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八段錦網建議大家:每天只需花10分鐘就能完成坐式八段錦,長期堅持能夠使全身氣血暢通,睡眠質量得到提高,免疫力增強,少得疾病,益壽延年。 (一)坐式養生八段錦口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微搖撼天柱,赤龍攪水渾,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轱轆轉,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托虛,低頭攀足頻。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迄,發火遍燒身,邪磨不敢近,夢寐不能昏, 寒暑不能人,災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二)坐式養生八段錦練法 ①第一段: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方法:采用盤膝坐式,正頭豎頸,兩目平視,松肩虛腋,腰脊正直,兩手輕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靜坐3-5分鐘。 上下牙齒相叩作響三十六次,有固齒的功能。“昆侖”即指頭部,以兩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腦(此時兩手掌心緊掩耳門)。呼吸9次,氣息微微不使有聲(與叩齒同時做)。 上式畢,呼吸9次。放下所叉之手,兩手掌掩在兩耳處,食指疊于中指之上隨即用力滑下,彈在后腦上,狀如擊鼓(即“鳴天鼓”),左右指同時彈擊24次。 作用:舒緩頭面部的肌肉,能寧心安神、健腦。 ②第二段:撼搖天柱。 方法:低頭扭頸向左右側視,肩也隨之左右搖擺,各24次。肩膀也要隨之轉動,連做24次。再把兩手心掉轉,左手放在右手上,轉動24次。 作用:天柱穴位是頸脖子處斜方肌的外側凹處,在后發際旁開1.3寸。通過牽拉天柱穴能改善肩頸部肌肉痙攣。 ③第三段:赤龍攪水渾,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攪動,使生津液,然后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聲。把津咽下,然后方能行火。神水:津液;赤龍:舌。 作用:口腔保健,養陰。意念津液滿溢,可潤養肌膚及臟腑。 ④第四段: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方法:吸氣一口,停閉不呼出,兩手互搓至發熱,急分開摩擦背后“精門”,一面摩擦一面呼氣,反復練24次,做完后收手握固。 吸氣后閉氣,想火下燒丹田,感覺丹田發熱,接著進行下一段。 作用:常搓腎堂能溫腎固本,固精益腎、強腰壯腎。 ⑤第五段:單關轱轆轉。 方法:左右單關轱轆各三十六次。所謂單關轱轆,就是指用左手叉在左腰腎間,然后俯首,以左手像搖轆轤般自后向前做圓轉運動36次的方法,然后右手依法行之。 作用:放松舒緩肩頸肌肉,舒緩關節痛。 ⑥第六段:雙關轱轆轉 方法:以雙手叉于左右兩腰腎間,俯首,左右兩肩同時隨手圓轉,連做36次。休息片刻,然后放開所盤的雙腳,向前平伸。 作用:通過肩部、腰部活動,疏通人體督脈。丹田在臍下3寸關元穴處,丹田意念,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臍下這個部位,這樣可以入靜也更有助于腹式呼吸。對于丹田熱不可刻意追求,注意力過分集中,大腦也會因緊張而產生疲勞。 ⑦第七段: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方法:緊盤雙腿端坐,先以兩手掌相搓,用口呵掌心5次,兩手指交叉反掌向上托。托時要用力,好似向上托舉重物一般,托后緩緩放下,收于額前,連續上托9次。 作用:運動肩周、腰、手,古時認為向上托空可接天氣起到灌頂的作用。 ⑧第八段:低頭攀足頻。 a 方法:兩手向前伸,握住雙足,用力扳,扳時身體向前傾,頭向下低,12次,做完后仍收腿盤膝而坐,收手握固。此式抻筋拔骨,壯腰健腎。 作用:能使手腳協調,運起丹田之氣,運行全身,更能濡養周身。 ⑨收段: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方法:舌抵上腭,閉目靜坐,待津液滿口時,再鼓漱三十六次,作六次咽下。前次一度(即第三段錦),此次兩度,所以說:“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作用:“河車搬運迄,發火遍燒身,邪磨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人,災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