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謝秋涼的這個視頻教程。本人從頭至尾看過一遍,自覺收獲頗豐,又不敢藏私,故而寫下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那些跟我一樣的小白有所幫助,也算是功德一件。聲明一下,以下文字全部是本人辛辛苦苦總結和手打的,全網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另外,為了達到教程的目的,秋涼在視頻中可謂循循善誘、不吝詞句、詳盡之至,幾無一漏處。但全部都記錄下來實非易事,故只擇其重點,編造成句,并以圖片輔之,希望可以沒有疏漏;若有之,請提醒或諒解。 這里給出lightroom5.0的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qWHGtlE,吧友可自行下載。 第一章首選項設置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使LR更加好用,要先進行一些參數的設置。先看首選項,其路徑為:編輯>首選項。 一、語言 秋涼建議:如果你的英語具有高中及以上的水平,可以考慮使用英文界面,因為很多快捷鍵都是英文單詞的首字母,例如導入、導出的快捷鍵分別為Ctrl+Shift+I和Ctrl+Shift+E,其中的I和E就分別是英文單詞import和export的首字母。如果你連這兩個單詞都不知道,那你還是乖乖地用中文界面吧。當然,快捷鍵還有很多,后面會逐漸提及。 二、 Lightroom的首選項下共有五個選項卡,分別為常規(general)、預設(preset)、外部編輯(external editor)、文件處理(file handling)和界面(interface)。 先看常規選項卡。在這下面請注意“導入選項”中的“檢測到存儲卡時顯示導入對話框”。 ![]() 選中后,每次插入存儲卡時,lightroom會自動彈出導入對話框。樓主覺得很煩,沒有選這一項。 再看文件處理。我們主要看“文件名生成”,這里有三個選項,首先是“將下列字符視為非法”。有很多人并不太注意文件的命名,但是無論是從管理還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你都應該重視這一點。很多字符在文件名中是不該出現的,這與系統或設備有關,非法字符可能會在你的設 備上無法打開,故建議選擇更多的字符為非法字符,亦即下拉第二個選項。 若文件中出現這些字符,那你就可以告訴LR該如何處理,也就是第二項——將文件名中非法字符替換為,有下劃線、短劃線和類似字符三個選項,均合理。本人喜歡使用下劃線,只因其更為清楚一些。 第三個選項是“當文件名中包含空格時”。空格并非一個非常標準的字符,故建議選擇第二、三個,即替換為下劃線或短劃線。 文件處理下還有一個選項:Camera RAW緩存設置。主要存儲一些LR的臨時文件,緩存空間設置越大,軟件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建議根據自己硬盤的情況,盡可能設置的大一些。樓主自己在使用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有時候導出文件失敗,就是因為緩存空間設置的太小了。另外,其 路徑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不再贅述。 三、目錄設置 先來講幾個基本的設置,打開“設置”>“目錄設置”>“文件處理”。在預覽緩存中,根據你自己的顯示器大小,選擇標準預覽大小。然后將“預覽品質”設為“高”。其余默認。 再看“元數據(metadata)”,其中有一重要選項:將更改自動寫入XMP中,將其選中。 點擊“確定”,退出目錄設置對話框。 大家不要覺得很煩,不要急著想看怎么修改照片,這些基本的設置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章導入照片 一、導入照片 ![]() 注意:要先選中右上方“圖庫”,才會顯示“導入”。 導入的方式有這幾種:1、點擊“導入”按鈕,選擇路徑;2、打開“文件”>“導入照片和視頻”;3、快捷鍵:Ctrl+Shift+I,上面有提到過 。 再來熟悉一下整個導入對話框。 ![]() 如圖,左邊是照片的“源”,右邊是要導入的位置,中間是操作方法,其中操作方法共有四種,分別為:復制為DNG、復制、移動和添加。而右邊是要導入的目標位置,以及是否需要對照片進行一些處理,可以點擊小三角打開或關閉面板。 小技巧:按住ALT鍵,單擊小三角,可以把面板切換為“單獨模式solo mode”,這樣可以在打開另外一個面板的時候,關閉當前面板,使界面 顯得更整潔。大家練習一下就知道了。 我們來看右邊的面板,打開“文件處理”下的“渲染預覽”,有四個選項,這里我們設為“標準”。若選中“不導入可能重復的照片”,則不會導入已經導入過的照片。若選中“在以下位置創建副本”,可以使LR同時將文件復制到兩個目錄,有時可作為備份之用。 “文件重命名”,可以在導入時重命名文件。 “在導入時應用”,可以在導入時應用一些設置。先看“元數據”,從下拉菜單中選擇“新建”,彈出“新建元數據預設”對話框。 在這里面你可以進行一些諸如星級、標簽、版權信息、拍攝者信息、圖片信息等等多項的預設。這樣做的意義是:LR可以在你導入的照片中, 嵌入你剛才設置的信息。 同樣,也可以添加“關鍵字”,同樣可以應用于導入的所有照片。“關鍵字”在管理照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以后會逐漸體會到。 “目標位置”也是可以選擇的。如果你希望導入一個新的文件夾內,可以在文件夾名稱上右鍵-新建文件夾,也可以選中“至子文件夾”,在后面鍵入新文件夾的位置,例如import。要注意下面的“組織”,如果你選擇“按日期”,LR會自動按照組織保存你的照片,也就是說,你的照片并不是導入到import文件夾下,而是導入到了該文件夾下的2014文件夾內的2014-01-12文件夾。。。有點兒繞嘴,你可以自己試一下。 但是,在“組織”下,我們可以不選擇“按日期”,而選擇“到一個文件夾中”,這樣才可以直接導入到上面設置的import文件夾中。 ![]() 再看中間的照片瀏覽窗口,你可以選擇全選或取消全選,或是單個的選擇,ctrl和shift鍵也同樣是適用的。也可以選擇排序方法,即“排序依據”,可按時間、文件名等進行排序。 所有的設置都完成后,可以點擊右下方靠上的“導入”按鈕,即可導入照片。 二、介紹Lightroom目錄(catalog) 秋涼做了一個很形象的解釋,假設你經營一個網上商城,你的倉庫里有很多貨物,但顧客是不會跑到你的倉庫里來挑選貨物的,你需要把它放 在網上進行宣傳才行。你不需要準備更多的貨物,你只需要準備一個相應的頁面就可以了。lightroom目錄便與其類似。 Lightroom將其數據庫命名為目錄catalog。你可能在磁盤上的不同位置的不同目錄下存儲量不同格式的照片,你需要將這些位置信息,并文件 的相關信息例如評級、關鍵字等一同寫入lightroom,這在管理和整理照片方面,是非常方便的。比如,你想從自己一年的照片中選出來一些相同主題或相同格式的,新建一個文件夾放進去,如果是從硬盤中復制粘貼那就麻煩了。但在lightroom中,你只需要在目錄中寫上一行命令,例如所有在2014年拍攝的、評級大于3的照片,組成一個收藏夾。 今天就先到這里吧,如果有人看的話,可以慢慢消化消化。 我是先手打在word中,然后復制的,所以才這么快。 再說一下,這將會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但我會盡量堅持下去,盡早完成這部教程,不管有沒有人看。今天天氣不錯,我先出去拍兩張。。。。 OK,現在繼續,樓主出去拍了幾張翔片,慘不忍睹,想了想還是回來繼續更新吧。。。不過好像沒多少人關注啊,是不是因為太長看不下去?不過樓主還是要繼續,說實話,就上面這些,我又強化了一些東西,當真是受益匪淺。 上面初步介紹了LR的目錄,下面講一下其基本操作。 三、關于lightroom目錄的基本操作 首次打開lightroom時,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告訴你它會新建一個目錄,確定后,會在默認位置新建一個操作目錄。把鼠標放到左上角不動,你就會看到當前目錄的名字。 ![]() 打開該目錄,你就會看到這兩個文件。你在LR中的所有信息,都會儲存在格式為.lrcat.lock的文件中(也就是第三個),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其安全。 那么如何新建目錄呢?打開“文件”>“新建目錄”,在彈出的窗口中,自行選擇。如果你想把之前目錄中的照片信息導入到現在的目錄中,應 該如此:打開“文件”>“打開目錄”,快捷鍵Ctrl+O,選擇剛才講到的格式為.lrcat.lock的文件,并打開。。。。或者是,“文件”>“打開 最近使用的目錄”,選擇你之前的目錄,這時候LR會問你是否重新啟動,確認重啟后,LR會退出程序,并回到你之前使用的目錄中。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目錄來存放照片,這樣做是有好處的。秋涼是這么說的:例如,當你給別人看照片時,你就可以把照片放在某一個目錄中, 你就可以只給他看這個目錄,他也就無法看到你的其他照片了。 但是,從性能以及日常的使用來講,一般只有一個主目錄就可以了。 現在接著上一節。 四、深入理解LR目錄設置 在第一章的最后一節(3樓),我們講了“目錄設置”(編輯>目錄設置),那么為什么要做這些設置呢? ![]() 看上圖,如果你找不到目錄在哪里的話,可以點擊“顯示”按鈕,即可打開目錄所在的位置。 備份。在“備份”選項里你可以選擇備份方法。舉個例子,這里我們選擇“每次退出Lightroom時”(非上圖所顯示),確定。再退出 Lightroom,這時就會彈出一個“備份目錄”的窗口,在這里你可以選擇備份文件夾的位置,也可以選擇“本次略過”,即不備份。在這里我們選擇“備份”,LR就會開始備份你的文件,然后退出程序。 ![]() 打開你的目錄文件夾,在其中會看到一個名為Backups的文件夾,打開此文件夾,你就會看到備份子文件夾(按時間),其中就有備份文件。一旦你的目錄出現問題,就可以用此備份文件代替(雖然目錄很少損壞,但是還有萬一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經常選擇備份的話,那么在Backups文件夾中會出現很多備份文件,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你的硬盤空間有限的話,記得要經常清理哦! “目錄設置”>“元數據”>“將更改自動寫入XMP中” 前面(還是3樓)講過在“目錄設置”中要選中“將更改自動寫入XMP中”,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選項。 什么是XMP呢?在預覽窗口中,隨便選中一張照片,右鍵,點擊“在資源管理器中顯示”,就會打開圖片文件夾,比如上面新建的import。在此文件夾中,每一張圖片下面都有一個后綴為xmp的文件。LR并不修改原始文件,而是把這些修改都寫入xmp文件。 打開xmp文件。在一個xmp文件上,右鍵,以記事本打開(全是代碼啊),在此文本文檔中,就有前面導入照片時所嵌入的信息(預設),比如星級、標簽、版權信息、拍攝者信息等等。 為什么建議選中“將更改自動寫入XMP中”呢?首先,如果你不勾選的話,LR會提示“警告:其他應用程序不會自動顯示在Lrightroom中所做的 更改”。這種情況下,LR會把你所有的操作都記錄在目錄文件中(.lrcat.lock);其次,若勾選,LR則會把這些操作直接寫入XMP文件中,而非lrcat.lock文件。這樣一來,即使你使用其他軟件,比如PS,也能夠自動識別你在LR中所做的修改。 這就是建議選中“將更改自動寫入XMP中”的原因所在! 五、預覽和文件處理選項 前面我們講到,在目錄中包含了一個previews文件夾,該文件夾中存儲了LR的預覽文件,LR會根據你的設置為照片建立一個預覽,正確的預覽可以加快處理速度。 打開“導入”對話框(ctrl+shift+I),還記得在右邊的面板中(5樓),“文件處理”下的“渲染預覽”選項,建議是設為“標準”嗎?那為什么要選擇“標準”這個選項呢?其實,這四個選項,是為了讓你在預覽品質與文件大小之間做一個平衡,此二者是不可兼得的。當你在圖庫模塊中瀏覽照片的時候,LR一般不會直接到硬盤上讀取文件,而是讀取previews文件夾中的文件預覽。因此,你需要決定LR該如何創建預覽。 “最小”與“嵌入與附屬文件”選項。這兩個預覽都會使用照片內嵌的預覽文件來渲染預覽。“最小”使用的是照片內嵌的最小預覽,而“嵌入與附屬文件”使用的是照片內嵌的高質量預覽。使用此二者時,預覽的渲染速度會很快,占用的磁盤空間也小,但缺點是預覽品質不夠高。。。而且,照片內部嵌入的預覽文件的色彩空間一般是sRGB,也可能造成色彩不準確的問題。 “標準”與“1:1”。此時照片使用的是色域更廣的adobeRGB,來重新生成圖像預覽,故預覽質量更高,色彩更準確。。。但問題在于,此二者都將由LR重新生成預覽,故會大大增加LR渲染預覽的時間,同時也會增加previews文件夾的體積。所以如果你電腦配置一般,可以選擇前兩種;若是你追求品質,可以選擇后兩者。 所謂1:1,就是LR會生成一個跟你照片尺寸一樣的預覽,嘖嘖,你覺得有必要嗎? “標準”預覽的文件大小是多少呢?你可以在目錄設置下的文件處理中進行設置(編輯>目錄設置文件處理>標準預覽大小),這個大小要和你的顯示器的尺寸相適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顯示器足夠大,但卻使用了小的預覽,這就會導致在放大時,圖像無法填滿你的整個預覽區域,LR就要重新渲染,降低了工作速度;反之,你的顯示器不怎么大,卻使用了更大的預覽,會導致previews文件夾變大,而且也不會增加預覽品質,可謂得不償失。 在“目錄設置”的對話框中,“標準預覽大小”的下面有一項:預覽品質。顧名思義,就是LR渲染預覽的品質,有高、中、低三種。建議設為“高”。 在“預覽品質”的下面,有一項“自動放棄1:1預覽”,就是當你使用1:1預覽時,會生成一個1:1的預覽文件,會導致previews這個文件夾非常的大。有四個選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設定。 六、將照片從硬盤導入Lightroom ![]() 快捷鍵Ctrl+Shift+I。從左側的源面板中選擇你要導入的照片的位置,中間的預覽面板會顯示出此文件夾(包括子文件夾)內的所有照片。注 意:左側面板上有一個可勾選的選項————包含子文件夾,就是是否選擇子文件夾中的文件,你自己可以試試。 現在我們選擇圖中的這個文件夾。為什么預覽中的圖片有暗的有亮的呢?這是因為,變暗的那部分,在之前我已經導入到LR中了,不需要再次 導入,而亮的那部分還沒有。 如果你需要放大看某一張圖片,可以左鍵選中,然后點擊上圖中的1所示的按鈕來放大查看。 再看上方的四個選項(矩形部分)。 1、當插入存儲卡時,會自動選擇“復制”,其意思就是將照片從存儲卡復制到硬盤的某一位置,并將它們導入到LR的目錄。 2、當你選擇的是磁盤而不是存儲卡時,會自動選擇“添加”,就是添加到LR的目錄。此時在右上方的不再是磁盤位置,而是“我的目錄”。不過若是需要的話,也可以選擇“復制”,可以將照片復制到另一磁盤位置,并加入到LR的目錄中。 3、“移動”。選擇“移動”時,LR會把照片移動到指定的位置,同時導入到LR的目錄中。(右側的面板記得按之前所建議的設置,可以不使用任何元數據和關鍵字。) 按上圖所示,我們選擇“添加”,此時右側的面板比選擇“復制”時少了兩個選項--------重命名和選擇文件位置。 實用小技巧:導入之前,點擊上圖中的橢圓3中的按鈕,將導入對話框切換為簡化視圖! ![]() 在此視圖中,LR對你的設置進行了概括,例如我們選擇的是“添加”,并且沒有任何元數據預設和關鍵字,文件處理的方式是“標準預覽”,右側顯示的是“目標文件夾”,即對于“添加”操作,沒有適用的組織選項。 記得在導入之前,看一下這個簡化視圖哦! 點擊“導入”,就可以將照片導入LR了! 七、數碼照片文件格式 主要的文件格式有RAW、TIFF和JPG。我們都知道,雖然JPG文件很常見,但因為它對照片壓縮的厲害,會損失很多的信息,每一次保存都會丟失一些,后期處理余地較小。而TIFF文件,是不應用壓縮或是使用無損壓縮的文件,不管你保存多少次,TIFF格式的文件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它的體積很大。是后期處理中常用的文件保存格式。 RAW文件。它是相機記錄的原始數據文件,準確來講,它并不是一個圖像文件!因為你是無法直接打開它的,要使用相應的軟件才行(LR,CAMERA,相機自帶的軟件)。 不同廠商的RAW文件的后綴是不一樣的,例如佳能的是CR2,尼康的是NEF,奧林巴斯的ORF,索尼的ARW,松下的RW2,賓得的是DNG等等。賓得的DNG文件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一種數碼負片格式digital negative,簡稱DNG,希望能統一RAW文件。這就是為什么你在導入對話框可以看到“復制為DNG”(移動、復制、添加的旁邊)的原因。 照片是如何產生的?拍攝照片時,相機通過鏡頭接收來自外界的光線,并投射在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將感光元件接收的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其編碼號就形成了原始數據文件RAW文件,其中包含了不同像素點的顏色和亮度。而事實上,感光元件的每一個單位,只能接收亮度信息,顏色信息是通過感光元件前覆蓋的濾鏡,才可以知道色彩信息。 而解碼器(RAW軟件)是將RAW文件中包含的亮度和色彩信息,還原成照片的格式,同時,解碼軟件還可以對RAW文件進行其他額外的設置,如白平衡、對比度、銳化等等。 對于一個RAW文件,算法不同,獲得的效果也不同。拍攝時選擇JPEG文件格式時,實際上是相機自己在內部將RAW文件轉化成了JPEG文件,并丟棄大量的原始數據。而保存為RAW格式,這一步就是由自己來完成。 第三章 在圖庫模塊中瀏覽照片 之前我們介紹的是如何更好的把照片導入到LR,從本章開始正式介紹LR的界面。 ————————————————————————————————————————— 一、圖庫模塊界面概覽 左上方是工具條,大家都知道的。用自己的LOGO代替LR的LOGO:“編輯”>“設置身份標識”。 右側的一排是模塊選擇器(圖庫、修改照片、地圖等等),每一個模塊對應著不同的功能。本教程中,主要介紹的就是圖庫和修改照片模塊,此外還有幻燈片放映、打印和web模塊。在模塊選擇器上右鍵,你可以選擇顯示或隱藏某個不常用的模塊,也可以點擊“全部顯示”來顯示所有的模塊。 中間的部分,是主工作窗口。紅色方框內的是工具條,可以使用“T”鍵來隱藏或顯示工具條(當不可以的時候注意你的輸入法)。 ![]() 工具條下方的一排小照片,是“膠片窗格”。把鼠標放在“工具條”和“膠片窗格”的中間,顯示雙箭頭時,拖動可以控制膠片窗格的大小,也可以雙擊放大或縮小。 至于右側的面板,是隨著模塊的變化而變化的。當使用“圖庫”時,顯示的是直方圖、快速修改照片、關鍵字等,而切換到“修改照片”,除了直方圖,其余都發生了變化。至于這些命令具體是什么意思,我們在之后會一一說明。 二、網格視圖與放大視圖 確認選中“圖庫”模式。 “圖庫”模式一共提供了四種視圖選項。在上方的工具欄中,打開“視圖”view,就會看到四種不同的視圖選項,分別是:網格、放大、比較 和篩選,你可以在這里切換不同的視圖。 在上一 的那張圖片中,所用的是網格視圖,可以同時查看很多不同的文件。用鼠標選中一張照片時,在左側的面板“導航器”下,會出現該圖片的預覽。要是沒有的話,可能是你的導航器沒有打開,點擊旁邊的小三角即可。 在下方的工具條中(下圖),拖動“縮覽圖”滑塊(9),來更改網格視圖中照片的大小。 如果沒有“縮覽圖”滑塊的話,可以點擊工具條最右側的下拉菜單(10),以顯示“縮覽圖”。 若你想單獨查看某張照片,可以點擊工具條中放大視圖(2),來放大顯示該圖片。使用左右方向鍵可以切換照片,也可以使用鼠標在下邊的膠 片窗格中點擊顯示。 返回網格視圖。點擊“網格視圖”按鈕(1),即可。 ![]() 小技巧1:在照片上雙擊,可以進入“放大視圖”,再次雙擊,又回到“網格視圖”。 小技巧2:快捷鍵。“E”,放大視圖(loupe view);“G”,網格視圖(grid view) “L”,按一次L,壓暗背景光,再按一次,完全關閉背景光。 更改背景光亮度:“編輯”>“首選項”>“界面”,可以修改背景光的亮度。 “F”,切換全屏模式。 其他快捷鍵: 1、隱藏或顯示上下左右四個面板。分別是F5、F6、F7和F8,如圖所示。 2、Tab鍵。同時隱藏左右兩側面板。 3、Shift+Tab鍵。同時隱藏上下左右四個面板。 ![]() 本來我想拖著的,想不到居然有人翻出來了。真是慚愧啊。 三、縮放顯示照片 很多時候,為了查看更多的照片細節,需要把照片放大。在放大視圖中,將鼠標放于照片上,會變成一個放大鏡的形態。單擊鼠標,就可以放大圖片;再次單擊,圖片又縮小到合適的大小。 在左側的導航器面板中,有四個選項,分別是適合、填滿、1:1和3:1(你看到的可能不是3:1,沒關系,這是可以修改的。) ![]() 適合和填滿。適合就是顯示合適的照片大小,而填滿,則是充滿整個工作區域。除了這個之外,最大的區別就是:對于縱向照片,“適合”可以將照片完全顯示出,而“填滿”則只能顯示一部分(自行試驗一下)。 1:1.顧名思義,就是使用100%的大小來瀏覽照片。當使用1:1的時候,可以把鼠標放在導航器下面的圖片中,拖動,來改變顯示的位置。也可以直接在圖片上拖動。 最后一個縮放比例。可以由自己決定。點擊右邊的下拉菜單,從中選擇即可。注意:如上圖所示,當使用3:1的比例時,點擊“適合”,把照片縮小到適合工作區域的大小,當你再次把鼠標放在照片上放大時,就會發現,照片不會放大到1:1,而是放大到了3:1。 小技巧: 1、按住Ctrl和+(加號)鍵,可以在這四個選項中,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放大照片;反之,也可以使用Ctrl和-(減號)鍵,依次縮小照片。 2、當你點擊放大某一照片時,照片是以你鼠標所點擊的位置為中心進行放大的,這樣,放大的后照片,你鼠標下面東西是不變的。當然,如果你不喜歡這種縮放方式的話,也是可以更改的,“編輯”>“首選項”>“界面”>“微調”,勾選“鼠標單擊位置作為縮放中心”,這樣,當你再點擊某一點時,放大后,它就不在你的鼠標下方了,是位而于整個畫面的中心。 四、比較視圖 有時候拍了一些比較相似的照片,為了從中選出最好的一張,要將它們加以比較,這時候就要用到比較視圖了。可以點擊工具欄中的XY進入比 ![]() 較模式,或者使用快捷鍵C(compare的首字母)。 進入比較視圖之后,工作區域會被分為兩個部分:左邊是你選擇的照片,右邊是候選照片。 同時,注意最下方一排的膠片窗格,在選中的照片的右上方,會出現一個白色的小菱形,而候選照片的右上方會出現一個黑色的小菱形。放大照片的時候,另一張照片也會跟著放大;拖動一張照片的時候,另一張也會跟著移動,這樣比較起來就比較方便了。(如果不想這樣的話,可以點擊工具欄中的那個鎖形的按鈕,這樣就可以分別操作了。) 更換候選照片:使用左右方向鍵,或者在工具欄點擊左右按鈕。 交換選擇照片與候選照片:使用鍵盤的下方向鍵,或者點擊工具欄的XY按鈕。 ![]() 確定好照片之后,可以按E鍵,回到放大視圖。 LR中還有一個選擇照片的方法:篩選視圖。 有時候拍了一些曝光不同或其他參數不同但構圖基本相似的照片,要從中選出一張最合適的。可以按G鍵,進入網格視圖,按住CTRL鍵選中這多張照片,然后點擊工具欄上的這個按鈕(篩選視圖,快捷鍵N)。 ![]() 在工作窗口就會出現你選中的那些照片,如果要向其中繼續添加,可以按CTRL鍵從膠片窗格中選擇。如果排除了某張照片,把鼠標放在這張照 片上,點擊右下角的X,將該照片清除。 在比較隊列中,也可以拖動任意一張照片,改變它們的順序。可以試一下。 注意:在選擇的過程中,如果嫌窗口不夠大的話,可以按tab鍵或shift+tab鍵關閉上下左右的四個窗口。 第五章組織與管理照片 LR具有強大的照片管理功能,這對于擁有成千上萬張照片的人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請不要只是關注LR修改照片的功能,而忽視了這個功能。 一、照片重命名 在網格視圖(快捷鍵G)中,就拿下面這張照片來說,可以按兩下J鍵,以顯示其照片名稱。 ![]() 或者選中某張照片,按E鍵,進入放大視圖,然后再按I(information)鍵,顯示文件信息。在這里,我這張照片的名稱是IMGP3336。 另外,秋涼提到在照片拍夠9999張的時候,第10000張會重新從0001開始計數,不知道賓得是不是這樣的……還沒有看說明書,而且我才拍了3000多張。有心人可以看一下。所以呢,如果是這樣的話,若拍的照片足夠多,就會出現一些文件名重復的照片,這樣多少是有些不方便的。 在LR中,重命名照片是非常方便的。在網格視圖中,單擊選中一張照片,然后按F2鍵,進入文件重命名對話框。在這里,我的默認是文件名。 ![]() 打開下拉菜單,選擇“編輯”,在示例的下面,清楚原有的內容,然后輸入“lake”,這就是我給這張照片定的名字。點擊確定、完成,在網 格視圖中,就可以看到照片的名稱已經改變了。 ———————————————————————————————————————— 對多張照片進行重命名 這里我們暫且以所有照片為例。在網格視圖中,按CTRL+A(全選),然后按F2鍵,同樣在下拉菜單中選擇“編輯”,清除之前輸入的lake,然后輸入The(空格)youth(空格)lake(空格),然后點擊下面的插入。比如我們選擇插入一個日期,然后空格,再插入一個序列編號。在上面的示例之后,就是照片最終的名稱。 ![]() 點擊完成,然后輸入起始序列編號,比如0001。 ![]() 請注意,在示例名稱中,原來是空格的位置,現在顯示的是下劃線,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在之前首選項的設置中,在文件處理標簽下的文件名 生成的位置,我們選擇了當文件名包含空格時:用下劃線替換。(如下圖) ![]() 添加關鍵字(keyword) 關鍵字是為了管理和搜索更加方便。 關鍵字所處的位置在圖庫模式下的右面板。如下圖橢圓形圈內所示。 ![]() 點開后,可以鍵入關鍵字。圖中我已經添加了一個“長虹公園”,還可以繼續添加,選中一張照片,然后在箭頭所指的對話框中鍵入下一個關 鍵字,點擊空白處,就添加成功了。 箭頭下方的方框中,是建議關鍵字,這是LR根據你以前添加的習慣自動給出的,點擊以下就可以添加到當前的照片。 再下面一個方框是關鍵字集,這里面有幾個預設:婚禮攝影,戶外攝影,肖像攝影,還可以自定。也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新建關鍵字------編輯集,點開后,填入一些你的關鍵字,然后點開預設的下拉菜單,“將當前設置存儲為新預設”。 ![]() 為所有照片添加關鍵字:在網格視圖(G鍵)中,選中所有照片(可以按shift鍵從第一張到最后一張,也可以用CTRL+A鍵全選),然后在第一張圖的面板中添加;在放大視圖(E鍵)中,也可以在下面的膠片窗格中選中所有照片,進行同樣的操作。 注意:進入放大視圖之后,在右邊窗口,膠片窗格的上面,有一個“同步/自動同步”的選項,左邊有一個開關,當把開關放在上方時(圖中所示位置),顯示的是自動同步;當把開關放在下方時,顯示的是同步。當對所有照片同時處理時,要把開關放在上方,也就是選中自動同步。 ![]() 關鍵字快捷鍵:CTRL+K 另外一種添加關鍵字的方法:噴涂工具!!!如下圖橢圓內所示。 ![]() 如果你的面板中沒有,也可以點擊右側的下拉小三角(要在網格視圖下),從中選擇噴涂工具。 點擊“噴涂工具”,面板會變成下圖所示的樣子。 ![]() 點開“關鍵字”旁邊的下拉菜單,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噴涂選項:關鍵字、標簽、旗標等等,這里我們選擇“關鍵字”。再右邊的方框中是關鍵 字的內容,自己選擇。 之后把鼠標移到上面的網格視圖中,當放在一張照片上時,鼠標會變成噴涂的樣子,左鍵點擊,就為照片添加了一個名為“tree”的關鍵字。 不小心添加錯了照片,可以按住alt鍵,這時噴涂工具就變成了擦除工具,點擊一下那張照片,就可以移去添加錯了的關鍵字。(點擊alt鍵轉 變為擦除工具,這個方式以后會經常用到,也很方便,務必記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