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爸的話】 憨媽經常這么調侃我,“一個鋼琴白癡的爸爸養了一個琴癡的兒子”。 鋼琴白癡?我認了!自己搞不定,只能找好老師來教了。最近有幸結識了一位非常優秀的鋼琴老師朱瑞先生(也是超級奶爸一枚喲),還邀請了他在我的群講座里給家長們聊了聊鋼琴啟蒙的那些事兒,大家都覺得受益良多。 朱瑞先生,2002年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鋼琴系,師從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先生,并跟隨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先生學習鋼琴教學法,曾任教于孔祥東音樂學院等多家教育機構,積累了十多年的寶貴教學經驗,在教學方面有獨特風格,弟子宋溫慧曾獲得全國鋼琴比賽青年組金獎。 其女朱天愛今年四歲,她兩歲多開始隨父學習鋼琴,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屆新加坡中新國際音樂比賽中國區選拔賽中,獲得鋼琴幼兒組中,包括中國作品、復調作品和浪漫主義作品在內的三項特等獎,是所有獲獎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 下面的文字源自朱瑞老師的演講內容,涵蓋了初學鋼琴的方方面面。謝謝圭媽、全媽、謙卑不醉、陶陶媽等熱心家長的幫忙整理。 【鋼琴啟蒙篇】 網友問: 1. 孩子幾歲學鋼琴比較好?朱老師: 我女兒是2011年8月28日出生,現在是四歲零三個月,我對她的培養方式可能也比較特別,她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一直在音樂聲中成長了,所以說她生來的天賦比較好,學起來比較順利。我一開始教她的時候以模仿為主,她學琴的時候非常小,兩歲零八個月正式彈琴。一開始彈琴,我沒有給她講樂譜的東西也就是理論的東西,直接是模仿,我怎么彈她就怎么彈。 我給大家建議其實是孩子在學任何樂器之前一定要聽大量的東西,音樂就像語言一樣的需要環境,比如你是在中國學英語是很困難的,你必須要在美國有一個環境隨時在聽,那么聽音樂是一樣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不聽音樂的話他的腦子里是不會儲存這些信息的,你讓他學樂器會很困難,而且效果也不會好。如果從小就聽大量的作品腦子里會存有大量信息,TA學起音樂來會快很多。 至于幾歲開始練鋼琴,我個人認為是越早越好,因為樂器是很講究童子功的,越早學就越扎實,只要孩子的手指有一定的力量,可以拿東西我覺得都可以開始。甚至我覺得一歲的孩子都可以嘗試啊,但是一開始孩子時間不能長,整個三五分鐘就可以了。1歲孩子雖然小,可以摸摸鋼琴,讓他用小指頭按出音來,會很開心,練練聽覺,讓他玩玩,不用刻意去學鋼琴,之前只是多聽、多玩,在鋼琴上玩,按出聲音來,是非常好的啟蒙。 琴鍵不要買太重的,而且鋼琴最好買琴鍵偏輕的那種,否則孩子彈琴會很吃力,可能TA會形成一種不當的用力習慣。 不需要判斷TA喜歡不喜歡,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喜歡,但是熱度一過,馬上就會不喜歡了,如果想讓孩子學的話,家長先要有個堅持也持之以恒的心理,如果家長不能堅持就不要開始,如果說看孩子的興趣,那根本不可能,因為孩子心思隨時在變,需要家長把握好。 網友問: 2. 練琴前,是否需要先進行一年的視聽訓練?朱老師: 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問題,我認為是必須的,就像我一開始說的練琴必須先磨耳朵,需要聽大量的作品,一歲兩歲都可以,你可以把一個標準音彈出來,讓他天天聽LA,,讓它慢慢在腦子里把這個新的音固定下來,就像我女兒因為從小聽音樂,所以她生來就有這個固定音高,不需要訓練,鋼琴上隨便彈什么她都聽得出來,這個東西從小就會停留在腦子里面。 網友問: 3. 寶寶學習鋼琴前,需要從電子琴開始培養興趣再轉到鋼琴嗎? 朱老師:我的建議是很直接的也是很肯定的,是不可以的。因為電子琴、電鋼琴和鋼琴完全就是不同的樂器,雖然從外表看它們都是鍵盤,但是完全不一樣,他們的作用也不一樣。 電子琴、電鋼琴都是用在樂隊里面的啊,它們是在樂隊里可以模仿各種聲音,電子琴的功能是可以模仿出各種聲音來,而且電子琴的左手跟鋼琴完全不一樣,左手它只是按一個和旋起到一個和聲功能。而鋼琴是不同的,鋼琴兩只手是同等重要地位,對技術的要求非常的高,跟電子琴完全是兩回事兒,所以絕對不能從電子琴開始。鋼琴的琴鍵下鍵的重量和電子琴也完全不一樣,如果你長期彈電子琴是彈不動鋼琴的,用力方法不一樣,電子琴輕輕地撫摸它就會響,鋼琴如果輕輕地撫摩的話會發出很微弱的聲音甚至不發聲,如果很大下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音,所以鋼琴的這個強弱表現力是非常大的,不同的觸鍵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點在電鋼琴、電子琴是做不到的,雖然鍵盤也能表現出一定強音但是比鋼琴還差的遠,而且這種共鳴的效果要與能夠傳遞聲音的穿透力要差得遠。 鋼琴在一個很大的音樂廳里不需要話筒,電子琴做不到,必須要使用擴音設備。而且從演奏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像我會彈鋼琴其實我是不會彈電子琴的,一個電子琴彈得很好的人也未必會彈鋼琴,TA只能把電子琴上一模一樣的指法移到鋼琴上,左手按和弦而已,他的左手一定是跑不動的,沒有這樣的能力的。會彈鋼琴去彈電子琴也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就像踩在海綿上一樣的,也同樣跑不起來啊。 所以說是兩個概念,要學電子琴就會電子琴,要學鋼琴就學鋼琴,我覺得是兩回事。 網友問: 4. 孩子對音樂有天賦,該如何引導? 朱老師: 如果孩子對音樂的天賦很好,那TA可以學琴,不過不用先學樂譜,而是先彈幾首曲子出來之后,再教樂譜,會比較有興趣、有成就感。 網友問: 5. 家長不懂鋼琴怎么辦? 朱老師:這是一個很多人會問的問題,其實很正常,因為大部分學鋼琴的家長都不懂鋼琴,像我這樣自己在家教女兒的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還是不懂的。你只要跟著去上鋼琴課,記住家長一定要陪著上,并且要有筆記本,把老師講的內容記下來,回家要陪著孩子練琴,最好有可能的話你也跟著學把識譜學會,一開始簡單地也跟著彈一彈,這樣孩子學起來會好很多,你還可以跟孩子比賽學看誰學得更好,孩子也會更有動力。 所以一定要家長陪著上課陪著練,這點非常重要,要把老師內容貫穿在練習中。 網友問: 6. 如何選擇鋼琴老師? 朱老師:鋼琴老師太多,遍地都是,找好鋼琴老師很難,非常少。去一個琴行,很多人忽悠兩句,就報名學了,如果啟蒙不好會把孩子搞壞掉,會學很多壞毛病,將來很難改。 先了解老師彈了如何,有可能的話,讓老師演奏一下最好。不要相信所謂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畢業的學生,TA未必有經驗。鋼琴專業畢業生未必有師范畢業教了好,剛畢業的學生沒有教學經驗,需要慢慢摸索。 也不要過于相信音樂學院的教授,有些6、70歲老教授,收費很高,未必教了好。像但昭義老師這樣的好教授真的很少。 7. 小提琴和鋼琴如何取舍? 朱老師: 鋼琴是樂器之王,是任何樂器不能比擬的,會彈鋼琴會對樂理、和聲掌握很多,學完對別的樂器也會有所提高和幫助,但是學小提琴對樂理掌握不會很高。 鋼琴入門很容易,越往后越難,不要被入門簡單所迷惑,小提琴入門、往后都很難。 網友問: 8. 怎么給孩子啟蒙呢? 朱老師: 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接觸鋼琴,如果家長會彈,就讓孩子睡在旁邊,彈給他聽。如果孩子在媽媽肚子里聽過,那會很熟悉,TA會記得,你一彈就會有反應。還需要讓孩子多聽,多買高質量的碟片,不要從網上下,買正規CD比較好。多聽對孩子樂感很有幫助,所以像學語言一樣,磨耳朵。音樂天天聽和不聽是完全不一樣的。聽過音樂和沒聽過音樂孩子的反應是很大不同的。對于胎教,聽古典音樂最好,不建議聽流行樂,還有特別是搖滾樂絕對不能聽,對胎兒很不利,胎教千萬不要把喇叭對著肚子放,會損害胎兒的聽力,只要正常放的音響就可以,自己彈琴也可以。 【鋼琴進階篇】 網友問: 1. 如何讓孩子堅持學琴? 朱老師: 很多孩子學琴的新鮮勁過了,學琴就會變為一場父母和孩子的斗爭。其實這是所有孩子的問題了,孩子都是三分鐘的熱度,他一旦發現不好玩了、又開始枯燥,那他絕對是不想彈的,所以這里我借用劉詩昆幾句話吧,孩子其實是沒有興趣練琴的,他們對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鐘的熱度,先是對什么都好奇,嘗試后又很快失去興趣。所以說這個堅持在于家長,不是在于孩子,孩子是絕對不會堅持去練琴的,這是肯定的,因為所有孩子都愛玩,所以說這個熱度一過,剩下來的絕對是要家長堅持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不可能說孩子會主動練習,極少極少有這種情況。 網友問: 2. 怎么挑選鋼琴? 朱老師: 選鋼琴的時候,聲音不要炸,有些鋼琴彈下去像敲鐵盆,聲音要溫和一點比較好,不要悶,有些鋼琴像裹著布一樣,聲音出不來。另外琴鍵不要選擇過重的,過重的對孩子彈琴是很不好的。 網友問: 3. 每天練琴多久合適? 朱老師: 每天練多久合適這個東西是因人而異,我覺得5歲半這個年齡練一到兩個小時是可以的,孩子應該可以堅持的住,你可以把練琴時間分為兩到三次,一次半個小時,這樣的話他就不會坐那么久而覺得很累,這樣一天兩三個半個小時就是一個半小時,我覺得是很合適的時間,孩子如果有能力愿意彈得更久那就更好了,練得更久肯定是效果就越好,肯定是進步會更快,但千萬不要在疲勞狀態下練習,如果很困了再去練琴的肯定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網友問: 4. 學琴進入倦怠期時如何增加孩子的興趣? 朱老師:每個人彈琴都會有一定的情境,可能彈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很煩不想彈,這都是正常的。如果要增加興趣,兩方面, 第一方面還是我說的磨耳朵,必須多聽,如果一個人的腦子里面什么音樂都他沒有,他是不會有興趣的,比如他腦子里聽到熟悉的旋律他就會有興趣,比如小星星啊、祝你生日快樂啊這種好聽的兒歌孩子就會有興趣彈,那你如果給他弄一個從來沒聽過的東西他就沒有興趣,所以我就說從小要積累大量的音樂在腦子中。 第二方面是找TA喜歡的音樂,TA總有聽過的音樂,找TA聽過的音樂給他練習,他會更有興趣。 網友問: 5. 何時開始學樂理?朱老師: 樂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懂樂理學琴就很難。樂理必須要懂,不管早講晚講,遲早都要講,如果了解了,識譜會很快,沒必要一個音一個音的去看,瞄一眼就知道這是什么。講樂理、音階構成,要大點,最少到5歲,一開始要多模仿,過早講理論TA會很煩,TA也聽不懂,你也很累,所以沒有必要搞理論的東西。像我給我女兒(4歲)講這種樂譜方面的東西她就很難理解,她現在五線譜音符都認識,但節奏不理解,她無法理解一拍四個音、一拍三個音,她連數的概念都沒有。 當然這因人而異,如果孩子的數學很好,加減法很好,那這樣的話講起來可能會容易點,所以我覺得五歲以內的孩子不一定要學習樂理,好好地把手指的功夫練好,樂理到七八歲學都是可以的。 網友問: 6. 怎樣培養孩子的節奏感? 朱老師: 還是我最早說的,腦子里要有大量的音樂,一定要有大量的音樂!音樂就是由節奏和音高構成的,你大量的聽音樂自然節奏感就會好,如果說從來不聽音樂,哪來的節奏感呢?所以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多聽,從越小的年齡聽越好。如果從胎兒時期聽是最好的,那么你的孩子一出生先天就具有節奏感、樂感。如果說節奏感不好的話趕快從現在開始聽,你聽一兩年一定會比你現在有很大進步,哪怕現在年齡已經大了,還是可以彌補的,首先要聽。 網友問: 7. 如何提高孩子學琴興趣?需要強迫嗎?朱老師: 興趣就是要多聽,如果腦子里沒有音樂的話是不會有興趣,一定要多聽。家里平時要多放音樂而且經常帶孩子去看音樂會、去看演出,這非常的重要。要讓孩子感受音樂。如果孩子連音樂是什么都沒有感受到,TA是不會有興趣的,必須要感受到音樂的美好才會有興趣。所以說家里要多放音樂,最好是放古典音樂、交響樂、鋼琴曲或者協奏曲都可以。流行音樂我不建議聽,因為流行音樂的和聲織體非常簡單,聽了幫助也不大,古典音樂是非常復雜的對這個大腦的成長是非常好的。 我認為適當的強迫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因為孩子不可能有自律的,所有的堅持都是在于家長,所以孩子如果要放棄了家長一定要堅持,如果家長放棄了那就徹底放棄了,學鋼琴肯定也就終止了。 此外,如果一首曲子遇到困難了,建議盯著難點練。要知道一首曲子如果5、6頁譜,彈十分鐘,一天也彈不了幾遍,從頭到尾練,真的是非常沒有效率。但是專門盯著難點練就很不同。如果一首曲子有五個難點,你就逐一攻破。如果這樣,這首曲子很快就能通暢地解決。如果某個難點實在解決不了,問問鋼琴老師,看看哪里有問題,是不是指法不合理還是用力方式不好。 網友問: 8. 小朋友五線譜學習有啥好方法?朱老師: 五線譜是世界上最科學的記譜方法,看起來很復雜,但搞清楚規律就不難,要給孩子講線間線間的結構,是音階排列上去的,看譜越高就往右邊彈,越低就往左邊彈。讓TA把所有線上音和間的音全背下來,不建議一個音一個音的背,那會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建議第一堂課就開始背,估計兩、三個禮拜就可以記住。 網友問: 9. 鋼琴過了10級后怎么練?朱老師: 可以定期地上一些課,如果你覺得沒有時間,甚至兩個月都可以,選擇喜歡的曲目自己練一下, 然后彈給老師聽一下,因為中國的這個考級我非常不認同,雖然是十級也可以定為業余最高級,但是十級是中下的難度,并不算很難。鋼琴只要停止練,會退步很大,所以鋼琴家是需要一輩子去練琴的,只要不練馬上就忘。學樂器都是這樣的,一停止就忘。 選擇喜歡的曲目自己練一下,如果有能力,彈一彈肖邦的敘事曲、諧謔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舒曼、波拉莫斯作品,斯克里亞賓練習曲,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德彪西練習曲(很難),拉威爾作品(非常難、非常好聽)等,都可以去嘗試,彈一彈。 對于中國的考級制度,我很反感。因為曲目一成不變,曲子就十幾首,可以提前一年去練,練到滾瓜爛熟去考級,但這樣毫無意義,考級過了沒用,不代表你掌握了,你的樂理、識譜都為零,除了這幾首曲子,別的都不會,所以這個十級過了是有水分的。 網友問: 10. 學琴的手型、指法怎么練?朱老師: 學琴手型無所謂,沒有固定的,每個人手條件不一樣,彈出來是千變萬化的,沒有一定要怎么樣,但基本架子要有,不能軟噠噠的,手指要站好,手指發力,不能手腕發力,這是必須的。如果指法不標準,亂用手指,這會帶來很大困難,會彈不順,一開始練琴要有良好的指法習慣,不能亂用手指。 關于手指練習,可以參考什密特的《鋼琴手指練習》,比哈農的《鋼琴練指法》還有效果,因為它有很有保留音,就是可以按著不動。 【干貨分享篇】 網友問: 1. 有沒有推薦的鋼琴教材?朱老師: 教材初學建議《彈兒歌學鋼琴》,雖然用的老師不多,也不是很流行,但是我覺得很好,初學這本書就夠了,夠學大半年,等這本書入門后再加別的進來。國內主導是小湯普森、大湯普森、拜爾、各種車爾尼(599、849、299、740、718、636)等等,個人不認同這套主線,大量彈車爾尼,人會彈傻,手指雖然會很快,但腦子很空,因為他們的和聲簡單,都是145級,聽覺會很貧乏。 再往上建議彈巴赫,雖然國內在用,但是不夠重視,用得不算多。巴赫一定要多彈,因為巴赫作品是復調,彈多了會越來越聰明,巴赫特別難彈,因為特別攪腦子,兩只手完全做不同的事情,不像車爾尼、拜爾那樣左首伴奏右手旋律,那樣很容易和。而巴赫像兩個人在唱歌,你唱你的、我唱我的,要求大腦完全獨立,手指也獨立,巴赫還有三個聲部、四個聲部的,像三四個人在唱歌,你要怎么控制,非常鍛煉大腦,所以巴赫的作品一定要多彈。 對于巴赫,可以彈巴赫初級鋼琴繪本,巴赫小前奏曲、副歌,這兩本書彈到后面就難了,可以搭配點車爾尼5949,不要作為主要彈,而是作為配菜很好。等程度再高一點,彈巴赫小奏鳴曲,會非常好。 等到程度更高,推薦克拉默練習曲,一共六十首,比車爾尼價值大,非常全面,克拉默節奏很復雜,不像車爾尼很工整,它讓左右手都會鍛煉到,不會偏重右手,所以非常好。 2. 能不能介紹一些適合琴童多聽的曲子? 朱老師: 我覺得可選擇范圍很多,我特別推薦莫扎特的奏鳴曲,因為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歡快的、很天真,他的音樂里沒有憂傷,我覺得特別適合孩子聽,莫扎特所有的奏鳴曲都可以聽,大家可以買莫扎特奏鳴曲的全集碟,我比較推薦席夫彈的莫扎特,或是日本鋼琴家 - 內田光子,他們彈得非常到位,大家可以選聽。
再有一位大師就是巴赫,我覺得孩子聽了巴赫的會變得很聰明,所以巴赫的作品大家可以多聽。像巴赫的48首平均律,那個是經典之作了,被稱為是音樂里面的舊約圣經啊,它是非常重要的作品。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是被稱為新約圣經,可以看出他們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我覺得給孩子聽這個巴赫和莫扎特是特別特別好的,尤其是巴赫的作品,它的副調是立體的結構,幾個旋律交織在一起,經常聽的話這個思維會變得很不一樣,他不是那種單旋律的作品。 感謝朱瑞老師的無私付出,下面精選了一些大伙對本次講座的留言: 毛栗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微信課了,聽得心潮澎湃!謙卑不醉:我只想說,這個講座堅定了我原有的一些信念,開拓了我新的視眼,太重要了! 星空:受益匪淺!而且像打了強心針一樣,更強化了學習意念!小天愛就是孩子的學琴楷模,一定加油! Carol:謝謝老師,在這條路上唯有堅持與不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