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有一個大家諱莫如深的字眼“代入感”,這三個字成為了無數撲街寫手的噩夢,更是諸多編輯諸多大神常掛嘴邊的標準教條。一些還沒窺得門徑的寫手,往往收到“代入感極差”的評語于是就此被編輯列為邊緣寫手。那么到底什么是“代入感”呢? 大神在說,編輯在說,寫手也口口相傳,即使未能真正理解的作者也煞有介事的口口相傳敦敦教誨前仆后繼的來者。 有人說,要想文章有代入感,必須增強小說的真實性,源于生活,讓人覺得很接近。有人說,文章的代入感就是語言夠生動,或者文風小白通俗易懂。還有人說,文章代入感就是小說的人物一定要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和讀者和你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有著平凡的性格,和所有人一樣有著自己的猥瑣、小心眼、好美色、愛錢財,同時也有著很多閃光的優點,講義氣、仗義等等,讓人一下子就接近,并且代替著讀者經歷著平凡生活中所沒有的不平凡的事情。有人說,代入感就是讓人讀的爽了。還有人說,用身臨其境的描述獲得代入,用扣人心弦的故事獲得代入。更有人說,代入感就是要有新意,讓人眼前一亮跟著讀進去了。 眾說紛紜,見解各有千秋,不相伯仲。但是每每聽到,看到,個人總覺得似乎少了那么點兒,如果新手無論克奉哪一準則,似乎都會有所欠缺,越走越偏始終繞不出怪圈。 比如,曾經有寫手找到我,讓我給他看文,我一看,很有意思,開篇寫的是一個一夜情的經歷。但是當作者問到我,這樣的文能紅么,我痛快的搖了搖頭,必死無疑。為什么?完全就是貼吧灌水直播的形式。作者告訴我說,這是在走情節流,開篇要簡練,作者還告訴我說這種貼吧的文字模式才夠真實,有代入感。 是的,情節骨架是有,但是情節迅速推進,該鋪陳處一筆帶過,不該交代處也是一筆帶過,也只剩一堆干枯的骨頭架子了。網文已經是一種快餐文化了,讀者瀏覽速度往往較快,這樣的小說,確實讀來輕快易于入口,但是同樣也易于退出來。這種文,只能短暫吸引一批抱著獵奇心態看看,純做消遣娛樂,很難讓人產生欲罷不能繼續跟讀的韌性。作為論壇帖子,無可厚非,甚至在部分小站,這類型的文也有人看。但是我個人覺得,空具骨架的文,無論你骨骼再精奇,都無法成為“美”。既然是小說,一定要有基本的內容,走馬觀花,小說就是有再精彩的風景,也一下子看完了,索然無味。真正的好小說,應該是有血有肉,充實飽滿,能讓人回味,有豐富內容的。 重新說回代入感的問題,上面說的這個事情,就是一個代入感理解的偏差走入了誤區。“我文字多樸實,我情節多真實,貼吧直播還真實”乍一聽確實非常有道理。可是,以當前網文的格局,以及我個人的經驗,已經證實了,把“代入感”片面理解為“文字風格,故事的真實性”,是有失偏頗的。 然而,“文字風格,故事的真實性”就與代入感無關了么?上述例子就一點道理都沒有了么?并非如此,文字風格上的不同,以及故事能否給人以一定的真實感,會對小說的“代入感”產生影響。假如,通篇胡編亂造,瞎說一氣,讀者立馬點擊叉叉,眼不見為凈,這個在官場、都市(尤其是都市異能)、鄉村等與現實接軌緊密的文中反應最為強烈。要是你全然不知道市委、省委和市局、省局等職位的行政劃分,市長和市委書記誰大誰小,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一頭霧水的話瞎編亂造想寫官場文,必死無疑。假如,你自以為是寫都市異能的文,就可以像玄幻那樣,想當然想什么就寫什么,同樣必死無疑。都市異能,也是必須緊貼都市,異能是線索,是工具,都市才是最后的落腳。假如,你寫鄉村文,但是完全不知道鄉村的風土人情,最后寫成了不倫不類的,同樣是撲街。 而文字風格,假如你的文字拗口晦澀或過于小白無味,也會影響。 但,也僅僅是有所影響而已,一般人只要不是太極端了,都不會對文的“代入感”造成致命傷。所以,文字風格、故事真實性,尤其是故事真實性,是代入感一個影響因素,但不要過于追求,誤以為這就是代入感的關鍵。(當然,對于官場文來說,真實性的因素稍顯重要,但是即使如此,你為追求真實性固步自封,中規中矩,你這文也注定石沉大海。不能說你寫的不好,但是一定不會紅。) 談到“文字功力,文字風格,描寫”另外,說句題外話,有些人極盡描寫,恨不得把腦海所想一一極盡其能的詳細刻畫。這也是一個大誤區!是的,要有好的描寫,好的細節描寫,但是過猶不及。如果是為了畫面生動,為了更有視覺感,我為何不干脆去看電視?文字的魅力在哪?就在于給人以無盡想象聯想的空間,你把什么都寫透了,就一點意思都沒了。 有的時候不要交代太清楚用更靈活的方式去表達 同樣是交代,為了表達風流醫生這個點 1、XXX是個很風流的醫生。這種完全沒感覺。 2、“今天又給哪個少婦看病了?”XXX打趣XXX 3、診斷室里傳來爽朗的男聲,隨即就看見一位年輕的少婦低著頭走了出來,理了理有些凌亂的頭發。少婦裙擺褶皺,隱現春光,滿臉的潮紅還未褪盡,神色里滿室迷離。 盡量從直觀具體的東西切入。不要用生硬的概括敘述。不必點破,讀者不是傻瓜,你們要做的是勾起人往哪一方面聯想,但是同時你要留給人遐想的空間,不要把什么都擺在臺面上來說。 你們大多數人還非常喜歡用第一種方式去寫。完全沒有任何表達張力 什么樣的描寫是好的描寫? 就是有些不用直接寫,讓讀者留下聯想空間,話說完了,讀者自己無數聯想 就是讓讀者想入非非了但是又不寫破 這是鋪墊 等到讀者自己YY了很多,又發現并不是自己所想的時候。正要失落,你去滿足他的YY,推倒,上。 劇情也是一個道理你要引導讀者而不是直白的告訴讀者。 比如說煙火的文 不要什么都急于點破 文字風格、真實性都不是代入感的關鍵,那人物是么?(工作太忙,今天就總結到這兒吧,淫蕩的說句“請聽下回分解” 還沒開始寫“到底什么是代入感”,現在只是梳理了常見理解的其中一個點。等否定掉所有的點,并且幫助大家理清楚,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點和“代入感”到底有什么關聯以后。我才開始進入正文,說說我所理解的“代入感”的本質與核心。) 文字風格、真實性都不是代入感的關鍵,那人物是么? 小說的根本是故事,沒有故事的小說不稱其為小說。而故事的核心是人物,人物角色是故事的靈魂。人物,尤其是主角,在小說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且不論沒有出色人物塑造的前提下是否能真的構架出精彩的情節,一個情節無論多精彩絕倫假如沒有核心人物角色的支持它也不可能成為一部好看經典的小說。 而事實上,推動情節發展變化的樞紐就是人物角色,什么樣的人物性格,導致了這個事件會往哪個方向演化。《將夜》中正因為寧缺足夠無恥,才能每每絕處逢生。《斗破》中正因為蕭炎的堅韌狠厲,才能承受一次又一次異火鍛體。縱觀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大凡小說,人物都是其核心,正因為有了這么樣一個人,才有了這么一系列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所以人物角色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很多人連人物形象都模糊不清,前后不一,牛頭不對馬嘴,更有甚者,小說從頭到尾對主角對出場人物都沒有一個概念。試想一下,一個小說連人物都塑造失敗,又有哪個讀者會喜歡讀?會代入人物的情感,悲其所悲,喜其所喜? 所以,有人說,代入感,關鍵就是一個讓人喜歡個性鮮明的人物,帶著讀者走進人物的故事里。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成功的角色塑造,至少讓你的小說成功了一半。 很多人,尤其是新手,要么開篇3萬字里對人物完全沒有塑造,大到人物什么樣的性格語言習慣思考方式,小到人物樣貌衣著神態,通通語焉不詳,毛毛躁躁地寫情節,并還沉浸在“恩這個坑挖的不錯,恩,我覺得這樣的情節足夠新穎,有亮點”。人物沒有,哪來的情節,人物都沒塑造成功,情節和人物脫節,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人代入你的小說中。 你讓喬峰那樣的大漢去到深宮后院學韋小寶那般,不出一天就會被小玄子咔嚓了。就算你勉強安置了情節,也會讓人渾身別扭,談何代入你的小說中? 還有些人,開篇啰里啰嗦交代這個人物的性格是外向的,這個人長的很美,這個人如何如何。并不一定是交代的多,就代表人物形象飽滿!情節和人物是相輔相成的,隨著情節的推演,人物性格越漸突出,在面對事件中人物的語言、處理手段,就是其性格本身。蕭炎殺敵一定要虐到對方沒有反抗的余地為止,決不讓對方有任何翻身的機會,這就是其殺伐果斷,斬草除根,做事絕不留后患的性格。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能把人物形象立起來。 誠然,小說人物對小說是否有代入感算的上是一個致命因素,小說人物引起讀者的共鳴,讓人悲其所悲喜其所喜,跟著人物進入到故事中不能自拔。但是,小說的代入感就是有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物么?有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物,就一定能有代入感了么? 并不然。我們來看,《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優柔寡斷,甚至有些道貌岸然,滿口正義,令人生厭。《鹿鼎記》中,韋小寶壓根兒就是一淫蕩的小流氓,狡黠,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英雄志》中,盧云執拗天真,一身子酸腐氣,還冥頑不靈,不聽人勸自以為是天底下最干凈正義的人。《將夜》中,寧缺是個典型的小人,陰險自私,寧教我負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負我,桑桑被發現為冥王之子以后他殺盡四方,書院也被連累。 平心而論,道貌岸然,優柔寡斷,陰險自私,虛偽狡黠這種種性格真的是讀者喜歡的性格么?這樣的人物真的是貼近讀者內心,真的是因為討人喜歡猜引起讀者代入的么? 再反觀,大家都愛聽話的孩子,但是小說中一個聽話的乖乖孩你會喜歡么? 到這里有人想反駁,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些人物雖然諸多缺點,但是卻十分可愛,十分真實。 是的。說的一點沒錯。但你為何會覺得一個本來令人討厭的性格,漸漸的有那么點可愛了?漸漸讓你替他著急,替他開心,即使敵對勢力是好人,你也希望好人都死光,這個可惡的人能好就夠了? 我們再來看看,小說的情節。 小說的情節設置,我這里不想講太多,一個,它和人物緊密相關,另一個,情節這東西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再則,情節所涵括的東西太多,即使我想稍作概括,也心力不足。如果有空,我也好好整理一下情節上的東西。 情節精彩與否,決定小說質量好壞,但是,和代入感并沒有絕對的必然聯系。 承然,精彩的情節讓人欲罷不能代入其中。乏味的情節讓人棄之如蔽。 但,是不是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就沒有代入感呢?說句不大好聽的,大家這么多人喜歡看玄幻,但是一般的玄幻文的情節其實無非不就是,打怪升級撿寶物么?情節有何精彩可言?為什么大家還是那么喜歡看?女頻的那些種田文,有的從出生開始寫起,一點一滴一直寫到長大,甚至寫她炒菜做飯可以寫個好幾章,這種情節它精彩么?為什么這么多讀者喜歡看? 所以,情節也不是代入感的核心。 有人說,我就愛看這類型的。我就是喜歡,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對,這也是個答案,這個答案離我想說的答案也十分接近了,說到這里,也許有些人隱隱約約猜到我想說什么了。 有人說,我這么拆開來去分析,當然都不是。代入感的營造是多方面的,要有好的文筆(筆力),讓人一下子身臨其境,要有生動的人物,讓人跟著他走,要有精彩的故事,讓人欲罷不能。 是的,把上面這些所有元素都做到,那么,已經無限接近于想要營造的代入感。但是,且不論,一個作者是不是能面面俱到,即使能兼具文筆的優美,情節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完美塑造,也不一定就能讓讀者喜歡。(這里只針對網文而言) 事實也是,即使是大神們,也有諸多缺陷,惹來很多鉆空的人謾罵鄙夷。是的,假如一個人文筆都不行,小說肯定不是好小說。有些挑刺的人,總喜歡以“好壞”來論定網文。 我想說,這不是文學品評,謝謝。你想裝高雅,請去品評名著。我認為,網文好壞的衡量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讀者愛不愛看,看的人多不多?其他一切都是扯淡,別跟我談文學素養,談文筆好壞,談經史哲學。 蒼天白鶴的文,女主都是雞肋,實在是乏善可陳,魚人二代的文,文筆白如水,食之無味,貓膩的文一股子酸味兒賣弄文藝腔。這里也就不一一歷數了。但是,這些大神們的文無論有多少缺點,多讓某些讀者互看不順眼,但我們很多人都愛看!我們往往邊罵邊欲罷不能的去看! 這就是成功的網文啊。為什么?因為代入到他們的故事中了!代入感是網文成敗的致命點。 說回來,為什么?為什么這些大神們的文具有諸多缺點,還是讓人代入其中隨其笑隨其哭隨其熱血沸騰? 那么看來,代入感似乎并不是要同時取決于你的文筆,情節,人物等等要素。 越說越迷惑,那么在我認為,寫手想要制造這種代入感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 說到這里,先來看看,我和我的作者們,講述網文本質的一個聊天記錄,幫助你們理解一下后續的東西。也是為什么我會覺得那個東西才是營造代入感的根本所在。 網易蘇青陽(2665929365) 21:56:50 說男頻爽點 我先說說整個網文的核心 網文在于什么 網文的實質是什么 網文的讀者是批什么人? 網文讀者文化層次參差不齊,網文本質是為了娛樂大眾,這是網文的首要性質和功能。 那么這個娛樂是娛樂什么呢? 娛樂人心。 其實就是滿足網文讀者的內心需求。 男性的內心需求主要表現為 對成功的渴望,對力量的渴望,對強大的渴望,對女人的欲望 女性的內心需求主要表現為 對情感的渴望,虛榮心的滿足,也有部分是女性強大的需求,對男人的幻想 所以男頻的爽點則對應為 玄幻XXX則是不斷變強的過程 都市鄉村 滿足對女人的欲望、對成功的追求,對金錢的渴望 官場 具體則對應到了升官 鄉村文、都市文最好有兩條明線 一個是對女人的追求 一個是對金錢的追求 或者配合對地位的追求 爽點是這些。 但是不要誤以為小說里有了這些就能構成爽點 網文的核心是什么?網文不是傳統文學,不需要文以載道,不需要陽春白雪。看他的人文化水平,年齡層次,性別愛好都是參差不齊。網文對于他們來說是什么?娛樂。 娛樂什么? 人心。 所以網文的根本就是滿足人的心理需求,滿足人的娛樂需求。 代入感是什么,讓讀者深入其中,悲其所悲,喜其所喜,更重要的是想其所想,欲其所欲,拒其所拒,恨其所恨!! 所以到這里,我所認為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代入感的根本就在于,制造出一種需求,讓讀者和小說中的需求達到同步! 你能抓住讀者的這種心理層次的需求,便能處萬變而不離其宗!更不必擔心這本僥幸成功了,下本是否依然能成功?網易暫時沒買斷,我一開始覺得很煩,因為很多大神,以及一些寫手都是沖著買斷來的。但是,現在我反而覺得,對于真正想成長的新人,以及想要屹立不倒的大神來說,這是好事兒,買斷就是一個深淵。一旦買斷你就安逸了,你甚至不知道你的文到底好還是壞,只有分成,你才能如履薄冰矜矜業業,隨時以市場為導向,不被市場拋下。 說了點題外話。重回正題。我認為,代入感的根本,代入感的核心所在就是需求,讀者的心里需求。而那些文筆、人物、情節之類,都是一些手段,一些因素。當然,如果連基本功都不扎實,遑論抓住人心。 那么一篇網文小說,代入感是致命點,這其中人物是核心,情節是關鍵點,文筆是影響因素(基本前提是你至少要敘述流暢,表意清晰,這點都還沒做到的,基本不用考慮了),心里需求則是根本所在。不同讀者,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寫文前,必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受眾群體,不要什么元素都想往里面糅雜。 我曾遇到作者,一篇文里面,有科幻,有玄幻,有武俠,有穿越,看得我一頭包,昏昏欲嘔,作者卻還洋洋自得——怎么樣夠豐富吧內容?夠有創意吧?絕對獨一無二。我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我說你繼續加油吧。因為我知道這時候我說什么他也聽不進去了。網文不是要刻意求新,刻意求變,有新意自然是好的,但不能舍本逐末。根本還是代入感,還是讀者心理的需求! 從古至今,所有男人都愛女人,會厭么(少部分還真有,變成GUY,當然這只是開個玩笑。)抓住核心部分,就能萬變不離其宗。 關系,到此就理清楚了(至少,我清楚了,笑。你們呢?) 講到這里,如果你不是天賦異凜,天生寫得一手好文,能自然而然就引人入勝,有超強的代入感。如果你不具備深厚的筆上功夫,寫出來的故事、人物,就是抓人。如果上述諸多元素,你沒有一個能做得好的。怎么辦呢? 代入感的問題,如何用技巧性的東西解決呢? 訴求點!訴求點,也許有些作者聽編輯提起過,也許有些編輯,也從未聽聞。 想要有意識的去塑造代入感,去制造讀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就需要營造小說主角人物的訴求點(小說人物的強烈心理需求,強烈愿望,強烈目標等等)。 通過強烈的人物訴求,去引導暗示,使讀者產生同樣的心理需求,讀者就逐漸代入其中悲其所悲,喜其所喜,想其所想,欲其所欲,拒其所拒,恨其所恨,愛其所愛了…… 所以,不管《將夜》中的寧缺如何的猥瑣卑鄙自私,但是我們都與他一樣,想要保護自己,想要保護桑桑,其他人如何又有何關?寧缺自不自私又如何?我們和寧缺一樣,要在這個世界活下去,活著,寧缺的經歷告訴他,也告訴讀者,活著就是最大。 所以,不管韋小寶多么淫蕩,兩面派,我們仍舊喜愛,因為我們已經和他一樣,想要美色,想要金錢,韋小寶的人物性格,韋小寶的經歷暗示我們讓我們接受并產生了同樣的需求。韋小寶想要XXX,我們想看到情節如何發展下去。究竟他能抱得美人歸么? 所以,《斗破》中,我們和蕭炎一樣,經歷了羞辱,想要變強。 這就是為什么,玄幻一段時間,廢柴流如此盛行。直到今日,一些初窺門徑的菜鳥們,仍邯鄲學步般的用一個廢柴的開頭來展開故事。其實,之所以要寫廢柴,就是為了以其慘痛的經歷引起讀者的內心共鳴,并且塑造出一種強烈的渴望和內心需求(營造出訴求點),想要變強,讀者便自然代入了,后面就寫其如何變強。 把主角變成廢柴的做法,只是一個非常笨的,營造訴求的辦法,也是非常簡單的方法。知其背后的根本,所有新人應該知道,不要刻意遵照,可以靈活處理。這樣無論是廢柴,還是天才,都無往不利。 一旦遇到阻礙,讀者揪心,一旦獲得成功,讀者開心,一旦遇見較量,讀者熱血沸騰。(至于如何充分調動,這是另一個技巧問題了,這里我先不提及。以后有空再寫。) 到此為止,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我個人對小說代入感的理解。(有空的話,我會重新編輯一下,多添加一些非常具體的實際例子與正面反面的演示) 但是,如何營造代入感,如何增強代入感呢,如何處理這諸多元素呢,又要如何成功營造所謂的訴求點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