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病反入里,則作「痞」,按之則自濡,但「氣痞」耳。 浮就是病在表,緊就是寒,就是表有寒,按傷寒的法則,應該是先發表再攻里,結果先攻下, 造成病反而入里,「痞」證就出現了,有表證的時候要發汗,開桂枝湯、葛根湯下去的時候,會出 表汗,這汗是從腸胃的津液來的,所以腸胃的津液是汗的源頭,腸胃的津液應該是走皮膚出來, 結果反攻里的話,腸胃的津液就往下走了,往下走的時候,本應在表的免疫系統就跑進腸胃里 面來,所以腸胃里面的津液,可以從腸胃達到表,表的津液也可以順著同樣的管道進入腸胃;腸 胃科的病人一定要特別注意,為什么要按之自濡,連張仲景都要去按他,就是要你作腹診,就是 要確定一下,肚子有沒有長了硬塊在里面?如果有硬塊可能是硬大便,如果壓下去軟綿綿的,代 表里面沒有堵到東西,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只是氣堵到了,為什么?因為胃里面有熱度有動能, 熱氣應該是往上走的,走到頭上、走到四肢表面的,結果被攻下的時候,熱就往下走,堵塞在下面, 所以這氣體是熱氣,所有腸胃科的病,后面所介紹的瀉心湯,大多是寒熱并見,寒熱膠結的情形。 人體內從胃一直摸到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胃的下方就是胰臟,中醫叫做膵肉,旁邊是 脾臟,中間有脾之大絡(大血管),脾臟有血管通到胃的下方,胃的蠕動就是靠下面的血管充血 幫忙它蠕動的,「中脘穴」正好在胃的上方,肚臍的兩邊就是「天樞」,剛好就是在大腸的兩個 上頭,小腸的正中心就是「關元穴」,如果按下去胃里面軟綿綿的就是沒有東西堵到。 一六七:「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如果太陽中風,感冒了,同時有下利有嘔吐,太陽中風下利是葛根湯,有嘔吐就葛根加半 夏,如果表解者,乃可攻之:要先解表再攻里,攻他的時候。結果病人其人漐漐汗出,發汗有時, 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者,當解了表以后有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平常 看到的時候,一定是濕氣很重的人、還有腸胃功能很差的人,為什么會嚴重到用「十棗湯」? 平常解表的時候,一定是開發汗劑,這汗一發以后,濾過性病毒和不要的水離開體表以后,好的 「水份」還會順著三焦淋巴系統回到胃里面來,津液會自行返回胃里面,如果津液沒有回到胃 里面,病人會燥渴,小便就沒有了,這時候就是「五苓散證」?,F在這種情形是水回來了,居然并 沒有回到胃里面,回到肺里面,因為肺主皮毛,為什么回到肺里面?因為土擋到了,脾土太旺,脾 傷到了,脾就脹起來,這表水一發出去以后,沒有辦法回到腸胃里面,就慢慢滲到橫膈上去:如果 水不多,就「頭?!咕褪恰杠吖饢X甘湯證」:如果滲得更多,愈來愈嚴重,就是用「十棗湯」。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這病人本來是麻黃湯證表寒,結果沒有開麻黃湯,如果病人抵抗力很 強,自己會好,有的病人不會好,這時候麻黃湯證轉成里寒了,變成小青龍湯證,里面發炎了,沒有 用麻黃湯發表,里面的免疫系統出來相抗,濾過性病毒往里面走,走到肺里面化熱了,病人一直 咳嗽,咳嗽的同時,表面有寒里面有痰,這痰就是水,就是表面的濾過性病毒順著水道系統到肺 里面來的,應該是小青龍湯一劑就去掉的,因為小青龍湯是心下有水氣,結果又沒開小青龍湯, 這水就慢慢堆積起來,造成「十棗湯」證。 「十棗湯」中醫叫「朱雀湯」,是傷寒論里面,目前最峻最強的排水攻水的藥,如果這水 在皮膚表面上用「越婢湯」,腸里面的水是表水汗水回頭的,水正常應該進入腸胃,結果不入腸 胃入肺了,所以整個胸膛里面全部都是水,還有一些水滲到臟和腑中間的間膈膜上,就是三焦 網膜。所以臟沒有積水,可是臟和腑中間的三焦網絡全部充水,病人會心下痞鞕滿,胃里面脹滿 的很難過硬硬的,引脅下痛,整個脅肋都積了水,兩脅下很痛,嘔即短氣,惡心想吐,吐又吐不出來, 因為水不在胃里面,為什么短氣?橫膈膜都充水了,像海綿一樣,吸氣又不能下降被頂著,呼氣就 吐出來,自然氣就很短,汗不出惡寒者,代表他還有流汗沒有惡寒,就是沒有表證了,所以在喝 「十棗湯」之前一定要確定他沒有表證,所以肺里面積水,心臟積水,肝積水,肝硬化末期的腹水, 十棗湯都可以用的。 臨床上要注意一點,這里的汗出,病人陽氣虛脫的時候,會流出油油的汗,這個時候就不 能用十棗湯了。 十棗湯方 芫花熬 右三味等分,分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 強人服一錢匕,贏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 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 能把胸腔下方、橫膈膜、肺的下方的水利出來,完全靠甘遂,所以大陷胸湯和大陷胸丸 都是對「結胸」,如果結胸從胃的痞鞕一路往下走,因為比較下面就是大陷胸湯把它攻掉,如同 樣的結胸在這里但是病往上走,頂到喉嚨,脖子都不能彎下來,如果用大陷胸湯就跑太快了,結 胸會沒有去掉,這時候要改用大陷胸丸,因為丸劑本身是藥緩力重,吃大陷胸丸可以因勢利導, 把它導下來,所以結胸有兩種癥狀,一個從從心下往上升的用「大陷胸丸」,一個從心下往下走 的用「大陷胸湯」,都是以胸膈為主,所以半夏、甘遂一定會用到,甘遂利水利痰的力量非常強。 如果水滲到臟腑中間的三焦油網的時候,一定要靠大戟才能打通。甘遂利水利痰,去肺 中的積水與子宮中的積水,但甘遂還有滌痰的效果,所以大陷胸湯用甘遂。 肺泡里面都是水的時候用芫花,芫花去除胸腹的積水,所以會用到芫花的病人一定到了 「但坐不得臥」的階段,就是肺積水不能躺,一躺下去就要喘就再坐起來,吃完十棗湯,三小時就 好了。 這三味藥磨粉等量的用,各 l/3 錢,一次只給病人一劑,因為這三味藥都是堿性的藥,胃 里面有胃酸,如果光吃這三味藥到胃里面,胃就會難過了,所以要靠紅棗,過去拿十個紅棗去熬, 現在大棗比較小,用二三十個濃一點無所謂,紅棗湯能中和堿性,且讓藥發散的力量很強。 強人服一錢匕,胖的人用一湯匙,就是喝湯的湯匙一平匙,羸人服半錢,瘦的人用半匙,平 旦服,這就是吃十棗湯的技巧了,一定要早上六點鐘吃,五點到七點都可以,因為「肺寅大卯胃辰 宮」,大腸開卯時,肺和大腸相表里,水在上焦的時候,用十棗湯攻下去的時候,病人會上吐下瀉, 如果有痰,上面吐出來的是痰,如果沒有痰,只有水,這水是瀉出來的,全部從大便排:病人吃十 棗湯后約半小時,開始跑廁所,連續約三小時,中間大概上六七次水才排完,這三味藥都是毒藥, 次才夠,病沒有除的,第二天再吃、再加半匙,得快下利后,標準是六次、糜粥自養,這時候喝稀 飯,用紅棗下去熬稀飯,不能吃油膩食物或肉類,否則會有余熱;因為吐了很多,用紅棗把胃的津 液補足,臨床上看到肝病的腹水、脾臟病腹水的時候,也是一樣用「十棗湯」;不可以每天用「十 棗湯」,吃完「十棗湯」后要調理病人的腸胃,北派的觀念只要病人的腸胃功能非常好,吸收的 功能非常好病人就不會死。肝病腹水的時候,肚子里面有很多水停在三焦油網臟腑中間,所以 大戟加重;如果積水在肺的上方,三劑等量,如果肺積水甘遂多一點;攻出來的水,其實就是人 體內的高蛋白的東西,這營養應該給臟腑、結果被水堵到了,這營養一段時間后會壞掉,所以必 須把它排掉。 看到十棗湯的病人,確定沒有表證的時候要速攻,不要等到胃氣已經沒有才攻,十棗湯喝 下去結果病人死了,以為是吃到毒藥死的。所以要小心麻黃湯證沒好變成小青龍湯證,小青龍 湯證沒好變成十棗湯證。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據前田長奄之經驗,一人之手腫,余處不腫,元氣飲食 如故,用此方,經水瀉而速愈,亦別開生面法也。其實只有手腫用不到十棗湯的,此說過于牽強。 一六八:「太陽病」,發熱惡寒,醫發汗,無陽而陰獨,因復下之, 遂心下「痞」 青黃,膚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太陽病,發熱惡寒,醫生給他發汗就好了,無陽而陰獨,結果發汗發多了病人的陽氣都沒 了,胃里面的津液都沒了,血里面的津液都沒了,完全剩下陰了,因復下之,又攻下,遂心下痞,造 成心下痞了,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表被發汗發掉了,里又被攻下,所以陰陽都消掉了,復加燒針, 再加上燒針,結果病人胸煩,面色青黃,講青色的時候已經是「果」了,中醫看到青色的時候,就 知道他血凝到了,血停止下來了,也就是血缺氧了,臨床上看到凍死的人是發青的,還有心臟休 克、人缺氧的也是,所以看到病人面色發青,基本上病人的感覺是痛,且血液循環停止下來了, 才會青色的,如果看到黃色的,黃色是濕聚,就是濕聚在一起太盛的時候,病人顯現在面上的是 黃色,象小孩子的臉上,山根一帶有青的一塊,這是腹部,所以小孩的血凝在小腸里面,這時候要 用小建中湯重用芍藥,小建中湯是桂枝湯里面芍藥加倍再加飴糖,小建中湯進入腸胃把靜脈血 打出來,所以小建中湯下去以后,胃口大開;另外嘴唇上有一點一點的白點,就是肚子里面有 蟲;為什么膚潤者,因為陽脫而油脂往外走,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因為脾主四肢主肌肉,如 果手腳還有溫度,代表胃氣并沒有喪失掉,只要病人的胃氣沒有喪失掉,在張仲景的理論都是 可以治的,一直到胃氣沒了再好的藥都不收的時候才放棄。 一六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分溫服。 過去這湯劑曾經用在肺結核、出血,大黃、黃連這兩味藥本身是氣厚味重的藥,這兩味 在臨床上消炎的力量非常強,所謂「麻沸湯」,就是滾水泡大黃、黃連。象茶一樣喝,還有一種 就是把大黃、黃連包在棉布里,放在水里浸,喝擠出來的汁也可以,這樣藥比較濃,汁比較少些, 因為黃連很苦,「麻沸湯」這樣取藥就是取氣,取氣輕往上升,所以要讓藥往上走的時候,一定要 用泡的,如果是湯劑,取它的味重,因為湯劑會越熬越濃,所以讓藥往下走的時候用煮的。 那么時候吃藥?傷寒論里面只有兩個地方講出血,甘草干姜湯是胃大量出血,里寒時候 在用;也有里熱出血的,從嘴巴鼻子噴血出來,或眼睛微血管出血,這時候用「麻沸湯」,用泡的 不用煮的,因為出血在上焦,鼻子出血是因為胃里面太熱了,胸陽太熱往上走熱太盛的時候血 管破裂掉了,所以出嘴巴或鼻子出血;如果是痔瘡,就要用煮的,因為在下焦。 臨床上看病人,按之濡,按胃軟綿綿的,結果病人其脈關上浮者、上焦的肺、心臟的地方 很熱,肺結核就是這樣,結核就是里面發炎了,中醫沒有這名詞,中醫叫癆瘵,病人三黃,就是病人 臉黃、小便黃、全身黃,病人瘦瘦干干的、焦黃的,肺里面發炎了,有的肺里面都是膿痰,肺都萎 縮掉了,所以知道是上焦熱,處方的時候大黃二、黃連一,藥量用「兩」計沒關系,因為用泡的, 一次泡可以吃好幾次,譬如眼睛出血,會出血就是血離經了,血會離經就是熱才會離經,所以是 上熱,這時候用大黃黃連湯的時候用滾水泡,一下就消掉了。 華佗給病人吃的麻醉湯,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一兩,菖浦三分,照這比率三碗 水煮成一碗,病人一喝下去就會人事不知了,大概持續三個小時,若還要久一點,在病人快醒前 再喝一碗,這湯大多用在傷科,趁病人昏迷的時候,把骨頭接好,傷口表面涂三黃瀉心湯,就是大 黃、黃連、黃芩磨粉撤在傷口上,如果傷口化膿就再加去濕的藥。 【方輿輗】曰:經血錯出口鼻,曰「逆經」,又名「錯經」,初吐衄,后眼耳十指尖皆出血, 甚至形體麻木,手足強直,為錯經中之最劇者也。這是「錯經」中最嚴重的,嚴重到最后七竅都 出血,手指指甲都滲血出來,一般來說「錯經」的時候,血從鼻子、嘴巴出來。 又:此方不僅治吐血、衄血。凡下血、尿血、齒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竅者,無一不 治,真治血之玉液金丹也。從高壓的深海里面出來的都可以用。 又:跌打損傷,昏眩不醒人事,及血出不己者,大宜此湯?;冀鸠徴?/SPAN>,惟用此湯可治。刀傷 的大多用外敷,平常做外用的時候三黃里面加些細紅砂糖,砂糖粘可以去濕,所以砂糖可以預 防化膿。 【餐英館治療雜記】本方訣曰:此方以心下「痞」,大便秘,上氣為目的;并一切上焦 有蓄熱,或口舌生瘡,或逆上而眼目赤者,皆當以大便秘為目的。這時候的用法大黃、黃連煮成 湯。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酒客郁熱下血者,腸痔腫痛下血者,痘瘡發熱熾盛而七孔出 血者,產后血暈郁冒或如狂者。 【肘后百一方】曰:患惡瘡三十年不愈者,以「大黃」、「黃芩」、「黃連」,各三兩為散, 將瘡洗凈為止、每日三次敷之,無不瘥。所以膿瘡的時候,把傷口清洗干凈再敷三黃瀉心湯, 加白朮可以去濕,三十年沒好就是濕很盛,粘答答的就是濕,所以光去熱不夠的,還要去濕,所以 才會三十年沒好??梢约尤橄?、沒藥可以收斂傷口排膿,加三七幫助排膿。 【和劑局方】曰: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飲食不美,下焦 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即生瘡痍。及之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小兒積 熱,亦宜服之。中焦有熱的時候,病人的感覺是心膈煩躁,飲食不美,吃東西沒有味道,如果是下 焦有熱,小便是黃的,大便便秘,這一段就是如果去判斷熱在中焦還是在下焦:痔瘡的時候,不要 管它痔瘡長什么樣子,三黃瀉心湯煮湯劑,外痔可以表面放血,下針下「孔最」、「承山」,痛馬上 去掉,外敷用「枯痔散」,還有肛門用煙熏,把「雄黃」放在瓦罐里燒,把肚子包起來,肛門對著 瓦罐熏,痔瘡馬上收口,也可以做成粉敷在外面,七天左右會剝落,內痔,用湯劑把直腸脫出來,然 候敷「枯痔散」,再下針,痔瘡好了再吃湯劑把腸子收回去。 戒煙滌痰方 皂莢三錢 口不渴者加半夏 去肺中之濕氣加 如果戒煙以后失眠、煩躁,加 疏散肝郁以后,抽煙的欲望就少了。 一七〇:心下「痞」 心下痞,就是胃里面難過,就是腸胃科的問題,惡寒,就是怕冷,汗出就是表虛掉了;本身腸 胃發炎,結果表又虛掉了,痞證要先解表再去攻里,這時候寒熱藥要并用,心下痞的部份,用大 黃、黃連、黃芩,惡寒、汗出要用固表去寒,這時候用炮附子,附子的性「善守」。所以用「附 子瀉心湯」。病人盜汗不止的時候,用附子一下去 炮附子來固陽:遺精頻尿也可以用炮附子來配合龍骨、牡蠣。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同樣用泡的,大黃、黃連、黃芩用泡的,附子煮汁,附子如果用泡的,會只有頭不流汗,身體 還在流汗;會用到三黃一定是里面很熱,除了肺外,還有腸胃熱也可以用。 一七一:表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钙Α共唤?/SPAN>, 其人口中渴,而煩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有表證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給瀉心湯,這條辨是說,不是痞不能解,而是他本身有水飲 停蓄在下焦,瀉心湯下去,不是瀉心湯不解,而是他有水飲所以沒解掉,這時候用五苓散把水排 掉,所以五苓散證一定是病人有口渴、煩躁、小便不利,水停在下方不利,表水又回不到胃里面, 停在表面上,所以造成口渴、小便不利;如果口渴、小便不利,先檢查有沒有腎結石或膀胱結 石,都沒有再問口渴不渴?有,就是五苓散證,五苓散也是消水腫的藥,病人沒有口渴,代表病人 的腸胃津液很足。 一七二:「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 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傷寒,發表之后結果胃不和,所以腸胃科的病常常發生在,開發表的藥給病人的時候,病人會好僦好了,或發生腸胃科的問題,就是表證好了,結果胃不舒服,引出了其它腸胃的??;傷寒論里面講的胃就是腸,心下就是胃;心下痞鞕,就是氣結在胃里面、胃里面脹脹的堵到了很難過,干噫食臭,常?!膏妗箽獬鰜?/SPAN>,嘴巴里面很臭,就是里面有宿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平常不會有這種現象,只有腸胃有問題的才會有,一般來說情形是,發表了以后開了麻黃湯或桂枝湯或葛根湯,把腸胃的津液發到表面上來,結果水回來的時候,它沒有回到胃里面因為胃里面有臟東西堵到了,水直接滲到腸子里面去,水不應該滲到小腸的,因為小腸是火。水火不容,小腸一滲到水的時候,火就沒有了、這水就從小腸直接進入大腸,就聽到咕嚕嚕的水在里面響,就下利了,在這種情形就是,生姜瀉心湯。傷寒論里面,從一七二條開始,治療下利最好的方子就是「生姜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方 生姜四兩切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把生姜拿掉后就是半夏瀉心湯,所以半夏瀉心湯可以止嘔,病人腸胃不舒服嘔酸的時候,用半夏瀉心湯,如果有下利的現象的時候,就是半夏瀉心湯重用生姜,這里生姜干姜并用,干姜是溫中,熱,讓腸胃蠕動功能恢復,生姜能散水,把腸胃里面的水散掉,這是寒熱并結,所以寒藥熱藥并在里面,因為嘴巴嘔氣,腸胃里面有宿食,所以用黃連、黃芩解腸里面的病毒,因為下利,把水都排掉,腸里面的津液就不足了,所以用甘草、大棗、人參把里面的津液補足。生姜用來散胃中的水,半夏用來散胃外面的水。 胃病好了以后,最好是平常吃飯不要過飽,讓微餓的感覺來強化我們的胃氣;人工的食物、咖啡等等少吃,吃清淡一點。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患噫氣干嘔,或嘈雜吞酸,或平日飲食每覺惡心煩滿,脅下有水飲升降者,其人大多心下痞鞕,或臍上有塊,長服此方:所以腸胃不好的人,常常在下利的人,肚子常鳴叫的人都是生姜瀉心湯證,常常嘔酸的就是半夏瀉心湯證,早上起來嘴巴很苦的是小柴胡湯證,膽汁上逆,小柴胡湯治少陽熱,所以要重用黃芩。 【方伎雜志】曰:凡患此等之人,多屬嗜食酒肉食者或喜食咸辛甜食者,治此等人必徒勞無功焉。 一七三:「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 傷寒,本來應該發表,結果下之,造成谷不化,就是吃進什么就拉什么,完全不消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這時候醫生看到心下痞,以為是里面還有堵到宿食,就再攻,造成越痞了,變成大痞子了,這時候腸里面已經沒有東西了,并不是熱結,但是胃中虛,客氣上結,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臨床上,甘草瀉心湯常常用在急性的腸胃炎,甘草是解毒的。為什么不用半夏瀉心湯或生姜瀉心湯?因為有的食物還有用,把它通通排掉,身體會虛掉,這甘草下去,除了緩和腸胃的蠕動以外,最重要的,甘草還可以把藥停在腸胃里面,讓它停久一點,壞的食物把它分解排掉,好的食物把它留下來。甘草瀉心湯也會有「噫氣、「惡心」,但是沒有食臭,聞不到臭味,所以甘草瀉心湯是胃氣虛掉了,沒有東西在里面,所以只聽到噫氣打咯但是沒有聞到臭味,生姜瀉心湯有聞到臭味還有拉肚子,這是兩者區分的地方,半夏瀉心湯比較好區分,有嘔就是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這時候重用甘草就可以了,不用炙甘草,所有的瀉心湯都有半夏、黃芩、黃連,這三味藥,因為里面都有水,半夏來利水降逆,里面有發炎的現象,黃芩、黃連來處理,胃里面寒掉了用干姜讓胃熱起來。例如狐惑,女人的性病,在陰部有紅腫或起一小塊發炎,不會傳染,但會癢、痛,嚴重的影響到喉嚨也發炎,有的女人有白帶喉嚨也不好,因為喉嚨和婦科是連到的,平??吹臅r候又是甘草瀉心湯證,所以中醫辨癥論治,是同證同治。 案例:一位紐約客,心臟動脈血管堵塞,開刀兩次,心臟動脈血管堵塞的人,左眼有嚴重紅血絲,扎針:「天突」 「巨闕」 一七四:「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 傷寒了,如果服了湯藥,造成胃里面脹脹的,下利不停,服瀉心湯好了,好了以后,醫生認為里面可能又堵到了,再用其它藥攻下,結果又下利不止,醫生用「理中湯」,就是用白朮、干姜、人參、炙甘草,讓腸胃功能很快的恢復 一般來說下利太厲害的時候,先用赤石脂禹余糧,這兩味藥是澀劑,石類藥,現在禹余糧很少了,大部份市面上看到的是赤石脂,臨床上下利不止,不需要用赤石脂禹余糧湯,因為禹余糧不容易買到,用白朮、赤石脂,白朮在藥房里的炮制,一般來說是把白朮炒黃土,還有一種是白朮和赤石脂炒在一起,平常拿白朮來健胃整脾的時候是用「炒黃土」的,用在止利的時候是用「炒赤石脂」的,加在小建中湯里面或半夏瀉心湯里,利就止掉了。 下利出血的類似癥狀如何鑒別?先便后血,這不是大腸炎出血,是外痔出血;先血后便,這是內痔出血;血與便混合,這才是大腸炎下利。 成無己曰:【圣濟經】曰:『滑則氣脫,欲其收也,如開腸、洞泄、便溺、遺矢、澀劑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約,與「赤石脂禹余糧湯」以濇洞泄。下焦主分清濁,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澀劑而利不止,當利小便以利其氣。 臨床上也可以灸大腸俞,腰俞,中極、關元、水道、水分都可以。 赤石脂禹余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44.倪海廈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