松層疊盤郁,道勁剛毅,翠竹清秀瀟灑、虛心有節,人們欣賞這些植物的自然美,進而賦予它社會內涵,把心靈和人格投射、融會到這些自然物中去,凝聚為藝術形象,藉以詠志抒情。明月清風代表自然景色,人和大自然不分彼此,融合相得,也就忘卻俗情,超脫塵累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国产日韩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a在线看| 韩国三级丰满少妇高潮|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69影院一|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午夜理理伦电影a片无码| 亚洲成熟女人av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玩弄人妻少妇老师美妇厨房|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美女| 99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出奶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app|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久久日本片精品aaaaa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 免费人成在线视频无码| 免费无码成人av电影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男人吃奶摸下挵进去好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亚洲香蕉线播放αv38|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欧洲国产在线精品手机版|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精品中文原创av巨作首播| 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可以下载| 国产免费视频青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