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 Walking with cavemen BBC出品的紀錄片,帶您追尋古猿和史前人類的足跡。算是了解人類起源的入門教學。
- 《潘多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著重講現代人類(智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反思
- 《人類前史(The journey of man)》 與上部書同一個作者,還沒看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coursera上的課程,看了前面幾節涉及到現代人類起源的部分
筆記
人口的變化——我們這個物種從二十萬年前左右開始出現,一直到八萬年前左右,族群大小雖然不知,但大致維持相當 穩定的數目。在八萬年前到五萬年前之間人類似乎經歷了一場人口崩潰。接下來在六萬年前左右,有些事情發生,改變了該人口曲線的走向,這在數學上稱為“反曲 點”。人類族群的規模開始增加。到了一萬年前,又有一項關鍵事件發生,使得人口曲線出現另一個改變:人口急遽增加,使得人口數從幾百萬增至目前的六十億之 多
大腦容量與族群大小——猿類以及舊世界猴(演化上與我們最接近的物種)的平均族群大小,與它們的腦容量呈正相關。腦子愈大,族群規模也愈大;其理由可能是更大的腦子里增加的神經聯結,可讓個體維持更多的社交聯系。如果把該曲線以外插法推算到人腦大小,他發現人類的族群大小約在150左右。
人類對動植物的征服——人類飲食內容的絕大部分,無論是來自小麥、稻米、牛、馬鈴薯,或其他任何人類食用的非水 生動植物產品,都源自幾千年前新石器革命時代早期所馴化的物種。魚以及數量更少的水產植物,多數是在更晚近的年代才被人馴化;其中97%是進入20世紀以 后才發生的事,將近四分之一則是最近十年內的事。
大型動物絕種出現在人類登陸各大洲后不久。
人類何時定居——在舊石器末期和新石器時代開始(也就是一萬年多前)開始有定居人類。一百八十萬年前出走的直立 人,就只是追尋著食物的蹤跡;五十萬年前離開的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也一樣,并在歐洲成為尼安德塔人的祖先;現代人是第三波離開的非洲狩獵采集族,時間約是五萬年到六萬年前。
疾病
人類從舊石器時代一路到現代,有三波造成死亡的模式。
- 原始時代至新石器時期之前:外傷
- 人類定居下來開始馴養動物到抗生素發明:傳染病
- 現代: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