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閱讀常見設題點及針對性復習方法探究
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越來越強,最主要體現就在現代文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自1999年以來,高考現代文閱讀考查一直以散文"一統天下".雖已考查多年,我們教師和學生依然沒有找到一種很具針對性的復習思路和方法,往往只是停留在"以綱解綱,就題解題"上,甚是困惑。
科技類文章閱讀考查,教師一遍讀下來,至少可以覺察到哪些地方可以設題,那些地方易提問,比如:概念句、限制詞、轉折處、比較處等。但散文因其文體特征,很難達有這樣的明確指向。結果是訓練盲目,無的放矢,只憑感覺。
在多年的復習教學和無數次的閱讀題解答和評講中,筆者逐步發現高考散文閱讀命題的設題點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的,根據這些規律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題復習。
高考散文閱讀考查的文本主要是抒情、敘事和哲理三類,其共同特點是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內涵和哲理豐富,運用托物言志,而且文筆優美風格別致的,既能給考生一定的教益,又能讓考生得到美的熏陶的優秀散文。如2005年全國16套高考題所選文章皆具這一特色。如:《一日的春光》、《春天的夢》、《土地》、《切夢刀》、《合歡樹》《日歷》、《壺口的黃河》、《溯源》、《看樹》、《越來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給匆忙走路的人》等。正是這一文體特征和文章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命題者親睞的命題設置點最常見的有這樣幾方面。下面就2005年高考題為例,作簡要闡述并就復習略談自己的一家之見。
一、文章標題或文中點題句的含義理解考查
題例1、2005年全國卷2第17題:本文的標題是《春天的夢》,文中又多處將"春天"與"夢"聯系在一起,請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題例2、2005年浙江卷第21題:從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體指什么?請概括作者期望"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題例3、2005年江西卷第18題:根據文意,解釋"匆忙走路的人"的含義。
(分析作答略)
現代文閱讀的命題講究"主題輻射"原則,散文材料組織,結構安排以及各種藝術表現手法運用都受主旨統攝,并支持和服務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標題或文中的點題句正是作者主旨的含蓄表現和精煉概括。所以抓住標題或點題句的理解也就是抓住了理解中心的一把鑰匙。
因此,在復習訓練中,可以選定一些美文,掩去設題,要求學生先讀標題,由標題聯想文章內容,感知主旨;再讀文章,劃出文中點題句、首尾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由學生互相就標題或文中點題句子從內容主旨上命題設問,分析交流后作答。二、文章首尾句、呼應句和文中重復出現的句子的含義理解考查
題例1、2005年全國卷1第15題:"我不信了春天",作者為什么反復這樣說?這樣寫法有什么好處?
題例2、2005年北京卷第20題:作者在文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齡,你認為他在二十歲以后和三十歲以后對母愛各有什么體會?
題例3、2005年全國卷3第14題:文章開頭說:"張家界絕對有資格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譯成人類通用的語言。"請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題例4、2005年北京卷第21題:文章在對那個看樹影的孩子的擬想中結束,這樣寫想要表現什么?這種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什么?
題例5、2005年廣東卷地20題:文章結尾強調"該有人為黃河作傳的,那應是中國人的自傳",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題例6、2005年天津卷第20題:你怎樣理解"我總渴望像樹一樣活著,坦然地正視自己的一生。(文末句)"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題例7、2005年重慶卷的21題:根據全文,分析作者對舊式宅院和高樓大廈的態度,并就文末"遺憾是歷史進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蘊含的作者觀點作簡要評價。
(分析做答略)
以上題例均是考查了文中首句、尾句和重復出現句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我們在復習中要多讓學生注重對文章首尾句和重復出現句的理解和分析,可以就我們高中教材中的散文名篇進行針對性復習,比如《荷塘月色》、《空中樓閣》等,要通過復習和練習把握住這些句子在散文中的基本作用和常見表達技巧的使用。一般來說,散文的首尾句和文章重復出現句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抒情對象的稱贊,文章主旨的述說或延伸拓展,中心思想的概述,含蓄韻味的表達,作者主觀態度和評價等等。
只要突破了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就很容易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我們在復習備考中可以把這一類型的題例進行搜集整理分類,找出答題的特點和規律,形成能力,既能培養學生在閱讀時能快速抓住精要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模仿理解和模仿表達的能力。
三、散文中所選的與敘述或抒情對象相關材料的句子的作用和效果考查
散文的特點就是選材豐富,而所選材料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表達技巧,所以高考命題者在設置表達技巧題時一般會從這方面著手。
題例1、2005年全國卷2第14題:作者寫春天的夢,為什么要從冬天的雪寫起?
題例2、2005年全國卷3第17題:結合原文,回答下面問題。① 第三段對于篝火燃燒的大段描寫,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題例3、2005年福建卷的15題:文章以《日歷》為題,后半部分為什么著重寫"記憶"?請根據文章簡要分析。
題例4、2005年廣東卷第16題:文章開頭從"中國的水"寫到黃河,再寫到"壺口的黃河",這樣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題例5、2005年山東卷第18題: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題例6、2005年江西卷第19題:作者為什么要用較多的筆墨寫溪水、星光、隕星?試作簡要分析。
(分析作答略)
此類題目的設置基本上都是為了考查散文中的表達技巧,也是常考題。在復習表達技巧作用時,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明確它們的表達作用和效果,如:描寫的技巧、敘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象征、對比、烘托、反襯、抑揚(先揚后抑或先抑后揚)、莊諧,以及人稱等表現手法;作品布局謀篇的技巧,如構思的技巧、線索設置的技巧、交待和照應的技巧;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風格的特色等。一方面要結合一些優美的散文作品,在文章所選的與主旨相關的材料句子處設置一些考查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從上面列舉的高考題例來看,考查較多的是鋪墊、對比、烘托、反襯、懸念、與欲揚先抑、托物言志、聯想、象征等。
四、文中重點語句所指內容信息的整合和概括考查
信息的篩選和概括是每年必考題,考查的主要形式就是文中重要語句所指內容的信息整合和概括。
題例1、2005年浙江卷第21題:從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體指什么?請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題例2、2005年全國卷1第16題:"海棠花又是我深愛的",請簡要概括作者深愛海棠的原因。
題例3、2005年全國卷2第15題:作者感受到的家鄉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請簡要概括。
題例4、2005年全國卷3第15題:張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機獨運"的創造,從第二段看,張家界的山水在哪幾個方面與眾不同?
題例5、2005年遼寧卷第19題:以"理想和人情"為"輔弼"的夢,在文中具體指哪些內容?請分條列述。
題例6、2005年重慶卷的19題:"所有的城市都越來越成為一個城市"這說明城市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表現在那些方面,請根據文章加以概括。
(分析作答略)
針對這一考查形式,復習教學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要求學生養成研究題干的習慣,這類題的題干往往給我們提供了答題的范圍和要求。2、把命題所涉及的內容放回到原文中,找準信息區。3、在主要信息區的前后搜尋,看有無與問題涉及內容并列、承接或遞進的等關系的語段。4、看題目的賦分值,根據賦分配答案的條數。5、找出有效信息,并將其進行剪輯組合,分條用語言表述答案。
五、文章主旨及文段要點的概括表述考查
題例1、2005年江蘇卷第16題:文章第二段闡述了波茲曼的媒體文化觀,請簡要概括。
題例2:2005年遼寧卷第20題:作者賦予了"切夢刀"怎樣的含義?請根據文意加以闡釋。
(分析作答略)
針對這類題,我們在復習中,要教會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主要方法是:1、快速瀏覽文章,分析散文的體裁特點,是敘事,是抒情,還哲理。確定解文的思路是"以事解文",是"以情解文",還是"以理解文".2、劃出結構,用簡短語言概括文段的段意,在各段段意的基礎上歸納文意。3、跳出文章外,看文章涉及到什么社會問題,有什么社會意義等,整體把握文章主旨。4、根據題目要求,對文章或段落的要點用語言表述。
高考散文閱讀命題雖然千變萬化,但命題的設置點或角度變化是不大的,往往集中在以上幾方面,其考查的內容也主要是關鍵語句、信息篩選、主旨歸納、文思結構和審美賞析等。考生只要對散文閱讀命題特點和命題設置點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在高考答題時就會產生一種親切感,也會在閱讀中有一種方向感,并能有一種很好的心態應對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