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肺湯
原方:大補肺湯:治煩熱(指心煩、燥熱,一是有內熱的表現,有用淡竹葉之類的機會;二是津血虛衰所致的虛熱證、瘀血證,當有心煩易怒、情緒波動容易失控之類的情志方面的問題,有用生地黃的機會)汗出(指虛熱盜汗,有用五味子、麥冬、生地黃、淡竹葉之類的機會),少氣不足息,口干,耳聾(主要是由津血虛衰、機體失養所致,當隨其寒熱,補益其津血即可,五味子、紅棗、紅參、麥冬、生地黃、淡竹葉、黃芩之類都有據證選用的機會),脈虛(一是指虛軟無力,二是指細、細微,均為津血虛衰的表現)而數(數主有內熱、瘀熱;脈虛而數則主虛熱。有用竹葉、生地黃、麥冬之類的機會)者(以上即小補肺湯證并兼有內熱、瘀熱、虛熱的表現,所以用小補肺湯據證加味以治)方。
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地黃各三兩,紅參(原作“細辛”,更改理由可參考小補肺湯的解說)、竹葉、甘草各一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參考比例:麥冬三,五味子三,旋覆花三,生地黃三,紅參一~三,竹葉一~三,甘草一~二;煎湯,分三服。
合方分解:大補肺湯=小補肺湯+生地黃(治虛熱所致的血瘀、瘀熱證,常有脈細數、脈虛數、煩熱煩躁、心煩易怒、情緒容易失控失常之類的表現)、竹葉(治虛熱所致的內熱證)、甘草(護胃生津液、緩解證情的急迫)。
按:如上述,本方是小補肺湯的加味方,所加藥物均是據證而用、有證可依的。
本方原方也是用細辛,但本方證是一個明顯的虛熱、內熱的證情而非里有凝寒積冷的證情,用細辛是絕不對證、絕不合適的,原方必有錯簡;由此更能清楚地看出補肺湯中用細辛的不可信性。因此,我們對原方的細辛不能盲從迷信、強解亂用,因為它有可能根本上就是錯的。在實際的臨證應用時對細辛當據證取舍為宜,倒是應該以用人參而不用細辛為主地去運用大、小補肺湯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