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高速快門定格決定性瞬間 高速快門可以定格高速運動中的物體,不同的高速快門適合拍攝不同的題材。例如飛鳥、奔跑中的動物、運動場上的運動員,通常快門速度在1/800s~1/500s就足夠了。而記錄子彈穿過物體這種瞬間速度更快的題材時,則需要更高的快門速度。在實際運用時,有很多題材都需要用到高速快門,像飛鳥、海浪和扣籃等常見的題材。 2用低速快門記錄景物運動軌跡 如果需要在畫面中表現物體的運動軌跡,通常需要設置較低的快門速度,例如拍攝水流、煙花、閃電時,通常在6s~15s就足夠了;而在拍攝旋轉的摩天輪、車流光軌等題材時,則需要更低的快門速度,在20s~40s之間(當然在排除光圈、光線等因素的影響下);倘若是拍攝星軌、流動的云彩時,快門速度則需要更低,如拍攝流云需要快門速度在200s以上才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拍攝天空中星星移動的軌跡則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畫面中才會出現漂亮的光跡線條。 3用低速快門實現爆炸變焦攝影效果 在按下快門的同時,開始旋轉鏡頭的變焦環改變焦距,可以獲得具有特殊爆炸變焦效果的照片。要拍攝出這種效果,在拍攝時應盡量保持勻速轉動變焦環,使變焦后形成的線條更加均勻,產生爆炸式的變焦效果。 拍攝時需要使用一支大變焦比鏡頭,且要使用低速快門,從而為拍攝出特別的放射變焦線條效果留出充足的曝光時間。 在拍攝時要注意以下3個要點。 1.拍攝時所使用的快門速度和變焦速度對畫面起決定性作用,如果快門速度過高,而轉動變焦環的速度低,則可能出現還沒有完成變焦操作,曝光就已經完成的情況,此時畫面中的線條比較短。而如果快門速度低、轉動變焦環的速度高,則可能出現在完成變焦操作后,曝光還未完成的情況,此時畫面中的線條不清晰。因此,在拍攝時需要反復調整快門速度與變焦速度,從而使畫面的整體亮度、線條長度與清晰度得到平衡。 2.快門速度與旋轉變焦環的速度應協調、統一。例如在3s的曝光時間內,要從24mm端過渡到70mm端,則應提前進行簡單的測試,保證旋轉變焦環的過程是勻速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畫面中的線條是直線,而不是扭曲的曲線。 3.另外,在旋轉變焦環時,既可以從鏡頭的廣角端向長焦端轉動,也可以自鏡頭的長焦端向廣角端轉動,兩種轉動方式得到的畫面也各有趣味,值得嘗試。 4用低速快門實現創意光繪畫面效果 光繪攝影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種特殊拍攝手法,是指通過長時間曝光,在照片中表現黑暗中手電筒、熒光棒等發光體的移動軌跡。 在拍攝時,應找到一個盡可能沒有光源或光線非常少的弱光環境。但如果需要人不停地走動以繪制大面積的光線,負責繪制光線軌跡的人,應該穿著深色且不反光的衣服,以免在移動中形成“鬼影”。 由于夜間對焦非常困難,可以先使用手機、手電筒等照亮要對焦的區域,然后使用廣角焦距進行拍攝,同時將光圈縮小一些。這樣人物在繪制過程中如果發生位置變化,也會因為擁有足夠的景深,避免發生畫面發虛的問題。 在拍攝時,如果光繪的形狀較為簡單,或繪制速度較快,可以使用25s甚至30s的低速快門。如果所需要的曝光時間比30s還長,那就應該使用B門。 懸念——讓動態照片更吸引人的技巧 使用高速快門來定格畫面時,雖然有些表現動作結果的照片令人贊嘆,但由于畫面已經充分表現了動作的結果,因此這樣的照片無法讓人回味。 實際上,讓畫面處于一種懸念的狀態,更能激發觀者的想象空間。例如,在拍攝一場籃球賽時,拍攝籃球進筐的瞬間固然讓人振奮,而如果能夠抓拍到運動員躍起投籃的時刻更好,因為,這樣的畫面會給觀者一個懸念,即“這球是否投進去了呢?”當拍攝的畫面中還有對手在阻擋時,就能夠使畫面的懸念更突出,因為觀者會想“這球會不會被擋出去呢?” 所以在拍攝時,要嘗試著表現有動態趨勢的畫面,這樣的畫面能給人想像與回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