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用一種辦法,讓自己能客觀的去面對自己。不再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慌恐,破壞了自己生活的節奏。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敏感的人,而敏感從來都是把雙刃劍,一顆敏感的心在很多的時候,能擁有同理心,能對別人的喜怒哀樂感同深受,能從一朵花、一片云、一陣風中體會自然與世界的美好;但有些時候,又會影響你的客觀判斷,全然的將自己的喜怒交到別人手上,被外界牽制,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大千世界就是這樣,當你接受她所給你一種好的同時,便要接受它所帶給你的一切。不能因為這敏感,就希望自己愚鈍,這不可行,于心也做不到。 不知從什么時候,能不再為外界的言語、神情、態度所困擾了。這當然不是一種無所謂,不是沒有原則的讓步,是什么?我也在想,暫且先理清思路,總結如下,給依然掙扎在自我困擾的人一種參考的方法。當然仁者見仁,我所寫的事兒也許在別人眼中,一定會說,那是多大個事兒啊,但在我這當初真就是件大事。 一、愛情篇 小時候,特別的看不上我媽,覺得她一沒有什么文化又心眼小。長大了,感覺我媽特能耐,我爸在我心中多牛的一個人哪,怎么就對我媽那么好呢。尤其在結婚之后,面對姐妹們的各種“馴夫記”,我更加的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愛情王國里的loser。 直到有一天,當身邊的人也開始羨慕我,而我竟不自知的時候,我終于知道了愛情里的相處之道。當姐妹們跟你炫耀,她是如何給她半夜三更不回家的老公不開門、如何讓老公睡沙發、老公是如何對自己百依百順之時,別羨慕,別效仿。你不是她,你沒有一天到晚的和她生活在一處,你不了解這一切事件背后的真相,所有這些事兒聽聽就罷了,自已的日子還得自己過。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老公,除了他的父母,也沒有人比你更愛他,所以千家日子千樣過。 關于回家晚,我從來就不曾將老公鎖在門外,以他的脾氣,不將門板大卸八塊也得跺出個洞來,不心疼他的腳,我還可惜那門呢。所以,就是沒有出息,不但不上鎖,還在門口留著燈。事后,找個機會告訴他,來晚了一家人都擔心,況且也不安全。是個人,也能體會這其中的道理。 關于冷戰,我就是個沒有出息的人,自知老公的脾氣比較大,如果是小吵小鬧的拌兩句嘴,我也是個伶牙俐齒的主,會跟他來上幾句。但一旦真生了氣,那閉嘴的人一般是我。冷戰就更不用說了,那個提前找臺階的人,一定是我,有了孩子之后,就會讓孩子去當和事佬,比如:去喊爸爸吃飯啦、問一下爸爸跟不跟我們下樓去超市啊等等。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一個主,對別人能硬下心脾,對老公全然沒了轍。但每次,氣消的時候,老公都會跟我道歉。有時,他也會說,怎么當時生氣的時候我總感到自己很在理,事后不生氣了一被你分析,就感覺是自己錯了呢。要知道,家從來只與愛有關,就不是個講理的地方。生氣的時候,愛會打折,就用道理壓人。不生氣的時候,是一家人,是愛人,跟愛人哪有道理可言,所以就是自己錯了嘛!先退讓的,必是珍惜的,所以在愛中暫時占了上風的,沒有什么得意可言,不必羨慕。也許你只看到了當時他的得意,你可知事后他給老婆賠笑、端茶送水的小樣? 關于在孩子面前該不該吵架,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過我,我想誰家都會有這樣的事情。其實孩子遠比你想象的更堅強更智慧,他們有時更有一種看穿事物本質的慧眼。有天,我兒子的一位同學來家玩,我和老公因為一件事爭論起來,聲音有點大。兒子的同學嚇得說,Gary你爸媽吵架了。我兒子連頭都沒有抬,無所謂的樣子說,不用管,他倆吵吵更健康。生活中有些夫妻,從來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給孩子一種天下太平的假象,認為生活中的夫妻就是舉眉齊案、相敬如賓。當孩子日后結婚的時候,根本就不能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沖突。要知道,愛情從來不是在溫室中成長的。但爭吵的前提一定要把握,那就是他的安全感。只有當他有全然的安全感,讓他明白爭吵只是生活的一個小插曲時,那他就能很客觀的面對爭吵。法寶就是,怎么吵,都要適可而止,恨不過夜,不出走、不能不管孩子、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任何一方在開車的時候不能吵,半句都不行。 平常、安樂、知足、惜福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比較,不嫉妒、不牽怒。 二、工作篇 其實工作的難度或者工作量并不會讓現代人感到窒息或者崩潰,讓人崩潰的往往是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或者不開心事所造成的。其中遇到最多的就是上下級之間的不能相互理解與溝通造成的。 如何面對工作,有人說別太拿工作當回事,那就是一份工作,可我并不這么認為。只要有這種心態,其實內心深處已經滋生出許多的不滿。工作永無止境,就算是在工作中多做一些,多學一點,多一點創新,讓日復一日的工作不那么讓人討厭,都應該將自己的工作認真的做好。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要與自己的老板討價還價。工作不是為了別人,就是自己份內應該而且必須做好的事情。工作占去了一天中絕大部分的重要時候,不認真過,有點兒對不住自己而不是別人。不要將工作看成是一件好玩的有趣的事情,任何一種愛好變成職業的時候,面目都會發生改變,更何況只是一份用來謀生的工作。期望低一點,多做一點,收獲也許會多一點! 如何面對老板,其實這是一道難題,亙古不變的難題。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他們愛我們,無條件的愛;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但有時候卻不能隨心的選擇自己的老板,總不能換個老板就換份工作吧,因為難能所以可貴,所以才有士為知己者死之說吧。1、不要做個馬屁精,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讓同事討厭,其實沒有哪個老板不知道誰是干活的料;2、也別一副自視清高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是凡夫俗子,只以更多的讓工作時間變得更快樂一些罷了。3、客觀的分析自己,不應外界的變化而影響自己的喜怒哀樂,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是件難事。因人因事因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客觀依然是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比如寫一個報告或者呈批件吧,不被人挑毛病是不可能的。有人喜歡先總后分,有人喜歡先分后總,有人注重邏輯按事件的發展為線索,有人注重因果,以事物的結局為導向層層展開等等。別說咱作為一理工科院校畢業的學生,寫東西本來就不怎么樣,但就算是多年以筆頭為生的秘書們,給領導寫個報告也是殺死無數腦細胞,為這你大可不必自責。曾經我就一篇短短3頁紙的東西,用了兩周時間,改了7稿,有些地方是來回的改。鑒于此,我所有的文件都是按時間,按稿次進行存檔,誰知道會用哪個版次? 當你遇到那種嚴于待人寬于律已者怎么辦?比如,他整天晚來,早走,中間還遲遲不見人,偶爾你遇事遲到了,如果被他正好撞上,他就開始以做人如何要注重時間觀念,不能無視公司的管理制度,浪費別人的時間是可恥的來說道你。如果你本身就存在同樣的問題,得,他說的也值,這你就要改改了。不能因為他這樣,你也這樣,因為你們本來就不一樣。如果,你向來都是個勤勉的人,偶爾遇到這樣的說辭,也不要往心里去。根據心理學原理,一個人身上越缺乏的東西,往往會越說的理直氣壯。比如有一次,在北方吃飯,上了一個涼拌的豬心。一位大家公認心眼十足的家伙卻拿起筷子先夾了菜還說,哎我們這些平日里缺心眼的,要多吃點補補啊。你想,缺心眼的人能想出這些個說道嗎?但凡那些經常做事認真守時的人,開會很少因為一兩個人的遲到而發火,也不會讓別人三邀五請的,到點了一般都是自己以身作責,先來會場,因為他知道從不遲到的人沒有,因為知道所以寬容。 正確的認識自己,坦然的面對工作中所有的際遇,如果負面的事物來了,不要與之對抗,全然的接受后,理智的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卻不要影響自己的情緒。讓一切如天邊的云,風涌而來,翻卷而過,可以在腦海中想象一下這副畫面。有些時候,也可以記錄一下自己不快樂時候的事情。不要發表論斷只是客觀的記錄,過些時候再看,你會覺的多大的事啊,怎么自己當初就那么生氣、自責、惶恐不可終日呢?想想,有人沖你無道理,無原則的生氣時,除了表明這個人的無能外,還能說明什么?除非,他的沖冠一怒是為公為國為民族的大怒,作為一介草民,你有幸見這一怒也算是你的福氣了,可你真見過嗎?這個我不說你也明白的。 三、老人與孩子 有句老話說,沒有老人的夸孝順,沒有孩子的夸干凈。就是說,家里沒有老人的媳婦,總說自己是如何對公婆好。家里面沒有生養孩子的,總說自己的家里是如何的干凈整潔。 現代生活的壓力是極大的,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之下,與親生父母都有可能生點小氣,更不要說是沒有血緣之情的公婆了。如果真在住在一起,那就一定要想清楚,你的底線在哪里,對方的底線又在哪里?困難先想足了,再住到一處,不要搞得雙方都累,最后不歡而散。 在這里,理解、寬容是必不可少的。得勢之時,不要欺人;失勢之時,不要諂媚;做人的基本依然在此。有自己的一口飯就不能虧待了老人,誰都有老的一天。縱然不能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但卻依然要不能理解也要尊敬,這也是人之根本。 孩子,是自己的,不能靠任何人。父母是孩子的天,任何時候不能找任何理由不管孩子。人家奧巴馬都能做到在最忙的總統競選之時不曾錯過女兒的班會,更況我等。回頭再看,感覺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關注的太少了些。任何的借口現在看來,不論當時是如何的冠冕堂皇,現在都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 面對孩子,絕對沒有任何的理由,帶他來到這個世界,沒有經過他的同意,怎么陪著他成長也是沒有什么好商量與推辭的。父母是一個職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做好。 當越是想掌握一切的時候,一切離自己很遙遠,內心滿是恐懼。當學會坦然的接受,勇敢的面對,積極的改進,無畏的放棄之時,才發現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靠近自己。心存美好,過好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