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夢光情雨
楊萬里 字廷秀,號誠齋,生于公元1127年——卒于公元1206年,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杰出的詩人,一生力主抗金,在中國文學史上,與范成大、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作詩20000多首,只有少數傳下來?! ?/font>
楊萬里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于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里。

數百年前 你答應過我
會來的 在這寧馨的燈下 夜茫茫
白玉蘭花 是你的衣裳
你的月光 飄逸淡淡的芬芳
殘雪已消溶 在山坡上
走過因襲的泥濘 到田園去
其實都是一種求索和解釋
關于人生 戀愛 童年 故鄉
悠長的回味像春風撲面
偶然發現 那彎彎曲曲的野徑
栽滿你晶瑩的露珠和清新的思想
假如上帝再創造一個你
我一定從沙灘 草地 田野
像風 輕輕走到你身旁
細雨黃昏,古箏似的。從誰的詩卷翻出一痕馬蹄聲,鞭起在裊遠如夢的驛道……
獨坐窗前,聽心海潮漲潮落。記憶的船,又在尋找它靠不攏的岸——十年前鑒析你的那首《戲筆》:
“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
天公支與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
我想,貪而不賤的詩人,只能奢侈于大自然的慨贈和美麗之清愁的富有。那時,我醉在你的詩里,神游你的世界,變成一縷清風,去追求青萍之末的故鄉??茨愕某幣_里淡化了濃墨而成樹陰媚清漣的小池。我是“愛晴柔”的蜻蜓,以“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為停機坪……
像披著風衣怡然閑步在我家北郊的田間野徑上,不期而然走進你的“動態寫生”,賞心于“園花落盡路花開,白白紅紅各自媒”;悅目于“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像你那樣對瞬息流動的風光“生擒活捉”,捕獲飄絮般的小詩。
歸來時,見你在古畫似的茅亭里飲酒,舉杯斟滿月光,將冰輪般的明月飲進胸中,以濕潤火熱的詩腸,發出能放能達的近乎禪機妙理的詩論:“學詩須透脫,信手自孤高”。楊萬里曾將學黃庭堅深晦險怪之風的千余首詩作付之一炬,從而獨創誠齋體,自得“活法”,在規矩中而逾規矩,于定法中而無定法,如激流出峽,曲而折之,道不盡的天趣與活潑!執著而不執迷,飄幻而非玄虛。
“肯來談箇事,分坐白鷗沙”——“咽月餐云”而又“中有憂時”,盡可法乎自然,萬象紛呈,飛動馳擲,一收筆底,潑灑而去,此大概是心之靈處,詩之極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