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聯歷任陸軍總司令 ?。?)1946年3月-1946年6月 格奧爾基, 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元帥 ?。?)1946年7月-1950年3月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 科涅夫蘇聯元帥 ?。?)1950年3月-1955年3月 未任命 ?。?)1955年3月-1956年3月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 科涅夫蘇聯元帥 ?。?)1956年3月-1957年11月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 馬利諾夫斯基蘇聯元帥 ?。?)1957年11月-1960年4月 安德列,安東諾維奇, 格列奇科蘇聯元帥 (7)1960年4月-1964年6月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 崔可夫蘇聯元帥 ?。?)1964年6月-1967年11月 被取消 (9)1967年11月-1980年12月 伊萬,格里戈里耶維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將 ?。?0)1980年12月-1985年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蘇聯元帥 ?。?1)1985年-1989年 葉夫根尼,菲利波維奇,伊萬諾夫大將 ?。?2)1989年-1991年 瓦連京,伊萬諾維奇,瓦連尼科夫大將 (13)1991年8月3日 俄羅斯聯邦陸軍總司令 弗拉基米爾,穆罕默多維奇.謝苗諾夫上將. 1946年,蘇聯對軍兵種武裝力量劃分調整為陸,海,空三大軍種,并分別成立了總司令部。蘇聯陸軍總司令部 有: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火箭兵,炮兵,空降兵以及陸軍防空兵,通信兵,工程兵諸兵種。實行“軍政”,“軍令”分開體制。在蘇聯國防部,武裝力量總參謀部 統一領導下,負責陸軍所轄各兵種的訓練、編制,裝備給養,行政管理等工作,無作戰指揮權。陸軍平時編有軍團、軍、師、旅、團、營等單位,戰時編有方面軍。 陸軍總司令是一員行政官,基本上由蘇聯元帥擔任,陸軍各兵種司令同樣都是行政官。陸軍總司令部曾被二度撤銷。首任蘇聯陸軍總司令是朱可夫元帥(1946年 上任,3個月后由科涅夫元帥接任),共10任9人。擔任陸軍總司令的是朱可夫、科涅夫(2任)、馬利諾夫斯基、格列奇科、崔可夫、巴甫洛夫斯基(在任時間 最長)、彼得羅夫、伊萬諾夫斯基,瓦連尼科夫 ![]() 蘇聯歷任空軍總司令 ?。?)1946年-1949年 康斯坦丁,安德烈維奇,韋爾希寧空軍元帥. ?。?)1949年-1957年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日加列夫空軍主帥. ?。?)1957年-1969年 康斯坦丁,安德烈維奇.韋爾希寧空軍主帥 ?。?)1969年-1984年 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庫塔霍夫空軍主帥 ?。?)1984年-1990年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葉菲莫夫空軍元帥 ?。?)1990年-1991年8月23日 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沙波什尼科夫空軍上將 (7)1991年8月23日 彼得,斯捷潘諾維奇,杰伊涅金空軍上將 蘇聯空軍的全稱是蘇聯紅軍空軍,是一支以爭奪前線制空權為主,針對敵縱深目標的進攻性空中打擊力量,其作戰思想主要是在蘇聯本土之外作戰。它主要執行前線制空,對敵攻擊等攻擊性任務,裝備有戰斗機、戰斗轟炸機、攻擊機、戰略轟炸機和一些偵察、電子戰等特種飛機。 蘇聯空軍1918年成立,初名“工農紅軍空軍總局”。1941年根據統帥部大本營的命令,設立了空軍司令員的職務,由副國防人民委員兼任。隨著蘇軍戰斗力 的提高,指揮系統不斷完善改進,1946年蘇聯對軍兵種武裝力量劃分調整為陸,海,空三大軍種,設立了空軍總司令一職,該職務由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兼 任。蘇聯空軍主帥是蘇聯空軍的最高軍銜,級別低于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 ![]() 蘇聯歷任海軍總司令 (1)1937年-1947年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元帥 (2)1947年-1951年7月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尤馬舍夫海軍上將 (3)1951年7月-1956年 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元帥 ?。?)1956年-1985年 謝爾蓋,格奧爾基耶維奇,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 (5)1985年-1991年12月 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切爾納溫海軍元帥. 30年代蘇聯開始大規模工業化, 蘇聯的海軍建設開始進入正常軌道,二戰中的蘇聯紅海軍為保衛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塞瓦斯托波爾、高加索地區和大反攻做出了不容忽視的杰出貢獻。?? 蘇聯在冷戰中很快建成了一支龐大的,以反艦導彈裝備的重型遠洋艦只組成的海軍。 蘇聯海軍擁有強大反艦火力的大批巡洋艦,驅逐艦,以及許多裝備重型反艦導彈的小型艦只。到了80年代, 蘇聯海軍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第比利斯號。(后改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在冷戰期間,蘇聯賦予其海軍相當多的作戰任務, 作為海陸空核力量載體之一, 蘇聯海軍以摧毀美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航空母艦戰斗群為直接戰術任務。破壞北約的海上交通線, 以及協助和保障地面部隊在沿海地區作戰的需要。 蘇聯海軍最多時曾同時擁有4艘中型航母,曾是 當時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海軍。但是蘇聯的航母嚴格來說僅僅是中型航母,與美國海軍的大型航母在作戰能力和使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加上美軍在海軍航空兵 的實力上對蘇聯有壓倒性優勢。因此,前蘇聯航母的反艦和防空火力都十分強大。 蘇聯潛艇技術,尤其是在水下速度和核反應堆方面的技術,居于領先地位。 不過在安靜性方面則落后于同時代的西方潛艇,聲納技術也不是很先進。 蘇聯海軍擁有大量的導彈潛艇,以及許多彈道導彈和戰術潛艇。 蘇聯海軍的臺風級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 蘇聯潛艇部隊和水面艦艇部隊的戰術任務相同,目標都是北約的海上交通線, 同時,也對美國的航母戰斗群虎視眈眈。 蘇聯海軍由潛艇、水面艦艇、航空兵、海岸火箭炮兵和海軍陸戰隊5個兵種組成。 蘇聯歷任戰略火箭軍總司令 ?。?)1959年-1960年 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杰林炮兵主帥 ?。?)1960年-1962年 基里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蘇聯元帥 ?。?)1962年-1963年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蘇聯元帥 ?。?)1963年-1972年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雷洛夫,蘇聯元帥 ?。?)1972年-1985年 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維奇,托盧布科炮兵主帥 (6)1985年-1992年3月 尤里,巴甫洛維奇,馬克西莫夫大將. 1959年12月17日蘇聯組建戰略火箭軍,?是蘇聯軍隊最年輕的軍種。它的地位曾一度超過陸軍,名列5大軍種之首,聲稱是“蘇聯武裝力量的基礎”。在世界上,蘇聯曾2次首先建立國土防空軍和戰略火箭 軍,創造了世界軍事之最?,F在,隨著俄羅斯軍事改革的完成,戰略火箭軍作為軍種不復存在,而降格為獨立兵種-戰略火箭兵和航天兵。蘇聯戰略火箭軍歷任總司令名單(共6位,至1991年蘇聯解體),基本上在蘇聯元帥、炮兵主帥、大將中選任。 蘇聯歷任國土防空軍總司令 (1)1940年-1952年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蘇聯元帥 ?。?)1952年-1953年 尼古拉,尼基福羅維奇,納戈爾內上將 (3)1953年-1954年 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維奇,韋爾希寧空軍主帥 (4)1954年-1955年 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維奇,戈沃羅夫蘇聯元帥 ?。?)1955年-1962年 謝爾溫,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蘇聯元帥 ?。?)1962年-1966年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蘇杰茨空軍元帥 (7)1966年-1978年 帕維爾,費奧多羅維奇,巴季茨基蘇聯元帥 ?。?)1978年-1987年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科爾杜諾夫空軍主帥 ?。?)1987年-1991年 伊萬,莫伊謝耶維奇,特列季亞克大將 蘇聯國土防空軍:1948年從陸軍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軍種,通常在蘇聯武裝部隊中名列第三。專門負責本土 防空任務,除擁有了航空兵外,國土防空軍還編制有防空飛彈和雷達部隊,防空軍航空兵部隊主要裝備負責戰略空防的飛機,戰斗機和截擊機。國土防空軍主要用于 本土防空任務,其部隊從不駐扎國外基地,航空兵裝備的作戰飛機也絕少對外出口,由于防空軍擔負著捍衛國家領空和戰略要地的重責大任,所以在國防經費的分配 以及技術裝備的采購上享有一定的優先權。 ![]() |
|