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你是英雄,現在應該做的準備(二) 請你仔細用心去讀,理解吸收其中營養成分!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 中考沖刺:不要哪科弱補哪科這個寒假對于初三即將面臨中考的學生來說,遠不如以往來得那么輕松。寒假過后就是中考百日沖刺了,怎樣在這個寒假為接下來的百日沖刺做好準備呢?怎么利用這個寒假對語數外以及綜合科目進行高效復習?專家強調,學生們要有“自知之明”,“搞清楚自己的弱勢和強勢分別是什么?還可能提升的科目是什么?了解這些后再進行專項復習。課外輔導和自己復習時要有意識地多花精力到優勢科目和潛力大的科目,而不建議哪科弱補哪科。 語文:抓牢“送分題”閱讀和寫作拉分大 對于中考語文,試卷前面的選擇、古詩默寫、古文閱讀基本屬于“送分題目”,重點還是回歸梳理課本,理清考點,切忌抱僥幸心理,該拿的分一分都不要丟。 “中考語文真正能拉開差距的還是閱讀和寫作。”劉春燕老師說,“110分以下的同學閱讀寫作不會相差太大,但如果古詩文部分錯了很多,就容易被拉開差距。古詩文要拿分需要回歸課本,好好復習古詩文。對于平時語文成績在110分以上的同學而言,競爭相對激烈,而閱讀、寫作的得分情況將拉開彼此差距。” 現代文閱讀是許多同學的軟肋,最大的原因是對于某些題型完全無從下手,不能找到對應藥方,必須靠同學們自己多做練習多總結,理清每種閱讀題型的思路。而作文的關鍵在于自知與評改,劉春燕老師說:“首先,作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篇35分的作文很難快速躍至55分,這時候,我們應該樹立階段性目標,不如從35分升到43分。一般來說,43分以下往往是語言、素材不行,43分以上往往是結構、立意不行。”弄清自己屬于哪個層次,了解自己作文的問題,接著有針對性地評改。 數學:基礎一般的同學可每天練填選題 “一是要進行專題復習,特別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可以買一本像《五年中考三年模擬》的輔導書來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各專題;二是要總結定義、定理、公式、推論等,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不是單純死記硬背;三是加強對中考真題的模擬演練,像《金考卷45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周保持練一至兩套中考真題,而且要限時間,力爭每一次模擬考都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限時拿到最多的分數;四是建立自己的錯題本,如果時間不夠也可以選擇在錯題的題號處加個記號,方便以后查找復習,尤其是考后一定要及時總結。”優能中學初中數學老師陳玲如此建議同學們進行數學百日沖刺。 “壓軸題一般會分為2-3個小問,第1小問通常都是基礎題,容易拿分,后面的第2、3小問根據題目條件能夠推導出來的結論可以寫上,實在不會的,可以把和題目相關的知識點、公式寫在卷上,爭取拿分。”對于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陳老師還給出了不同的建議:基礎一般的同學,可以每天都練中考真題的填選題,慢慢加大題量,確保基礎題足夠熟練,一分不丟。 而成績好的學生考前應該保證每天至少練2道壓軸題,可以按每周一個專題練,每天練不同的題型,對同類型題目要懂得總結解題模板和方法;基礎較差的同學在這100天里務必保證每天都做專題復習,做難度一般的題型即可,爭取在基礎題型中拿高分,難度高的題應該適當放棄。 英語:備戰聽力可反復聽歷年中考聽力材料 沖刺倒計時100天中,英語單科需落實的基礎知識包括目前5本教材所涉及的重點單詞、短語以及句型,而由于學生初一的基礎知識普遍掌握比較好,因此,優能中學初中英語教研組長王佩老師建議學生們的基礎落實著重在難度偏大的初二、初三部分。 “口語分數的提高,至少需要1-2個月的持續訓練,”因此,初三學生從現在就要注重訓練口語的準確性、流暢性、語音語調等,而主要訓練材料來源于牛津教材以及老師下發的口語訓練習題,每天堅持10-15分鐘的“影子式跟讀”(shadowing)訓練,“聽力部分由于主要是備戰中考,學生們反復聽歷年中考聽力材料即可。”王佩老師說。 中考英語試卷中閱讀題一般都有四種常規題材,學生攻克這一部分時,最好首先進行專項題材訓練,充分了解每種題材的出題模式,如一周時間專門攻克閱讀中的“人物傳記”類題型,了解人物傳記類常考的有時間節點、事件先后順序等;其次,在每種題材之下,常規題型主要有細節題、推理題、猜詞題、主旨題四種,學生需要通過歸類訓練,充分掌握每種題型的常見題干、常見易錯選項等,從而真正做到對閱讀板塊“知己知彼”。 寫作部分,王佩老師預測中考英語寫作傾向的題材還是會以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為主,例如校園生活、課后活動,興趣愛好等。優秀的英語作文一般有四點:1.要點覆蓋全面;2.結構清晰,注意使用邏輯詞;3.語言精彩,詞句表達謹慎;4.卷面整潔,字跡美觀,所以,想在英語作文方面有提高的學生可以參照這四個原則,在百日沖刺里多加練習。 副科:內容不貪多,堅持每天做 副科科目多,內容龐雜,在復習時更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物理老師田文敏建議學生把復習嚴格定位在中考范圍之內,“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每天都訓練,訓練內容以過去3年廣東省內的中考真題卷為主。每天所用時間不一定要很長,重點是每天堅持做。例如每天花15分鐘做12道選擇題,或花15分鐘做兩道中考計算題。” 另外,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中考的答題格式,以訓練中考答題狀態。對于基礎稍微薄弱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做好查漏補缺,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一定要加以重視,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出不懂的知識點,向老師尋求幫助后認真書寫答題過程,還可以自己總結所用方法的重點、難點。堅持這樣訓練,在百日沖刺后,相信能有一定提高。 提醒:放下壓力做好心理暗示 在各個科目中“對自己做一個水平定位”是每個老師都強調的話題,以“拿分”為目的做最后的復習安排,100天后還是可以拿下較為可觀的分數。針對備考常出現的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不良心理暗示等心理問題,學生要穩步前進,保持日常飲食睡眠習慣,不要因為中考的步步逼近而打亂了自己的腳步。 中考畢竟不同于平常的期末考,真正上戰場時出現慌亂的情況也是常見的。瞿海燕老師分析說,中考時學生緊張主要原因還是沒有信心或者壓力大,也就是沒有準備好。考場上的學生應該自我暗示,“該復習的都復習過了!我沒問題的!”在扎實的復習積累上,將歷經多次的大大小小考試技巧和良好心態運用到下學期中考實戰中,相信努力過的學生都能有自己的好成績。 << 更多中考最新資訊、家庭教育方法請關注微信號 zhongkao010 后查看! 享·初中|三十條中考狀元實戰經驗在中考中,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學堪稱“狀元”或“高人”。他們的經驗之談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特別是經過實踐的檢驗證明了這些想法和說法的真理性,可供我們考試時借鑒。現擷其30則,來看看中考狀元是如何準備考試的?基礎,還是基礎復習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復習資料等著我們去做。千頭萬緒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要抓基礎。要記住:基礎,還是基礎。 地毯式掃蕩先把該復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追求的是盡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哪怕是閱讀材料或者文字注釋。要有蝗蟲精神,所向披靡一處不留。 融會貫通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把一章章一節節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找到。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嘗試。 知識的運用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撿“渣子”查漏補缺。通過復習的反復,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翻餅烙餅復習猶如“烙餅”,需要翻幾個個兒才能熟透,不翻幾個個兒就要夾生。記憶也需要強化,不反復強化也難以記牢。因此,復習總得兩三遍才能完成。 要“死”去“活”來歷史學科,有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歷史史料的要點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記。要多次反復強化記憶。歷史課是一門機械死記量比較大的學科。但是在考試時,卻要把記往的材料靈活運用,這就不僅要記得牢,記得死,還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謂“死”去“活”來,不單學歷史,學其它科目也一樣,都需要“死”去“活”來。 “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這是電視連續劇《十七歲不哭》里的一句臺詞。考試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要有勇氣。 “試試爭爭”是一種積骰的參與心態,是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精神狀態,是一種挑戰的氣勢。無論是復習還是在考場上,都需要情緒飽滿和精神張揚,而不是情緒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興奮而不是沉悶,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贏的沒能贏,不想輸的反倒贏了”。 “想贏”是我們追求的“上限”,不想輸是我們的“下限”。“想贏”是需要努因而比較緊張的被動的,“不想輸”則是一種守勢從而比較從容和主動。顯然,后者心態較為放松。在放松的心態下,往往會發揮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具有健康心理素質在萎靡不振的時候要振作起來,在承受壓力過大時又能為自己開脫,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能夠控制和把握自己,從而使自己的精神狀態處于最往。因勢應變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書物的辯證法。心理素質脆弱是主觀能動性的放棄,健康的心理素質則使我們比較”皮實“——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去克服面臨的困難。 中考從根本上說是對一個人的實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考察實力是基礎,是本錢,心理素質是發揮我們的實力和本錢的條件。有”本錢“還得會用”本錢“。無本錢生意無法做,有本錢生意做賠了的事也是有的。 復習是積蓄實力積蓄本錢,考試則要求發揮得淋漓盡至,賺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說”我平時考試總是稀里糊涂,但大考從來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調節得好吧?“誠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強科更強,弱科不弱;強科尤弱項,弱科有強項在考試的幾個科目上,一個人有強有弱,是太正常了。復習的策略,就是揚強扶弱。有的同學是只補弱的,忽視了強的;有的同學是放棄弱的專攻強的。從整體看,都未見明智。強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還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差的學科要拼命補上來,達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為真正的優勢該記的只好記住,可是,能夠不記的就不要去記憶為了減輕記憶的負擔,能夠偷懶的地方犯不著去玩命——本來該背的就夠多啦! 根據知識的特點,在記憶和理解之間,可把知識分為四種類型:只需理解無須記憶的;只需記憶無須理解的(背下來就是了);只有記憶才能理解的。只有記憶才能記住的。 我們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則滾動式復習法。先復習第一章,然后復習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復習一遍;然后復習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復習一遍……以此類推,猶如“滾動”。這種復習法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復習比較牢固,由于符合記憶規律,效果好。“過度復習法”記憶有一個“報酬遞減規律”即隨著記憶次數的增,復習所記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為了這種“遞減”相抗衡,有的同學就采取了“過度復習法”,即本來用10分鐘記住的材料,再用3分鐘的時間去強記——形成一種“過度”,以期在“遞減時不受影響。 “題不二錯”。復習時做錯了題,一旦搞明白,絕不放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得到的多,從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這個意思。失敗了的東西要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掌握考試技能基礎題,全做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后悔”。 這是應該面對考卷時答題的策略。 考試試題總是有難有易,一般可分為基礎題,一般題和較難題。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題不丟分,難題不得零分。”保住應該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為遇到容易題容易大意。所以明確容易題不丟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難題不得零分,就是一種決不輕棄的的進取精神的寫照,要頑強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鐘。 繞過攔路虎,再殺回馬槍考試時難免會遇到難題,費了一番勁仍然突不破時就要主動放棄,不要跟它沒完沒了的耗時間。在做別的題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開活躍起來再反過來做它就做出來了。考試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多拿分也要講策略。 對試題抱一種研究的態度淡化分數意識,可能是緩解緊張心理的妙方。因此,對試題抱一種研究態度反而會使我們在考場上更好的發揮出最佳水平。有一顆平常心比有一顆非常心有時更有利。 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這是韓國著名棋手李昌鎬的一句經驗之談。他談的是下棋,但對我們考試也不無借鑒意義,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比較好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績,創造高分,減少失誤是為至要。 培養興趣美國教育學者布魯納說:“學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還有一句名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卻何如有興趣而樂此不疲?比如政治,因為它的理論性比較強,很枯燥,所以就多培養些對政治的興趣。平時多關注些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公務員,想象公務員是怎樣解決問題的,這樣政治就生動起來了,其實政治就在我們身邊。 沒有興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如何能樂此不疲?比如政治,因為它的理論性比較強,很枯燥,所以就多培養些對政治的興趣。平時多關注些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公務員,想象公務員是怎樣解決問題的,這樣政治就生動起來了,其實政治就在我們身邊。 不把作業帶回家做上課時間非常認真,課堂效率很高。學習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學校的時間全部解決,作業什么的爭取不帶回家做,這樣回到家的時間就是屬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歡做筆記,把筆記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識體系的把握、知識脈絡的梳理和回顧非常重要,有了筆記就可以經常做有重點的復習,溫故而知新。 別把中考想像得可怕初三要有好感覺,不痛苦,很充實。不要緊張,只要從現在開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報的。 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平時做題時,關于分析和思考問題,并積極支總結,探索新方法;并還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要主動積極地追尋在題目和解答之間的必然聯系,把題目做活。 發揮和幸運才是關鍵要注意考試策略,實力只是一部分。認真對待平時考試。在平時考試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善于總結,不斷探索班級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壓力之下都很快樂地學習。同伴相處得很融洽,平時也經常開開玩笑,有說有笑,復習時想到提問,氣氛很好。 合理安排時間早做準備,后期就不會覺得緊張。各科要平衡用力,略有側重,不要抓了這科,丟了那科,杜絕弱科的產生。 保持好心情不管外面的生活有多復雜,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好心情,處理好與老師同學的關系,與老師相互欣賞,不要把同學看成對手,與同學良性競爭。 【干貨】6招幫你初中數學得滿分!第一招保持數學學習興趣: 同學們剛進入初一時,就要形成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習興趣對于學好數學至關重要; 數學學習興趣可以從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中來逐步培養,可以從數學課堂上有趣的數學知識和計算來培養; 另外可以從數學課上老師動畫實例表演來培養。 家長和老師適當給予鼓勵,讓孩子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達到數學領先! 第二招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 (勤用錯題本、經典題本) 不論處于初一、初二、還是初三年級,同學們一定要養成自己準備一個錯題本和經典題本的好習慣; 這個習慣一定要堅持記錄,并且時常回顧錯題本,把自己做錯了的題目反復琢磨,達到記住理解易錯陷阱。 同時這些資源將是同學們初三年級后期沖刺階段復習最好的秘方。 (整理好每次考試試卷) 整理好每次考試的試卷,特別是期中、期末考試的試卷,這些試卷時常來看看,能夠迅速找到自己做題的感覺 第三招重視基礎,經常回顧教材: 中考中基礎知識考試占據到了將近60%左右,同時,教材是我們一切題目的源泉。 因此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 經常回顧教材,熟悉各個知識點的流程。達到構建基本知識樹的基礎,做到熟悉教材上的標題框架圖 第四招注重總結,掌握方法: 經常總結,把常見題型進行歸類,做到舉一反三的狀態,同時,要經常補充自己的數學思維方法,多向老師問問題。 第五招勤于練習,多做中考試題: 數學不同于其他的文科,記住了就能夠運用,然而數學是一門要求邏輯性很強的科目,當掌握了基本知識點后一定要經常練習; 把學校發的練習冊一定要每一道題都熟練解答,同時經常做一些中考試題,看看中考試題的出題規律,把握命題趨勢。 第六招保持學習連續性: 數學一定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數學需要堅持不懈,始終保持數學學習的連續性; 不能因為自己的熱情而一時間沖動學習而后在懈怠。這樣最終導致學習起起伏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