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中國的內戰爆發。蔣介石依靠自己的兵力優勢,發動了對中共的全面進攻。當時中共軍隊兵力不足,只能采用運動戰開消耗對手。經過半年的努力,截止1946年年底,蔣介石的全面進攻戰略破滅。在此之后,蔣介石又開始籌劃新一輪的重點進攻,但是由于兵力不足,蔣介石只能選擇陜西和山東作為主攻方向。蔣介石準備來一筆大的,他要直逼延安。 一、胡宗南23萬大軍進攻延安 1947年初,蔣介石特意召見了胡宗南,胡宗南是蔣介石的學生,又是蔣介石的同鄉。這樣的關系給胡宗南上了雙保險,在傳統社會中,師生和同鄉是籠絡人的主要辦法。胡宗南和陳誠、戴笠并稱為蔣介石的三大親信,但是當你作為黃埔軍校教導主任的周恩來對胡宗南的評價是“志大才疏。”此次蔣介石給胡宗南的命令是讓其統帥大軍直逼延安,為了達到戰略目的,此戰蔣介石給胡宗南準備了20個旅的兵力,還命令青海、寧夏的二馬出兵協助。而胡宗南向自己的校長打了包票,即使不能全軍陜北地區的解放軍,也要將其全部驅趕到黃河以東。至于延安,自己是手到擒來。但是此時的胡宗南并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并不了解對方的實際兵力。 胡宗南率領23萬大軍進攻陜北地區時,當時守衛陜北地區的全部兵力只有2.6萬人。指望這點部隊守住陜北是不可能的,打仗也是要拼實力的。因此中共方面的領導層決定進行轉移,但是不能徹底放棄延安,因此又需要合適的人選留下來對付胡宗南。而當時最合適的人選角色彭德懷,其他等主要將領都在各地指揮戰斗。在去除掩護中央機關的部隊,彭德懷真正能夠指揮的軍隊只有2萬人,這位未來的共和國元帥要依靠這區區2萬人對抗胡宗南的23萬大軍。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的軍隊占領了延安,當時的延安已經成了一座空城。胡宗南大喜過望,他給蔣介石的電報中稱:“消滅了1萬多解放軍,俘獲了2000多人。” 二、彭德懷元帥一再創造奇跡 消息傳回南京,蔣介石十分高興,似乎這場戰爭即將結束。國民政府的宣傳機關感覺胡宗南的戰果太小,需要夸大一下。就這樣,3月20日的中央日報的頭版頭條是《國軍收復延安,俘獲共軍1萬多人》。其實胡宗南的戰果已經是被嚴重夸大的,他一共只抓到了50多名俘虜。為了顧及自己的顏面,他夸大了戰果。誰知坑爹的中央日報再次夸大了戰果,這回胡宗南難辦了。不過這難不倒這位西北王,他命令自己一個旅的部隊穿上解放軍軍服充當俘虜。還命令自己的一個新聞處長冒充被俘的解放軍將領,還真把中外記者給忽悠了。但是戰爭靠嘴皮子是沒有用的,這是從古到今的真理,彭德懷的軍事行動已經開始了。 胡宗南基于尋找陜北地區的解放軍決戰,因為他穩操勝券。摸準了胡宗南脈絡的彭德懷利用一支小部隊引誘胡宗南追擊,最終在延安東北的青化砭全殲了國軍一個旅。失去了一個旅的胡宗南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他親自率領著10萬軍隊尋找解放軍主力。誰知他的135旅在洋馬河遭遇彭德懷率領的主力,這個旅又被全殲。這年4月,彭德懷率領軍隊襲擊了胡宗南的軍需基地蟠龍鎮。在這次戰役中,消滅了137旅的6000多人。就這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胡宗南損失了24000多人。蔣介石氣急敗壞的責備胡宗南,命令其在兩個月內必須消滅彭德懷率領的軍隊。為此,胡宗南改變了戰役部署,他設立了許多守備點,意圖提前得知解放軍的行動,可惜他忘了這誰的地盤,這里的老百姓會向胡宗南報告解放軍的動向? 三、13個月之后,彭德懷收復延安 1947年8月,彭德懷全殲了胡宗南的精銳部隊第36師,該師共計2萬多人。這場戰役使胡宗南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在此之后,他再也不敢輕易出擊。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如何防御,保住好不容易奪取的延安。此時胡宗南剩下的部隊已經僅僅能夠用于防御,再也沒有了初進延安時的不可一世。不過胡宗南并沒有在延安待太久,國軍在延安僅僅渡過了一個春節。1948年4月,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收復了延安,此時距離延安失守僅僅13個月。就在彭德懷收復延安不久,解放軍的大反擊開始了。濟南戰役是三大戰役的前奏,此戰攻克了山東省會濟南,當年的抗日名將王耀武也成了俘虜。蔣介石失敗的很大原因是有將無帥,國民政府內部始終缺乏那種可以完全獨當一面的帥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