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胡氏癲癇病方(胡建華)
[組成] 鐵落60克丹參15克生南星12克菖蒲9克
炙遠志4.5克 炙地龍9克 白芍15克 蜈蚣1克 全蝎1
克
[功效] 平肝熄風,鎮驚豁痰,活血化瘀。
[主治] 癲癇。
[用法] 每日1劑,水煎2次,2次分服。方中蜈蚣,全蝎
等分研成粉末制成膠囊或片劑,每顆0.3克,成人6~9顆/日,小
兒3~6顆/日,分2次吞服。
[方解] 方中鐵落、地龍平肝鎮驚熄風。南星豁痰鎮驚,與
鐵落相配,鎮驚作用尤勝。菖蒲、遠志既能化痰濁,又能開心竅
而安心神,有提神醒腦作用。丹參鎮靜、安神、養血、活血。白
芍柔肝以解痙。蜈蚣、全蝎均有熄風鎮驚鎮痛之功。
[按語] 胡老認為癲癇的病因病機常與驚、風、痰、瘀有關,
而與心、肝、脾三臟關系較大。或因精神因素,或因飲食因素,或
因外傷因素,可引起風陽內動,氣郁生痰,瘀阻脈絡,擾亂神明,
發生昏倒抽搐、面唇青紫等癥。治療原則以平肝熄風、鎮驚豁痰、
祛瘀為主。方中用南星苦辛溫有毒,具有祛風化痰解痙作用。胡
老臨床常用生南星,一般成人12克,兒童酌情遞減。一般認為生
南星有毒,對口腔粘膜刺激較大,需用明礬漂洗后為制南星。胡
老認為生南星經煎煮后,已無毒副作用。久煎后可以大膽使用。
[典型病例] 艾某某,女,5歲。1977年12月29日初診。
1976年7月首次癲癇大發作,每月發作7~8次,以后1~2
天大發作1次。發作時抽搐,吐沫,昏迷,意識障礙,小便失禁,
約3~5分鐘蘇醒,、醒后疲乏嗜睡。小發作,短暫性的失神每天達
20~30次,每次數秒鐘。初發即服用苯妥英鈉0.1克,每日3次;
魯米那0.03克,每日3次。治療1年多未見好轉。腦電圖顯現
“陣發性高電位6波活動”,脈細,苔薄膩。證屬肝風內動、痰濁上
蒙清竅。治擬平肝熄風,宣竅豁痰。處方:生鐵落60克,陳膽星
9克,丹參12克,菖蒲9克,炙甘草9克,郁金9克,另蜈蚣60
克,磨粉,每服1.2克,每日2次。服藥1周后,癲癇大發作控
制,同時服用西藥。到1978年3月初,小發作亦由每天20余次
減到10次左右。原方陳膽星改為生南星9克,蜈蚣粉改為星蜈片,
每次5片,日服2次。不久小發作亦控制。隨訪5年,、病情穩定,
無大小發作,在校讀書,成績優秀。
附 胡建華簡介:出生于1924年,上海人。1945年畢業于舊
上海中醫學院,繼承了丁濟萬,程門雪,黃文東先生。有50余年
中醫內科臨床與教學經驗,研究治療胃脘痛,泄瀉,癲癇等課題,
均獲科技成果獎。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內科教研室主任,教授,龍
華醫院專家室主任。
通信地址: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零陵路530號 郵編:
200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