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一:老年人才會患類風濕關節炎。 新認識:不單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齡的人包括兒童都會患類風濕關節炎,但主要是30-50歲的女性容易得。 誤區之二:類風濕關節炎是因為在潮濕環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新認識: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在各種氣候環境中,主要是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 誤區之三:關節痛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就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陰性就可排除類風濕關節炎。 新認識:類風濕因子并非類風濕關節炎的特異性診斷指標,除了類風濕關節炎外,其它一些常見的風濕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也常常出現,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慢性肝炎等也可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甚至正常人也有4%陽性,因此,類風濕因子陽性者不一定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在類風濕關節炎中,類風濕因子陽性率為60%左右,所以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關節炎。是否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一定要綜合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能僅憑類風濕因子。 誤區之四:類風濕關節炎無藥可治 新認識:隨著風濕病學科的飛速發展,目前類風濕關節炎已不是不治之癥。只要能早期診斷,抓緊時機給予積極正確的綜合治療措施,多數患者可以保持關節不變形,生活工作都不受影響,但如果不規范治療,就有可能發展成嚴重殘疾,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傷害。 誤區之五:類風濕關節炎一定要用激素治療。 新認識: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是改變病情抗風濕藥,而不是激素。僅有少數患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需要酌情考慮。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 葉華副教授 |
|
來自: 昵稱15203931 > 《類風濕強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