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養生,想通過飲食來呵護身體。可是網絡上充斥了太多飲食的謠言:鴨血清肺、草莓致癌、隔夜菜有毒、果汁減肥……這些“經驗之談”你信過幾個? 5月20日,在“第三屆中國營養傳播大會暨2015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啟動儀式”上,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分享了2015年“營養謠言調查”結果。調查發現,“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無糖食品吃不胖”、“檸檬水抗癌”、“喝果蔬汁能減肥”以及“隔夜菜吃不得”是傳播最為廣泛的五大營養謠言。 據悉,本次調查時間為5月7日~12日,共收到有效問卷39229票,所設置的9道題目主要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與營養的問題,例如草莓致癌的問題,反季節蔬菜以及無糖食品等。調查發現:“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無糖食品吃不胖”、“檸檬水抗癌”、“喝果蔬汁能減肥”以及“隔夜菜吃不得”是最為廣泛的五大營養謠言。其中,相信“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受調查者最多,約占18%。 那么,這些營養謠言究竟錯在哪里呢?會上,馬冠生對這五大營養謠言一一進行了解讀。 NO.1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 謠言理由:蛋黃中含有大量膽固醇,會傷害心臟。 專家正解:人體自身產生的膽固醇遠遠高于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此外,蛋黃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有一些其他的膽堿等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澳大利亞心臟基金會推薦:每周6個雞蛋應成為健康平衡飲食的一部分。因此,丟掉蛋黃實際上是丟掉了營養。 NO.2無糖食品吃不胖 謠言理由:糖是“萬肥之源”,不吃糖就能減肥。 專家正解:餅干、面包、蛋糕等甜點僅僅是不添加糖,但其本身也含有大量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其和蔗糖在人體體內有同樣的效果。 NO.3 檸檬水抗癌 謠言理由:美國流行把檸檬切成片,用水泡著喝,從早喝到晚,據說具有抗癌、抑癌的作用。 專家正解:盡管檸檬營養豐富,但也有很多蔬果超過它。以維生素C為例,青椒就是檸檬的3倍。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匯總分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結果,認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減低多種癌癥的危險性。不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某一種食物防癌的說法并不靠譜。 NO.4果蔬汁能減肥 謠言理由:每天六杯果蔬汁,一個人瘦5-6公斤。 專家正解:真正的“減肥成功”不是短時間的體重下降,而是看體內脂肪減少程度來看的。果蔬汁含有一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只喝果蔬汁會引起營養不均衡。因此,控制體重還是要通過合理膳食,還有遠離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這三個方面做起。 NO.5隔夜菜吃不得 謠言理由:隔夜菜會產生大量致癌物亞硝酸鹽。
專家正解:實驗證明,如果烹調后不加翻動,將食物放入4度冰箱內,綠葉菜24小時之后亞硝酸鹽含量從3m/kg升至7m/kg。盡管含量翻倍,但人們必須一次吃掉30公斤的隔夜菜才會發生中毒。然而,黃瓜、番茄、洋蔥等蔬菜硝酸鹽含量本來就很低,根本無須擔心。把吃不完的菜提前撥出來放入冰箱里保存,是個非常穩妥的辦法。 現代營養學認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在啟動會上,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執行會長王旭峰表示,正確的營養理念是“食物多樣、合理膳食、吃動平衡”,攝入五彩斑斕的食物,均衡補充各類營養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