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7)

 辦公用品專賣店 2015-02-14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7)
                        第二冊卷21-卷40 
           卷第三十一 釋初品中 十八空 
  

    問道人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釋初品中十八空

【經】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內空者,內法、內法空。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外空者,外法、外法空。

(【論】內空是,內法、內法空。內法是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沒有我、沒有我所,沒有眼法;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外空是,外法、外法空。)

外法者,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者,無我、無我所,無色法;聲、香、味、觸、法亦如是。內外空者,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  

(外法是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是沒有我、沒有我所,沒有色法;聲、香、味、觸、法也是這樣。內外空是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是所謂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沒有我、沒有我所,沒有內外法。)

問曰:諸法無量,空隨法故,則亦無量,何以但說十八?若略說,應一空,所謂一切法空。若廣說,隨一一法空,所謂眼空、色空等甚多,何以但說十八空?

(問:一切法無量,因空隨法,也應無量,為什么但說十八?如果略說,應一空,所謂一切法空。如果廣說,隨一一法空,所謂眼空、色空等很多,為什么但說十八空?)

答曰:若略說則事不周,若廣說則事繁。譬如服藥,少則病不除,多則增其患;應病投藥,令不增減,則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隨種種邪見廣說空,空則過多,人愛著空相,墮在斷滅;說十八空,正得其中。

(答:如果略說則事不周祥,如果廣說則事繁瑣。譬如服藥,少則病不除,多則增加他的病;應病投藥,使不多不少,就能愈病??找彩沁@樣,如果佛但說一種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眾煩惱;如果隨種種邪見廣說空,空就過多,人愛著空相,墮在斷滅;說十八空,正好。)

復次,若說十,若說十五,俱亦有疑,此非問也!

(又,如果說十,如果說十五,也都有一樣的疑問,這不是問題啊?。?/SPAN>

復次,善惡之法,皆有定數:若四念處、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毒、三結、四流、五蓋等,諸法如是各有定數。以十八種法中破著,故說有十八空。

(又,善惡之法,都有定數:象四念處、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毒、三結、四流、五蓋等,眾法象這樣各有定數。在十八種法中破著,所以說有十八空。)

問曰:般若波羅蜜空、十八空,為異?為一?若異者,離十八空,何以為般若空?又如佛說:何等是般若波羅蜜?所謂色空,受、想、行、識空,乃至一切種智空。若不異者,云何言欲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般若波羅蜜空、十八空,是不同?是相同?如果不同的話,離十八空,以什么為般若空?又如佛說:那些是般若波羅蜜?所謂色空,受、想、行、識空,乃至一切種智空。如果相同的話,如何說想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有因緣故言異,有因緣故言一。異者,般若波羅蜜,名諸法實相,滅一切觀法;十八空則十八種觀,令諸法空。菩薩學是諸法實相,能生十八種空,是名異。一者,十八空是空無所有相,般若波羅蜜亦空無所有相;

(答:有因緣所以說不同,有因緣所以說相同。異是,般若波羅蜜,叫一切法實相,滅一切觀法;十八空則十八種觀,使眾法空。菩薩學此一切法實相,能生十八種空,這是不同。一是,十八空是空無所有相,般若波羅蜜也是空無所有相;)

十八空是舍離相,般若波羅蜜一切法中亦舍離相;是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羅蜜亦不著相。以是故,學般若波羅蜜,則是十八空,不異故。

(十八空是舍離相,般若波羅蜜一切法中也是舍離相;此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羅蜜也不著相。所以,學般若波羅蜜,就是十八空,因為沒有不同。)

般若波羅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當學小方便門;欲得大智慧,當學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思惟、如說修行。譬如人欲得種種好寶,當入大海;若人欲得內空等三昧智慧寶,當入般若波羅蜜大海。

(般若波羅蜜有二部分:有小,有大。欲得大的,先當學小方便門;欲得大智慧,當學十八空。住此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什么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思惟、如說修行。譬如人欲得種種好寶,當入大海;如果人欲得內空等三昧智慧寶,當入般若波羅蜜大海。)

問曰:行者云何學般若波羅蜜時,住內空、外空、內外空?

(問:修行的人如何學般若波羅蜜時,住內空、外空、內外空?)

答曰:世間有四顛倒:不凈中有凈顛倒,苦中有樂顛倒,無常中有常顛倒,無我中有我顛倒。行者為破四顛倒故,修四念處十二種觀,所謂初觀內身,三十六種不凈充滿,九孔常流,甚可厭患,凈相不可得;凈相不可得故,名內空。

(答:世間有四顛倒:不凈中有凈顛倒,苦中有樂顛倒,無常中有常顛倒,無我中有我顛倒。修行的人為了破四顛倒,修四念處十二種觀,所謂初觀內身,三十六種不凈充滿,九孔常流,非常使人厭患,凈相不可得;因為凈相不可得,叫內空。)

行者既知內身不凈,觀外所著,亦復如是,俱實不凈;愚夫狂惑,為淫欲覆心,故謂之為凈。觀所著色,亦如我身凈相不可得,是為外空。行者若觀己身不凈,或謂外色為凈;若觀外不凈,或謂己身為凈。

(修行的人既知內身不凈,觀外面所纏愛不舍的東西,也是這樣,全是真實不凈;愚夫狂惑,被淫欲覆心,所以認為它們是凈。觀所纏愛不舍的色,也如我身凈相不可得,這是外空。修行的人如果觀己身不凈,或認為外色為凈;如果觀外不凈,或認為己身為凈。)

今俱觀內外:我身不凈,外亦如是,外身不凈,我亦如是,一等無異,凈相不可得,是名內外空。行者思惟,知內外身俱實不凈,而惑者愛著深故,由以受身,身為大苦,而愚以為樂。

(現在一起觀內外:我身不凈,外物也是這樣,外身不凈,我也是這樣,一等無異,凈相不可得,這叫內外空。修行的人思惟,知內外身都真實不凈,而迷惑的人因為愛著身,因所以這受身,身是大苦,而愚人認為是樂。)

問曰:三受皆外入所攝,云何言觀內受?

(問:三受都屬于外入,如何說觀內受?)

答曰:六塵初與六情和合生樂,是名外樂;后貪著深入生樂,是名內樂。

(答:六塵初始與六根和合生樂,這叫外樂;后貪著深入生樂,這叫內樂。)

復次,內法緣樂,是名內樂;外法緣樂,是名外樂。

(又,內法的因緣生的樂,這叫內樂;外法因緣生的樂,這叫外樂。)

復次,五識相應樂,是名外樂;意識相應樂,是名內樂。粗樂名為外樂,細樂名為內樂。如是等分別內外樂。苦受、不苦不樂受,亦如是。

(又,五識相應樂,這叫外樂;意識相應樂,是名內樂。粗樂稱為外樂,細樂稱為內樂。象這樣等分別內外樂。苦受、不苦不樂受,也是這樣。)

復次,行者思惟:觀是內樂實可得不?即分別知實不可得,但為是苦,強名為樂。何以故?是樂從苦因緣生,亦生苦果報,樂無厭足故苦?! ?/B>

(又,修行的人思惟:此內樂實可得不?即分別知道實在是不可得,但是苦,強稱為樂。為什么?此樂從苦因緣生,也生苦果報,因為樂無厭足,因為得不到滿足所以生苦。)

復次,如人患疥,搔雖小樂,后轉傷身,則為大苦;愚人謂之為樂,智者但見其苦。如是世間樂顛倒病故,著五欲樂,煩惱轉多;以是故行者不見樂,但見苦,如病如癰,如瘡如刺。  

(又,如人患疥,搔癢雖有小樂,后轉傷身,就是大苦;愚人認為它是樂,智慧的人但見他的苦。象這樣因為世間患樂顛倒病,纏愛不舍五欲樂,煩惱轉多;所以修行的人不見樂,但見苦,如病如癰,如瘡如刺。)

復次,樂少苦多,少樂不現,故名為苦;如大河水,投一合鹽,則失鹽相,不名為咸?! ?/B>

(又,因樂少苦多,少樂不現,所以叫苦;如大河水,投一合鹽,則失鹽相,不稱為咸。)

復次,樂不定故,或此以為樂,彼以為苦;彼以為樂,此以為苦;著者為樂,失者為苦;愚以為樂,智以為苦;見樂患為苦,不見樂過者為樂;不見樂無常相為樂,見樂無常相為苦;未離欲人以為樂,離欲人以為苦;如是等觀樂為苦。

(又,因為樂不定,有的人以此為樂,他人以此為苦;彼以為樂,此以為苦;纏愛不舍的人認為是樂,失去的人認為苦;愚人把它當樂,智慧的人把它當苦;見樂的過失的人認為是苦,不見樂的過失的人認為是樂;不見樂無常相認為是樂,見樂無常相認為是苦;未離欲的人認為是樂,離欲的人認為是苦;象這樣等觀樂為苦。)

觀苦如箭入身;觀不苦不樂無常變異相;如是等觀三種受,心則舍離,是名觀內受空。觀外受、內外受亦如是。行者作是念:若樂即是苦,誰受是苦?念已則知心受。然后觀心為實為虛?觀心無常,生、住、滅相;

(觀苦如箭入身;觀不苦不樂無常變異相;象這樣等觀三種受,心就舍離,這叫觀內受空。觀外受、內外受也是這樣。修行的人這樣想:如果樂即是苦,誰受此苦?想后就知心受。然后觀心是實是虛?觀心無常,生、住、滅相;)

苦受心,樂受心,不苦不樂受心,各各異念。覺樂心滅,而苦心生;苦心爾所時住,住已還滅,次生不苦不樂心;知爾所時不苦不樂心住,住已還滅,滅已還生樂心。三受無常,故心亦無常。

(苦受心,樂受心,不苦不樂受心,各各念不同。覺樂心滅,而苦心生;苦心這些時住,住已還滅,次生不苦不樂心;知這些時不苦不樂心住,住已還滅,滅已還生樂心。三受無常,所以心也無常。)

復次,知染心、無染心,瞋心、無瞋心,癡心、不癡心,散心、攝心,縛心、解脫心,如是等心,各各異相故,知心無常,無一定心常住。受苦受樂等心,從和合因緣生;因緣離散,心亦隨滅。如是等觀內心、外心、內外心無常相?! ?/B>

(又,知染心、無染心,瞋心、無瞋心,癡心、不癡心,散心、攝心,縛心、解脫心,象這樣等心,因各各異相,知心無常,無一定心常住。受苦受樂等心,從和合因緣生;因緣離散,心也隨滅。象這樣等觀內心、外心、內外心無常相(理解:此處的心指六識妄心)。)

問曰:心是內入攝,云何為外心?  

(問:心是屬于內入,如何是外心?)

答曰:觀內身名為內心,觀外身名為外心?! ?/B>

(答:觀內身稱為內心,觀外身稱為外心。)

復次,緣內法為內心,緣外法為外心。  

(又,因緣于內法為內心,因緣于外法為外心。)

復次,五識常緣外法,不能分別,故名為外心;意識能緣內法,亦分別好丑,故名為內心?! ?/B>

(又,五識常攀緣外法,不能分別,所以稱為外心;意識能攀緣內法,也能分別好丑,所以稱為內心。)

復次,意識初生,未能分別決定,是為外心;意識轉深,能分別取相,是名內心。如是等分別內、外心。行者心意轉異,知身為不凈相,知受為苦相,知心不住為無常相;結使未斷故,或生吾我。

(又,意識初生,未能分別決定,這是外心;意識轉深,能分別取相,這叫內心。象這樣等分別內、外心。修行的人心意轉變,知身是不凈相,知受是苦相,知心(理解:六識)不住是無常相;因為結使未斷,有時生吾我。)

如是思惟:若心無常,誰知是心?心為屬誰?誰為心主?而受苦樂一切諸物,誰之所有?即分別知無有別主,但于五眾取相故,計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

(這樣思惟:如果心(理解:念六識)無常,誰知此心?心屬于誰?誰是心主?而受苦樂一切眾物,屬誰所有?即分別知道沒有別的主人,但因對于五蘊取相,計有人相而生我心,因我心而生我所。因為我所心生,有利益我的生貪欲,違逆我的而生瞋恚,因為此結使不從智慧生,從狂惑生,這稱為癡。)

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悉由吾我故:作福德,為我后當得;亦修助道法,我當得解脫。初取相故名為想眾;因吾我起結使及諸善行,是名行眾;是二眾則是法念處。于想、行眾法中,求我不可得。

(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全由吾我所生:作福德,為了以后我能得到;也修助道法,我當得解脫。因為初取相名為想眾;因吾我起結使及各種善行,這名行眾;此二眾則是法念處。在想、行眾法中,求我不可得。)

何以故?是諸法皆從因緣生,悉是作法而不牢固,無實我法行;如芭蕉葉葉求之,中無有堅相;如遠見野馬,無水有水想,但誑惑于眼。如是等觀內法、外法、內外法?! ?/B>

(為什么?這些法都從因緣生,全是作法而不牢固,沒有實我法行;如芭蕉葉葉推求,里面沒有堅相;如遠見野馬,沒有水有水想,但誑惑于眼。象這樣等觀內法、外法、內外法。)

問曰:法是外入攝,云何為內法?  

(問:法是屬于外入,如何是內法?)

答曰:內法名為內心相應想眾、行眾;外法名為外心相應想眾、行眾;及心不相應諸行,及無為法,一時等觀,名為內外法?! ?/B>

(答:內法是指內心相應想眾、行眾;外法是指外心相應想眾、行眾;及心不相應眾行,及無為法,一時等觀,稱為內外法。)

復次,內法名為六情,外法名為六塵。

(又,內法指六根,外法指六塵。)

復次,身、受、心及想、行眾,總觀為法念處。何以故?行者既于想眾、行眾及無為法中,求我不可得;還于身、受、心中求亦不可得。如是一切法中,若色、若非色,若可見、若不可見,若有對、若無對,

(又,身、受、心及想、行眾,總觀是法念處。為什么?修行的人既于想眾、行眾及無為法中,求我不可得;還于身、受、心中求也不可得。象這樣一切法中,或色、或不是色,或可見、或不可見,或有對、或無對,)

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若遠若近,若粗若細,其中求我皆不可得;但五眾和合故,強名為眾生,眾生即是我。我不可得故,亦無我所;我所不可得故,一切諸煩惱皆為衰薄?! ?/B>

(或有漏、或無漏,或有為、或無為,或遠或近,或粗或細,其中求我都不可得;但因五蘊和合,強名為眾生,眾生即是常人說的我。因為我不可得,也沒有我所;因為我所不可得,一切煩惱都因此衰薄。)

復次,身念處,名一切色法。行者觀內色,無常、苦、空、無我,觀外色,觀內外色,亦如是;受、心、法亦爾。四念處內觀相應三昧,名內空;四念處外觀相應三昧,名外空;四念處內外觀相應三昧,名內外空。  

(又,身念處,指念一切色法。修行的人觀內色,無常、苦、空、無我,觀外色,觀內外色,也是這樣;受、心、法也是那樣。四念處內觀相應三昧,叫作內空;四念處外觀相應三昧,叫外空;四念處內外觀相應三昧,叫內外空。)

問曰:是空,為是三昧力故空?為是法自空?  

(問:此空,為是三昧力而空?為是法自空?)

答曰:有人言:名為三昧力故空。如經說三三昧、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是空三昧,緣身、受、心、法,不得我、我所,故名為空?! ?/B>

(答:有人說:名為三昧力所以空。如經說三三昧、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此空三昧,緣于身、受、心、法,不得我、我所,所以名為空。)

問曰:四念處空法,皆應觀無常、苦、空、無我,何以故身觀不凈,受觀是苦,心觀無常,法觀無我?  

(問:四念處空法,都應觀無常、苦、空、無我,為什么身觀不凈,受觀是苦,心觀無常,法觀無我?)

答曰:雖四法皆觀無常、苦、空、無我,而眾生身中多著凈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以是故行者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答:雖四法都觀無常、苦、空、無我,而眾生身中多著凈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所以修行的人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復次,內外空者,無有內外定法,互相因待故,謂為內外。彼以為外,我以為內;我以為外,彼以為內。隨人所系內法為內,隨人所著外法為外。如人自舍為內,他舍為外。行者觀是內外法無定相,故空?!?/B>

(又,內外空指,無有內外定法,因為互相因待,說為內外。彼以為外,我以為內;我以為外,彼以為內。隨人所系內法為內,隨人所著外法為外。如人將自家認為是內,他家認為是外。修行的人觀此內外法沒有定相,所以空。)

復次,是內外法,無有自性。何以故?和合生故。是內外法,亦不在和合因緣中;若因緣中無者,余處亦無。內外法因緣亦無,因緣無故,內外法空?! ?/B>

(又,此內外法,沒有自性。為什么?因為由和合所生。此內外法,也不在和合的因緣中;如果因緣中沒有的話,其余的地方也沒有。內外法的因緣也沒有,因為因緣沒有,所以內外法空。)

問曰:內外法定有,云何言無?如手足等和合,故有身法生,是名內法。如梁椽壁等和合故,有屋法生,是名為外。是身法雖有別名,亦不異足等。所以者何?若離足等,身不可得故。屋亦如是。  

(問:內外法定有,如何說沒有?如手足等和合,而有身法生,這叫內法。如因為梁椽壁等和合,有屋法生,這叫為外。此身法雖有別名,也不異足等。為什么?因為如果離足等,身不可得。屋也是這樣。)

答曰:若足不異身者,頭應是足,足與身不異故。若頭是足者,甚為可笑!  

(答:如果足和身沒有不同的話,頭應該也是足,因為足與身沒有不同,如果頭就是足的話,(理解:如果足和身沒有不同的話,足就是身。頭與身也沒有不同,頭就是身,由此得出:頭就是足的結論),非??尚Γ。?/SPAN>

問曰:若足與身不異者,有如是過!今應足等和合故,更有法生名為身,身雖異于足等,應當依于足住。如眾縷和合而能生氈,是氈依縷而住?! ?/B>

(問:如果足與身沒有不同,有這樣的過失!現在應是足等和合而另有法生稱為身,身雖與足等不同,應當依于足等住。如眾縷和合而能生氈,此氈依縷而住。)

答曰:是身法,為足等分中具有,為分有?若具有,頭中應有腳。何以故?身法具有故。若分有,與足分無異。又身是一法,所因者多,一不為多,多不為一?! ?/B>

(答:此身法,為足等每一分中都有全身,是有一部分?如果每一部分中有全身,頭中應有腳。為什么?因為具有全身。如果有一部分,與足等部分一樣。又身是一法,所成身的原因多,一不能成為多,多不能成為一。)

復次,若除足等分別有身者,與一切世間皆相違背。以是故,身不得言即是諸分,亦不得言異于諸分;以是故則無身,身無故,足等亦無,如是等名為內空。房舍等外法,亦如是空,名為外空?! ?/B>

(又,如果除去足等部分另外有身的話,與一切世間見到的都相違背。所以,身不得說即是每一部分,也不得說和各部分完全不同;所以就沒有身,因沒有身,足等用同樣的道理知道也是沒有,象這樣等稱為內空。房舍等外法,也像這一樣是空,稱為外空。)

問曰:破身、舍等,是為破一、破異;破一、破異,是破外道經。佛經中實有內外法,所謂內六情、外六塵,此云何無?  

(問:破身、舍等,這是破認為一切法完全相同、破認為一切法完全不同的邪見;破完全相同、破完全不相同,是破外道經典。佛經中實有內外法,所說的內六根、外六塵,這里如何說沒有?)

答曰:是內外法和合假有名字,亦如身、如舍?! ?/B>

(答:此內外法和合假有名字,也如身、如舍一樣。)

復次,略說有二種空:眾生空、法空。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我、我所無故,則不著余法;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即時知世間常空如涅槃。聲聞說內空,于內法中無我、無我所、無常、無作者、無知者、無受者,是名內空;外空亦如是。

(又,略說有二種空:眾生空、法空。因為小乘弟子鈍根,為他們說眾生空,(理解:因為眾生空,我也是眾生所以我空、因為我空,就沒有我,因為沒有我,所以也沒有我所有,既沒有我所有,所以沒有我所),因為我、我所沒有,就不著其余的法;因為大乘弟子利根,為他們說法空,即時知世間??杖缒鶚?。聲聞法中說內空,在內法中沒有我、沒有我所、無常、無作的人、無知的人、無受的人,這叫內空;外空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說內法相、外法相即是空。大乘說內法中無內法相,外法中無外法相。如般若波羅蜜中說: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眼,眼相空,耳鼻舌身意、意相空;色、色相空,聲香味觸法、法相空。如是等一切諸法自法空?! ?/B>

(不說內法相、外法相即是空。大乘說內法中無內法相,外法中無外法相。如般若波羅蜜中說: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眼,眼相空,耳鼻舌身意、意相空;色、色相空,聲香味觸法、法相空。象這樣等一切法自法空。)

問曰:此二種說內外空,何者是實?  

(問:這兩種說內外空,那個是真實說?)

答曰:二皆是實,但為小智鈍根故,先說眾生空;為大智利根者,說法空。如人閉獄,破壞桎梏,傷殺獄卒,隨意得去;又有怖畏盜穿墻壁,亦得免出。聲聞者,但破吾我因緣,不生諸煩惱,離諸法愛,畏怖老病死惡道之苦;

(答:這兩種都是真實說,但為了小智鈍根,先說眾生空;為了大智利根的人,說法空。如人關在監獄,破壞桎梏,傷殺獄卒,隨意得去;又有膽小的人盜穿墻壁,也得免出獄。聲聞的人,但破吾我因緣,不生各種煩惱,離眾法愛,害怕老病死惡道的苦;)

不復欲本末推求了了,壞破諸法,但以得脫為事。大乘者,破三界獄,降伏魔眾,斷諸結使及滅習氣,了知一切諸法本末,通達無礙;破散諸法,令世間如涅槃,同寂滅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將一切眾生令出三界?! ?/B>

(不再想將本末推求清楚,破壞眾法,但以得脫為事。大乘的人,破三界獄,降伏魔眾,斷各種結使及滅習氣,了知一切法的本末,通達無礙;破散一切法,使世間如涅槃,同寂滅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帶領一切眾生使他們出三界。)

問曰:大乘云何破壞諸法?  

(問:大乘如何破壞一切法?)

答曰:佛說色從種種因緣生,無有堅實;如水波浪而成泡沫,暫見即滅,色亦如是。今世四大,先世行業因緣和合故而得成色,因緣滅故色亦俱滅,行無常道,轉入空門。所以者何?諸法生滅,無有住時;若無住時,則無可取。

(答:佛說色從種種因緣生,沒有堅實;如水波浪而成泡沫,暫現即滅,色也是這樣。今世四大,先世行業因緣和合而得成色,因為因緣滅,所以色也一起滅,行無常道,轉入空門。為什么?一切法生滅,沒有住的時侯;如果沒有住的時侯,就沒有可取的。

復次,有為相故,生時有滅,滅時有生;若已生,生無所用;若未生,生無所生生法,與生亦不應有異。何以故?生若生法,應有生生,如是復應有生,是則無窮;

(又,因為有為相,生時有滅,滅時有生;如果已生,生無所用;如果沒有生,生無所生法,與生也不應有不同。為什么?生如果生法,應有生生,象這樣應再有生,這樣就無窮;)

若生生更無生者,生亦不應有生;若生無有生者,法亦不應有生。如是生不可得,滅亦如是。以是故,諸法空不生不滅,是為實。

(如果生生再沒有生的話,生也不應有生;如果生沒有生的話,法也不應有生。象這樣生不可得,滅也是這樣。所以,一切法空不生不滅,這是真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av无码大芭蕉伊人av不卡| 97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成人无码视频免费播放|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小说|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一二三在线观看| 上司人妻互换hd无码|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av久久久|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无砖专区2020狼|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女人被狂躁c到高潮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亚洲av日韩av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97se狠狠狠狠狼亚洲综合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成人免费看aa片| 婷婷成人综合激情在线视频播放|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