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慢乙肝患者為“大三陽”實現“雙達標”即可停藥,但依從性差仍是治療中的難題 本報訊(記者涂端玉)“慢性乙肝治 療雖然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但并不意味所有患者都需要吃上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的藥。終身服用抗病毒藥物對大多數患者沒有必要,也不現實。”中山大學附屬 第三醫院高志良教授在日前召開的乙肝患者教育項目“希望家園”總結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超過六成慢性乙肝患者屬于e抗原陽性的慢乙肝,即通常所說的“大三 陽”,他們的治療目標是實現“雙達標”。 “大三陽”實現“雙達標”可停藥 有調查顯示,正在接受乙肝治療的患者,近25%只能接受為期一年的治療。長時間用藥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患者擔心的耐藥、藥物不良反應、長期經濟負擔等,并且由此給患者以及家人造成的沉重的心理負擔。 高志良指出,“大三陽”患者治療后如果實現“雙達標”,即乙肝病毒DNA檢測不到,同時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停藥,停藥后病毒可受到持續抑制,病情也不易發生反復。 “在目前上市的口服類抗病毒藥物中,有的藥物在實現‘雙達標’上有不錯表現,可幫助乙肝患者盡早實現有限療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謝青教授介 紹,一項由2499位乙肝患者參與,針對亞洲的研究結果顯示:“大三陽”患者服用某類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兩年后,77%的患者乙肝病毒DNA檢測不到,高 達47%的患者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患者實現了“雙達標”,再經鞏固治療后有機會獲得停藥。 減少肝癌肝硬化是治療頭等事 專家介紹,我國現有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約9300萬,其中慢乙肝患者約2000萬。在慢乙肝患者中,部分可發展為肝硬化,而每年3%~6%的肝硬化患者會發生原發性肝癌,即使肝硬化本身,也足以導致肝功能衰竭、門靜脈高壓癥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 “所以,切斷從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的鏈條,是乙肝治療的頭等大事。縱觀世界各國乙肝治療指南,都將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減少肝纖維化,減少肝 硬化、肝癌的發生等作為慢性乙肝治療的目標。”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竇曉光教授介紹,大量臨床實踐和臨床實驗均已證實,科學、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有 效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控制肝臟炎癥,進而阻止和逆轉肝纖維化的進展,最終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 但也由于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征戰漫漫,所以患者的依從性顯得至關重要,不少人可能中途放棄。有研究顯示,40%的患者療效欠佳是由于依從性不高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