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布衫羅漢功
第一段 準備姿勢:身體站立。兩腳并攏,兩拳提起,以拳面緊頂腰際。拳心向上,兩肘與身體平行。
運氣要領:呼氣時腳跟提起,用口盡力呼氣;用鼻微吸氣時腳跟下落。(七次)
一、抱球式
兩拳于腰際,左腳向左分開成馬步,口吸氣時兩拳變成抱球式,向前推出。鼻呼氣時兩掌下壓、收至腰部。由掌變拳。(五次)
二、羅漢抱佛式
左腳靠攏右腳,低樁。口吸氣時兩拳變掌,兩臂分別由左、右向前伸抱,兩掌相對。鼻呼氣兩掌變拳、壓至腹部。(五次)
三、含蓄萬機式
左腳向左分開成左三體式,兩掌向左側前伸成封閉手。口吸氣時兩掌向右后環繞至胸前,鼻呼氣時兩掌向前推出成封閉手。(五次)爾后反向五次。
四、老和尚爬山式
左腳靠攏右腳,兩拳于腰際,高樁。口吸氣時兩腳跟提起,兩拳變掌,兩臂由兩側向前上方(45度角)伸抱合掌;鼻呼氣時腳跟下落,兩掌變拳壓至小腹關元穴。(五次)
五、獻花式
左腳向左分開與肩同寬,兩拳于腰際。口吸氣時兩拳變掌在胸前交叉(左掌在外), 向兩側推出,成一字形,立掌;爾后由兩側上舉,掌心相對,內勾下沉,經耳、肋至胯翼側,掌心向外,兩腳微跳,氣往下沉,鼻呼氣時兩掌變拳收至于腰際。(三次)
六、收式
吸氣時兩手分別由左右兩側成扇形上舉并合攏經頭頂后交叉于胸前,呼氣時兩臂下壓,右腳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七、吞津(七次)
八、拍打(見后)
第二段
準備姿勢:(同第一段)
一、行地無還式
左腳向左分開成馬步,兩掌交叉(左掌在外),口吸氣時兩掌向左后方環繞肋部,鼻呼氣時兩手變掌交叉(右拳在內)向外推出,三次。
二、僧侶上山式
右弓步。兩臂伸直,兩掌背貼于右膝兩側。
l、口吸氣,向后轉體成左虛步。
2、鼻吸氣。兩掌變拳提至胸前。
3、口吸氣,兩拳內翻,拳心向下,下移至小腹兩側。
4、鼻吸氣,兩拳外翻,拳心向上,提于腰際。
5、右腳向前躍步,左腳再上一步向右轉體成右弓步 。三次。
三、獻花式。同第一段一樣,三次。
四、僧侶上山式。與(二)僧侶上山要領相同、動作相反,三次。
五、獻花式。同(三)中一樣,五次。
六、氣歸丹田
動作:兩拳變掌,掌背相對、由腹部經胸部向斜上方環繞、兩掌內翻,掌心相對,爾后,兩掌外翻。掌背相對于腹前。1、鼻呼氣,動作。2、口吸氣時手不動。右弓步中吸氣。成右虛步,鼻呼氣,五次。爾后反向五次。
七、收式
身體右轉,高樁。1、口吸氣、 兩臂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前,兩臂左右全開立掌,掌心向前。2、鼻呼氣。左右掌下壓,左腳靠攏右腳成站立姿勢。
八、吞津。七次。
九、拍打。拍脅,呼吸一次拍打二次;拍胸,呼吸一次拍打二次。
第三段
準備:同一段
一、青龍探海式
l.左腳向左分開成站立姿勢,兩拳于腰部,口吸氣 ,右拳變掌前下方伸出,外纏變拳。
2、鼻呼氣。右手收至腰際。左手同右手要領。三次。二、白鶴展翅式。馬步兩拳掌,掌心向上。
l、口呼氣。兩掌由腰部伸出,內翻向左右平伸。
2、鼻呼氣。兩掌外纏變拳收于腰際。五次。
三、丹鳳朝陽式
馬步,右臂向右側上方伸直,手背向前,掌指尖與眼同高、左臂彎屈,左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內、掌尖向下。
l、呼氣,左手由下向左側上方伸出,臂直。右掌外翻,掌心向前,向下環繞,手掌內翻,掌心向內,置于胸前。
2、動作停時用鼻呼氣。左右各五次。
四、金剛運錘式
口呼氣,兩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鼻呼氣兩手握拳。
1、口吸氣。
2、鼻呼氣,右拳下壓到腹前。3、口吸氣。
4、鼻呼氣,兩小臂交錯,左拳下壓至腹前,右拳上勾至領同高,拳心向內。爾后,左右拳上下各一次。
5、吸氣
6、呼氣,左拳運至右拳處,兩拳內翻平齊。拳心向下。
五、收式
1、口吸氣,兩拳伸開。
2、鼻呼氣,握拳壓至腹前,左腳靠攏右腳,成站立姿勢。
六、吞津。七次
七、拍打。拍肋,呼吸一次拍三拳;拍腹,呼吸一次拍二次;拍胸,呼吸一次拍三拳。
第四段
準備:身體站立,兩腳并攏(或稍分開)兩拳提起,拳面緊頂腰際,拳心向上,兩肘與身體保持平衡。1、呼氣,腳跟提起,有力拔千鈞之勢,用口盡力深呼再閉氣。2、吸氣,腳跟實實放下,有重錘落地之感,用鼻盡力吸氣。這樣反復5—7次。
一、 撥云見日式
兩拳自然收于腰際,兩腳向右分開成馬步。1、口呼氣,兩拳變掌交叉(左上右下),往前推出并左右分開與身體平齊后,兩掌內翻猛抓變拳,閉氣。2、鼻吸氣。開始將拳緩緩收回腰際,馬步不變。
二、 翻江倒海式
接上面動作。1、口呼氣,右腳向前半步變左仆步。兩拳變掌交叉上伸頭頂,爾后交叉掌平齊呈左弓步,交叉掌呈平滑曲線運動至前額,開始入靜,閉氣。2、鼻吸氣,姿勢不動,氣流緩緩吐出(呼吸兩動時間相同)。
第四段訓練程序:
撥云見日5次——翻江倒海3次——翻江倒海向反方向變推步,回到原位。
三、收式(略)
四、拍打
強調加入拍打次數,減少呼吸次數。起初拍肋,拍胸,呼吸一次打三次,拍腹6拳。
第五段
準備(同上)
一、推山倒海式
兩拳置于腰際。兩腿成馬步(強調馬步的堅固性)。
l、 口呼氣,下肢不動,上肢兩拳變掌盡力向正前方推出,閉氣。
2、鼻吸氣,雙掌用力回收,置于腰際變拳、下肢不動(6次)。
二、混水摸魚式。接上動馬步基礎上。
l、口呼氣,兩拳變交叉(左上右下掌心向下)向正前推出。爾后分開、直到與身體平齊再收回腰際向前下推出。爾后分開到兩邊腳腕外,兩掌猛抓變拳,閉氣。
2、鼻吸氣,兩拳由兩腳腕外收回腰際(兩動作所用時間相同)馬步不變,反復6次。
三、海底撈月式。接上動馬步基礎上。
1、口呼氣,兩拳變掌由腰際(掌心向上)平起推出,至極點,再斜插向口,與面部平行(約10公分),爾后兩掌內翻向襠前插去。繼而兩掌變拳成弧形向前胸壓去(但不貼近),并發出低沉的叫喊。再使兩肘分開向后壓去,發出較高的叫喊,閉氣。
2、鼻吸氣,兩拳收于腰際(兩動作所用時間相同)反復(6次)。
四、吞津(4—6次)
五、拍打。拍肋6拳;拍腹6拳;拍胸3拳;先左后右。
拍打動作
1、拍肋。左腳向左分開成馬步、左拳置于頭上,右拳置于腰際。(1)右拳向右側引臂,口吸氣。(2)揮右拳拍打左肋、鼻呼氣。左拳按右拳要領拍打右胸。
2、拍腹。左腳向左分開與肩同寬,兩拳于腰際。(1)口吸氣,兩拳變掌,掌背相對由腹前外翻前伸、掌心向上,內翻握拳下壓,向身體兩側引臂。(2)揮手拍腹,鼻呼氣。六次。
3、拍胸(心窩)。左腳分開成馬步。
(1)左拳于腰際。右拳由右胸前向右下引臂。中吸氣。(2)右拳向左胸拍打、鼻呼氣,左拳按右拳要領拍打右胸,鼻呼氣。
4、拍腿、背。兩腳并攏,兩腿挺直,上體前屈,兩拳由前方從上向下拍打兩腿,再由兩腿外側從下至上拍打至背部。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