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光:19種野菜上餐桌 2016-03-01 美食家大雄3評 春天來了,除了終于可以甩掉身上鼓鼓囊囊捂了半個秋天加上一個冬天的衣服,對吃貨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吃野菜! 從以往饑荒時期的救命口糧,到回歸任其自生自滅的雜草,又到現在被人無限懷念一菜難求的山珍……野菜的稱謂在變,情懷在變,加上中醫“醫食同源”的說法,野菜的身價也在變 但今天叔要說的這十九種春季野菜,無關情懷與養生,就只有一個標準:好吃! 它們有些依然自由的長在田間地頭、山澗林坡,只有到了特定的季節才能吃到。有些則已經走進大棚,成為一年四季皆可供應的常菜。但春天,才是最適合吃它們的季節。 一、蔞蒿滿地蘆芽短:蔞蒿 蔞蒿,也叫藜蒿??蓻霭琛⒊词?,有微微的嗆味但不濃重,恰到好處的沒有偏到苦味的那一路里去。與臘肉同炒,清香解膩。 二、蘆筍(蘆芽) ![]() 三、茼蒿 ![]() 除了涮火鍋,還可以清炒、葷炒。炒臘肉特別好吃是它和藜蒿的共通之處,很多人因此沒分清楚過兩者,其實它們無論在外形和口味上,都是不同的。 茼蒿炒臭豆腐: ![]() 茼蒿炒肉: ![]() 四、香椿 ![]() ![]() 在只有愛吃和不愛吃兩種情況、兩極分化嚴重的吃食里,排在榴蓮和臭豆腐后面的,大概就是香椿了。 香椿蛋餅: ![]() 香椿豆腐: ![]() 你是愛吃的那一派,還是? ![]() 五、薺菜 饞遍大江南北的薺菜餛燉里的薺菜,就長這樣。 ![]() ![]() ![]() ![]() 六、馬蘭頭 ![]() 香干馬蘭頭:吃出江南味兒 ![]() 七、蕨菜 ![]() 山蕨菜: ![]() 水蕨菜: ![]() ![]() 八、馬齒筧 ![]() 是不是很眼熟? ![]() 馬齒覓蛋餅: ![]() 涼拌馬齒覓 ![]() 九、折耳根 ![]() ![]() 折耳根的嫩葉同樣可以涼拌,洗干凈后細細的切出來,放上水豆豉,或是醬油香醋鹽,稍微放幾分鐘入味更好吃! ![]() 十、枸杞尖 也叫枸杞頭。 ![]() 枸杞尖炒蛋: ![]() 十一、草頭 遠看很像豌豆尖和四葉草。 ![]() 清炒草頭: ![]() ![]() 十二、槐花 ![]() 這是一個在小學語文課本上看饞了的花。 ![]() ![]() 槐花炒雞蛋:清香沒的說 ![]() 槐花麥飯: ![]() ![]() 十三、菊花腦 江浙一帶,特別是南京常見的一種野菜,和香椿頭、薺菜頭、馬蘭頭、枸杞頭、豌豆頭、小蒜頭、苜蓿頭統稱為“七頭一腦”。 ![]() ![]() 菊花腦丸子: ![]() 十四、藠(jiao)頭 又叫薤(xie)白。 ![]() 新鮮的藠頭長得像一把茂密的蔥,吃起來介乎蔥、韭菜、蒜苗之間,有特殊的香氣。 ![]() 藠頭炒肉: ![]() 腌藠頭 ![]() 十五、春筍 ![]() ![]() 春筍腌篤鮮: ![]() 十六、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 現在春天的韭菜味道也淡了,以前是想起來就要舔嘴的。 ![]() 十七、花椒尖 ![]() 三四月份,花椒出青尖,云貴川一帶喜采食花椒尖,吃掛糊、花椒尖蛋餅、花椒尖炒土豆,帶有花椒的清香,百吃不膩。 ![]() ![]() ![]() 十八、莼菜 ![]() 成語“莼鱸之思”里的莼菜,曾讓古代的一位官員,發出“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的感嘆,繼而辭官歸田,當然這也可能是假托。但莼菜在江南一帶的飲食地位自古至今顯而易見。 ![]() 十九、榆錢 “榆錢兒生吃很甜,越嚼越香”。 ![]() 榆錢,又是一種在小學語文課上看饞了的東西。 ![]() ![]() 榆錢飯:“九成榆錢兒攪合一成玉米面,上屜鍋里蒸,水一開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夠火候兒。然后,盛進碗里,把切碎的碧綠白嫩的青蔥,泡上隔年的老腌湯,拌在榆錢飯里;吃著很順口,也能哄飽肚皮……” ![]() ![]() 舌尖上的課本,現在還有嗎? ~~~~~~~~~~~~~~~~~~~~好春光,不如吃一場,這19種菜你都吃過嗎~~~~~~~ 雄叔提醒:盡量選擇市面上出售的野菜。不要自己采摘,因為品種難以區分,有些長相極其相似,但并不能食用。蕨菜要煮熟以后才能吃,不宜多吃。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