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櫻怒放,風日正好 不出去走走豈不是辜負時光 選個周末說走就走吧 這次去蘇州東山 東山鎮自秦始皇時建置吳縣, 隸屬會稽郡,為吳縣轄地。 西漢時隸屬于韓信封地, 后梁時錢镠封為吳越王, 蘇州屬吳越國,東山屬吳越國蘇州之吳縣, 到2001年東山才隸屬蘇州市吳中區。 民國時期,東前山鄉轄4都,共21圖; 東后山鄉轄4都,共34圖。 “圖”作為地名用字,尤其在南方, 恐怕也是比較少見吧。 東山是伸展于太湖東首的一個長條形半島, 也是太湖中最大的陸連島。 東山境內低山丘陵, 綿延起伏,從北到南。 一條東山山脈, 把東山分為前山與后山兩部分。 路上看到的民居建筑,頗有古風, 干凈整齊,賞心悅目。 ▲ 朋友介紹了家民宿——曉春民宿 古色古香,還有個蘇式小庭院 白墻黛瓦,雅致清幽,古典得頗為地道 與一路上看到的民居建筑 一脈相承,很和諧,不突兀 位置真是太好 三面環山,一面臨太湖 視野是真心不錯 ▲ 沏一壺碧螺春閑坐半日 或者 拎著個小籃兒去果園 采摘蔬果 爬山,采茶 遠離都市,過兩天愜意慢生活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民宿主人曉春從小生活在東山 莫厘峰下與太湖邊 經營著自家的大片果園 民宿就是主人曉春 傳統古樸的農村生活方式 和強烈的園林情節 相結合的產物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無不是主人自己用心篩選而來 這間民宿花了他的全部積蓄和心血 是事業,更是全部的生活 曉春大哥應該就是網上所說的 “有溫度的民宿主人”吧 ▲ 亮點是 居然有個古典架子床 還是很小的時候在奶奶家睡過 頓時好雞凍! 果斷住架子床房 期待晚上做個訪古之幽夢 偶遇葉夢得,或者翁澍 或者任一 歷代東山的才子們 清談古今 東山 太湖美景 不論是冬天 還是夏天 朝陽還是落日 天晴,或者 下雨 散步, 還是游泳 應該都 不會失望 ▲ 陸巷古村在后山太湖邊 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 建于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 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 和明代古街、古弄 及30多幢明清建筑 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筑博物館 在小巷子里走走 斑駁的老墻 厚重的石板路 墻角的青苔 院角的芭蕉雨聲淋淋 就好像走在 戴望舒的雨巷 ▲ 俗稱席家花園 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 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 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 ▲ 位于太湖之中 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里 世人稱“小蓬萊” 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 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 三山島發現并挖掘 一萬二千年以前的舊石器 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 稱之為三山文化 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 ▲ 可直達莫厘峰頂 有一百多株樹齡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 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 還保存有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跡 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筑藝術、 雕刻藝術和書法藝術之大成的歷史博物館 “雨花”一名來源于明代 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 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 “雨花”之名由此而得 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 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古宅、唐宋詩廊、 明代雙泉、八駿奔馳、宋橋明嘰、 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 雨花禪寺、醉墨樓等十余景 ▲ 俗稱海棠椽廳 位于古鎮中部古街上 始建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 原系江淮鹽商周氏所建 現為東山望族席啟寓后裔席總榮所有 主軸線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筑 花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桁,梁、柱、桁等均用方材 上有草架,屋頂間以鶴頸復水椽,制作成軒式天蓬 仰視似盛開的海棠花,故名 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煉,雕刻精致 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 宅內辟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 明式黃花梨古典家具古物展覽館 ▲ 是一家具有太湖古樓船特色的餐廳 擁有非常古色古香的兩層格局 每一個船艙都是一個包間 ﹁ 預約一個太湖夏天 ﹂ 讀書,學佛,旅游。 人生路上行行走走,嗨,你也同路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