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河南博物院看帝王將相們的書法昨日,“大師與大師——徐悲鴻與法國美術學院大家作品聯展”剛剛在河南博物院開幕,另一場“百年翰墨——政要、文人、書家重要手跡專場展覽”今日又在鄭東新區正方園錦江國際飯店展出,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帝王將相以及王文治、鐵保、翁方綱、陸潤庠等文人書家們的69幅書法作品集體亮相,其規模之大、檔次之高、作品之全在近年鄭州藝術展覽和藝術品拍賣中尚屬罕見。 帝王之書:皇家氣象 在以往的展覽和拍賣中,慈禧太后的作品都尺幅不大,此次“百年翰墨”專場展覽首次推出慈禧六尺整張中堂“綏壽”,寓意“平安長壽”,作品不僅線條飽滿流暢,而且用筆精練老辣,為慈禧晚年之作。作品上方還鈐有“慈禧皇太后御書”之印,該印章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光緒帝六歲開始讀書習字,在帝師翁同龢和侍郞夏同善的嚴格教學下,從歐、柳入手。此次展出的光緒帝楷書七言聯“曾傳肘后長生訣,愿讀人間未見書”,用筆干練,線條內斂,館閣氣息濃厚,書寫材質為宮廷御用庫絹灑金,用料考究,盡顯皇室純和氣象。 狀元之跡:館閣書風 狀元是科舉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封建社會精英,清朝最后一位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的去世至今才70余年,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已經遙遠與陌生。 本次“百年翰墨”展覽專門甄選了清代狀元王杰、翁同龢、陸潤庠、黃思永、張謇、王壽彭、劉春霖等共10余副書法對聯,這些作品是清代114位狀元中的一個縮影,集中展示了清代盛極一時的館閣體書風整體風貌。 重臣書法:價值最高 晚清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他們在心懷天下之余,也醉心翰墨,臨池不輟,在晚清名臣中,其書法價值最高,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也都炙手可熱。此次展覽也囊括了三位晚清大佬的精品力作。 民國時期的書法,碑帖并盛,群星之象,蔚然之狀,令人神往。此次“百年翰墨”集中推出民國名人書法作品20余件,涉及民國政要、將領、學者、書家的重要作品,囊括譚延闿、于右任、鄭孝胥、羅振玉、袁克文、樊增祥、譚澤闿、徐世昌等手書墨跡。 據主辦方河南原田拍賣負責人介紹,除了“百年翰墨”專場展出之外,還將展出潘天壽、黃胄、何家英、張海等近現代名家和當代書畫大家作品300余幅,展期兩天,17日將舉行作品拍賣會。 中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