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流膠注意疫病防治 日期:2014-12-25 09:06 作者: 來源:農村大眾 點擊:27 我們種植的溫室黃瓜莖蔓最近出現了流膠現象,開始流出清亮的膠,幾天后膠體變成微黃色,流膠瓜秧很快爛斷。往年黃瓜也出現過從莖蔓流膠的現象,但發病時間大都在春節前后,不像今年這么早。黃瓜莖蔓流膠后,嚴重時,瓜條也出現流膠,瓜條流膠直接造成黃瓜失去食用價值,輕者減產20-30%,重者絕產,請問這該怎么辦? 青島農業大學張立寧教授:雖然多種病害都可能造成黃瓜莖蔓流膠,但經過實地調查走訪,我們發現這些朋友反映的溫室黃瓜莖蔓流膠主要是黃瓜疫病造成的,應該引起瓜農的特別重視。黃瓜疫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及瓜條,尤其以幼莖、嫩尖受害最重。葉片發病呈暗褐色水浸狀斑點,然后擴展為近圓形大斑,潮濕時病斑擴展很快,常造成全葉腐爛,干燥時病斑邊緣為暗綠色,中部淡褐色,干枯易破裂。莖受害病部呈水浸狀,暗綠色腐爛、并明顯縊縮,產生流膠,引起患部以上枝葉萎蔫、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如植株有幾處節部發病,全株很快萎蔫干枯。瓜條受害出現水漬狀暗綠色近圓形凹陷病斑,棚室內濕度大時病害發展較快,病部后期分泌乳白色流膠,漸變琥珀色,進而軟化、軟腐,有時表面長出白色霉,散發惡臭味。該病最適溫度在25-30℃,所以溫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是病害發生的決定性因素。現在已進入冬季,雨霧雪天氣增多,有利于黃瓜疫病的發生,日常管理澆水過多,土質粘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連作地塊發病尤其嚴重。 防治黃瓜疫病應采取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辦法。 農業措施:可選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采用高畦栽培,覆蓋地膜,減少病菌對植株的侵染機會。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土壤和空氣濕度過高。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 藥劑防治:可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5-7天1次,連灌3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