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復習答題方法(二) 三、總結文言文斷句復習要點和答題方法 四、強調文言文翻譯要點和方法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古代國名、朝代名、年號、人名、地名、官名、政區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專名之稱。這些詞不必翻譯,原樣保留。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陽”和“西蜀”作為地名不用譯出。 2、補。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文言文中是單音節詞,現代漢語中已變成復音的要補成復音詞。例:“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妻子”要翻譯成“妻子兒女”。 (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處,要按現代漢語的習慣補出省略的內容。例:“戰則請從”譯成“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起去”。 3、換。文言文中有不少詞語,現代雖然還用,但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譯時都應古代意思。例:先帝不以臣卑鄙(譯為身份低微,見識地下),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4、刪。文言中有些虛詞,現代漢語中已經沒有和它相當的詞,或者沒有必要翻譯出來,翻譯后反而會造成語句補順,對這樣的虛詞就可以刪去不譯。例句首的發語詞、句中的語助詞、在句中表示順承的一些連詞,起補足音節或停頓的助詞等虛詞,均可略去不譯。 5、順。文言文翻譯時,還會遇到一些修辭現象、委婉說法,翻譯時要靈活處理,以使譯文明白通順。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中“廟堂”指代朝廷,所以應譯成“在朝廷做官就為老百姓擔憂”。 (一)復習內容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誦讀誦讀古代詩詞和淺顯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必背古文16篇)。并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地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文言文字、詞、句的復習都是為了能夠靈活遷移,準確地理解課外文言文語段的內容,并進行答題。對文言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一般表現為:對文中重要的句子特別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對文言文段落的理解,對作者寫作思想傾向的評價等。 (二)答題方法 1、字詞解釋,句子翻譯來自平時的復習和積累。 2、所選課外文言文語段的內容大多涉及以下幾方面: (1)官吏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執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跡。(2)古人相夫教子、愛國效忠、扶危濟貧方面的事例。 3、大多選段為記敘類作品,涉及到觀點看法的,應和課內語段的觀點相近或相反。答題時要學會抓住關鍵語句的含義及作者和時代的背景來理解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