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難病奇治 朱進忠【六】

 天宇嬌子 2012-05-12

 小小網易博客 

3.胃脘疼痛,反復出現休克
朱××,女,48歲。
8年前,在長期生氣、飲酒之后,發現胃脘疼痛,其后日漸加重,某院診為潰瘍病、胃炎。開始應用西藥治療疼痛有所減輕,但兩個月以后疼痛突然加重。住院治療半年多,不但疼痛沒有減輕,反而日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出院后,改請中醫以黃芪建中湯加減方治療。開始時疼痛有所減輕,1個月后,疼痛又日漸加劇,乃住某院進行治療,診斷為潰瘍病、慢性胃炎、胃下垂,中、西藥治療仍無明顯效果。近5年多來,不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日漸嚴重,而且月經日漸不調,或為月經量多,或為淋漓不斷1~2個月不止,或時見衄血、紫斑,并見脾臟腫大,貧血,腹痛,血色素有時下降至5克%,醫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在治療的過程中,除輸血可以減輕癥狀外,采用其它任何治療藥物都經常發生蕁麻疹、腹痛或發熱。3年前,因生氣突然發現休克,經某院搶救才脫離危險,其后每2~3個月就發作1次,尤其是最近半年多以來,病情更為嚴重,除持續不斷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鼻衄、崩漏、紫癜之外,幾乎1周發生1次休克。冷汗出,額面突然更加蒼白,四肢厥冷,血壓下降至40/30毫米汞柱,神志昏迷,脈微欲絕。一周之前,經過搶救剛剛脫離危險,昨日又發生休克,經搶救之后,神志仍然不清,細審其證,面色萎黃,瘦削,神志不清,四肢蹶冷,鼻尖、下頜亦冷,舌質淡暗,舌苦薄白,血壓60/30毫米汞柱,脈微欲絕。再詢其每次發生疾病時的情況,家屬告曰:每次發生休克都有預感,先有脘腹疼痛,繼而逆氣上沖,沖至心胸即突然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大出,血壓急速下降,昏迷不醒。綜合脈證,反復思考,診為氣血陰陽大衰,心脾不足,木邪來乘。為擬大補氣血陰陽,健脾抑木降沖。十四味建中湯加減。處方:
黃芪15克 肉桂10克 人參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 當歸10克 川芎10克 熟地10克 白芍10克麥冬10克 半夏10克 附子10克 干姜3克 大棗5個肉蓯蓉15克
服藥1劑之后,神志轉清;服5劑之后,精神、食欲均好轉,腹痛減輕。繼服20劑之后,精神、食欲大增,腹痛減輕70%以上,已能下床走動,又服40劑,脘腹疼痛消失,食欲正常,月經2個月未至,此次月經之后量亦不多。后囑其按原方加鹿茸3克為丸,緩緩服用1年,諸證消失而愈。
某醫問,黃芪建中湯與十四味建中湯均為補氣養血,健脾抑木之方,然其效果不同,其故何也?答曰:藥物輕重不同耳。又十四味建中湯除去具有補氣養血,健脾抑木之功外,并具有附子、干姜,甘草之四逆湯,人參、白術、干姜、甘草、附子、肉桂之附桂理中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之四君子湯,所以還具有回陽救急,溫中散寒、益氣健脾之功。因此陽虛寒甚兼有水飲者,宜用之。
4.胃痛耳聾并見
邢××,男,61歲。
慢性胃炎,潰瘍病10年多,耳聾7年多,曾反復住院治療,一直無明顯效果。近1年多以來,胃脘疼痛日漸加重,每次飯前均疼痛發作,疼痛發作時,吃1~2塊餅干可以稍事緩解,但吃3、4塊餅干以后反而脹痛加劇。有時稍稍吃點飯疼痛可以緩解,多吃反而使脹痛加劇。當疼痛嚴重時兩耳脹悶更加嚴重,或者完全聽不見,當脹痛稍微減輕時,兩耳脹悶發聾的現象亦有所減輕。細審其證,除以上諸證外,按其胃脘有明顯的壓痛,并時見心煩易怒,頭暈頭痛,舌苔黃白,脈弦緊而數。綜合脈證,診為肝胃不和,寒積不化。治擬舒肝和胃,溫中導滯。小柴胡湯合小承氣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黨參10克 黃芩10克 干姜3克甘草10克大棗5枚枳實10克 厚樸10克 大黃3克
服藥3劑后,胃脘疼痛消失,食欲增加,耳聾減輕。其后改為每周2劑,服藥1個月,不但胃脘疼痛消失,而且耳聾亦基本恢復正常。
某醫問:前醫曾用溫中導滯之法治之而不愈者何也?答曰:肝胃不和,寒滯不化者,不予舒肝,但予導滯攻下,寒積雖可除,而肝氣不舒仍不愈,故其效不著也。
(六)食道疼痛,吞咽不利
武××,男,30歲。
吞咽困難,食道疼痛,反復不愈,已二年多。某院診為食道炎。先以多種抗菌素治療半年多無效,后又配合中藥清熱解毒,養陰清熱等方治療1年多仍無效。特別是近3個月來,疼痛尤為嚴重。不吃東西時僅僅隱隱作痛,吃東西時,則灼痛難忍,有時咽唾液亦感疼痛。細審其證,面色晃白無華,呈痛苦憂郁之狀,失眠心煩,頭暈頭痛,胸及食道均痛,夜間口干,舌苔白,脈虛弦滑。綜合脈證,反復思考:診為氣陰俱虛為本,氣滯血瘀、痰濕不化為標。治擬補氣養陰以培本,舒肝理氣、活血化痰以治標。加味一貫煎加減,處方:
黨參30克 麥冬15克 生地30克 蒼術15克 白術10克青皮10克 陳皮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術10克 薄荷3克夜交藤30克
服藥4劑后,食道及胸部疼痛明顯好轉,頭暈頭痛、失眠心煩亦有所改善,繼以上方服藥1個月,諸證全部消失。
某醫問,前以養陰之劑為何不效?答曰:氣虛未補,肝氣未舒,淤血未活所致也。
(七)納呆
胡××,女,26歲。
因家庭不和吃安定200片進行自殺,經搶救脫離危險后,1個多月來一直食欲不振,心煩失眠,有時惡心,某醫予肝泰樂、三酶合劑和中藥健脾和胃之劑治之不效。細審其證,除以上諸證外,舌苔黃白,脈弦細而澀。綜合脈證,診為肝郁氣滯,寒熱錯雜之證,治擬舒肝理氣。小柴胡湯加味。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6枚桂枝10克 茯苓10克
服藥3劑后,諸證消失而愈。
(八)婦科手術后腹脹難忍,矢氣不能
高××,女,45歲。
子宮全切術之后,2日多宋腹脹腹痛,矢氣不能,痛苦難忍。醫予中、西藥治之,不效。恰遇我前往探視,醫云:朱老,請你辯證治療一下。云:婦科手術傷及沖任,沖任脈者,隸屬于肝脈,可先針太沖、公孫二穴,一者治肝,一者調脾。于是一寸毫針4支,各刺入5、8分深,留針2分鐘后,腹脹稍減;5分鐘后,腹脹消退大半;留針半小時后,腹脹消退約90%左右;留針40鐘后,起針。次日往視,腹脹昨夜已消失。
其后,又曾遇數例腹部手術后腹脹需要進行肛管排氣者,經針三陰交、太沖、公孫,均不久即愈。
(九)燒心泛酸,手足頭不斷動搖
雷××,男,66歲。
燒心泛酸,疲乏無力5~6年,四年前因文化革命冤案被平反,在心情上既特別高興,又非常生氣。其后不久,發現頭部經常不由自主的搖動,不久又發現經常呶嘴、眨眼、吐舌、擠眉、手足亂動,走路、用手握物時均因軀干、四肢不由自主地、不斷地伸直、扭轉、屈曲而異常困難,近1年多來,不但以上癥狀更加嚴重,而且發現說話、咀嚼、吞咽也日漸困難,為此,曾在某院住院治療1年多,診為舞蹈病。先用西藥治療1年不效,后又配合中藥平肝熄風藥治療3個多月,不但無明顯效果,反而日甚1日。細審其證,除上述者外,察其以上動作往往在想要拿東西或想邁步走路時加劇,生氣后亦加劇,但入睡后一切不由自主的動作消失,并見失眠心煩,急躁易怒,頭暈乏力,燒心泛酸,舌苔白,脈弦緊。綜合脈證,診為肝郁氣結,痰濕內郁,郁而化風。治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 黨參10克 黃芩10克 干姜3克甘草10克 大棗5個桂枝15克 茯苓15克 大黃3克 龍骨15克牡蠣15克
服藥6劑后,不由自主地亂動較前稍有減少,其他癥狀同前,但繼續服用上藥達70余劑,癥狀不再改善,而且燒心泛酸日趨嚴重。再審其脈證,舌苔薄白,脈右弦左緩。綜合脈證,反復思考:此病先有脾虛后有肝風,即肝風動搖之象發生于脾虛之后,風在腫虛之后生者與慢脾風之意同,慢脾風諸家均認為應治脾抑木。本證既有脾胃虛寒,又有血虛風動,故治宜健脾補中,益氣養血,佐以熄風解痙。十四味建中湯加昧。處方:
黃芪300克 當歸200克 川芎200克 生地200克白芍200克 肉桂200克 黨參200克 白術200克 茯苓200克甘草200克 附子200克 麥冬200克 半夏200克 肉蓯蓉300克 生姜200克 大棗150枚蜈蚣100條全蝎50克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1日3次,1次2丸。
服藥3個多月后來治,云:手足、軀干等不由自主的動作較前明顯減少,坐椅子、沙發上時已不亂動,讓其取東西時已能較快的拿起,讓其走路時,在走出十幾步遠時可以不出現扭屈狀的動作,走路的速度亦較前增快。說話較前靈活,吞咽較前為利。繼以上方為丸,服藥達1年余,后果愈。
某醫驚其效果之佳,又嘆丸藥太緩,問曰:為河不用湯而用丸劑?答曰:本病病程甚久,正氣衰而邪氣實,若用湯劑大補恐正末復而邪反實,若予大劑祛邪必邪末除而正反傷。丸藥雖較湯劑為緩,但補不助邪,攻不傷正,至正氣緩緩恢復之后,風邪自然消退。此種治法類似于兵法上的蠶食術,亦即景岳等補正則邪自除意。
(十)觸摸任何部位時均頻發呃逆、噯氣
靳××,男,成。
噯氣、呃逆頻繁發作7~8年,尤其是近五六年來,發作更為頻繁,發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尤為特殊的是呃逆噯氣停止的時候,別人觸摸他的任何部位時即立刻出現頻繁的噯氣,噯氣7~8次后,緊接著發出接連不斷的呃逆聲。每次發作約1~2分鐘即自然停止,停止后若再觸摸其任何部位,就又連續噯氣、呃逆1~2分鐘。為此曾在數個醫院反復住院檢查治療,始終沒有得出確切的診斷。除西藥外,僅服中藥旋復代赭、丁香柿蒂、橘皮竹茹等湯加減方即達上千劑,但始終沒有明顯效果,細察其證,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見消瘦乏力,面色晃白,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脈虛大而弦。綜合脈證,診為氣陰俱虛為本,氣滯血淤、脾虛濕盛為標。為擬補氣養陰以培本,理氣活血、燥濕健脾以治標。加味一貫煎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術10克 薄荷3克 黨參30克麥冬12克 生地30克 蒼術15克 白術10克 青皮10克 陳皮10克夜交藤30克
服藥4劑之后,食欲好轉,精神增加,噯氣、呃逆如前,又繼服20劑,噯氣、呃逆驟然停止,雖觸摸任何部位也不發生噯氣、呃逆,又繼服20劑而愈。
某醫問:呃逆、噯氣乃肺胃之氣上逆所為,故多用降氣藥治之,而此癥用降氣之藥不效,用理氣之藥反效者,何也?答曰:觸摸任何部位均噯氣、呃逆,此乃肝胃之氣欲伸而不能之象耳。欲伸其陽而不伸者乃氣虛兼郁之故,氣虛者不補其氣則伸之不能;氣郁者不舒其氣則伸之不可,故必須補、舒并用。噯氣、呃逆有逆和郁兩類。郁者但降不升則氣逆反作;逆者,但舒而不降則逆者更逆,故必須注意疏肝郁,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內科疑難疾病與肝、肺的關系及治驗實例
(一)咳嗽
1.咳嗽遺尿

蘇××,女,36歲。
素有糖尿病,近1年來又患咳嗽。某院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先以西藥治療達半年無效,后又以中藥川貝精、青果丸、消咳喘、川貝枇杷糖漿、竹瀝水及止咳化痰湯劑數十付仍無效。細察其證,除咳嗽之外,并見頭暈心煩,胸滿背困,咳而遺尿,舌苔薄白,脈虛弦滑。綜合脈證,診為氣陰俱虛為本,痰郁氣結,郁而化火為標。為擬補氣養陰以培本,舒肝理氣、化痰清熱以治標。咳嗽遺尿方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半夏10克 陳皮10克青皮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麥冬10克 五味子10克簿荷3克
眼藥4劑后,咳止而愈。
某醫問:前用化痰之品為何不愈?答曰:素有氣陰兩虛耳。又問:為何我前用生脈散加化痰之品無效,而老師用咳嗽遺尿方而取功?答曰;生脈散加化痰之品主治在肺,咳嗽遺尿方主治在肝耳。肝者,木也,木火上凌肺金,肺氣不得肅降,故不治肝而治肺則不愈也。
2.早晨咳嗽,少痰
邢××,男,成。
咳嗽1年多,先經西藥治療無效,后又用中藥止咳化痰等治療亦無效。細詢其咳嗽尤甚于早晨,咳痰不多,口苦口干,并時見煩躁易怒,大便干燥,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綜合脈癥,反復思考,此乃肝火爍肺,肺失肅降所致,治擬清肝瀉火。瀉青丸加減。處方:
當歸10克 川芎10克大黃4克 梔子10克 羌活6克 防風6克 青黛4克
服藥2劑后,咳嗽即減近60%,又繼服2劑而愈。
某醫問:咳嗽本屬于肺,為何治肺不效,而治肝反愈也?答曰:早晨乃肝膽主時也,肝膽相火旺盛,火灼肺金,故應時而作,所以治肝瀉火而咳自止。
(二)哮喘
1.哮喘持續數年不止,胸中窒塞
潘××,女,48歲。
哮喘時輕時重十幾年,近3年來,因工作不順利,家中又2次被盜竊,病情日漸加重,曾先后住院2年多。先用抗菌素、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氨茶堿、喘定等治療不效,后又配合中藥宣肺定喘化痰和補腎之劑200多劑,有時不效,有時加重。經常晝夜不能平臥,即使特別困乏時也只能端坐扶枕而秘睡片刻。近3個月來,又因肺炎而病情更加嚴重,除嚴重的呼吸困難外,并見寒熱,惡心嘔吐,心煩心悸,胸中憋悶如窒塞感。經查心電圖發觀有左束枝傳導阻滯。某院以青霉素、鏈霉素等治療7天后,寒熱已經消失,但頭暈耳鳴,惡心嘔吐更加嚴重,并發現四肢麻木,不敢抬頭,不敢睜眼。為此,不得已而停用西藥,改為單純中藥治療。細審其癥,咳喘氣短,說話、呼吸、吃飯均因呼吸困難而難連續,口唇微見紫紺,胸滿胸痛,心煩心悸,惡心嘔吐,頭暈不敢睜眼,不敢抬頭,欲平臥休息,又因喘而難于平臥,食欲不振,手足憋脹麻木,舌苔黃厚而膩,脈沉。此外,又發現其時時煩躁想哭。綜合脈證,又結合前醫諸方之藥效進行考慮;診為肝肺氣郁,痰濕不化,肺氣失降。為擬舒肝化痰,宣肺降氣,柴胡枳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枳殼10克 半夏10克 陳皮10克青皮10克 蘇葉6克 郁金10克 瓜蔞15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服藥6劑后,不但胸滿心煩好轉,而且咳喘、頭暈、納呆、惡心亦稍減輕。繼服20劑后,以上諸癥均明顯好轉,食欲增加,舌苔白,脈虛弦滑,綜合脈癥,此脈由沉而轉虛弦滑,乃氣郁稍解,而正氣不足耳。治擬扶正祛邪同施。奔豚、湯加味。處方:
川芎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麥冬10克 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 半夏10克 陳皮10克 青皮10克 絲瓜絡10克黃芩6克
服藥20劑后,喘咳基本停止,頭暈、胸滿、惡心等亦大部消失,乃以補陰益氣、舒肝化痰之方為丸,緩緩服用兩年,愈。
2.哮喘持續不止3個多月,予治喘法反甚
高××、女、38歲。
數年來因工作成績突出經常受到上級表揚,并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提職后經常受到一些職工的冷嘲熱諷,使思想上很不愉快。特別是近3個月來,有些愛鬧事的人經常故意脫崗,使工作很難開展。為此,不得不處處帶頭工作。有一次在特別生氣的情況下到澡塘刷洗地板時,突然感到一股熱沖入鼻中,立刻喘咳不止,喉中憋氣,而神志不清,經醫院搶救1個多小時,雖然神志已經清醒,但咳喘仍不停止,后經住院治療3個多月咳喘稍減,但兩天之后,咳喘又甚,又配合中藥治療,3個多月來,始終效果不太明顯。細察其癥,呼吸極度困難,喘咳不止,喉中痰鳴如水雞聲,心煩心悸,頭暈頭痛,時有遺尿遺矢,舌質紅,舌苔黃白,脈虛弦滑數。綜合脈癥,反復考慮:診為氣陰兩虛為本,痰飲內郁、肝木失達、郁而化火為標。為擬補氣養陰以培本,舒肝理氣,化痰清熱以治標??人赃z尿方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麥冬10克 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 半夏10克 陳皮10克 青皮10克 紫菀10克黃芩10克
服藥10劑之后,喘咳、心悸、氣短等癥均大減,再審其脈反更加虛大,此氣郁稍減,而正氣更虛也。改予加減黃芪鱉甲散治之。2劑后,突然哮喘又劇,并曾突然神志不清約2分鐘。細思其治,乃補益太過所致,又改予咳嗽遺尿方加減30劑,愈。
某醫問:咳嗽遺尿方和加減黃芪鱉甲散均為補氣養陰,化痰清熱,舒肝理氣之方,而咳嗽遺尿方用之有效,加減黃芪鱉甲散無效,其故何也?答曰:從臨床經驗來看,兩方均可用于氣陰兩虛,痰熱不化,肝氣郁滯相挾雜所致的哮喘,惟咳嗽遺尿方舒肝的作用較黃芪鱉甲散為強而已,此癥肝氣郁結較甚,故予咳嗽遺尿方有效,而加減黃芪鱉甲散則無功也。
3.喘而短氣,諸藥不效。
郝××,男,68歲。
咳嗽已60多年,喘已50多年,氣短心悸5年多。某院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合并感染、肺氣腫、肺心病、冠心病。曾前后住院3年,療養院1年多,不見明顯改善。細審其證,喘咳氣短,呼吸難于持續,走路或起坐均使氣短加重,并同時心悸,頭暈頭痛,甚或兩跟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面色黑而瘦削,神疲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手足厥冷,舌苔黃白厚膩,舌質嫩紅,脈虛大滑數偶見促象,下肢輕度浮腫。綜合脈癥,反復考慮:診為氣陰大衰,痰飲內郁,肝氣不舒,心腎陽衰。治擬補氣養陰,化痰清熱,舒肝理氣,溫陽化氣同施。宗加減黃芪鱉甲散加減。處方:
黃芪15克 地骨皮10克 紫菀10克 人參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 半夏10克 知母10克 生地10克 白芍10克麥冬10克 肉桂10克 甘草10克 冬蟲夏草10克
服藥兩劑后,喘咳氣短,心悸胸滿均減,飲食稍增,精神改善。繼以上方60劑,服藥近兩個半月,以上諸癥竟減7~8,后以上方為丸,服藥2年,愈。
某醫問:本病始以化痰定喘不效,后以化痰清熱定喘仍不效,再以補氣養陰而增劇,其故何也?答曰:本病是一個氣虛、陰虛、痰飲、肝郁、肺熱、陽虛俱在的挾雜癥,補之太甚則痰壅、氣結更甚,清之太過則陽氣必敗,溫之太過則肺熱必甚,故治療之時必須仔細衡量以上諸種原因的輕重緩急,此力之效者,就于此。
(三)短氣
1.矽肺,胸憋氣短,呼吸困難
羅××,男,38歲。
4年前發現胸憋氣短,某院診為矽肺。近1年來,胸憋氣短日漸加重,說話時都感到氣短不能接續,走路時更加氣短呼吸困難。中、西藥治療后,不但胸憋氣短未見減輕,反而日漸氣短乏力,頭暈失眠,心煩心悸,急躁易怒,食欲不振。細審其前醫所用之藥,多為化痰定喘、清熱活血之品。問其服用各方藥后之反應,大都第一方感到有效,第二方即煩躁氣短倍增。細審其證,除上述諸證外,舌苔薄白,舌質稍暗,脈沉。綜合脈證,診為痰氣郁結,肺氣不宣。為擬舒肝理氣,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瓜蔞15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蘇葉10克 郁金10克 青皮10克 陳皮10克 白蒺藜10克黃芩6克 絲瓜絡10克 橘葉10克
服藥6劑之后,胸憋氣短,心煩心悸,頭暈失眠等癥均減,繼服上藥100余劑,諾癥大部消失。
2.氣胸,氣短,呼吸困難
柴××,女,38歲。
因胸滿胸痛請某醫針灸治療,在針刺的過程中,突然發現胸滿氣短加重,呼吸極度困難,口唇紫紺,急至某院治療,診為氣胸。因種種原因未能住院治療。細審其證,見其呼吸極度困難,冷汗時出,頭暈頭痛,心煩心悸,有時心前區突然刺痛,神色慌張,舌苔薄白,脈沉弦澀。綜合脈證,診為肝肺氣郁,宣降失常。為擬舒肝理氣,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瓜蔞皮15克 枳實10克蘇葉6克 郁金10克 青皮10克陳皮10克 菖蒲10克蘇木6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晝夜連續服用2劑,次晨往診,呼吸困難明顯改善,已不出冷汗。繼續晝夜兼進,服藥4天,共8劑,呼吸已基本平穩,僅微有氣短。又至該院拍片,報告云:氣胸已基本吸收,乃改予一日一劑,服藥10劑,諸癥消失,愈。
3.肺不張,氣短,咳嗽吐痰
于××,女,38歲。
咳嗽、低熱、氣短胸悶1個多月,某院診為肺不張。先用抗菌素等西藥治療1個多月不效,后又用中藥清熱化痰、養陰清熱化痰等治療仍無效。細審其證,除氣短胸悶,咳嗽氣短之外,并見其疲乏無力,時而微汗出,舌苔白,脈虛大弦滑。綜合脈證,診為氣陰兩虛為本,痰熱阻滯為標,治擬補氣養陰以培本,清熱化痰以治標?!稘方酃訙p。處方:
桔梗10克 防己10克 桑皮10克 浙具母10克瓜蔞15克甘草10充當歸10克 生薏米18克 杏仁10克黃芪15克百合15克
服藥15劑之后,精神好轉,但氣短、咳嗽、胸悶未見明顯改善,苔舌白,脈沉。綜合脈癥,反復思考:此乃正氣稍復,氣滯血淤所所致耳。治宜理氣活血,宣肺化痰,血府逐淤湯加減。處方:
當歸10克 生地10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甘草10克枳殼10克 赤芍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桔梗10克牛膝15克 瓜蔞皮15克
服藥4劑后,胸滿氣短咳嗽均好轉,繼服14劑,諸癥消失,X線拍片檢查結果:未見異常。
按:及時根據不同的脈象改變治法,是本病取得療效的關鍵。
(四)胸痛
1.結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水,胸痛氣短,
朱××,女,成。
胸滿胸痛7個多月,某院診為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先后以抽水、抗癆藥、氫化可的松進行治療后,胸水已明顯減少,但直到現在一直不能全部吸收,為此又曾反復胸穿以抽胸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不得已,又以中藥逐水之劑治之,1周之后,諸證仍不減輕。細審其證:右側胸痛,氣微短,舌苔白,脈沉弦澀。綜合脈證,診為肝肺氣郁,痰淤共存,治擬舒肝理氣,活血化痰。柴胡茜降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赤芍10克 枳殼10克 白芥子10克 陳皮19克降香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服藥2劑后,胸滿胸痛,氣短等癥好轉,繼服10劑,諸癥消失,獲愈。
某醫問:包裹性胸水反復治療而不愈,但用理氣、化痰、活血而速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患者脈沉弦澀,乃氣滯、血淤,寒凝所致,治者必須理氣、活血、溫經、化飲同施,否則,但予化飲而不予理氣、活血、溫經、則難于得愈也。
2.右胸肋腫痛
陳××,男,成。
右側第二肋部腫痛兩周多。某院診為肋軟骨炎。先以理療治療1周不效,后又配合中藥活血止痛之劑治療1周仍無不效。細察其證,除胸部腫痛之外,并見頭痛頭暈,心煩易怒怒,大便秘結,舌苔薄黃,脈沉弦澀不調。綜合脈癥,診為肝郁血滯。洽擬舒肝理氣,活血通絡。復元活血湯加減,處方:
柴胡15克 白芍10克 枳實10克 炮甲珠10克 桃仁10克紅花10克 大黃3克 甘草10克 白芥子6克
服藥2劑后,疼痛消失大半,繼服4劑,腫消,痛止而愈。
(五)背痛
1.頭暈背痛,臂痛麻木,胸滿胸痛
金××,男,65歲。
7~8年來,胸滿胸痛,心悸心煩。某院診為冠心病,先用西藥治療不見好轉,后又配合中藥冠心蘇合丸、丹參片等亦不見好轉。5年來,又發現頭暈頭痛,頸強背痛,右臂疼痛麻木,使原有的癥狀更加嚴重。又經某院檢查診斷為頸椎骨質增生。經牽引、按摩、外貼膏藥,以及內服骨仙、骨質增生丸等治療后,非但諸癥不減,反日漸加重,特別是近1年多來,經常頭暈頭痛,項強背痛,右臂疼痛麻木,胸滿胸痛,心悸心煩,失眠。近3個月來,經常胃脘煩熱,時見逆氣上沖,沖則氣短胸悶,汗出,甚或產生短暫的暈厥。細察其證,除以上所述外,并見面色呈憂郁狀,口苦口干,舌苔黃白,脈弦緊時見結象。綜合脈證,反復思考:診為肝郁氣緒,痰濕內郁,三焦運化失職。治擬舒肝理氣,溫陽化飲,調理三焦。宗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黨參10克 黃芩10克 甘草10克生姜9片大棗7個桂枝10克 茯苓10克 熟軍3克 龍骨15克 牡礪15克
服藥6劑后,頭暈頭痛,胸滿胸痛,心煩心悸,項強背痛,臂痛麻木等癥均減,食欲睡眠增加,舌苔白黃而膩,脈弦緊而澀。宗效不更方之意,繼服上方30劑。再審其證,諸種痛苦均消失近半,舌苔黃白膩,脈虛弦而澀。綜其脈證,知其郁證稍減,痰濕稍除,而氣血俱虛,氣滯血淤較著耳,因擬補氣養血以培本,理氣活血,除濕健脾以治標。參芪丹雞黃精湯加減,處方:
黃芪30克 當歸10克 黨參10克 丹參30克 雞血藤30克蒼術15克 白術10克 青皮10克 陳皮10克 生地10克黃精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術10克 薄荷4克 夜交藤30克

服藥30劑后,諸癥基本消失。乃以上方為蜜丸,每丸9克,1日3次,1次1丸,服藥1年,果愈。
2.頭暈背痛,麻木心悸
蔡××,女,38歲。
頭暈失眠,胸滿心煩,月經失調兩年多,近1年多來,又發現背困背痛,左臂酸痛,左手憋脹。某院診為頸椎骨質增生。經過牽引等法治療后,背困背痛,左臂酸痛、憋脹、頭暈、胸滿等癥均有好轉。但一個月以后,以上癥狀又復如初,又配合針灸、按摩及內服骨質增生丸,骨刺消痛液等治療3個多月,以上癥狀在開始的一周期間有所減輕,但其后的2個多月里不再減輕,尤其是近20多天來,以上癥狀不但不減,反日漸加劇,細察其癥,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見胸脅時有竄痛,月經失調,納呆食減,手心時熱,舌苔白,脈弦細。綜合脈癥,診為血虛肝郁,寒濕外客。治擬養血舒肝,溫化寒濕,逍遙散加味。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白術10克 甘草6克 干姜3克 薄荷3克 狗脊30克
服藥6劑后,背痛大減,肩臂疼痛、憋脹、頭暈、胸滿心煩等癥均減,繼服20劑后,諸癥消失。
某醫問:頸椎骨質增生,諸醫多以活血、軟堅、補腎之法治療,而本例久用此法不效,逍遙散乃婦科之方,未聞其能治骨質增生,而用之反效,其故何也?答曰:本例從脈癥來看均為肝筋之病,故以養血舒肝而愈也。
(六)咽喉異物感
1.咽喉異物感,腹滿,子宮肌瘤
曲××,女,39歲。
2年多來,經常小腹憋脹,月經期間小腹滿痛,在婦科普查時發現有多發性子宮肌瘤。最近1年多來,又發現咽喉部有異物感,胸脅苦滿,心煩心悸,頭暈失眠。某醫診為梅核氣。開始用四七湯加減治療,不但咽喉異物感不見好轉,反而月經更加不調。后又改用四物湯加減治療月經不調,非但月經不調未見改善,就是咽喉不利亦見加重。細審其癥,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見苔舌薄白,脈弦細澀。綜合脈癥,診為肝郁血虛,痰滯血淤,寒熱夾雜之癥。為擬舒肝養血,活血化痰,辛開苦降。丹梔逍遙散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白術10克 甘草10克 干姜3克 溥荷6克 丹皮10克 梔子10克 香附10克烏藥10克
服藥6劑后,咽喉異物感,胸脅苦滿,腹滿腹脹均大減。繼服12劑后,咽喉異物感消減90%,腹滿腹脹等消失。
某醫問:本癥用四七湯、四物湯等加減方不效,而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取效,其故何也?答曰:四七湯但理氣而未理血,四物湯但理血而未理氣,又或但涼而不溫或但溫而不涼,致膠結之邪不得散耳。
2.咽喉異物感,聲音嘶啞
傅××,男,成。
咽喉異物感7~8個月,醫以四七湯加減未見明顯效果。近3個月來,又發現聲音嘶啞,咽喉部憋脹加重,醫診為喉炎,先用西藥治療2個多月未見明顯效果,后又配清音丸、金嗓丸治療1個月,仍無明顯效果。細察其癥,除上述者外,并見舌苔白,脈沉弦滑。綜合脈癥,診為肝肺氣郁,痰熱不化。治擬理氣化痰,清熱。柴胡枳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枳殼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蘇葉6克陳皮10克 青皮10克 郁金10
服藥6劑后,咽喉憋脹,聲音嘶啞等好轉,繼服12劑后,諸癥消失而愈。
(七)失語
1.失語日久不愈
和××,男,成。
生氣以后,突然不能說話,急請某醫以針灸法治之,2天后,說話完全恢復正常,但第3天又不能說話,又繼續針灸治療7天,但始終不再有效。乃改請某院神經科、耳鼻喉科治療,診為癔病。但治療2個多月后不見好轉,又配合中藥養陰開竅等劑治之,1個月后,仍然不見改善,細察其癥,除失語外,并見面色呈憂郁狀,舌苔白,脈沉滑。綜合脈癥,診為肝肺氣郁,痰熱不化。治擬舒肝理氣,宣肺化痰。柴胡積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枳殼10克 白芍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蘇葉10克 郁金10克 陳皮10克 溥荷6克 黃芩10克 元參10克
服藥2劑后,說話較前增多,亦較前爽利,繼服10劑后,說話恢復正常。
2.失語,咽喉部有窒塞感
袁××,女,成。
生氣以后,突然感到咽喉部有窒塞感,難于出氣,某院耳鼻喉科檢查后無異常發現。1周之后,逐漸發現說話困難,2周之后,發現完全失語。前后經針灸、西藥、中藥金嗓丸、清音丸治療2個多月,始終沒有明顯效果。細察其癥,除咽喉窒塞感,失語之外,舌苔黃白而膩,脈沉弦滑。綜合脈證,診為痰氣郁結,濕滯不化,治擬舒肝理氣,化痰除濕,四逆香佛二花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枳殼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香櫞10克佛手10克 玫瑰花10克 代代花10克黃芩4克 元參6克
服藥2劑之后,咽喉窒塞感減輕,并能說出幾句話。又繼服20劑,諸癥消失,說話恢復正常。
(八)咳血
1.大量咳血,時作時止,久治不效
甕×,女,40歲。
大量咳血,時發時止7~8年。某院診為支氣管擴張,要求手術治療,但因患者拒絕手術,改請內科治療,因其療效不明顯,又改請中醫以止咳化痰,涼血止血之劑治之,前后治療達3年,服藥達千劑,仍然咳血時作時止,多則1月,少則1周,必然咳血1次。尤其是近2周以來,咳血較前更重,雖遍用中、西藥物未停止,細察其癥,診察之時,恰遇咳血正劇,1~2分鐘內即咳出約半痰盂鮮血,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胸滿胸痛,舌苔白,脈弦。綜合脈癥,診為肝郁化火,淤血阻滯,血不歸經。急擬舒肝瀉火,活血止血。柴胡茜降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茜草10克 降香10克 黃芩10克郁金10克枳殼3克元參20克
當日上午急煎1次服下,40分鐘后出血基本停止,隔2小時服下第2煎后,咳血完全停止。又服30劑,追訪18年,咳血一直未復發。
某醫問:前醫啟遍用止血之劑不愈,今用活血之刑反效者何也?柴胡乃升陽之藥,咳血乃血氣上沖之證,且諸書多云出血證禁用柴胡,老師反用之,其故何也?答曰:柴胡一方面是升陽之品,另一方面它又是舒肝之味,它既能助補氣之劑以升陽氣,又能配理氣之品以疏肝氣;既能配理氣藥以解氣郁之火,又能配理血藥以理血分之郁火,故氣滯、血滯郁而化火,迫血妄行,血不歸經者,恒多用柴胡以解之。至于為什么用止血藥而血不止,此乃氣滯、血淤、郁火三者未除也。
2、肺癆咳血,久久不止
甘××,男,39歲。
纖維空洞性肺結核10年多,近幾年來,反復咳血,曾前后住院數年,咳血一直不止。特別是近1個月來,咳血尤為嚴重。曾固大量咳血而休克2次,經搶救后才脫離危險,但時至今日仍咳血不止,細察其證,神疲乏力,全身瘦削,皮膚干燥,氣短咳嗽,吐痰,胸滿胸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脈沉弦細。綜合脈癥,診為氣滯血淤,郁而化火。治擬舒肝理氣,活血止血,清熱瀉火。柴胡茜降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降香10克 茜草10克 黃芩10克 元參15克
服藥1劑后,咳血停止,繼服10劑后,獲愈。
某醫問:肺結核病,中醫稱為肺癆,乃陰虛火旺為病。故治療上多主張養陰清熱,咳血者多主張用咳血方、百合固金湯,然老師不用者何也?三七、阿膠為止血良藥,老師亦不用,其故又何也?答曰:咳血方,百合固金湯確是治療肺結核咳血的有效方劑,但因其為養陰瀉火之劑,故只適用于陰虛火旺,脈見細數的咳血,至于本證,以證侯脈象來看,均是氣滯、血淤、肝郁化火之象,故只可采用舒肝理氣,活血止血,瀉火之品。否則,或予滋陰補益必使氣血更加壅滯而火邪更熾,血不歸經,咳血反甚。至若為什么不用三七,因其性溫助火,阿膠滋膩收斂不利于行氣,故不用之,此外,又因犀角地黃湯之太涼,不利于解郁,故亦不用。
(九)背冷
索××,男,成。
1年多來,經常背冷背困,前醫診為陽氣不足,屢用附子湯、十全大補湯、十四味建中湯、參茸衛生丸、參茸酒等進行治療,但始終未見明顯效果。細察其癥,除背冷背困之外,唯時見口干口苦,喜嘆氣,別無所苦,舌苔白,脈弦緊。綜合脈癥,反復思考:此乃肝氣郁結,肺氣不利,營衛失調。治擬舒肝理氣,調和營衛。柴胡桂枝湯加味,處方: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甘草10克 生姜9片大棗5枚桂枝10克 白芍10克 茯苓4.5克
服藥2劑后,背冷明顯好轉,繼服6劑而愈。
(十)肺癰
1.肺癰,咳吐膿血,久久不愈。
衛××,女,49歲。
寒戰高熱,汗出神疲,咳唾膿血。某院診為肺膿腫。住院1個月,經西藥青霉素、鏈霉素和中藥清熱解毒、化淤排膿等法治療后,寒戰高熱、汗出已大見好轉,體溫由41℃降至37℃,情神正常。但繼用上法治療一個多月之后,其余諸癥不再繼續改善,X線檢查數次亦不見改變,細察其證,咳吐膿痰,胸滿胸痛,頭暈頭脹,心煩易怒,納呆食減,舌苔白膩,脈弦細澀。綜合脈證,反復思考:此乃大劑久用寒涼冰冷之劑,陽氣被郁,肺肝之氣難于升降所致。治宜擬舒肝解郁,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枳實10克 白芍10克 瓜蔞15克 青皮10克桔梗10克 白芥子10克 橘葉10克 當歸10克
服藥6劑后,頭暈頭脹,胸滿胸痛,咳嗽吐痰之狀好轉,繼服20劑后,諸證消失,又服10劑,獲愈。
2.肺膿腫、膿胸,久治不效
鄂××,女,50歲。
1個多月以前,因過度勞累突然發現寒戰高熱,胸痛,咳嗽,急至某院,診為肺膿腫、膿胸。先以抗菌素治療20天不見改善,后又配合中藥清熱解毒,化淤排膿法治療18天仍然不見改善,并在近6天內出現右腋下第3肋間腫脹,昨日已經潰破,不斷有膿液排出,有時從潰破口處排出氣體,精神極度疲憊,時時汗出。細察其證,咳嗽氣短,寒戰高熱,自汗盜汗,不斷地吐黃稠膿痰,其味腥臭,精神疲憊,煩躁不安,時時惡心欲吐,頭暈難于坐立。右腋下微見紅腫,但不明顯高起,中間有一黃豆大的潰破口,隨嘆氣而有氣泡和膿液排出,面色胱白而微透青色,舌苔白而厚膩,脈沉弦滑數。綜合脈證與所用藥物后的療效考慮之,此乃氣陰兩虛為本,肝氣郁結,痰熱癰膿為標。治宜擬補氣養陰以培本,舒肝理氣,化痰排膿以治標。處方:
柴胡18克 桔梗18克 瓜蔞30克 枳實18克 赤芍15克黃芪20克 當歸15克 青皮15克 橘葉12克 白芥子1克麥冬10克
服藥2劑后,次日寒戰高熱大減體溫由40.2℃降至38℃,又服4劑,體溫降至正常,氣短,咳嗽、吐膿痰、汗出等證好轉,胸部潰破口已愈合,紅腫減輕,食欲增加。繼服60劑,諸癥消失,獲愈。
四、內科疑難疾病肝與腎的關系及治驗實例
(一)淋
1.勞淋,白帶,小腹滿痛
郅××,女,48歲。
尿急尿頻尿痛腰酸腰痛,反復發作7~8年,每次發作應用西藥治療后很快癥狀即可消失,但停藥不久,以上癥狀又反復出現。最近4年以來,以上癥狀發作日漸頻繁,平均每3~4個月即復發1次,尤其是近1年多來,雖然反復采用中、西藥治療,但以上癥狀始終沒有徹底改善。最近半年來,以上癥狀不但不見好轉,反日漸加劇,并日漸腹滿腹痛。后經住院反復檢查診斷為慢性腎盂腎炎、左側腎盂積水、慢性盆腔炎。細察其癥,除尿熱尿痛,腰酸腰痛,腹滿腹痛外,并見經常頭暈頭痛,胸滿心煩,失眠健忘,白帶增多,舌苔白,脈沉弦細澀。再經某院泌尿科檢查診為左腎功能已基本喪失、右腎功能受損。綜合脈癥,反復思考:診為腎氣不足為本,肝郁氣滯為標,宗急則治標,治擬舒肝解郁,清溫并施法。丹梔逍遙散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白術10克 甘草10克干姜6克 薄荷4克 丹皮10克 梔子10克 香附10克 烏藥10克
服藥12劑后,尿頻尿痛,腹滿腹痛,胸滿心煩,頭暈頭痛等證均好轉。舌苔薄白,脈沉細澀,尺弱,此腎氣之不足也。改予八味地黃丸加減。處方:
生地28克 山藥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 澤瀉10克丹皮10克 肉蓯蓉15克 車前子10克(布包)懷牛藤10克五味子10克
服藥12劑后,腰痛好轉,恒頭暈頭痛胸滿心炔,腹滿腹痛等癥不減,此乃肝郁較甚,改予丹桅逍遙加減法,其后腹滿腹痛,胸滿心煩,頭暈頭痛等癥又減,而腰痛又甚。乃再改用八昧地黃丸加減法。如此間隔應用兩方一年多,以上癥狀全部消失,腎功,腎孟造影均正常。
2、勞淋,小腹滿痛
郝××,女,成。
尿熱尿痛,尿頻尿急反復發作七八年,小腹脹痛、白帶增多5~6年。某院診為慢性腎孟腎炎、慢性盆腔炎,本病開始兩年多時,每次應用抗菌素,并住院半月即可痊愈,但近3年來,尿熱尿頻,尿急尿痛,小腹滿痛,日漸加劇,雖反復應用西、中藥物亦無明顯效果。細察其證,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見胸滿心煩,頭暈頭痛,失眠健忘,腰困腰痛,月經失調,白帶增多,舌苔白,脈弦細澀,綜合脈證,診為肝郁血虛,寒火夾雜。治擬舒肝解郁,清上溫下。丹梔逍遙散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獲苓10克 白術10克干姜6克 薄荷4克 丹皮10克 梔子10克 香附10克 烏藥10克
服藥6劑后,尿熱尿頻,尿急尿痛,小腹滿痛,腰圍腰痛均好轉,白帶減少。繼服30劑,諸癥消失而愈。
某醫問:泌尿系感染應用八正散、五淋散,以及其他的清熱解毒藥乃治淋證之常法,而老師反而不用,丹梔逍遙散為治婦科疾病之良方,諸醫很少提及其治淋證?老師反用之而取效,其故何也?答曰:八正散及其他清熱解毒之劑對急性泌尿系感染確有神效,然而本證為肝郁化火,上熱下寒之證,但清其熱必郁者更郁,火邪更熾,所以必以溫散之法才可散其郁火。故用丹梔逍遙加味方而取效,而用清熱解毒之劑無功也,

(二)縮陽、縮陰
1.陰莖,陰囊抽縮
靳××,男,35歲。
3年多以來,陰莖、陰囊抽縮,時輕時重,有時甚至抽縮至微有外露,并見小腹疼痛,腰背酸困,頭暈失眠,某醫診為腎陽不足。予補腎壯陽之法治之,不但不效,反見加劇,又易醫以大補陽氣之法治之而更甚,特別是最近半年多以來,幾乎每日發作1次,輕者數分鐘可以恢復,重者達3~4個小時,在發作嚴重時,陰莖、陰囊完全縮回至小腹之內,并見腹部絞痛,不敢直腰,逆氣上沖,沖則惡心欲吐,煩躁不安,頭暈頭痛不敢站立,四肢厥冷等。細察其證,除以上所述者外,并時見腹部悸動,煩熱上沖,沖至心胸則汗出心煩,甚或突然暈厥,口苦口干,舌苔白,脈弦緊而數。綜合脈證,反復考慮:診為肝氣郁結,水飲阻滯,水氣上沖。治擬舒肝理氣,溫陽化飲,降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黃苓10克 黨參10克 甘草10克生姜9片大棗5個桂枝15克 茯苓15克 熟軍3克 龍骨15克 牡蠣15克
服藥4劑后,諸證均減,10天之內未發現陰莖、陰囊回縮現象,繼服上藥20劑后,諸癥消失獲愈。
2.會陰部經常抽縮
邸××,女,成。
十幾年來,會陰部有時向里抽縮,并伴有小腹拘急疼痛。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僅在騎自行車較久時出現,并沒有引起注意。一年之后,以上癥狀逐漸加重,有時不騎自行車也突然發生抽縮。最近1年多以來,每日幾乎發作一次,每次少者幾秒鐘,多者3~4分鐘,特別是欲行房事時立刻出現會陰向里縮。為此非常恐懼房事,有時一見到其愛人即覺得會陰郁連續不斷的回縮。為此曾到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太原等地醫院求治,但始終不見效果。在此期間,除應用了大量的西藥之外,并內服了補氣養血、補腎壯陽、溫經散寒等中藥達2000劑,僅只人參、鹿茸即達數十斤,龜齡集數百瓶,三腎丸數百丸。細察其證,除會陰部回縮之外,并見消瘦乏力,頭暈失眠,胸滿氣短,納呆食減,腰酸背痛,口苦咽干,時見煩熱上沖,沖則身煩熱一陣,大便正常,小便黃,白帶清稀,舌苔黃白膩,脈弦緊而澀。綜合脈證,反復考慮,診為腎腰俱虛為本,肝郁氣結,上熱下寒,水飲阻滯為標,治擬先治標,至肝郁之邪得解,氣血津液升降有序后,病或可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黨參10克 黃芩10殼桂枝10克茯苓10克 甘草10克 生姜3片大棗5個酒軍3克 龍骨15克 牡蠣15克,
服藥2劑后,諸癥均減,會陰部回縮減少,繼服40劑,諸癥消失七八,后以補氣養血益腎丸劑,調理半年而愈。
(三)會陰部如有冷風吹拂
1.冷風不斷向尿道中吹入
?!痢?,男,29歲。
2年前在性交過程中,突然受驚受涼,之后,感到一股冷風從尿道口吹入腹中,即刻出現小腹拘急疼痛。其后雖經多個醫院治療,不但不效,反日漸加重。尤其是最近一年多以來,雖然遍用中藥補腎壯陽和多種西藥,尿道口仍不斷有冷風吹入,小腹拘急疼痛的感覺卻日甚一日,并同時合并有腰背酸痛,心煩失眠,頭暈腦脹,納呆食減,陽萎,小便不利。細察其證,除以上癥狀外,面色基本正常,舌苔薄白,脈弦緊而澀。綜合脈證,反復考慮:此乃肝郁氣結,痰濕內蘊,上熱下寒為主,而腎虛為輔,且以實邪為急之證耳。治擬先治實邪,舒肝理氣,溫陽化飲,調理三焦為法,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黨參10克 黃芩10克 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5十桂枝10克 茯苓10克 熟軍2克 龍骨15克 牡蠣15克
服藥2劑以后,小腹拘急、尿道口如冷風不斷吹入的感覺明顯好轉,他癥亦稍改善,繼服40劑,小腹拘急疼痛,尿道口不斷有冷風吹的表現消失,其它諸癥亦痊愈。
某醫問:陽萎、冷風向尿道口吹入、小腹拘急、腰酸痛等癥,顯然系腎虛之證,然而前醫屢用補腎壯陽之劑不效,而老師反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而愈者何也?答曰:陽萎,腰背酸痛,小腹拘急等確系腎虛之證,而脈卻不是腎虛之脈,根據疑難復雜疚病一般規律是脈為先,即是說若脈為實證者必以實邪為主,脈為虛證者必以虛證為主來看,本病應以肝郁氣結痰濕內蘊,上熱下寒為主,所以首先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實邪一除,正氣虛較輕者可以自然恢復,此所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取效之故也。至若為什么用補腎壯陽而不效,此乃實邪為主,正虛為輔之故,此所謂標本緩急不可顛倒也。
2.如有冷風不斷向陰道中吹入
柴××,女,39歲。
4年前,在房事進行過程中,突然因事受驚而房事驟停。停止之后突然感到一股冷風從陰道吹進,并從陰道吹入小腹之中,不久即發生小腹疼痛。從此以后,經常感到冷風不斷向陰道吹進,小腹疼痛。為此經常穿厚厚的褲子以減輕冷風吹入。在此期間曾到七八個醫院檢查治療,但一直沒有確診。除西藥外,僅服中藥補腎壯陽之劑即達近千劑,在服藥過程中,不是不見效果,就是有很多反應,為此,完全失掉了治愈的希望,有時甚至因痛苦難忍產生自殺的念頭。尤其是近半年來,以上癥狀更加嚴重,幾乎無時無刻沒有冷風從陰道中吹入。小腹經常疼痛,有時甚至疼痛難忍,對性生活不但不感興趣,而且越來越恐懼,并經常感到心煩心悸胸滿氣短,頭暈乏力,納呆食減,日漸消瘦,腰背酸痛,白帶多而清稀,手足厥冷而麻木。細察其證,除以上癥侯外,并見面色呈憂郁恐懼狀,面部雖較瘦但未達到非常消瘦,手足微冷,舌苔白,脈弦緊而澀。綜合脈證,反復思考:癥狀、面色、脈象三者在疾病的性質上不完全符合,證雖虛,脈反見實,此必實邪郁滯于中所致,即腎虛為本,肝郁氣結津液不化,上熱下寒為標。宗急則治標,以舒肝理氣,清上溫下,調理三焦為法。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成。處方:
柴胡3克 半夏3克 黨參3克 黃芩3克 甘草3克生姜1片大棗2個桂枝3克 茯苓3克 白術2克 龍骨6克 牡蠣6克
服藥3劑后,陰道冷風吹和小腹疼痛均明顯改善,其他癥狀亦減。繼服40劑,諸證大部消失,惟胃脘及少腹仍拘急不適。此乃脾土不足,氣血俱虛所致,乃改予小建中湯加味方,10劑之后果然痊愈。
某醫問:如此久病重病竟用如此輕劑而愈,其故何也?我亦曾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之,非但無效,反見加劇者何也?答曰:此病正虛邪實,除其邪則正難支,補其正易助邪為患,所以治療之時只可求除邪而不傷正之法治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輕劑治之取效就在于祛邪而不傷正。你所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之諸藥均重于9克,即除邪有余而扶正不足,正不復而邪難安,故不愈而加劇也。
(四)癃閉
1.腰部外傷后下肢癱瘓,癃閉,尿失禁
葛××,女,40歲。
汽車撞傷腰部形成粉碎性骨折后2年多來,經過某院骨科治療后,雖然骨折已經痊愈,但大、小便仍然不正常,有時大小便數天不能排出,非用灌腸、導尿不能解,有時大小便失禁不能控制。雖用多種辦法不能停止,并見腰酸腰圍,下肢痿廢無力,在扶捏杖的情況下能夠走路。某院診為外傷性截癱。予針灸,西藥及中藥補氣養陰,活血痛經、活血溫陽等治療2年多無明顯效果。細審其證,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見頭暈失眠,足冷,舌苔白,脈沉弦細。綜合脈證,診為肝腎俱虛,督脈虧損,治擬培補肝腎,以益任督,處方:
何首烏15克 鹿茸1克(沖)龜板20克 石斛10克肉蓯蓉15克 白芍12克
服藥40劑后,二便失禁消失,并開始有自動排出大小便的能力,但排便時仍有不知用力的感覺,綜上方加五味子10克,煉蜜為丸,每丸3克,1日3次,飯前服1丸,共服1年而愈。
某醫問:如此嚴重的疾病,只用微量藥物治療,何不用大劑挽救?答曰:考歷代醫家治療頑難痼疾時,大多采用丸劑治療,取其緩緩取效之意,事實證明,這種見解是治療頑難痼疾的有效方法,因為精血虧損非緩緩補之而不生,此所以取微量丸劑治療之要訣也。
2.車禍后,膀胱破裂,二便不通。
劉××,女,30歲。
1個月前,被汽車撞傷,骨盆骨折,膀胱破裂手術后,二便一直不通,每天全靠導尿、灌腸才能排出。近2周來又發生泌尿系感染,屎閉尿痛,身熱汗出,醫予抗菌素和中藥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等治療后效果不著。細審其證,除大便秘結,小便不利,尿痛之外,并見身熱汗出,體溫28.9℃,氣短微喘,舌苔白,脈虛大弦滑而數。綜合脈證,診為氣陰俱虛為本,濕熱內郁,陽氣閉塞,肝木失達為標。治擬補氣養陰,除濕清熱,舒肝理氣以治標。升陷湯加減。處方: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枳實10克 桔梗10克 知母10克麥冬10克 青皮10克 黃芪15克
服藥1劑之后,身熱汗出好轉,排尿較前暢利;繼服6劑后,身熱汗出消失,二便恢復正常。
某醫問:身熱汗出尿閉等癥用黃芪、知母、麥冬、升麻柴胡等治之尚可理解,惟用青皮、枳實、桔梗甚難明瞭?答曰:積實、桔??尚闻c大腸、小腸之氣,青皮可理肝膽之氣,肝肺之氣一升一降,則氣機得通,津液得化,小便得解,大便得通,故三藥并用。

(五)腰、腿及左臂冷如風吹
漢××,女,45歲。
四十多天前,突然感到腰困腰冷,如冷風吹拂狀。某醫診為腎陽不足,予八味地黃丸加減治之。10天之后,發現腰困腰冷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日漸發現兩腿發冷。某醫診為感受風寒,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之。7天之后,不但腰、腿發冷不見好轉,反而又見左上肢亦冷如風吹,特別是近20天來,腰腿及左上臂發冷的感覺更加嚴重,雖在室溫30度的情況下亦需穿厚毛衣才能減輕。細察其證,除腰、腿、左上臂冷外,并見頭暈,時而嘆氣,舌苔白,脈弦緊。綜合脈證,診為肝郁氣結,衛氣受損。治擬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以舒肝解郁,和調營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甘草10克生姜三片大棗6個桂枝10克 白芍10克 龍骨15克 牡蠣15克 大黃2克 茯苓10克
服藥6劑后,頭暈、心煩等稍減,腰、腿、左臂發冷同前。綜合脈證,反復思考:此乃解郁舒肝之力不足所致。宜改用四逆香佛二花湯。處方:
柴胡10克 枳殼10克 白芍10克 甘草10克 香櫞10克佛手10克 玫瑰花10克 代代花10克 黃芩2克
服藥4劑后,腰、背、腿、左上肢發冷明顯好轉,但繼服4劑后,腰、背、腿冷不再好轉,繼改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6劑,腰、背、腿、左上肢冷感消失。
某醫問:腰冷屬腎虛,為何用補腎壯陽之劑無功?腰、背,腿及左上肢冷如風吹屬風,為何用祛風之劑無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本不是溫陽之品,為什么陽氣反盛?答曰:辨證的方法,不但要求辨證狀,而且要求辨病程。若病程短而突然發生者必為外邪所致,此證腰冷發生于猝然,可見不是腎虛,而是寒濕外客,寒濕外客于腰腎者,治宜腎著湯,而不應用八味地黃丸去補益,補必留邪,寒濕阻滯必使病情加劇。又寒濕留滯應急通陽化濕,而醫反用獨活寄生湯以散風損陽,致使郁者更郁,陽氣更虛。此種疾病的發展,有的以陽虛為主,有的以氣郁為主,若氣郁者必先理氣,陽虛者必先補陽。本證發現以各種局部冷感為甚,說明是郁為主,故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而取效。
(六)足心灼熱難忍,非用扇扇不能睡眠
雷××,男,成。
半年多以來,兩足心煩熱難忍,某醫診為陰虛發熱。予知柏地黃、六味地黃等加減進行治療。數月之后,煩熱更加嚴重。后又邀某醫治之,認為氣虛夾雜陰虛,予補中益氣加知母、黃柏治之。服藥20余劑后,足心煩熱非但不減,反而發現足心煩熱更加難于忍受,時時心煩,開始時將腳放到棉被之外還能入睡,其后每夜不用扇子扇冷就不能入睡。最近靠自己用扇扇雖能暫時入睡,但不入即因難受而不能再睡。特別是最近1個多月以來,每天都得別人用扇扇之才能入睡,入睡1小時后若不再扇即不能繼續再睡,所以也引起別人的反感。細察其證,除以上所述者外,按其兩足蹠部與正常者無異,惟見其心煩急躁不安,舌苔薄白,脈弦細。綜合脈證,反復思考:腎虛者,尺脈必或大或沉微,然其脈僅為弦細,此必肝郁氣結,陽氣阻隔,陰陽失其交融之令所致。治宜擬舒肝解郁,和調陰陽。丹梔逍遙散加味。處方: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當歸10克 干姜4克 茯苓10克薄荷3克 丹皮10克 梔子10克 玫瑰花10克 代代花10克
服藥2劑后,足心煩熱驟減,繼服10劑后,足心煩熱減輕達90%,睡眠正常。加生地19克,服藥6劑而愈。
(七)足心冷如風從里冒出
于××,女,成。
產后1年多來,經常感到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畏風怯寒。某醫以補氣養血之劑治之而諸癥好轉,但卻發現足冷不減,某醫以補腎壯陽之劑治之,數劑藥后,不但足冷不減,反見經常煩躁不安,頭暈失眠。細察其證、精神、食欲均正常,腰無賧痛之苦,足部自覺發冷,但按之卻不冷,色不紫暗,亦不蒼白,趺陽、太溪、太沖三脈的搏動正常,細詢其足冷之狀,僅云:自感足心發冷如冷風從里不斷冒出,雖在酷暑之季亦需穿著較厚的棉鞋、毛襪才能稍減足冷的感覺,此外,尚見心煩急躁,頭暈失眠,舌苔白,脈弦緊,綜合脈證,再結合前面所用藥物效果后,反復考慮:此乃肝氣郁結,心火不得交于腎陰,水飲阻于三焦,寒水之氣阻于下焦所致。治擬舒肝解郁,溫陽化飲,調理三焦,使心火交于腎陰,宗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二)注意配伍調整用量中藥的配伍變化很多,藥方中藥物配伍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這是組織處方的又一重要問題。例如麻黃本為辛溫發汗藥,如配以適量的生石膏,則可減小其發汗作用,而發揮其宣肺平喘、開肺利水的功能;但若配以桂枝,則其發汗作用大增;若配以白術,則其利水作用顯著。又如荊芥本為辛溫解表藥,如配以防風、蘇葉,則為辛溫解表;如配以薄荷、菊花,則為辛涼解表。防風可治頭痛,如配白芷則偏于治前頭痛,配羌活則偏于治后頭痛,配川芎、蔓荊子則偏于治兩側頭痛。再如黃連配肉桂,可治心腎不交之失眠;半夏配秫米可治胃中不和之失眠。
 
再從方劑來看,古人許多名方是在前人的方劑中加味組成的,也體現了藥物配伍的重要性。例如四君子湯,為健脾補氣之劑,但脾運功能差者,容易產生胸悶胃滿的副作用。宋代名醫錢乙,加入陳皮一味,借以理氣和中,糾正了壅塞的副作用,更好發揮其健脾補氣的功能,成為臨床常用的著名方劑。
 
除了配伍以外,藥物的用量對臨床療效也有很大的關系。例如桂枝配白芍,如桂枝和白芍第二卷15用量相等,為桂枝湯,有和營衛解肌的作用;如白芍用量大桂枝一倍,則為桂枝加芍藥湯,用以治療太陽病誤下轉屬太陰,因而腹滿時痛者;若桂枝用量大于白芍,為桂枝加桂湯,成為治療心陽虛致發奔豚的方劑。小建中湯,為桂枝加芍藥湯再配飴糖組成,用以治療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之證,取其溫建中焦、止腹中痛的治療作用,與桂枝加芍藥湯所治之證雖虛不甚,又有不同。
 
再如厚樸三物湯、小承氣湯、厚樸大黃湯,三個藥方都是厚樸、枳實、大黃三味藥組成,因三藥的用量各方不同,就方名不同,治證不同。再如清瘟敗毒飲原方中指出:“生石膏大劑六兩至八兩,中劑二兩至四兩,小劑八錢至一兩二錢;生地大劑六錢至一兩,中劑三錢至五錢,小劑二錢至四錢;川黃連大劑四錢至六錢,中劑二錢至四錢,小劑一錢至一錢半。”并指出:“六脈沉細而數者即用大劑,沉而數者,即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可見用量的變化,在處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藥物的用量也與年齡的大小、體重的輕重、病邪的猖衰、身體的強弱、氣候的冷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均須臨證注意。
 
臨床用藥如果不注意配伍變化和藥量大小的變化,即使是立法和處方的大原則基本上是對的,也往往效果不理想,甚或無效。
 
(三)藥物生熟治效各異中藥的炮制約有兩千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在方法上也不斷改進,積累了豐富的炮制與使用經驗。中藥的炮制雖然已由專門技術人員進行加工,但是臨床醫生也必須掌握炮制對藥效的影響,以便于處方時選擇應用。例如:生姜發散風寒、和中止嘔;干姜則暖脾胃,回陽救逆;炮姜則溫經止血,祛肚臍小腹部寒邪;煨姜則主要用于和中止嘔,無生姜之散,無干姜之燥。再如:當歸用酒洗后適用于行血活血;炒炭后則適用于止血。又如石膏生用則清熱瀉火,熟用則斂瘡止癢。地黃生用甘寒涼血,養陰清熱;熟用則甘溫補腎,滋陰填精。苡米生用偏于利濕,炒用則偏于健脾。大黃生用瀉力最大,適于急下存陰;蒸熟則瀉力緩和,適于年老、體衰須用大黃者;大黃炭則瀉力很小,但確能止大便下血。荊芥生用為散風解表藥,炒炭則成為治產后血暈及子宮出血的有效藥物。牡蠣生用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消瘰疬;煅用則斂汗、澀精、止白帶等等。僅就以上少數例子即可說明藥物生用與熟用在效能上是有區別的,在處方選藥時,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
 
(四)煎服方法必須講究前人在煎藥、服藥的方法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要注意汲取這些寶貴經驗。例如《傷寒論》中桂枝湯的煎服法:……取藥一劑用水七杯,微火煎取三杯,除去藥渣,溫服一杯,約過半小時,再喝熱稀粥一杯,以助藥力,蓋上被睡臥約二小時,令遍身潮潤出微汗為最好,不可令大汗淋漓,如大汗,病必不除。若服這一杯藥,病全好了,就停服其余的兩杯,若服一杯沒有微汗,就縮短服藥的間隔時間,再照前法服一杯,約在半天多的時間內可連服三杯。若病情嚴重,則可不分晝夜連續服用。若服完一劑病證仍有,可再煎服一劑。遇汗難出者,可連服二三劑。大承氣湯的煎服法:用清水十茶杯,先煮枳實、厚樸,取五杯,去掉藥渣,放入大黃,再煎到兩杯時,去掉藥渣,放入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二沸,分成兩次服。服藥取得大便瀉下后,其余的藥就停服。
 
《金匱》大半夏湯(半夏、人參、白蜜)的煎服法:以水十杯左右和蜜,用勺揚二百四十遍,用此蜜第二卷16水煮藥,取二杯半,溫服一杯,其余的一杯半分成兩次服。再如大烏頭煎,大烏頭五枚,以水三杯,煎取一杯,去掉藥渣,加入蜂蜜兩杯,再煎至水氣盡,得兩杯,壯人服07杯,弱人服05杯,如不效,明日再服,不可一日服兩次。再舉《溫病條辨》中銀翹散的煎服法為例:……杵為散,每次服六錢,用鮮葦根湯煎藥,聞到藥味大出,就取下,不可煮得時間太長。病重的,約四小時服一次,白天服三次,夜間服一次。病不解者,原方再服。還有的藥方如“雞鳴散”,則要求在清晨4時左右服用才有效果,等等。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煎藥方法、服藥方法,都對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不但要注意藥物的炮制、配伍、方藥的組織等,還必須注意藥物的煎服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概括起來說:解表藥宜大火,煎的時間不要太長(約15~20分鐘),約2~4小時服藥一次,病愈即停服。補益藥宜慢火久煎(約30~40分鐘),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可比較長期服用。攻下藥宜空腹服,治上焦病的藥宜飯后服,治下焦病的藥宜飯前服,治中焦病的藥宜在兩頓飯之間服,急救服藥,以快速為主不必拘泥時間。這是僅就一般而言,具體的煎、服方法,還應根據病證的具體情況而定。總之,必須仔細分析病情,根據自己處方中藥物組織的要求,詳細囑告病人家屬,怎樣煎藥,哪些先煎,哪些后下,飯前服還是飯后服,約幾小時服一次,共服幾次……絕不可不根據病情及藥方組織的要求如何,而都死板地照常規服藥,不管外感、內傷,都是早晚各服一次,這樣常常發生藥方雖然符合病情,但由于煎、服方法不對,而致無效。醫生遇此情況,如不究其由,而另開一方,則將耽擱病程。
 
(五)加減變化隨證而施前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不但在每味藥物的性味功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且還創造了許許多多有效的“方劑”,通過方劑的組織,把藥物配伍起來應用,從而更提高了醫療效果。
 
這些方劑的內容、理論和組織方法,是祖國醫學中極為寶貴的遺產,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但是在使用前人方劑時,要注意隨證加減,不可拘泥刻板地生搬硬套,原方照抄。例如有的開四物湯用來調月經,原方中的藥物一味也不敢增減。對月經超前并且血量過多的,也不敢減少川芎的用量,或去掉川芎,加入艾炭等;對月經錯后甚至兩個多月才來一次的,也不敢加重川芎用量,或更加入紅花等;對血分有虛熱的,也不敢把熟地換成生地。還有的開八正散,對大黃的用量不敢增減,更不敢去掉,以致造成病人淋病未愈而又發生了泄瀉。甚至有的開方連生姜三片、大棗四枚都不敢動一動,等等。這樣的藥方療效是不會理想的。前人批評這種藥方叫做“有方無藥”。意思是說雖然找到了前人的一個有效方劑,但沒有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去加減藥物,所以效果不會好。
 
反之,又有另一種情況,有的在開方時不去借鑒前人有效的方劑和組方原則,而是頭痛開上川芎、菊花;腳痛開上牛膝、木瓜;病人還有些眼花,再開上草決明、石決明;還有些消化不好,再開上焦三仙;還有腹脹,再開上木香、檳榔……根據癥狀開上十味、八味藥,藥與藥之間缺乏有機聯系,沒有主藥、輔助藥的分別,沒有藥物的配伍變化,沒有使藥物相輔相成的組織,也沒有互糾其偏的配合??傊?,沒有辨證立法,缺乏理論上的指導和連貫性,就算一張處方。這樣的處方效果也不會理想,前人批評這樣的處方叫做“有藥無方”,意思是說只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各種藥物之間缺乏有機聯系,沒有方劑的組織原則或前人有效方劑的借鑒,療效也不會好。
 
焦氏指出,正確的處方原則,應按照辨證、立法的要求,選好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劑,然后根第二卷17據病人具體病情,把方劑中的藥味加以分析,如有不符合目前病情要求的,就應把它減去,如需要再加入一二味藥的,就選一二味符合辨證、立法要求,能在這個方劑中起到互相配合,相輔相成,增強治療效果,不會影響本方總的治療要求的藥物,加進來以提高療效。前人的經驗認為這種處方叫做“有方有藥”。意思是說這種藥方,既符合辨證、立法的要求,又有前人有效方劑的借鑒,或是按照方劑組織的原則,根據理、法的要求,組織成了方劑,選用了比較恰當的藥物,藥與藥之間有著有機的聯系,這樣的藥方就會達到滿意的效果。例如辨證為少陽證,立法是和解少陽,選用方是小柴胡湯加減。在開方時,如病人口渴明顯的,就去掉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液;如胸中煩熱而不嘔的,就去掉半夏、人參,加瓜蔞以蕩郁熱;如腹中痛的,就減黃芩,加白芍以益中祛痛;如口不渴,外有微熱的,去掉人參,加桂枝以解肌表;病情較重的,用量要稍大些,病情較輕的,用量可稍小些,夏季生姜可略少,冬季可略多等等,但總的藥方組織沒有脫離和解少陽以退半表半里之邪的立法要求。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5個桂枝12克 茯苓12克 熟軍3克 龍骨15克 牡蠣15克
服藥4劑后,足冷竟大見好轉,繼服8劑,獲愈。
某醫問:足心屬腎,足心冷應當屬腎陽虛所致,所以補腎壯陽之劑應該有效,然而卻無效,而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不是補腎壯陽之劑,卻效如桴鼓,其故何也?答曰:涌泉為足少陰腎經井穴,涌泉在足心,所以足心為少陰腎所主,因此足心之病首先應從腎治。但是引起腎虛的原因很多,若腎陽本臟虛者,當補腎壯陽進行治療,若因其他原因所致腎陽虛者,則不可但補腎陽。本證雖有足心冷的腎虛表現,但無其他腎虛的指征,說明本病之虛不是腎臟本虛,而是其他原因所致,故予補腎之法無效,此所謂治病求本之意也。另外,從脈證來看,頭暈失眠,煩躁不安,脈弦緊,乃肝郁氣結,水飲陽滯,心火不得交于腎,故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之愈。
(八)小腹陰莖陰囊均冰冷難忍
沈××,男,48歲。
數年前,偶然感到小腹、陰莖拘急不適,請某醫以針灸治之。數日之后,小腹、陰莖不適不但不減,反見日漸加重,并同時發現小腹、陰莖、陰囊冷而且麻,乃改請某醫以中藥治之,某醫診后,認為系下焦寒濕所致,急用大劑黃芪、人參、附子、肉桂、蒼術、鹿茸、硫黃、小茴香、大茴香、良姜、沉香等治之。其如肉桂、附子等開始用5錢,數劑后改為8兩,硫黃、鹿茸等開始用五分,后用5錢,常常每劑達1~2斤,服藥四百余劑,雖無明顯效果,亦無中毒反應,細察其證,精神、食欲均正常,惟自覺少腹、陰莖陰囊冰冷難忍,常需在少腹會陰部放置暖水袋以減輕痛苦。并見頭暈頭脹,口苦口干,心煩心悸,舌苔白,脈弦大緊,綜合脈證,再結合用藥之后的效果進行考慮:此乃肝郁氣結,寒濕中阻,上熱下寒所致,非陽虛寒濕之證。治宜擬舒肝理氣,溫陽化濕,清上溫下,調理三焦。宗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處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干姜3克桂枝15克 茯苓15克 大黃3克 甘草10克 大棗5個龍骨15克 牡蠣15克 香附6克
服藥4劑之后,小腹、陰莖、陰囊麻沖競大見好轉,不用暖水袋熱敷已可忍受,其他諸癥亦減。繼服6劑,諸癥消失而愈。
某醫問:附子、肉桂為大熱之品,用量達半斤之多;硫黃為火中之精,用量達5錢之劇;并有鹿茸、大茴,小茴、良姜等辛熱雄烈之品,服藥達數百劑,然其卻寸效未見,而老師僅用干姜1錢,桂枝僅用5錢,且有大黃、黃芩之苦寒相佐,然其效卻如此之神,其故何也?普曰,《內經》在《陰陽應象大論篇》中強調指出調陰陽是治病求本的關鍵所在。本證從小腹、陰囊、陰莖發冷之感來看確是一個腎陽不足的下焦寒濕證,但是這個寒濕證究竟是虛寒而挾濕,還是由于寒濕氣滯所致的下焦寒濕,還必須結合更多的脈證才能確定,本證不但有下焦寒濕的表現,而且有肝郁氣滯的癥狀和寒濕實證的脈象,再結合前醫所用藥物療效考慮,乃是肝郁氣結,下焦寒濕,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心火不得交于腎所為,故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
(九)腓腸肌、前臂肌肉假性肥大,軀干、大腿、后臂肌肉萎縮,行走日漸困難
李××,男,8歲。
自幼體質較差,食欲不振,近2年多來,食欲更差,走路時經常跌倒。某院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先用西藥治療半年多不見好轉,繼又請某醫以補腎壯骨之劑近1年,病情反日漸加重。特別是最近2個多月以來,經常在走路的時候突然跌倒,跌倒之后一下又爬不起來。細審其證,面部神色正常,但較瘦,行路蹣跚,呈鴨行步態,走路困難,讓其立正,兩足相距甚寬,并站立不穩,脊柱前交,上臂抬舉無力。胸、腹、腰、前臂、大腿肌肉萎縮,肩、腓腸肌、足部肌肉反見相對肥大。萎縮部的肌肉異常松軟,讓其蹲下則突然摔倒,很難站起。舌苔薄白,脈弦澀不調。綜合脈證,診為脾腎不足,肝筋虧損。為擬健脾補腎法。八昧腎氣丸加減。處方:
熟地10克 蒼術6克 石斛6克 附子3克 五加皮4克 懷中膝6克 山萸肉3克 茯苓3克 肉桂2克
服藥40劑,諸證不減。再審其脈證,反復思考,脈弦澀不調者,非腎虛之脈也,乃寒濕犯脾傷腎,肝筋失養所致耳。又孩童稚陽之體,生機活潑,邪氣一除,生機自復,五谷五果養之可也,又肝主筋,主升陽,統五臟六臟,故從肝脾論治可也。處方:
生薏米15克 半夏10克 桂枝10克 地龍6克 木瓜10克 五加皮10克
連續服藥40劑,面部、軀干部肌肉較前豐滿,按之彈性亦較前增強;肩、腓腸部肌肉較前假象肥大反減輕,按之亦較前稍柔軟;食欲增加,跑路時跌跤現象減少,在跌跤時有耐可很快爬起。又繼服4個月,走路、跑跳恢復正常,全身肌肉勻稱,愈。
2.手足、掌肌萎縮,腓腸肌、肩部肌肉假性肥大,胸腰、大腿、前臂肌肉萎縮,全身癱瘓
張××,男,19歲。
2個多月以前,在一次搬運東西的時候,突然感到四肢萎軟,搬不起東西,3天之后,以上癥狀更加嚴重,走路、抬臂、甚至翻身都感困難,急至某縣醫院住院治療,診為多發性神經炎。住院2個月后,病情更加嚴重,全身癱瘓,翻身,起坐全靠他人,但神志正常,食欲甚差,有時甚至嘔吐不食,又轉某院進行治療,診為運動神經元病,住院近20天以上癥狀不但不減輕,反而更加嚴重,并時見氣短,說話困難,飲水即嗆,乃出院再求中醫試治,細察其證,全身癱瘓、翻身不能,言語低微。神志清楚,氣短乏神。腰、背、大腿、前后臂肌肉明顯萎縮,腓腸肌、臀部肌肉反相對較肥大,手部肌肉除小魚際微有萎縮之外,余均正常。手足指(趾)偶見抽搐,但動作輻度很小,食欲甚差,手足厥冷,舌苔白,舌質稍淡,脈沉緩,審其所用藥物,除西藥之外,曾服中藥補氣養陰之品5劑。詢其所服中藥后的效果,言其藥后全身更加沉重。綜合脈證及所用藥物的療效后,反復考慮:診為寒濕傷及筋脈肌肉,治擬用除濕溫經,理氣疏肝。處方:
杏仁9克 薏米9克 桂枝2克 生姜3克 厚樸3克半夏6克 防己5克 白蒺藜6克
服藥3劑之后,精神,食欲竟然好轉,飲水、已不發嗆,繼服7劑后,全身癱瘓竟明顯改善。不但能翻身、坐起,而且能夠下地站立和在他人的攙扶下走20米遠的路。但抬腿仍甚困難,已能拿湯匙進食。繼服200劑,諸證消失,肌肉豐滿,活動正常。
3、腰腿困僵發冷,走路困難
張××,男,24歲。
7~8年來,腰腿困僵發冷,行走困難,近年來日漸加重。經呼和浩特、太原、北京等多個醫院診治,均確診為原發性側索硬化癥。前后住院達3年多,除西藥外僅服中藥即達700余劑。但始終效果不顯著。細察其證,面色萎黃。神疲納呆,咳嗽頭脹,腰腿困僵沉重而冷,走路異常困難,必須在其他人的攙扶下才能走路。但兩腿的肌肉并不萎縮。腱反射亢進,巴彬斯基氏征陽性。舌苔白,脈沉細緩。再審其所用藥物及療效,除西藥之外,中藥大都是補腎振痿之品。綜合脈證,并結合所服藥物的療效進行考慮:此乃寒濕客于筋脈所致。治宜擬除濕通陽舒筋。杏仁薏苡湯加減,處方:
杏仁9克 薏米9克 桂枝2克生姜3片厚樸3克半夏4.5克 防己5克 白蒺黎6克
服藥8劑以后。精神、食欲好轉。下肢冷僵亦略好轉。為加強養筋之力。上方加木瓜9克,淫羊霍3克。
上方服藥28劑后,走路較前,明顯有力,下肢冷僵消減大半,體重較前增加8斤,面色亦較前紅潤。然病久肝腎俱虛乃改予地黃飲子善后。
(十)智能發育不全
1、癡呆,癱瘓,失語
石××,男,6歲。
其母代訴:患兒雖然已經5歲,但仍似幾個月的小兒樣樣。頸部發軟不能支撐頭部;坐、爬、立均與同齡小兒相差甚遠。兩眼常常凝視,不會用手握拿物品,不會用腿走路。也不會說話,只能用簡單的音調來表示喜怒,舌經常半吐在口外。為此曾到北京、西安、太原等地醫院求治,均診為遺傳性智能發育不全,雖曾采用針灸等法進行治療,但效果一直不明顯。細察其證,患兒之母的兩個舅舅和患兒的兩個舅舅均患此病。望其兩眼癡呆,凝視無神,不說話,上下肢不斷的活動。但讓其用手拿或握物時則不能拿或握住東西,若一握住則死死不放。讓其站立則因手足亂動而摔倒在地下,大小便有時排在衣被之內,但又不能自動排便,從不自己索要食物。舌苔白,手足厥冷,脈沉細弦。綜合脈證,反復考慮:此病起于先天,腎精不足,心肝俱虛,痰濕阻竅。治擬補益肝腎,化痰柔筋,宗地黃飲子加減。處方:
熟地10克 山萸肉3克 石斛3克 麥冬3克 五味子3克 菖蒲3克 遠志3克 茯苓3克 肉蓯蓉3克 桂枝2克 附子1克 巴戟天4克
服藥10劑之后,用手扶其站立的時間較前延長,每次可站立幾秒至四分鐘,其他諸證同前,繼又服藥20劑,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有所反應。又服藥60劑后走路竟近似同齡之人。并能叫出爸爸、媽媽。已知饑泡,能自動數出1、2、3、4、5、6、7、8、9、10等。又服藥20劑,患兒開始和醫護人員招手致意、主動說:“再見”“爺爺好”。為了鞏固療效,以上方為散,3日服1次、1次5克,煎服服藥近一年,諸證消失而愈。
2.癡呆,痙攣性癱瘓
王×,男,2歲。
在5個月的時候,突然發現發高燒、抽風,經過治療很快痊愈。但不久發現其全身癱瘓,不會哭笑,兩眼凝視,癡呆,乃急到各地求治,診為智能發育不全,針灸、中、西藥物并用一年多,不見明顯效果。細察其證,四肢癱瘓攣縮,既不會坐,也不會立,不知哭笑,不知飲食,將乳頭剛放到嘴唇時不知吞咽吮乳,將乳頭放至舌上時始知吮乳和吞咽。兩眼癡呆乏神、舌苔白、脈沉細。綜合脈證,再結合病史考慮:《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指出:腎是生長發育的主使,《素問?靈蘭秘典論篇》指出,心為神明之主使、《素問?六節臟象論篇》指出凡十一臟取決于膽,肝為罷極之本。此乃肝腎俱虛,痰阻心竅之所為。治宜擬補肝腎,化痰開竅,處方:
生地10克 石斛3克 五味子1克 麥冬3克 木瓜6克菖蒲10克 遠志1克 茯苓1克 附子0.1克
連續服藥30劑后,上下肢的攣縮消失,并能在別人挽扶下站立約半小時。又服上藥4個月,共80劑,上下肢的癱瘓消失,活動自如,神情活潑,能說出一些簡單語言。其后又服上藥1年,一切均如正常小兒。
(十一)足跟痛
耿××,女,58歲。
兩足足跟疼痛,走路時足跟與跟腱均痛十個多月。某院多次X線拍片均未發現骨刺形成。以理療、針灸等治療3個多月以后不見效果,乃改請中藥以補腎之劑治之。服藥100余劑,仍不見明顯效果,細察其癥,除足跟、跟腱疼痛之外,走路稍遠時,兩腿腓腸肌部亦感疼痛難忍,并時感心煩失眠,舌苔薄白,脈弦稍緊。綜合脈癥,再結合用藥效果進行考慮:腓腸肌、跟腱均筋之屬,筋為肝之所主,此必肝腎俱虛,木郁失達所致,治宜補肝益腎,舒理肝筋,逍遙散如減,處方:
柴胡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0克 白術10克 甘草10克 干姜4克 薄荷3克 狗脊30克
服藥4劑后,足跟、跟腱、腓腸肌疼痛消失,繼服2劑愈。其后約2個多月,患者之女兒產后足跟疼痛不止,亦來求診,仍以上方6劑,疼痛亦消失。
某醫問:逍遙散治婦科病,治頭痛,治腸胃病等可以理解,其治足跟痛則甚難理解,請老師解釋之。答曰:肝藏血,肝主筋,肝主疏泄的意義應全面理解,即如主筋一項,絕不僅指腹部的筋,肝藏血,絕不僅指月經的血,而是指各方面的筋,各方面的血,各部位的筋,各部位的血。逍遙散既然是1個養肝血,舒肝氣的方劑,那么當然也就可以治療肝血失養,肝氣郁結的足跟、跟腱、腓腸肌的疼痛。
(十二)眩暈
1.抽腦脊液后頭暈不能坐立,久久不愈
常××,女,成。
3年前突然發現劇烈頭痛嘔吐不止,急至某院治療,住院后,為了明確診斷進行了腰穿,抽取腦脊液后,在坐起來的時候突然感到頭暈甚為劇烈,休息后逐漸有所改善,但卻—直不能坐起、站立,住院治療1個月,頭痛已經消失,但頭暈、卻日甚一日,不得已,又邀請中醫治之。某醫診后認為系腎氣虧損,髓海不足,予補腎之法治之。服藥30余劑,不見明顯效果。后以補氣養血之劑治療,仍然不效,細察其證,除上諸證之外,并見其面色晃白,臥床不起,疲乏無力,食欲不振,頭暈頭空,舌苔白,脈虛弦。綜合脈證,再結合前用諸藥之效果進行考慮:此乃氣陰俱衰,髓海不足,肝陽上浮之證。治宜擬補氣養陰,填精補髓,潛斂浮陽,龜鹿二仙膠加減。處方:
龜板50克鱉甲15克牡蠣10克人參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膠10克 (烊化)
服藥10劑之后,精神好轉,頭暈頭空明顯減輕,已能坐立。又繼服30劑后,精神、食欲大增,已能在戶外活動。為鞏固效果起見,乃以上方為丸,每丸9克,服藥5個月,諸證消失而愈。
某醫問:既然有肝陽之上浮,為什么還用人參之補氣,鹿角膠之補腎陽?答曰,本病乃陰陽,精氣俱虛之證,故在補陰的基礎上加入補氣,補陽之品,但又恐補陽太甚而陽氣上浮,故重用龜板、牡蠣、鱉甲以滋陰斂陽。細研《傷寒》《金匱》兩書,大都處方寒熱、陰陽之藥并用,惟求其藥量比例之多寡以求寒熱、陰陽相互平衡耳。本病陽亢較多,故用滋陰斂鎮浮陽之品,陰陽可平,疾病可愈。
2.腦外傷后,頭暈頭痛久治不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 亚洲国产成人爱av网站| 电影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美女脱的黄的全免视频| 欧美成人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免费看| 热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免费|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在线|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州精品蜜桃|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的性格特点|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刚刚| 中日产幕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国产 浪潮av性色四虎| 在线成人爽a毛片免费软件| 狂猛欧美激情性xxxx大豆行情| 欧洲精品不卡1卡2卡三卡|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人妻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a∨精品永久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调教| 国产国语亲子伦亲子|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乳及| 国产在线观看超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不卡|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又大又黄又粗高潮免费|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精品久久日韩一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