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任性?還是有才就任性?或者年輕就要任性?……在流行'任性體'的當下,我們該如何去看待任性,以讓我們的青春更出彩?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青春就要任性,就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90后'大學生:只要是對的,青春就要任性! '每個人都會任性,只不過程度不一樣罷了。' 梁家康是河南大學的一名在校生,人長得帥氣不說,家庭條件也不錯,本人又擅長攝影、喜歡音樂,女朋友也很漂亮,是同學公認的'任性哥'。 '每個人都有任性的時候,大多都是在覺得自己對的時候;青年人要任性,不需要非得具備什么條件。'梁家康說,在他眼里,'任性'是個中性詞,就看用在什么場合,'只要不影響他人,不違背法律,有點張揚、有點個性、有點率性,又有什么呢?' 他記憶中干過最'任性'的事情,就是大二的時候和在異地上學的女朋友吵架,早晨起來覺得心情不好,當下就買了張去云南的飛機票,飛到麗江玩了兩天,'年輕人嘛,只要自己覺得對了,就任性唄!' '年輕人是最該'任性'的,但必須是有能力的人。'周口師范學院的劉凱,是一名大學生記者,僅過去一年發表在媒體上的文章就有幾十篇,去年暑假,還被中國青年網選撥為通訊員,參加了南京青奧會的采訪報道工作,'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覺得這些經歷足夠'任性'了。'劉凱說,前段時間一位省領導到他們學校調研,期間召開了座談會,他很'任性'地第一個站起來發言,雖然有些緊張,但事后還是為自己感到驕傲。由此,他覺得年輕人有些'任性'不是壞事,有時候可能還是大學生的必備技能,'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并盡最大可能把它干好、干出成績,就是我心里最任性的事。' 同樣是'90后'的洛陽師院女生劉令潔,出生農村,目前在洛陽師院附中做一名兼職的代課老師??赡苁鞘芗彝ズ统砷L環境的影響,她自認為個性有些偏內向和保守,喜歡把想法和情緒藏在心里,從不覺得自己有'任性'的資本。但她仍然認為,'任性'是青春應有的狀態,年輕人就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比如我們認準的事情,就要朝著目標堅持做下去,不要太理會別人的看法和意見,即便你做的在別人眼里并不是太完美。'但劉令潔認為,任何事情都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把握一個度,有錢也好,有才也罷,只要是自己擁有的,都值得驕傲,但不能過于炫耀,否則就真成'任性'了。 家長及老師:任性是青春的權利,有時也會讓人付出代價 '任性是青春的權利,但當你行使這個權利的時候,也會讓你付出代價的。' 網友'紅梅'是一位'70后'的女教師。作為一名'過來人',她曾見過不少'正處在青春美好年華里的孩子們',因為任性地揮霍青春,預支自己的幸福,不僅給自己帶來麻煩,也給家人帶來痛苦,'說到底,都是任性惹的禍。' 河南省漯河市教師王學明也認為,有些年輕人為了滿足某種私欲而肆意放縱自己,裝酷,炫富,或者做出其它出格的事情,'最終的結果,肯定因任性而虛度了年華。' 但王學明也認為,'任性'還有敢于嘗試、勇于探索、永不服輸等積極的含義,社會的進步、青年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任性',離不開青年身上這股勁兒,'就拿青年創業者來說吧,因為'任性'而獲得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見。' 焦作師范??茖W校團委宣傳部部長張自龍,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已經8年,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青年大學生,他覺得青年在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是要守規矩,不能過于任性。 '任性不能隨性!'張自龍認為,對青年人來說,一方面要正確對待挫折和困境,要知道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要藐視甚至調侃困難,青春就會茁壯;另一方面,征服困難靠的是不懈的努力,靠的是守規矩懂責任,遇到困難一笑而過置之不理繞道而行,那就是不負責任、沒有規矩,青春便會萎靡。'在我看來,青春固然要任性,但成長更需要責任和擔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態度上我們要'任性',行動上則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張自龍說。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輔導員楊盼博本身也是一名'90后',即便如此,有時候'95后'的某些想法和行為,他也不能完全接受。楊盼博說,他是1990年出生,體會過'70后'、'80后'對'90后'很多的批評,比如不懂吃苦、沒有擔當、叛逆等等,'現在我的很多同學都已經陸續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已經慢慢被整個社會所認同。' '任性是新生代的標志,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是'90后'特有的標簽和符號,即便因為任性付出了代價,那也是人生的經歷和寶貴的財富。'楊盼博認為,青年人只要不影響他人,不違反法律,他們完全可以任性,'正是他們有新思想、新想法、敢作為,這個社會才會進步,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 心理咨詢師:只要不觸犯法律和道德,青年人的任性,我們都應該尊重! '人只要活著,都會任性,都會聽任本能的意愿。' 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鄭曉眼里,'任性'一詞對青年來說,不僅不含貶義,還多少帶點兒正能量,'人人都會任性,從嬰兒到老人,只要活著,都會任性,只不過限于自身條件和社會影響,有些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有些人的需求得不到釋放。' '就社會層面而言,體現本能的任性,我們都應該尊重。'鄭曉說,'任性'之于青年,就像成年的男人抽煙、喝酒,或女人逛街、買化妝品,只需要一個'合理化解釋'一樣,是社會快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之后,人們在精神層面新的需求,如果沒有觸犯道德和法律,就沒有必要擔心或過多干涉。 對網絡上出現的'炫富'等'非主流'現象,鄭曉認為,這些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在年幼的時候家人過分的溺愛、寬容或控制,內在存在缺失,所以成年以后才會以這樣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句話,這些人的心理是有問題的,但可以慢慢微調'。 '任性'需要控制嗎?抑或給青年立些規矩? 鄭曉認為,上代人之所以產生'控制'下代人的想法,從根本上說是出于嫉妒的心理,出于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差距,''90后'趕上了好時代,他們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豐富,思想開放、任性,想干就干,這些都是上代人想做而做不了的。' 鄭曉說,相比較而言,'70后'最守規矩,'80后'比較不守規矩,'90后'最不守規矩,'00后'完全不守規矩,以至于'80后'看不慣任性的'90后',就像'70后'看不慣'80后'、'60后'看不慣'70后'一樣,'很多情況下不是'90后'真做了出格的事,而是上代人的思想出了問題。' (消息來源:中青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