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一條街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八角街”,過去只是單一地圍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把它稱作“圣路”。如今的八廓街既是轉經道,又是一條充滿民族特色的購物長廊。是一整片舊的、有著濃郁藏族生活氣息的城區。一棟棟石砌的藏式樓房組成的街道大都保留了原有風貌,地面鋪就著手工打制的石板。圍繞八廓街逛一圈,可隨意挑選稱心的紀念品。還可以從那一步一叩的虔誠中去感受宗教的神秘。 八廓街臨街的房子幾乎都是商店,稀奇古怪的商品向人們展示了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與宗教有關的商品有唐卡、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松柏枝等。生活用品更是林林總總,如卡墊、氆氌、圍裙、皮囊、馬具、鼻煙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風干肉等。各種民族的旅行商品集中在周長僅1000多米的八廓街,可謂物美價廉。 八廓街是拉薩乃至整個西藏人文景觀的縮影,這條有著悠久歷史的轉經道,總是匯聚著來自各地的朝拜者,有沿公路磕等身長頭來的,有坐卡車來的,有修行的僧侶,也有做生意的康巴。總之,在八廓街可以看到來自西藏不同地方的人們。看到不同的服飾、各異的語言。即便是僧侶,在看上去相似的服裝也因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八廓街可以說是了解西藏的窗口,它的一切都在默默述說著拉薩的歷史。 攝于大昭寺廣場防 大昭寺的旁邊就是八廓街,也叫八角街。大昭寺和八廓街因歷史、地理等原因一直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人們一提到大昭寺就自然會想起八廓街。 它過去只是單一地圍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把它稱作“圣路”。“八廓”在藏語里面是“轉中圈”意思。在大昭寺里面轉一圈,叫轉內圈,圍著大昭寺在八廓街上轉一圈,叫轉中圈,而以大昭寺為中心,圍繞藥王山、布達拉宮、小昭寺轉拉薩城一圈的為轉外圈,即“林廓”。八廓街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那么,“八角街”的稱呼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音誤。在拉薩的漢族人中,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話中,“廓”與“角‘的發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誤讀成”八角街“了。后來,望文生義,以訛傳訛,甚至以為八角街是因為環形街道有八個角了。 大昭寺廣場各色各樣的人絡繹不絕,有藍眼睛的外國人,有中國驢子,有也從其他地方來朝圣的藏民。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藏族老阿媽手里的轉經筒在陽光下一下一下地轉動著,仿佛游離于廣場的喧囂繁華之外。 大昭寺廣場兩旁店鋪林立 廣場上賣服裝的小攤販,閑來也不忘轉轉經筒。 八廓街 圍繞大昭寺的一條小街,便是著名的八廓街,也稱八角街。最初是環繞大昭寺轉經的朝圣者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踩出來的,現在已成為西藏最大的小商品街。在游人眼中這條街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里卻另有含意。入八廓街,一定要記得順時針而行,這是轉經的方向。 攤位上出售的法器 八廓街內的商品充滿西藏民族特色,隨處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藝品和琳瑯滿目的旅游紀念品。 攤位上出售的經幡等宗教用品 八廓街上悠閑的藏民走入八廓街,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濃郁的藏民族生活氣息。 八廓街上的老式藏房 老式藏房頂上飄揚的五星紅旗和經幡,別具特色。 攝于八廓街邊 拉薩市區隨處可見這樣的三輪車,從布達拉宮到八廓街也就幾元錢,當你意識到這是在3600多米的海拔高度上,你不忍心跟他討價還價;當你看著吃力地喘著粗氣的車夫的背影,在你下車時你會多給他幾元錢。 八廓街邊上的藏式房屋 離八廓街不遠處的一個寺廟養花愛花是藏民族的一大嗜好,你在西藏的很多寺廟都能見到喇嘛種的花草。 寺廟內的酥油燈 愛花的喇嘛 藏式大門 藏式窗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