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囤滿,小囤流 ——囤:dùn、tún ![]() 新中國成立之前,北方地區不少人取名叫“滿囤”,這恐怕和饑餓的生活經歷有關。如今,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囤滿,小囤流,叫“滿囤”的人已經屈指可數。可說到“囤”這個字,缺乏農村生活經驗的人,恐怕還不一定讀得準呢。某電視臺的主持人,就曾把“糧囤”讀成“糧tún”。 “囤”有dùn、tún二音。用作名詞時讀dùn,指用竹篾、荊條或蘆席等材料圍成的儲存糧食的設備。即使在今天,仍有不少地區農民家里備有大囤小囤,“滿囤”就是囤里堆滿糧食,這樣才能保證吃飽肚子。 讀tún時是動詞,意思是儲存。這一義項是從名詞來的。開始僅指儲存糧食,后來則不限糧食,比如投機商人“囤積居奇”,什么賺錢便“囤”什么。今天開網店的人,沒有不懂得“囤貨”的。 ——摘自《多音字辨讀》,作者:杜詠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