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佩甫:創作永遠是重新開始2015年08月17日07:33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李佩甫憑《生命冊》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李康攝 □本報記者 劉洋 在8月16日揭曉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榜單上,省作家協會主席李佩甫的長篇小說《生命冊》與格非、王蒙、蘇童、金宇澄的作品共同撐起了本屆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 獲獎消息傳來時,李佩甫如往常一樣在書房寫作。“能夠獲獎當然還是很高興的?!彼f,“我多吸了兩根煙?!? 他寫出這塊土地上的生命狀態 作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花甲之年出版的《生命冊》幾乎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李佩甫說,整部作品寫了3年,但積累的時間用了50年。創作過程中,李佩甫廢掉了已經寫了七八萬字的初稿,原因是“沒有找到開頭的第一句話”。隨后,他回到當初下鄉的地方待了兩個月,親身感受中國農村的新變化,而后重新開始創作。為了寫得順暢,他索性離開了讓自己焦躁的書房,在臥室里完成了這部38萬字的作品。 “我是一粒種子”,這是《生命冊》第一章的第一句。李佩甫說,這句話代表了他一直以來的創作態度和方式?!拔野讶水斨参飳懥耍饰霎敶r民的精神,并通過他們的成長過程,反映中原文化的獨特生存環境,寫出這塊土地上的生命狀態。”他說。 不善于給自己作品起名字的李佩甫十分喜愛《生命冊》這三個字。他說,這個名字更切近平原,有一種背景的感覺,更有一種樹狀的、放射的感覺,代表了一個平原上的眾生相。文本的核心是背景和土壤,但其實我是在寫人,所以把它命名為《生命冊》。這些文字記錄著中國鄉村的變化,表達著自己對生活、對社會更廣闊、更深度的認知?!斑@應當是我比較成熟的作品?!崩钆甯φf。 這是“文學豫軍”的勝利 李佩甫獲獎的消息令我省文學界興奮不已。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喬葉,用“完美”、“破冰”、“用50年的認識來照亮生活”等來表達對李佩甫的祝賀之情。李佩甫則把此次獲獎看作是對我省作家集體創作實力的褒獎。他說:“我是站在中原作家崛起的新高度上,在很多因素的綜合下獲得了這個獎。因此,獲獎了固然高興;但不論能否獲獎,我都會不停地寫下去。” 李佩甫說,作為省作家協會主席,他一直期待著我省文學創作尤其是長篇小說創作方面,早日出現震動中國文壇的巔峰之作。為了鼓勵我省本土作家寫出優秀的長篇小說,省文聯、省作家協會舉辦了多屆文學研修班,并啟動了“文鼎中原——長篇小說精品工程”。這些舉措,極大地促進了我省本土作家的創作,涌現出了一大批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正是有了他們的崛起,“文學豫軍”的成就在全國越來越有影響。“我們每個人在其中都收獲了充足的養分,讓自己得到了成長。獲獎不僅是鼓勵,更是鞭策,讓我向著更高的目標追求。”李佩甫說。 盡管創作不是為了獲獎,但《生命冊》的獲獎還是對文壇有一定的引領作用。李佩甫說,《生命冊》的成功緣于自己對豫中平原的熟悉,希望每位作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學領地”,在自己的 “領地”上挖一口深井?!澳憧矗绹骷腋?思{終生都在寫他家鄉那塊‘郵票般’大的地方;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也通過寫故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我就說過,中國作家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作家幾乎沒有差距,因為他們也在自己的文學領地上辛勤耕作著。作家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植物,我們的寫作離不開自己最熟悉的土壤,只有深入書寫自己熟悉的領地,才能游刃有余?!彼f。 創作就是一次一次超越 38年的寫作生涯,讓寫作成為融入李佩甫“血液的東西”,成為他的一種生存狀態。就在這樣的日子里,李佩甫一直尋求著突破?!白叱鲈械膭撟髂J胶芷D難、很吃力。但創作永遠是重新開始,我喜歡這樣的狀態。”李佩甫說。 以鄉土小說著稱的李佩甫每年都會去豫中平原的幾個縣市深入生活,不一定是在尋找素材,而是補充那種對生活的鮮活的感覺,由此誕生了《等等靈魂》、《城市白皮書》等極具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李佩甫說,這是努力在突破創作中的“短板”,是在一次一次超越,尤其是對自己的超越。寫得久了,創作時一不小心就會滑進舊有的、習慣了的表達方式;而回避這些,并尋找新的表達方式又非常困難,這是中國作家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 時代的變遷也讓李佩甫不斷對自己進行著靈魂的追問。他說,現在的鄉土已經不是原來意義的鄉土了,許多人已經找不到“故鄉”了。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思考的還遠遠不夠。文學其實應該走在時代的前面,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文學落后于時代。 如今的李佩甫,更愿意把創作當成清洗心靈、自育育人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像泡豆芽一樣,每天都把生活素材浸泡在自己的腦海中,等到這些‘豆芽’膨脹了,就該寫了。至于想抵達的文學高度,一直在努力著,但還沒有達到我所期望的那個高度。”④4 ■鏈接獲過茅獎的河南老鄉還有誰? 茅盾文學獎是我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1982年進行首屆評選,迄今為止已舉辦了9屆。除了李佩甫,還有姚雪垠(《李自成》)、魏巍(《東方》)、李凖(《黃河東流去》)、柳建偉(《英雄時代》)、宗璞(《東藏記》)、周大新(《湖光山色》)、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等河南老鄉獲過茅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