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娣 蘇州之有園林,首得江山之助:吳地獨具的山林水石之美,豐草披靡,嘉花苾芬,多栝柏松梓,棕楠杉桂等棟梁之材;石族之甲的太湖石、紋理細膩的青石、古樸可愛的堯峰石、色彩美麗的花崗石、“敲之作金石之聲”、“斷之無孔”的“金磚”……皆構園天然美材。 蘇州素有“人間天堂”、南都裀褥、天下糧倉諸美譽,人文財賦甲于天下。“吳中富豪競以湖石筑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閭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爸骱脤m室則工匠巧,主好文采則女工靡”,于是蘇州“居民大半工技”,“盈握之器,足以當終歲之耕;累寸之華,足以當終歲之織也”! 發軔于“南宮”鄉的香山幫,為水木匠業之最。香山幫由大木作木匠領銜,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磚雕、石雕)、疊山匠(假山)等古典建筑全部工種于一體。他們承傳了中華古建技藝的核心與精華,數千年來,出于他們之手的皇家宮苑、私家庭園,美輪美奐,成為中華古建的范式。 構園有成法而無定式,恥拾唾余,裁除舊套,指揮運斤,使頑者巧、滯者通。 蘇州園林里的建筑類型多樣,諸如廳、堂、館、軒、樓、閣、亭、廊,但樓無重樣、橋廊不同式、花窗避雷同、梁架別致、山各異趣、池無同形……因地制宜,不自相襲:如同為鴛鴦廳:留園林泉耆碩之館,廳南梁架為五界回頂圓作,廳北圓作為五界扁作,正間為銀杏木屏門,次間為精美的圓光罩,邊間為紗槅,用以分隔南北。兩側山墻上辟景窗,南為八角形,北為方形。廳平面五開間,周圍有回廊,歇山頂。獅子林燕譽堂廳南部梁架為五界回頂扁作,椽為菱角形;廳北部梁架為五界回頂圓作,椽為鶴脛形。廳南、北用屏門和紗槅掛落分隔,兩側山墻有水磨磚墻裙,廳前后有外廊。怡園可自怡齋,建筑造型呈四面廳形式,四周設有圍廊,卷棚歇山灰瓦屋頂,內部卻分隔為南北二廳,分別為三界和五界回頂圓作。拙政園的卅六鴛鴦館是“重軒的鴛鴦廳”的形制,稱為“滿軒”…… 或集數式于一體:如獅子林的真趣亭,亭平面長方形,卷棚歇山頂,嫩戧發戧。亭內前二柱為花籃吊柱,后用紗隔成內廊,亭內天花裝飾性強,略似花籃廳;扁作大梁,上為菱角軒和船蓬軒,如廳式做法;雕梁畫棟,彩繪鎏金,鵝頸椅短柱,柱頭為座獅,獨具風格。 建筑裝飾小品也都花式多樣,僅園林洞門形式就有圓、橫長、直長、圭形、長六角、正八角、長八角、定勝、海棠、桃、葫蘆、秋葉、漢瓶等多種。每式猶有變化,如長方形洞門的上緣,除作水平線外,又有中部凸起,或以三、五弧線連接而成。洞門上角,簡單的僅作海棠紋,復雜的常加角花,形似雀替;或作回紋、云紋,構圖多樣。 園林屋脊紋頭、吻樣有龍吻脊、魚龍吻脊、哺龍脊、哺雞脊、鳳頭脊、紋頭脊、雌毛脊、甘蔗脊、游脊等類,每類式樣亦富變化。脊飾有人物、動物、植物,如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鳳棲牡丹、松鼠吃葡萄、松鶴、靈芝、梅花、壽桃、楊葉、禾穗,千姿百態。 工藝精雅靈巧,國內無有頡頏者。如雕刻工藝,有磚雕、木雕、石雕,“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綺紋古拙,玲瓏剔透,妙在自然,堪稱“雕梁”。 磚雕門樓乃裝修中“南方之秀”的代表作之一。僅蘇州古城區尚存295座磚雕門樓,如包括原吳縣各鄉鎮,數量多達800余座。 使用天然石材雕琢出優美圖案的石雕,可分為直線鑿雕、花式平面線雕、陽雕、陰雕、浮雕、深雕、透雕等七類。圖案有龍、獅、海獸、鳳、蓮花、蝙蝠、牡丹、如意、仙佛人物、水波、暗八仙等。 木雕技藝以“精、細、雅、麗”名聞遐邇:馮某為某大剎佛龕四柱雕刻的盤龍,“拏云握爪,弩目窺人”,“其巧之出人意表,類多如此”;徐正民所做海棠亭,東西兩門能自動開合,人們“四顧諦審,莫知其機關何在”;姚承祖所制梅花亭,亭頂是無數朵小梅花烘托著一朵大梅花,上兀立一銅鶴,鶴下置軸承,風吹鶴轉,生氣昂然,真假莫辨;“梅妻鶴子”的高人林和靖的風采油然而生,意境盡出,美不勝收。 建筑裝飾的重要母題,多中華文化名人風雅韻事,諸如上古逸士賢人、晉人風流、詩仙風采、宋人雅賞、云林逸韻等,成為蘇州園林凝固的風雅。 建筑裝飾之美的結構化,使美觀與節能巧妙結合,功能性與裝飾性完美統一。如位于柱與梁之間、如翚斯飛、優美壯觀的斗拱,既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同時又變相縮短了梁、桁等構件的跨度,增強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并能減少地震、臺風等對建筑的損害。 另有先抑后揚、庭園深深、簾幕無重數等布局分割藝術等都在中國園林中獨領風騷,堪為東方古建的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