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IT折紙——數學與藝術 奶蘿卜譯 父子合作研究折紙的科學和藝術 埃里克德曼因和馬丁德曼因在他們工作的MIT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里有一尊3英尺高的雕塑,它由金屬與塑料制成,類似一個圓潤的、現代藝術版的組裝玩具。 埃里克是一個數學神童,曾被《大眾科學》評為第二屆年度十大聰明人物。而他的父親馬丁,則是一位被兒子拉入數學世界的藝術家。他們先是用紙折成三維的六邊形,把這個形狀輸入電腦并且虛擬刪除了所有的紙,這樣只有摺痕留了下來。接著他們又回到實際中用鋁桿造出一個動態的模型,鋁桿用塑料球作關節鎖在一起,以代表每一個摺痕。 “我們把實體先虛擬化,然后再造出實體?!?6歲的MIT住校教師與藝術家馬丁解釋道。 他們同樣也把藝術品先變成數學,然后再變成藝術。了解他們對“數學與藝術互補”的信仰是理解這父子倆工作的關鍵。他們用復雜的數學創造漂亮的藝術品。有些作品上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同時,他們也建造雕塑來幫助解決似乎難以處理數學問題。就這樣,這對可愛而大智若愚的父子激發學生們對他們所受訓練作更富創造性的思考,也向大眾展示數學其實并非如此令人難以接近。 “我們認為它們是非常相似的兩樣東西,”28歲的助理教授埃里克在談及數學與藝術時說,“它們都需要創作過程,而且都有關于正確的觀念。” 德曼因父子使用過金屬和玻璃作材料,但最近主要使用紙。他們在首尾相接的紙上劃出的曲線摺痕,順著摺痕把紙折成渦流狀流暢的雕塑。因為還搞不清紙何以為成為這種形狀,他們只有不停地穿梭在寫有潦草等式的黑板、用于計算模型的計算機和先用激光刀刻線再用手折的大疊棕色硬紙之間。 “從數學上來說,甚至還不清楚該問什么樣的問題?!卑@锟苏劶疤幱谡郫B研究前沿的曲線摺痕時說道。 在公式方面受阻時他們便轉向雕塑,隨著不斷地改變摺痕的尺寸和形狀,模式開始顯現出來。他們的一些紙雕塑,包括MOMA系列的三個作品,都是從實驗室研究開始的。他們用數學來證明他們使用的摺痕模式能夠真的造出他們正在折疊的形狀,并取得了一定進展。 這個目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證明你能造出你剛造出來的東西。但是德曼因父子剛剛證明了一個反例。經過10年的研究,他們在今年年初證明了他們以及其他人已經折了好幾年的一個叫雙曲線拋物面的曲面實際上并不存在。 “紙也會作弊,”埃里克解釋道。肯定在折紙時弄出了額外的一些沒注意到的摺痕。因為數學表明僅用德曼因父子使用的那些摺痕不可能摺出一個3D形狀。 雖然父子倆都既是數學家又是藝術家,但他們各有特長。埃里克是一個數學天才,20歲時就加入MIT,成為這所學校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他對折疊和手工的迷戀令他取得了“麥克阿瑟式天才”的認同,出了幾十篇論文和一本專著。他對紙之外的折疊也頗有研究,例如蛋白質為何如此折疊,或是研究出機器手臂折疊的最佳方式。 馬丁最初是一名專業藝術家。他自己教育埃里克并且帶著他游遍美加。在埃里克12歲上大學的時候,馬丁覺得埃里克離開他獨自生活還太小,所以他旁聽了埃里克的課程。這對深化他自己對折疊的理解大有裨益。多年來,折疊已經成為他的愛好。 MIT知道這對父子密不可分,作為對吸引埃里克來工作的優惠,他們為馬丁在計算機科學系提供了一個為時兩年的研究員職位。只要馬丁能證明他對學校有價值就能留下。他做到了,現在除了在數學研究上與埃里克合作之外,他還是這個系第一位住校藝術家。 這父子倆上課談笑風生,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的學生中很受歡迎。建筑學、工程學和生物學專業的學生也經常上他們的課。 “學生們大喜過望,”MIT建筑學會的教授J說。德曼因父子有著無窮的創造性而且喜歡開玩笑。埃里克喜歡在演講中爆點俗笑話(有三種數學家:會數數的和不會數數的。譯者:我還沒理解這個笑話。)馬丁則有著孩子一般的好奇心,總是想知道他能否造出新奇有趣的雕塑。比如他用舊書造了一個可用的整體式臥室。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總結,我會說‘好玩’”奧斯申多夫說。 他形容了埃里克和馬丁提出的一個挑戰性課題:設計一個用磚制成的面,要看起來看一張臉,但是當一天中太陽從天空中照過時,這張臉要從一個寶寶的臉變成一個長者的臉。 這個想法,如同德曼因父子的其他雕塑一樣,來自于通過純粹的數學探索來創造美的渴望。奧斯申多夫說?!斑@純粹就是為了好玩,”他這樣說埃里克和馬丁的工作。然而,“從玩中實現的東西卻是以超級的理解力和嚴謹為基石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